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是和行動的“總開關”,決定著共產黨人的價值觀念、精神狀態、作風行動。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當前,黨員干部隊伍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比如精神懈怠、消極腐敗、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等,究其根源,說到底是信仰迷茫、信念動搖、精神迷失。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第一個學習討論專題的主要內容,解決好做合格黨員的“總開關”問題,是開展好學習教育的客觀需要。
做合格黨員,最根本的是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增強政治意識,就是不論任何時候,特別是在復雜多變的形勢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具有敏銳的觀察力、鑒別力、判斷力和政治定力,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增強大局意識,就是要善于從全局高度、用長遠眼光,觀察形勢、分析問題,自覺服務于全國和全省發展大局。增強核心意識,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認真貫徹落實*的決策部署。增強看齊意識,就是要向*看齊,
(上接第1版)在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同以*同志為*的*保持高度一致。增強“四種意識”,將使我們的黨更加團結統一、堅強有力,始終成為*的堅強領導核心;將使廣大黨員統一與行動,同心同德地戰勝各種挑戰與困難,帶領人民群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福建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把增強“四種意識”作為第一個專題學習討論的主要內容,也是十分必要的。
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種意識”,以學好黨章黨規和*系列重要講話為基礎。省委組織部制定的“兩學一做”學習安排具體方案,分別就全體黨員和縣處級以上黨員領導干部學習內容和要求作出安排。每位黨員都應認真學習規定的內容,深刻領會蘊含其中的原理,深入理解理想信念和“四種意識”的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提高認識和政治覺悟。
經由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每位黨員還要積極參與討論,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種意識’”這一主題,聯系實際,深入思考,踴躍發言。重點要查找自身在理想信念、“四種意識”上還存在哪些不足,問題根源出在哪里,應該如何解決,使自己真正受益。每位黨員既要勇于解剖自身存在的問題,又要敢于提出本地本單位及其他同志存在的問題,在討論中拓展思路,提高認識,找到差距,明確努力方向。對于學習討論中查找的問題,逐條逐項認真整改,廣大黨員必能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增強“四種意識”,激起更大的干勁,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政治靈魂、經受考驗的精神支柱、奮斗不息的力量源泉。當前,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下,一些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出現一些問題,這必須引起高度注意并認真加以解決。
一、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問題的主要表現
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共產主義“烏有論”。有人認為:共產主義是“烏托邦”,即不可能存在的“烏有之鄉”,是虛無縹緲根本不可能實現的空想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實行全社會公有制和按需分配,不符合人的自私本性,有限的資源永遠無法滿足人的無限需求。全社會的公有制和按需分配,必定會使人懶惰,進而導致社會倒退。因此,共產主義只是空想,不可能成為現實。
(二)共產主義“渺茫論”。有人認為:共產主義雖然能夠實現,但那是十幾代、幾十代人以后的事情,太遙遠、太渺茫了。共產主義對當代人來說是畫餅充饑,反正自己這一代看不見、摸不著,跟自己的切身利益關系不大。一些黨員干部將共產主義口號化、標簽化,口頭上信,但在工作和生活中卻缺乏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動力和實際行動,正義感退化,稀里糊涂當官,渾渾噩噩生活。
(三)共產主義“失敗論”。有人認為:蘇聯建設了70多年的*大廈一夜崩塌。蘇聯解體、東歐劇變標示著共產主義在全球世界失敗。一些黨員干部因此對實現共產主義失去信心,對中國的“紅旗還能打多久”提出疑問。一些黨員干部以偏概全地看待黨內存在的腐敗問題和社會中一些消極不良現象,看不到我們黨解決這些問題的決心和成效,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地位和能力產生懷疑。
