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建設應用型高校的力量主要有部分老牌本科高校、部分升本較早的新建本科高校和部分其他新建本科高校,根據其自主性高低,可分為主動建設和非主動建設兩種類型。建設應用型高校有兩個辦學方向,即應用型和應用?研究(學術)混合型;三種戰略,即整體建設戰略、部分建設Ⅰ戰略和部分建設Ⅱ戰略。不同的建設戰略,在運行時也應采取相應的建設策略。
關鍵詞: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型大學;實踐探索;發展策略
年來,為應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國務院將“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上升到國家戰略。因此,把握我國應用型高校發展脈搏,總結建設應用型高校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構建應用型大學建設模式,對應用型高校的持續健康發展和應用型高校體系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建設應用型高校的三股力量、兩種類型
1.建設應用型高校的三股力量
筆者以教育部1999年1月出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為界,將此前既已開展本科教育的高校稱之為“老牌本科高校”,將此后方才開展本科教育的高校稱之為“新建本科高!薄耍P者將建設應用型高校的三股力量分為以下三類,并分別選了若干典型代表舉例說明。
第一,部分老牌本科高校及其典型代表
北京聯合大學從成立之初開始,專業設置就以應用型為主[1]。學校一直非常重視實踐教學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1991年,學校被國家教委、中宣部、團中央授予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稱號[2]。1993年,北京聯合大學時任校長李煌果提出,學校要“從實際出發,進一步明確直接為首都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辦學方向和培養目標,堅持面向北京地區城鄉企業,面向基層,面向生產一線,培養社會急需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有較強實踐動手能力的技能型、應用型人才”[3],該辦學定位在北京聯合大學1999年的第二次黨代會和2001年制定的“十五”發展計劃中得到一再的明確。2002年,為進一步適應北京市對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北京聯合大學提出和確立了“發展應用性教育,培養應用性人才,建設應用性大學”的辦學宗旨和定位[4]。2006年,北京聯合大學時任黨委書記席文啟在《光明日報》上以《如何成功建設一所應用型大學》為題,介紹了北京聯合大學建設應用型大學的實踐探索和經驗[5]!笆晃濉逼陂g,北京聯合大學黨委提出了“建設一流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6]!笆濉逼陂g,北京聯合大學提出“全力建設和諧的、人民滿意的應用型大學”的辦學目標[7]。2016年,北京聯合大學又提出了“建設高水、有、首都人民滿意的城市型、應用型大學”的“十三五”發展目標[8]。在建設應用型大學的探索和實踐中,北京聯合大學不忘初心,堅持應用型辦學方向,沒有出現“左右搖擺”“三心二意”“身在曹營心在漢”的情況,其發展路徑和經驗具有重大的借鑒意義。
武漢紡織大學在“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努力培養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高素質應用型、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到2015年……基本建成鮮明的教學服務型大學……到2020年,努力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影響力的教學服務型大學,為學校二次轉型發展,建設在國內有較大影響力的高水大學奠定堅實的基礎”。武漢紡織大學作為一所實力較強的老牌本科高校,將辦學目標由“教學研究型”轉向“教學服務型”,依托行業優勢學科布局專業,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積極開展產學研合作和社會服務,不僅為行業類院校發展提供成功經驗,而且為其他老牌本科高校建設應用型大學提供了經驗借鑒。
沈陽大學于2014年正式提出轉型發展理念,主動對接遼寧新一輪振興和沈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的需要,推動辦學思路向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轉變。2015年11月,沈陽大學被遼寧省教育廳確定為10所向應用型整體轉型試點高校之一。沈陽市委、市政府也將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全力保障,支持沈陽大學向應用型轉變、加快建設成為全國同類院校中的一流大學。沈陽大學作為一所擁有博士點的老牌本科高校,轉而建設應用型大學,對其他高校具有重大的示范意義。
第二,部分升本較早的新建本科高校及其典型代表
