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回到山東老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環境學院2014級學生張世君必跟大家炫耀的,就是學校的福利:吃。
“我們學校的‘品味西農’活動,每次都搞來好多好吃的!”張世君說。她剛剛和全校3萬名同學一起享用了一頓土豆燒牛肉。土豆是彩色馬鈴薯,牛肉是秦川牛肉,都是學校教師的科研成果。
“品味西農”是什么活動?這要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說起。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什么多?跟舌尖有關的科研成果多。
1999年合并組建以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在小麥、玉米、油菜、甜瓜、西瓜、櫻桃、蘋果、獼猴桃、板栗、番茄等種植領域獲得了數以千計的科研成果,在生產上予以推廣示范的達到400余項。
這么豐富的科研成果,怎么跟學生發生關系?怎么讓學生從一個個蘋果、一粒粒小麥、一顆顆土豆里,感受到學校“以農為本”的靈魂,感受到獻身農業的光榮和使命?
學校想了個法子:吃!
第一個端上學生餐桌的,是小麥良種“西農979”。4月10日、11日,學校正式組織開展“品味西農??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用“西農979”面粉制作了6萬個饅頭,通過多個餐廳免費發放,供全校3萬余名學生品嘗。
“西農979”由該校小麥育種專家王輝團隊歷時18年培育而成,是我國冬小麥第四大主栽品種。用它做出來的饅頭,雪白光滑,吃著有嚼頭,捏著有彈性,還有濃郁的麥香味。學生們一口下去,就被驚艷到了。
那兩天,“西農979”饅頭成了校園里熱議的話題。而“西農979”的前世今生、王輝教授的更多事跡,也被學生們挖出來分享。學校官方微信中關于“979饅頭”的推送,閱讀量居然達到了10萬+。
學校趁熱打鐵。夏天瓜果豐收,1萬個“西農早蜜一號”甜瓜、3萬余斤“農科大5號”西瓜及有“楊凌哈密瓜”之稱的“農大甜8號”甜瓜等都先后發給學生品嘗。秋季蘋果豐收,4萬個“西農小蘋果”又送到了校園,這些蘋果來自學校建在陜西白水、千陽、洛川的三個蘋果試驗示范站,是專家們在蘋果產區推廣的品種。今年1月5日,農歷臘八節,全校5000余名教職員工領到一份高營養的節日禮物??被稱為“植物黃金”的小麥胚芽粉。這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徐懷德帶領科研團隊經過兩年多攻關,從面粉加工的副產物中提取生產的。
舌尖上感受著學校的科研成果,學生們心里涌出的是滿滿的自豪。
“為老師們點贊!為學校點贊!”品嘗著這些飽含專家教授智慧與期望的科研成果,師生們的參與熱情一次次被引燃。大家密切關注活動進展,主動搜集相關信息與知識,并紛紛通過微信、微博、電話等方式傳遞給校內外的親朋好友,活動影響力迅速擴大。
學校召開座談會,請大家暢所欲言。動醫學院2013級學生劉激雨說:“小小饅頭拉了我們與科研成果的距離,也堅定了我們學農愛農的信心。”園藝學院2014級研究生包睿則開始反思:育成良種不容易,應該正確看待工作學習中的苦和累,放眼長遠、奉獻社會,少些浮躁、多些堅持。
輔導員彭小鳳感慨地說:“一兩個饅頭的教育效果勝過一兩場報告會!”
73歲的“三秦楷模”王輝教授一輩子從事小麥育種工作,已育成小麥品種11個。他說,小麥是我的娃,學生們也是我的娃,看到學生們吃了饅頭心有觸動,我很開心。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青年教師、食品化學與功能營養團隊成員劉志剛也干勁更足,“實現科研成果轉化,服務社會滿足群眾需求,永遠是我們的夢想和前進動力”。
校長孫其信說,今后學校將持續開展科研成果進社區活動,讓學生共享更多的科研成果,逐漸引導他們愛國、愛校、講奉獻、樹理想、熱愛農業的,把科研過程育人延伸到成果育人,讓科研成果共享成為學生教育的“靜夜春雨”。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