(四)馬克思主義“過時論”。有人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百多年前產生于西方社會的理論,時過境遷,現在世界形勢與一百多年前的情況大不相同,馬克思主義的那一套理論早已過時。一些黨員干部怕談共產主義,甚至恥談共產主義。
(五)*“異化論”。有人認為:中國現行路線方針政策已同馬恩列斯毛設想的*相去甚遠,這樣的社會還能叫*嗎?一些黨員干部對現實社會中出現的一些私營企業主嚴重剝削、收入分配不均、少數黨員干部腐敗等問題不能正確認識,認為中國的*早已異化,現在我們名義上打著*旗號,實際上走的是資本主義道路。
(六)資本主義“終結論”。“歷史終結論”,是由日裔美國人福山提出來的。在他看來,“自由民主”制度(資本主義制度)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后一種統治形式”。有人受“歷史終結論”思潮影響,對*制度持否定態度,認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是社會制度的終結。
二、當前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問題的產生原因是錯綜復雜的。我們必須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和方法,置于世情、國情、黨情大背景之下,從內、外因兩個方面,全方位、深層次、多角度地透視分析。
(一)世情因素
當今世界,和與發展雖然是時代主題,但世界并不安寧,西方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和新干涉主義繼續上升,意識形態領域斗爭十分激烈,對黨員干部的認識造成嚴重干擾。
1、敵對勢力西化分化的結果。當前,西方敵對勢力亡我之心始終不死,加緊進行策反滲透。其方式:一是“吹”。就是通過大肆宣揚西方憲政民主、普世價值等,吹捧美化西方現行社會制度。二是“壓”。就是通過歷史虛無主義、質疑改革開放等,篡改丑化中國共產黨歷史和*成就,貶低打壓我國現行社會制度和黨的領導。其手段:一是通過廣播電視進行直接的文化宣傳。正如《華盛頓郵報》宣稱的,“西方世界在尋找瓦解共產主義方法,花費了半個世紀的時間和億萬美元,卻發現答案就在電視新聞里”。二是以文化商品為載體,向社會大眾滲透西方的各種價值觀。通過這種方式傳播文化價值觀念,更具隱蔽性和迷惑性。三是以教育和學術交流為掩飾,向我國高層學者、知識分子等社會精英進行價值觀滲透。西方敵對勢力通過名目眾多的基金會,拉攏和利用我國高層社科研究人員和知識分子,意在培養從內部瓦解*的“文化基因”,通過他們的輻射作用傳播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影響社會大眾。四是借助互聯網。例如,組織職業寫手編撰成千上萬的文章和段子,通過網絡臺在中國社會廣泛傳播,如《經不起推敲的邱少云》、《內蒙古丟失是共產黨和蘇聯秘密契約所造成》、《駱家輝坐經濟艙是體制勝利》、《克里給中國官員上了一堂震撼教育》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始終在用各種手段造謠煽動,蠱惑人心,試圖摧毀中國人的國家自信、民族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個人互信,以認同他們那套西式民主,引誘我們走顏色演變道路。而少數黨員干部對西方和演變的圖謀喪失應有警惕,不明是非,向往西方價值觀,動搖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2、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沖擊。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生的蘇聯解體、東歐劇變,使世界*運動遭受嚴重挫折。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原因非常復雜,有內部體制和僵化以及共產黨腐化變質的內因,但與西方敵對勢力詆毀馬克思主義,宣揚西方價值觀,搞和演變也有直接的原因。對此,一些黨員干部沒有認真地分析蘇聯解體、東歐劇變的多方面、深層次原因,就武斷地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產生懷疑,對*運動產生動搖,甚至悲觀絕望。
3、資本主義腐而不朽的迷惑。按照馬克思和列寧的說法,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其喪鐘已經敲響。而且確實在幾十年前資本主義出現衰敗跡象。但由于資本主義內部自我調節和科技發展等因素,幾十年來,資本主義生產力快速發展,政治領域有所改良,社會福利不斷提高,階級矛盾有所緩和,沒有顯露出垂死消亡的跡象。面對這種現狀,一些黨員干部被資本主義表面繁榮的假象所迷惑,認識不到資本主義的本質沒有變以及基本矛盾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認為資本主義會不斷地繁榮下去,甚至認為是終極社會制度。
(二)國情因素
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觀念深刻變化,人們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差異性日益增強,各類社會矛盾交互凸顯,造成部分黨員干部在上產生一些模糊認識。