2000年,以南京工程學院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工程背景的新建本科高校成立,這類高校經過深思熟慮,選擇了“培養應用型人才”,開展“應用型本科教育”的道路。2002年7月,“教育部高教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研討會”在南京召開。會上,南京工程學院、長春工程學院、湖南工程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學院等部分工程應用型本科院校發起并成立了“全國工程應用型本科教育協作組”。2007年,在此基礎上又成立了“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應用型本科院校專門委員會”,為應用型本科院校搭建了一個交流、研討、共享的臺。南京工程學院在升本之初,就確立了“建成鮮明的多科性、開放型高水應用型工程大學”的辦學目標[9]。2014年6月,南京工程學院第二次黨代會召開,提出“全力開創鮮明的高水應用型工程大學建設新局面”的奮斗目標。南京工程學院堅持發展,升本后繼續保留工程傳統,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和工程素質的培養,為行業類高校建設應用型大學提供了有益借鑒。
臨沂師范學院(臨沂大學的前身)升本后不久就開始探索和創新為區域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服務的形式和機制,開展應用性科研[10],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創新課程體系[11]。2010年,臨沂師范學院更名為臨沂大學,提出要“實現由教學型大學向教學研究型大學的轉變”,確立了“建設高質量綜合性品牌大學”的辦學目標[12]。然而,在實際辦學中,臨沂大學仍以應用型為主,如培養應用型人才、強化實踐教學、根據地方需求優化學科專業布局、開展產學研合作、為地方提供專家服務、開展文化傳承與創新、搭建社會服務臺等[13]。2015 年,臨沂大學提出了創建 “國內知名、區域鮮明的創新創業型大學”的辦學定位,提出培養“基礎理論扎實,富有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質和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14]。臨沂大學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歷程,進一步顯示了應用型大學的魅力。
第三,其他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及其典型代表
黃淮學院是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在原駐馬店師范高等?茖W校、中原職業技術學院(民辦)和駐馬店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基礎上成立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在2006年召開的第一屆黨代會上,學校就提出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能適應社會進步的應用型建設者和推動社會進步的*接班人”的人才培養定位。在2011年召開的第二次黨代會上,進一步提出了“建設鮮明的應用型本科高!钡霓k學目標。2013年,黃淮學院成為教育部應用技術大學改革戰略研究試點院校、河南省首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試點單位。2014年,學院成為應用技術大學(學院)聯盟副理事長單位、河南省首批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產教融合發展戰略國際論壇永久舉辦地等。黃淮學院向應用型高校轉變的實踐探索,對后發高校、欠發達地區高校、綜合性地方本科高校、文科類高校和師范底子高校建設應用型大學提供了借鑒。
2.建設應用型高校的兩種類型
建設應用型高校的三股力量,根據其自主性高低,可分為主動建設和非主動建設兩種類型。主動建設是指高校深刻認識到高等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主動、堅決地探索應用型高校建設路徑和規律的辦學活動;非主動建設是指高校在政府引導下,或“心不甘情不愿”“身在曹營心在漢”的狀態下培養應用型人才或建設應用型高校的辦學活動。
建設應用型高校的兩個方向、三種戰略類型
1.建設應用型高校的兩個方向
在建設應用型高校的過程中,有些高校的辦學和人才培養方向很單一、很明確,就是建設成為(高水、知名等)應用型高校,培養應用型人才。而有些高校的辦學或人才培養方向既有應用型,也有研究(學術)型,我們稱之為應用?研究(學術)混合型(以下簡稱混合型) 。
2.建設應用型高校的三種戰略
因為建設應用型大學的高校具有不同的方向,同時也具有不同的校情,因此在建設過程中所采用或適合采用的戰略也不同。筆者認為有以下三種戰略:一是整體建設戰略,即以應用型為辦學定位或辦學方向,進行綜合改革,最終建設成為(高水、知名等)應用型高校;二是部分建設Ⅰ戰略,即以應用型為辦學方向,進行漸進性局部改革,最終建設成為應用型高校;三是部分建設Ⅱ戰略,即以混合型為辦學定位或辦學方向,進行相對有限的局部改革,最終建設成為具有一定應用型特征的高校?傊,一個學校的辦學方向(辦學定位)和其為建設應用型高校而進行改革的范圍和規模,是衡量一個高校所采取或應采取戰略的重要標準。
