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檔比例過高,暗藏風險
高校在招生章程中規定提檔比例為100%至120%,提檔人數超出實際錄取人數,有時在實際錄取中提檔的考生又沒有足夠的機動名額來彌補,可能會對低分考生進行退檔。
建議考生認真閱讀招生章程,通過以下因素來判斷風險:提檔比例越高的學校,潛在風險越大,提檔比例越低的學校,潛在風險越小,如果遇見投檔比例為120%的院校,要謹慎對待,盡量研究前幾年投檔和退檔情況。
2、身體條件不符合所報院校或所選專業的標準
進檔后遭遇退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一個因素是考生對所報院校的《招生簡章》中要求的報考資格、學校情況及專業要求等相關內容不了解,盲目填報引起的,志愿填報一定要看清專業報考的條件。
、建議考生:熟悉體檢標準和特殊院校招生錄取條件,如身高、聽力、色弱、色盲、肢體、口吃、性別,男女錄取比例等。比如首都醫科大學要求口腔醫學左利手不能填報,四川大學口腔醫學也有這個規定。
3、單科成績達不到院校要求可能造成退檔
很多高校招生不僅要求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并且對所報專業相關科目的成績也有一定的要求。如2012年西安交通大學招生章程規定考生單科成績必須達到總成績的60%,南華大學2013年招生章程也有這個規定。武漢大學小語種專業要求外語單科成績120分以上;寧波諾丁漢大學要求考生外語成績115分以上等。小編建議考生認真閱讀學校招生章程,看清單科成績要求,避免落榜。
4、參考院校往年錄取最低錄取分造成的落榜
研究發現,每個省份的省控線每年都在發生變化,因此不能參照過去分數填報高考志愿。比如重慶:2013年一本省控線為520分,2014年省控線為514分,而不同分數段學生人數頁發生了變化,因此單純的分數不能作為志愿填報的參考依據;再加上每年院校的招生計劃、招生專業都在變化,增加了院校錄取分數的波動范圍,建議考生認真分析。比如2014年山東泰安一中一位考生高考成績629分,由于按照2013年高考分數填報志愿,落榜復讀。
5、對目標院校“大小年”趨勢分析不準確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個學校報考人數很不穩定,起伏較大,導致錄取分數忽高忽低,走勢無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錄取分數線所造成的。一般來說,“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兩年交替出現的,但并不絕對,只能作為填報志愿的參考。比如小編2014年在重慶準確預測了湖南大學小年機會(湖南大學2014年在重慶錄取最低分為532分),有接20位考生低分考進湖南大學。
建議從以下因素來分析“大小年”現象:①上年該校錄取分數線;②該校當年招生計劃投放量;③宣傳力度。。考生要避免“志愿扎堆”,僅靠簡單尋找“大小年”規律作為志愿填報的依據是根本不夠的,要綜合各方面的因素,縱橫分析,全面考量。
6、過高估計自身實力
只選“三熱”(地區、院校和專業),填報志愿中保底學校不穩
不少考生在填報時只重視對熱門地區的重點院校與熱門專業的選擇,而忽視或放棄對一般院校的填報,造成重點院校一旦失利,全盤皆輸。小編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中,一定要選擇好保底學校,保底院校建議用本批次學校和下一批次學校,這樣才能避免落榜。
7、過分重視專業,不服從調劑
這是“高分落榜和進檔后被退檔”的主要因素。考生專業要求較高或不服從調劑(或不填寫),造成進檔后被退檔的風險。
建議考生:
①建議考生“服從專業調劑”。因行志愿的院校最多可填報6個專業,考生專業填報機會增多,相對每個專業填報的考生就會增加,專業容易形成“扎堆”情況。如果考生在填報專業中分數不算高,專業又不服從調劑,就會造成進檔后被退檔。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的志愿組合中,即要敢于填報理想院校,又要填報穩妥又中意的學校,還要有“保底”院校,防止進檔后被退檔。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調劑”一欄不填寫的話,將被視為“不同意”處理。②專業志愿冷熱搭配要適度,不要一味的選擇熱門專業。
8、吃不透院校《招生簡章》形成死檔,建議認真閱讀招生章程
有的院校對加分政策只在投檔時承認,錄取專業時以實考分為準;有的學校規定了專業級差,非第一志愿專業錄取時,要減掉一定分差后才能與第一志愿的考生排序;有的專業對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有要求外,還規定了男女生錄取的比例等,這些問題不注意就會形成“死檔”。