1、市場經濟體制附帶的弊端。市場經濟是把雙刃劍。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之一是追求利潤最大化,這用在微觀經濟上沒有錯。但市場經濟固有的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經濟人”利益觀、價值觀深入到人的信仰層面,與共產主義崇尚的無私奉獻理念形成針鋒相對的對抗與沖突,致使一些黨員干部在價值觀上出現扭曲,轉而崇尚拜金主義,庸俗化為“一切向錢看”,奉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動搖共產主義信仰。正如*所說的,“有些黨員和黨的領導干部在市場經濟大潮中暈暈乎乎、頭腦發熱,不能正確認識價值問題,不能正確對待個人利益,導致精神支柱坍塌、人生方向迷失”。⑴
2、社會問題突出造成的后果。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期,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一些突出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比如,教育、醫療、住房、拆遷、征地等問題突出,貧富差距拉大、社會資源和收入分配不公、環境污染嚴重等。再如,社會風氣不正、道德滑坡等。現實社會中,一些不法分子(如劉漢等人)靠非法手段致富,有的還當上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一些公職人員(如谷俊山等人)靠行賄當官、靠貪污受賄發財,邊腐邊升。這些現象與*共同富裕本質、與黨的為人民服務宗旨、與*倡導的公正義誠信等完全背離。許多黨員干部看在眼里,感情受到嚴重挫傷,心理受到極大沖擊,從憤懣到無奈、從困惑到彷徨、從懷疑到失望,有些黨員干部因此對黨和政府失去信任、對*產生懷疑、對共產主義理想失去信仰。
3、封建腐朽文化殘留的余毒。我國五千年文明史積累了豐厚的文化精華,但也不可避免地殘留一些文化糟粕。我們黨一直致力于徹底破除封建文化糟粕的影響,樹立共產主義精神。但我國封建社會經歷漫長,封建根深蒂固,形成了較為厚重的歷史慣性和文化積淀,只要一有適當的條件,這些封建殘余就會沉渣泛起,在人們頭腦中作祟。一些黨員干部缺乏政治鑒別力,對優秀傳統文化與腐朽落后文化分辨不清,把黨性拋到九霄云外,不加分析地將一些封建文化理念奉為人生信條。例如:有的不信馬列信鬼神,臺上大講馬列主義,臺下大搞封建主義;有的當官的目的就是為了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等。
(三)黨情因素
年來,我們黨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得到保持和發展。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在黨的建設方面也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些薄弱環節對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帶來一定負面影響。
1、理論教條滯后缺少說服力。馬克思、恩格斯創造的科學*基本原理并不過時。但他們創造的理論畢竟是在一百多年前的社會背景下研究得出的,現實狀況與當時已經大不相同,個別論斷確實已經不太適用。鄧小指出:“絕不能要求馬克思為解決去世之后上百年、幾百年所產生的問題提供現成答案。”⑵但目前,我們的一些理論工作者在理論上缺少突破性的創新與發展,仍然教條地、原封不動地宣講馬克思、恩格斯的每一個論斷。這樣往往使人感覺,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無法合理解釋目前社會現象,或者用其論斷評判得出的結論往往與我們現行的政策制度產生矛盾,最終使人們要么誤認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要么對我國目前*制度產生質疑。
2、教育僵化單調缺少感染力。理論的滯后是一方面,僵化的教育方式也是難以收到良好效果的原因之一。一些宣傳教育,孤立地講馬克思恩格斯對共產主義制度的具體描述,讓人感覺脫離現實,越講越讓人難以信服;有的大談革命時期先驅們如何信仰共產主義甚至不惜為之獻身,讓人感覺時過境遷,無法效仿;有的在講遠大理想時不與人們的現實利益結合起來,讓人感覺空洞虛無。一些黨組織開展學習教育不講究方法、不注重效果,方式單調,應付了事。前幾年,四川省對43000多名黨員進行問卷調查,其中認為黨員教育“內容空洞,與現實距離太大和聯系主觀世界解決問題不夠”的占82.6%,還有32.4%的黨員認為教育方式呆板單一,25.9%的黨員認為學習教育是“搞形式走過場”⑶。宣傳教育方式的不當是造成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動搖的重要原因之一。
3、忽視黨員權益缺少親和力。常言道:“情到理方至,情阻則理難通”。現在一些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對黨員干部群眾感情淡薄,黨員很難有“找到黨組織就像找到家”的感覺。一些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對所屬黨員干部漠不關心,當黨員干部遇到困難向組織伸出求助之手時,他們不是設法解決,而是搪塞推托。更有甚者,一些領導干部作風霸道,仗勢欺人,侵占公家和群眾利益,欺壓普通干部群眾等。這勢必會使一些黨員干部心灰意冷,與黨組織在情感上越來越疏遠,甚至抵觸反感,最終與黨離心離德,有的在苦悶彷徨中去尋找新的精神寄托。
