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教師、缺編制、師資弱,這是西部地區,特別是邊遠貧困地區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三只“攔路虎”。記者日前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采訪時,看到這里的教師隊伍建設搞得轟轟烈烈,而且招招都是“大手筆”。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莎車縣是如何做到的呢?
沒編制:“砸鍋賣鐵”補充教師
沒編制,又缺教師,這是教師隊伍建設中的一個突出矛盾。地處邊遠,又相對落后貧困,很多人不愿意來,編制便成了吸引人才的一張牌。然而,在這些地方,政府手里偏偏又沒有這張牌。
沒有編制,是不是就不能補充教師隊伍了呢?莎車縣給出了否定的回答。當一些地方翹首盼望編制的時候,莎車縣提出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主動作為,解決教師補充難題。
“短短兩年,縣里給我們學校補充了14名從內地引進的教師,大大緩解了教師短缺難題。”莎車縣佰什坎特鎮雙語學校校長張勇激動地說。由于沒有編制,這些引進教師的工資待遇,全部由縣財政承擔。
雖然年財政收入不到6億元,但莎車縣在招聘教師投入上可謂十分“舍得”,用“砸鍋賣鐵”來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2015、2016兩年,莎車縣招聘引進了530名教師,縣財政每年投入3500多萬元。今年,莎車縣將招聘3000名幼兒教師和3000名幼兒園保育員,投入資金3.5億元。
“這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勇氣,我們是國家級貧困縣,縣財力十分有限。”莎車縣教育工委書記、教育局副局長蔡秀梅說,“由縣里自己掏錢招聘教師,是要承擔巨大壓力的。”
佰什坎特鎮雙語學校漢語教師王玉璽來自山西運城。“雖然我沒有編制,但我和其他有編制的教師工資和福利是一樣的。”王玉璽告訴記者,“縣上還為我們分配了一套50方米的住房,工作8年后,就免費贈送給我們。”
如今,王玉璽和他的妻子,每人每月工資超過6000元,他們已把家安在了莎車縣。
搞分流:不合格教師堅決調整
記者見到吾斯曼?阿布都拉的時候,他正在莎車縣米夏鄉托尕其村給村民們宣講黨和國家的教育惠民政策。他原是墩巴格鄉中學校長,由于不適應教育發展帶來的變化,被縣里分流到村上工作。
“剛開始有點兒想不通。”吾斯曼?阿布都拉告訴記者,“我工作30年了,當校長20年,怎么就不適應了呢?”
雖然被調整出學校,但吾斯曼?阿布都拉熟知政策和本地風土人情。到村里后,他當起了政策宣講員,深入淺出的解讀贏得了村民的歡迎。
兩年,莎車縣對318名不適應教育教學和學校工作的教師、校長進行了分流安置。“這些教師被分流到鄉鎮、社區、村組的崗位后,從事服務農民的事務性工作。”蔡秀梅說,“從這兩年的實踐來看,這些教師在鄉鎮農村都干得不錯,發揮了很好的作
用。”
對分流的教師,莎車縣并非不管不問。每年,縣里都由縣人事局、組織部、教育局組成考核組,對其工作業績進行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解聘。目前,已有4名分流教師被解聘。
在教師短缺的情況下分流教師,莎車縣遇到的難度和壓力可想而知。盡管如此,莎車縣上下已經形成共識,此舉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教師整體素質的關鍵,是從教育長遠發展考慮的治本之策。
強師德:整頓不良風氣不手軟
要讓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師德水如何是關鍵因素之一。強師德,被莎車縣當作提升教育質量的頭等大事之一。三年,莎車縣每年都要召開教師大會,主題都是“師德建設”。尤其在7月的師德師風專項治理大會上,有關部門當場對36名違反師德師風的教師進行處理。一次性處理如此多的教師,在莎車縣教育史上沒有先例。一石激起千層浪,過去較少被關注的師德師風問題,開始引起教師和學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莎車縣還舉辦師德培訓班,僅就對280名師德不合格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對于經過培訓后還不能轉化的教師,則給予嚴肅處理。至今,該縣處理師德存在問題的教師392人,其中開除41人。
如今,在莎車縣教師隊伍中,“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清清楚楚,過去存在的認識模糊等現象逐漸消失了。全縣開展師德大討論,做到人人參與,個個發聲。榜樣模范站出來,成為大家學習的標桿。國旗下演講、優秀教師故事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形式,引領著教師轉變觀念,師德建設實現了常態化。
“這兩年的努力,使全縣教師隊伍風清氣正,師德水有了明顯提升。”蔡秀梅說,“師德建設不會是一陣風,而是一項要長期堅持下去的工作。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