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須先正己。可以說,紀檢監察隊伍也并非處處“鐵板一塊”,有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在作風和紀律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極少數人甚至蛻化為腐敗分子。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執紀理念,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重拳頻出,敢于解決內部“燈下黑”的問題,切實的讓群眾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意志。
現如今,反腐已經到了攻堅期,在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更需要一直敢于執紀,剛正不阿的紀檢監察隊伍,同時更需要增強全社會對反腐倡廉的信心。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片反映的就是真實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展現出了紀檢監察隊伍的不斷“革新”。
在紀錄片中,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余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蛻變過程,這些典型案例無不在證明紀檢監察干部也是一樣,都是由小到大,積少成多,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因此,必須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讓紀律成為自己的尺子底線,不能等到出事才想起黨的紀律。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防止“燈下黑”,強化內部監管必不可少,做實外部監督也不可或缺。首先,要繼續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剛性執紀,對膽敢觸線者絕不姑息;其次,要創造條件、豐富載體、暢通渠道,讓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落到實處,讓反腐工作去神秘化,除了警示作用紀錄片的意義也就在如此。
不管怎樣,不管是紀檢監察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干部亦或是群眾都應該深刻領會紀錄片精髓,全社會凝心聚力,反腐倡廉,拒腐防變,以監督的“無影燈”,消除“燈下黑”,真正建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政治生態底線。
嚴防“燈下黑”、專門“治內鬼”,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用大量鮮為人知的案例,詮釋“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督者受監督”等重大主題,使人們更清楚看到,這些年反腐敗斗爭能夠形成壓倒性態勢,黨風廉政建設取得明顯成績,與紀檢監察戰線毫不含糊地清理門戶、凈化隊伍、提高素質是分不開的。
有的干部說,“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紀檢打電話”。紀檢工作的嚴肅性、紀律性、保密性等特點,也使人們感到紀檢監察工作很神秘。這也正常。
然而,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沒有人能生活在真空里,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圣人,沒有人可以永遠免疫,沒有人不需要黨性鍛煉??紀檢工作與紀檢干部也不例外。
紀檢監察機關有沒有“燈下黑”?專題片給出明確回答:有,而且要高度警覺。正如常識所見,燈光照射會有死角,光亮外的陰暗角落可能就有污垢存在。專題片披露,十八大以來,對紀檢監察系統干部,談話函詢5000人次,組織處理2100余人,處分7500人,這說明專司“打虎”“拍蠅”的部門,反腐同樣不能忽視。
嚴防“燈下黑”,對識別能力有更特殊的要求。比如,有的干部主持查辦過大案,但自己不干凈,東窗事發反成被查處的對象;有的紀檢干部用辦案權尋租,通風報信,出謀劃策,是名副其實的“內鬼”……這些案例雖屬個別,數量較小,但對紀檢隊伍的信譽影響極壞,破壞極大。所以,紀檢監察機關從一開始就強調“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一開始就堅持用手電筒照別人時首先照自己。
紀檢監察干部怎樣強健體魄、拒腐防變?這是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以往認為,有些不管錢物的部門和單位,比如紀檢監察機關是清水衙門,不會出事;還認為紀檢監察干部對腐敗的嚴重后果應該比其他人更清楚,不敢鋌而走險。事實證明,問題不是那么簡單。
紀檢監察工作的特殊性,某種程度上更可能使從事這方面工作的人成為腐敗分子的“圍獵”對象。專題片披露,中央紀委核心部門有干部被腐蝕拉攏,成為腐敗分子的保護傘,這說明在正與邪的較量中,無論發生怎樣“以案謀私”都有可能,絕不可以天真。
紀檢干部很像發現病灶并將其剔除的醫生。但醫生也會亞健康甚至生病,怎么辦?要靠紀律約束,更要加強黨性修養,提高自身免疫力。打鐵必須自身硬,而比鐵硬的是鋼。紀檢監察干部應捫心自問,從里到外是不是鋼性十足夠堅硬,是不是碰上硬茬敢下手、經得起考驗?
監督者如何接受監督?這不是新問題,卻相當現實。在專題片中,朱明國、金道銘等的交代使人深思,他們之所以走向自己的反面,一個重要原因是長期在監督視線之外。教訓是,黨風廉政建設不能客客氣氣、一團和氣,黨內監督不能例行公事、敷衍了事。
正是因為紀檢監察工作特殊,從宏觀制度層面到各個工作細節,都應該丁是丁卯是卯。比如,巡視“一次一授權”,案件“一案雙查”等,特別是即將出臺的《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都是“把權力關進籠子”的有力舉措。
《打鐵還需自身硬》所透出的真誠坦率和堅定決絕,令人感到了黨的強大底氣和滿滿信心。黨員干部和老百姓對紀檢工作有一份尊重,對紀檢干部有一種信任,是因為那份“打虎”“拍蠅”的成績單就擺在那里,黨風政風顯著變化就在我們身邊。“忠誠干凈擔當”??紀檢監察干部務必珍惜這份尊重,別辜負千千萬萬老百姓的信任。
1月3日20時,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第一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開播,新發公司全體干部職工認真收看了專題片,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魯麗春同志的觀后感。
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先正己。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的*,狠抓“四個全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其中,全面從嚴治黨是這次專題片的重中之重。《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片從紀檢監察機關入手,進一步深化了從嚴治黨的重要性。
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在作風和紀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極少數人甚至蛻化為腐敗分子。專題片中,魏鍵、羅凱、朱明國、陳重光、鐘世堅等這些紀檢監察干部利用自身職權,謀取私利,由小到大,積少成多,無法回頭,嚴重違反紀律。同時,也聽到這些領導干部追悔莫及的心聲,但為時已晚。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監督別人首先要自己過硬。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因此,打鐵還需自身硬,監督別人首先要自己過硬。必須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作風建設,提高領導干部科學文化素養,使他們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牢牢守住紅線。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防止“燈下黑”,強化內部監管制度,設立紀委干部監督室,有效遏制領導班子貪污腐敗,徹底消除害群之馬。優秀黨員李長海曾說:“我個人并不強大,但絕不能讓黨的紀律輸。”王英說:“我得罪了很多人,但沒有得罪紀委書記這個職位。”
我們應該要有這種精神,盡自己最大努力,奉獻自己一份力量,只要十三億人民的心凝聚在一起,團結起來,狠抓實干,我相信,小康社會會實現,中國夢會實現,中華人民偉大復興會實現。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打鐵還需自身硬心得體會相關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