4、“四風”問題嚴重缺少公信力。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存在較為嚴重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黨員領導干部在一定程度上更代表著黨的形象,理應成為踐行共產主義精神的楷模。但遺憾的是一些領導干部令人極為失望。如果只是極個別領導干部這樣,倒也能理解,但現在不是極個別,而是一部分,“四風”問題相當普遍,甚至腐敗成為了一種社會風氣。試想:你擁有幾套或十幾套住房,卻對那些沒房的人大談共產主義物質極大豐富;你把公共財物納入私囊,卻高喊著要廣大黨員干部無私奉獻;你公款享樂,卻要求大家艱苦奮斗;你自己都不去踐行共產主義精神,卻忽悠著別人樹立共產主義理想,誰會聽、誰會信呢?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國社科院前些年調研顯示,“在調查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產生危機的原因時,受訪的2602人中,有1678人認為是部分領導干部和教育者自己不信仰共產主義,占65%。”⑷少數黨員領導干部上述所作所為,令普通黨員干部群眾深惡痛絕,極大地損害了黨的形象和公信力,導致一些黨員干部群眾從對領導干部的不滿,延伸到對黨和政府失去信任、對黨的綱領主張產生質疑,繼而發展到對*失去信心、對共產主義失去信念。當今的信仰危機,很大成分是由信任危機造成的。
(四)個人因素
黨員干部在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問題,盡管與外界負面因素影響有關,但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方面出現問題歸根到底是自身的原因。
1、不注重學習思考認知力低。一些黨員干部時忽視學習,懶于思考,不注意觀察,不善于分析,自身認識水低。這些同志,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掌握,對人類社會發展史和共產主義運動史不熟悉,對當前世情、國情、黨情的發展態勢不了解。或站位不高、眼界不寬,一葉障目不見泰山,看不到共產主義的美好前景;或狹隘、看問題偏頗,僵化教條,對科學*原理的理解膚淺片面;或人云亦云、缺少主見,輕信敵對勢力的挑撥離間,盲目崇尚西方社會制度;或以點代面、以偏概全,對目前我國社會和黨內存在的問題缺乏正確認識等。總之,這些同志看不到事物的全面,看不清事物的本質,認知力低,對科學*缺乏正確認識。
2、禁不起干擾誘惑免疫力弱。人性作為社會存在的屬性,有善良、高尚、無私、勇敢等積極一面,也有兇狠、低俗、自私、狹隘等消極一面。黨性是人性政治化的升華、原則性的規范,是對人性積極因素的張揚和對人性消極因素的摒棄。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應是每一名共產黨員的誓言,是黨性原則的重要內容之一。可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不重視黨性鍛煉,放松主觀世界改造,不注意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改造,面對負面因素干擾和誘惑,缺乏定力,立場動搖,人性中的消極一面占據上風,對權勢、金錢、美女、享樂的追求充斥頭腦,崇高理想、黨性原則拋到腦后,導致個別黨員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喪失和背棄。
3、入黨動機不純粹功利心強。目前,一些黨員的入黨動機并不純粹,比較典型的是出于功利。有的申請入黨者,把“黨票”當成政治資本,上學期間入黨是為了畢業后好找工作,工作后入黨是為了得到提拔重用。這些人,對黨的綱領、奮斗目標、宗旨等并不認可篤信,組織上入了黨,上卻根本沒有入黨。胡長清就是一個功利型的典型,如他自己所言,“對入黨動機和目的沒有真正搞明白,帶著入了黨就有了個人政治資本的想法”入黨。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有許多黨員,在組織上入了黨,并沒有完全入黨,甚至完全沒有入黨。這種上沒有入黨的人,頭腦里還裝著許多剝削階級的臟東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無產階級,什么是共產主義,什么是黨。”
三、堅定黨員干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有效途徑
革命理想高于天。*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的‘鈣’”。“理想信念堅定,骨頭就硬,沒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⑹事實一再表明,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新形勢下,進一步堅定黨員干部共產主義理想信念是一項緊迫而長期的任務,必須抓緊抓好。
(一)信念的堅定來自于理論的成熟要努力創新發展科學*理論
