行志愿第一個穩妥為中的填。
1、行志愿是指考生在填報高考志愿時,可在指定的批次同時填報若干個行院校志愿。按照順序志愿投檔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況下,將按照考生實考分數由高到低擇優錄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來源計劃。
2、本科一批如果沒有被錄取,就會輪到本科二批。所以對那些不保證自己的分數能上一本的同學,本科一批和二批的志愿都要填。
3、行志愿是先錄取第一個,分數不夠,錄取第二個,以此類推。考生被投檔后,如果成績相對較低、專業不服從調劑、不符合特殊專業的體檢要求、不符合某些專業的單科成績要求等,高校就可能將檔案退回。
志愿級差分又稱學校級差分,是指高校在錄取第一志愿考生和第二志愿考生時最低錄取控制分數線的分數差。即:第二志愿考生按減去志愿級差分后的分數作為學校排分來確定錄取。
學校在招生章程中一般都表示不拒絕招收第二志愿考生,但同時又作出一些限制性規定。如:“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時,招收第二志愿考生”。“預留招生計劃5%的名額招收第二志愿考生”。志愿級差分通常在30—50分之間,個別院校高達80分,但也有些高校不設志愿級差。
確保第一志愿萬無一失。高校當第一志愿人數比較充裕時,一般不再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重點大學第一志愿的錄取比例很高,占被錄取考生的95%以上,一般院校80%左右。考生和家長要將所有精力和智慧用在使所報志愿能確保被第一志愿院校錄取上,力爭不出現失誤,要慎之又慎,穩之又穩。
如果因幾分之差被一志愿院校拒絕,“下嫁”到第二志愿院校,損失的將是三五十分,甚至更多。同一所中學或家屬院內,高考成績差不多的兩名考生,一個上了北京理工大學,一個卻上了北京工商大學,就是因為后者第一志愿報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而以第二志愿錄取到工商大學,冒險和僥幸心理導致了重大失策。
“均分”參考意義最大。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走出只關注提檔線的誤區,而應當詳細了解欲報高校三年實際錄取的“實線”——最低分、最高分、均分。最低分作志愿填報參考依據的風險非常大,多半要失敗。最高分意味著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有很大的自主性,錄取把握大。
均分最重要,最有實際意義。如果某考生的分數在該校錄取均分上下,在不發生以外的情況下,可以說穩操勝券。很多人主張用均分或均分與最低分之間分數段來考慮志愿。
不要指望“附加分”取勝。各高校是按計入附加分的總分投檔,但進檔考生錄取專業時是按實考分排序、分專業的。若高校按招生計劃的120%提檔,最終被退檔的很可能是靠附加分進檔的考生,所以按實考分報志愿才有把握。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