提醒考生和家長,我們在填報志愿中,認真閱讀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高考政策和規則,才能有效的避免落榜。
建議:
1、熟讀招生章程、了解幾年招生錄取分數情況;
2、量力而行,選報志愿留有余地,參考各校專業錄取的均分、位次;
3、嚴格對照《高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相關條款,選報志愿要避開不予錄取的專業;
4、選擇專業面要寬,盡量服從專業調劑。
9、堅守本地院校,不去外省高校
建議拓寬考生選擇范圍,適度增加一些選擇機會。
在咨詢中發現,很多考生不愿意離開本地,特別是山西考生和家長,不愿意離開本省,造成本省大學分數遠高于同檔次的其他學校。很多家長認為本地高校招生數量多,錄取的機率就會大些,但實際的情況是本地院校錄取人數多,報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建議考生及家長拓寬選擇范圍,增加選擇機會,這樣低分也能讀到好大學。
10、考生定位不準,所報院校總體“扁”
沒有保底院校,造成落榜,建議考生和家長選好保底院校,能有效避免落榜。
建議考生和家長:行志愿所報的幾所院校切忌“扁”,院校之間要有梯度。每個志愿順序所填報的幾所學校,在選擇時一定要拉開院校之間的志愿梯度。也的有的考生甚至將分數更高的分數列為后續志愿,形成志愿倒掛(即無效志愿)。
最后,提醒各位家長和考生:
填報志愿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風險的大小取決于考生的實力和定位能力,“風險”的識別能力取決于考生及家長的學識與重視程度。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高考志愿前,認真閱讀院校招生章程,分析當年招生計劃,合理制定高考志愿填報策略,科學搭配院校和專業,這樣能有效的避免落榜。
一般來說,依據模擬考分數去計算定位校是比較科學客觀的。但很多家長會覺得模擬考試并不是孩子的正常水,會存在超常、失常的情況。
所以建議大家可以適當調整計算得出的定位校。定位校不一定是1所,可能是相鄰的2-3所,也可能是一個范圍內的幾所學校。如果孩子發揮失常,可適當對模擬考分數進行調整后重新計算。如果孩子連續兩次模擬考成績排位比較相似,那很可能這就是他的真實水準。
每位家長對學校都有自己的好壞排布,一般比較客觀的排序方式是根據歷年中考分數線做排序。分數線高,表明優質生源更熱衷于該所學校。
綜合這兩類評估方式,能夠比較客觀地對高中學校做一個排序。但家長們也要綜合孩子進入高中學校后的路程成本、是否住宿等個性化情況,做一個符合實際情況的排序。
填報志愿時,最重要的是行志愿的填報。就是時我們所說的最通俗的志愿,招生學校范圍較廣,如本區范圍內的市實驗性、示范性高中、現代化寄宿制高中、區重點中學、公辦高中、轉制學校、民辦高中、外區在本區招生的民辦高中、綜合高中及中職校等。
什么是行志愿?
簡單理解:1-15志愿是本區高中招本區學生。
目前上海中考15個行志愿有個很大的好處是分數優先,而不是像推優志愿那樣的志愿優先。也就是投檔時,全體考生按分數從高到低排隊,每個考生第一志愿對應學校志愿沒有被居前的考生占滿,該考生材料就可以進入,第二以及后面的志愿也如此。對于考生來說,分數不夠第一志愿,隨即試投第二志愿,依次類推。只要分數高,就能進入志愿中理想高中,而不用擔心考600分的第二志愿會不會被考599的第一志愿擠掉。
填報原則
(1)按照每年錄取分數線依次排序。錄取分數線高的排在前,最心儀的學校排在前,填報時要有梯度。
(2)要進行合理的保底,以免落檔,沒有書讀。
(3)完全不想去讀的學校千萬不要填。
這是所有志愿中的重頭戲。因為這個志愿錄取完畢,就沒有其他可選了。
行志愿投檔是如何操作的?
行志愿在投檔時嚴格遵循分數優先的原則,即:
(1)對于招辦來講,將全體考生的成績排隊,從高到低給予投檔,每個考生第一志愿對應學校志愿沒被居前的考生占滿,該考生的材料就可以進入,第二及以后的志愿也是如此。
(2)對于考生來說,分數不夠第一志愿,隨即試投第二志愿,依次一個一個投,分數能滿足的那個志愿,立即上升為“第一志愿”。
什么叫同分比較?
錄取分數線和招生計劃緊密聯系。錄取分數線是根據招生計劃數,將填報該學校志愿的考生分數從低到高排列,最后一名被錄取的考生分數就是該學校的錄取分數線。比如:建中學在黃浦區招生A人,那么黃浦區報考建的所有人里面,從高到低排位,第A人的成績便是建在黃浦的最低錄取分數線。
那如果出現同分的情況怎么確定錄取分數線?在考生中考總分一樣的情況下,將總分達到錄取分數線的考生按各科分數依次進行比較,比較順序由錄取學校制定。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學校的錄取分數線后面會出現“語數外”、“語文”、“數學”等單項的分數線。這就是同分比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