實踐發展無止境,理論創新也無止境。毛澤東曾說:“客觀現實世界的變化運動永遠沒有完結,人們在實踐中對于真理的認識也就永遠沒有完結。馬克思列寧主義并沒有結束真理,而是在實踐中不斷地開辟認識真理的道路。”⑺當前,為什么一些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產生動搖,就是一些教育者還在用幾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個別論斷來解答現實問題。江澤民指出:“一定要看到《共產黨宣言》發表一百五十多年來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發生的重大變化……還用幾十年前甚至一百多年前的老觀點來套現實社會的發展,是絕對行不通的。”⑻理想信念只有建立在科學理性的認識基礎之上,才能穩定持久。黨的理論工作者應緊密聯系社會實際,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發展,努力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才能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生機和活力,使馬克思主義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創造力、感召力,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回答時代課題、解答大眾困惑,使黨員干部上篤信、感情上認同共產主義。
(二)發展是硬道理要充分展現*制度的先進性和優越性
理想信念不是一個純粹的理論問題,它與社會實踐密切關聯,與社會發展的客觀大環境相互滲透。蘇聯解體、蘇共垮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蘇聯人民生活水低,沒有感覺到*制度的優越性是重要原因之一。鄧小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發展是硬道理,貧窮不是*,最終說服不相信*的人要靠發展。因此,堅定理想信念,必須更好地推進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必須更自覺地把工作著力點放到推動科學發展上來,必須更妥善地解決好現實中的突出矛盾和突出問題,讓人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的先進性和優越性。實實在在的經濟社會的快速全面發展進步,比任何形式的宣傳教育都更具闡釋力和說服力。
(三)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導干部要帶頭踐行共產主義精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干部能否堅定理想信念與黨員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有著直接關系。*曾強調,“領導帶頭,層層示范,用做出樣子代替喊破嗓子”⑼。堅定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既要“以信仰贏信任”,更要“以信任鑄信仰”。要用黨員領導干部對共產主義信仰的執著堅守和忠實踐行來贏得廣大黨員干部對黨的信任和擁戴。要通過普通黨員干部對黨員領導干部的信任和擁戴,進而堅信和擁護黨的綱領主張,堅定共產主義信念。
(四)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要注意關心和維護廣大黨員干部的合法權益
人的行為由動機支配,動機由需要引發,需要是自我行為的深層原因和潛在驅動力。馬克思曾說過:“人們的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⑽列寧說過:“如果你不善于把理想與經濟斗爭參加者的利益密切結合起來……那么,最崇高的理想也是一文不值的。”⑾離開共同利益談信仰,是空洞的、虛幻的;離開信仰談利益,是低俗的、脆弱的。解放戰爭時期,為什么共產黨的小米加步槍打敗了國民黨的美式裝備?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既有“為共產主義奮斗”的崇高信仰,也有“為勞苦大眾翻身當家作主人”的利益追求。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但“共產黨人不是清教徒,也有正常的家庭生活,也有正常的社會交往”,不能因此而忽視或者否定黨員對個人正當利益的需求。要注意對黨員干部工作生活多關心,做好幫貧扶困,增進感情、接距離,讓他們切實感覺到黨的溫暖和*制度的優越,使他們在感情上認同。這樣,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在黨員干部的心靈深處扎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五)輿論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一定要去占領要進一步重視發揮宣傳輿論陣地的重要作用
當今世界范圍內圍繞發展模式和價值觀的競爭日益凸顯,意識形態領域斗爭異常尖銳復雜。美國蘭德公司毫不掩飾地說,他們僅靠“西化”、“分化”這“兩化”就搞垮了蘇聯,但要搞垮中國,光靠“兩化”還遠遠不夠,最少再加上“四化”,即讓中國百姓對政治“淡化”,讓黨政干部在市場經濟大潮沖擊下“腐化”,把中國領袖“丑化”,讓馬列主義在多元化意識形態下“溶化”。國內經濟社會轉軌轉型,一些社會問題凸顯,導致一些人心理上困惑和迷茫。新媒體新技術的裂變式發展和應用,使信息傳播的方式渠道越來越多,且打破了傳統的輿論壟斷,進一步增加了意識形態工作的難度。毛澤東講過,輿論陣地,無產階級不去占領,資產階級一定要去占領。*指出,“宣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基礎”。⑿我們必須進一步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要提高質量和水,把握好時、度、效,努力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加強對互聯網的管理和利用。要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立場鮮明,有理有據地激濁揚清,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
(六)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改進創新教育引導的方式方法
先進不可能自發產生,共產主義必須通過宣傳教育才能被人接受掌握。正如列寧指出:“工人本來也不可能有*意識。這種意識只能從外面灌輸進去。”⒀要通過各種方式經常不斷地向廣大黨員干部輸入科學*,使他們及時認識真理、掌握真理、運用真理。要區分對象、講究形式、注重效果。我們必須按照*要求,“要在創新培訓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堅持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針對不同對象、不同專題和不同內容,采取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和手段,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增強培訓的互動性、實踐性和實效性。”“要通過潛移默化的傳輸和春風化雨的引導,使理論學習和黨性修養成為干部的自覺行動。”⒁把科學*的理論用簡明質樸的語言講清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說明白,使之更好地為廣大黨員干部所接受。
(七)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于黨員數量,更取決于黨員質量要把好黨員隊伍的入口和出口
*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力量和作用,既取決于黨員數量,更取決于黨員質量。”⒂蘇共有20萬黨員時建立了政權,有200萬黨員時打敗了德國法西斯,而在有2000萬黨員時卻丟失了政權。⒃蘇共垮臺的原因固然是復雜的,但黨員質量上良莠不齊是一個重要原因。新形勢下發展黨員必須貫徹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提高質量、發揮作用的總要求,把好入口,著力解決少數人入黨為了撈好處的問題,堅決防止心術不正者“混”進黨內。一是嚴格標準。要把能否具有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覺悟和*信念、自覺踐行*,作為能否加入黨組織的第一標準。二是嚴格培養。在發展黨員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進行培養教育和考察。三是嚴格程序,進一步突出黨組織的把關作用。四是嚴格責任,細化發展黨員工作職責,明確責任追究。既要嚴把入口,也要疏通出口。要嚴明黨的紀律,對那些蛻變、腐化墮落等害群之馬必須堅決清除。
*指出:“一些黨員、干部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上出現偏差。
經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大黨員干部受到洗禮,靈魂受到觸動,理想信念更加堅定。但活動結束后,有的或多或少有“過關”、松懈情緒,不自覺地放松了對理論的再學習、理想的再堅定、革命意志的再錘煉。對照革命先烈那種堅不可摧、牢不可破的革命信仰,我們的理想信念樹立得還不夠牢固,還有很大差距。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
作為黨員領導干部,只有把理想信念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去敬仰、去尊崇,把忠誠于黨的事業鑄入、融入靈魂、見之于行,才能推動黨的事業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要圍繞*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努力把講話精神滲透到血脈里、貫徹到工作中、體現在行動上。帶頭抓好學習教育,做堅定理想信念的表率。
一是突出抓好學習教育培訓。圍繞“兩學一做”的主題,支部應采取舉多種形式,開展黨員干部經常性教育,做到對黨的理想信念真學真懂、真信真用,著力提高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實現脫貧攻堅能力。
二是突出抓好道德建設。帶頭培育和踐行*,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強化道德修養、提升道德境界、升華道德情操。用好道德講堂等陣地,持續深入開展“明禮知恥、崇德向善”主題教育,深入開展榜樣力量塑造活動。
三是突出提高領導經濟能力。把學系列重要講話的認識轉化為謀劃發展的能力和水,著力提高戰略謀劃和駕馭復雜局面的能力,堅持用戰略思維、系統思維、辯證思維謀劃“十三五”時期工作,著眼于“趕”、著力于“轉”,辯證處理好速度與質量、經濟與社會、城市與農村等重大關系,不斷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和整體性。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