北京聯合大學、黃淮學院等高校明確定位為應用型,在建設時有理論論證和完整的頂層設計,改革范圍涉及廣泛,不僅包括人才培養,而且還包括內部治理結構、應用型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各個方面,師生普遍接受、廣泛參與;诖,我們可以認為這兩所高校采用的是整體建設戰略。一般來講,整體建設戰略適合學校領導、師生對轉型發展有一定的認識,接受度較高,尤其是在應用型人才培養方面有一定的前期探索和建設經驗的高校。
南京工程學院定位為應用型,在建設應用型高校時進行的改革長期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開展,如改革人才培養方案、加強實踐教學、校企合作育人、產學研合作等,這些方面的改革比較系統和深入。相應地,對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師資隊伍建設、應用性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的改革不夠突出;诖,我們可以認為南京工程學院在建設應用型高校時采用的是部分建設Ⅰ戰略。另外,還有一些高校在建設應用型大學時選取了部分院系或專業(群)進行改革試點,如武昌工學院,該校的辦學目標是“建設成為以工學為主、顯著、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應用技術型大學”,但該校在向應用型轉變時選取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和環境設計兩個專業作為試點,其采用的也是部分建設Ⅰ戰略。一般來講,如果學校對建設應用型高校的認識和準備不夠充分,或有一定認識和準備,但經驗、信心不足,可選擇部分轉型戰略,并且要有計劃、逐漸地向整體建設過渡。
武漢輕工大學的辦學目標是“建設鮮明、國內知名、輕工食品類優勢學科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的高水多科性大學”,“到2025年,學校綜合實力排名進入全國本科高校前20%”。2014年,武漢輕工大學選擇了工程碩士(計算機技術)和農業推廣碩士(農村與區域發展)進行應用型改革試點。由此可以推斷,武漢輕工大學是想在保留學術型教學傳統和優勢的同時,在一定范圍內發展應用型教育,從而形成兩者和諧共存的共生狀態,其采用的是部分建設Ⅱ戰略。
建設應用型高校的策略
上述三種建設應用型高校的發展戰略,因其辦學方向、改革涉及范圍不同,因此其實踐策略也不同[15]。
在治理結構方面,整體建設的高校應盡早建立理事會(董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等制度,而部分建設Ⅰ和部分建設Ⅱ高校應適時建立;整體建設的高校和部分建設Ⅰ高校的理事會(董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等制度大體相同,而部分建設Ⅱ高校的理事會(董事會)、專業指導委員會在作用使命、代表來源等方面會有不同;另外,部分建設Ⅱ高校在擴大二級院系自主權方面也會與其他兩類有較大區別,如學術管理權問題。
在人才培養方面,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的培養模式并不是應用型教育的專利,部分建設Ⅱ高校在培養學術型人才時也可以借鑒,因為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方式發生變化,更多地產生于應用的語境中。但畢竟應用型人才與學術型人才的培養規律不同,部分轉型Ⅱ高校可能會辦出與眾不同的效果,但更需防范和提早應對在應用型和學術型之間切換不暢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分裂危險。
在學科專業建設方面,一般來講,對整體建設和部分建設Ⅰ高校,可以根據社會需要(尤其是地方的社會需要)的多少、類型和趨勢,去撤并、改造、保留、新增專業,部分建設Ⅰ高?蛇x擇產學研合作密切、服務能力較強、應用性鮮明的專業(專業群)進入試點,采用“先易后難”的方法進行漸進建設。部分建設Ⅱ高校除根據上述策略進行建設外,還需根據學科專業的學術基礎和領先程度、學科發展規律和趨勢等選擇需要保留的學科專業,切不可急功利,草率地根據就業率、報考率等指標將其粗暴裁撤。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對整體建設和部分建設Ⅰ高校,需要建立一支專、兼、聘有機結合的雙師、雙能型教師隊伍,盡可能地要求每位教師都成長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而對部分建設Ⅱ高校,可以采用建立雙師、雙能型教師團隊的方法解決。
在科學研究方面,整體建設和部分建設Ⅰ高校,應重視應用型研究,需緊盯應用技術的前沿;而對部分建設Ⅱ高校,還需緊盯科學技術發展的前沿;另外,部分建設Ⅱ高校還可充分利用其內部的學術型資源,與應用型資源合作開展協同創新研究,以及科學技術的開發轉化研究。
在社會服務方面,應用型教育一般是直接服務社會,而學術型教育一般是通過媒介或轉化機制間接服務社會,各類高校均可加強社會服務功能,但部分建設Ⅱ高校需要有定力,尊重學科“內生性”發展規律,保持學術型教育的獨立性。
在辦學條件方面,打破學科專業的界限,統籌使用各類實踐教學資源是一個重要的趨勢,各類學校均需大力去做,然而學術型教育的實踐教學資源與應用型的實踐教學資源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互用,但可共享的程度有限,這是部分建設Ⅱ高校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作者:劉彥軍,單位:黃淮學院應用技術大學研究中心)
本文系2014年河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新建本科院校轉型發展模式研究”基金項目成果
參考文獻:
[1]朱述新,張寶瑞.關于首都高等教育科系改革的調查[J].?望周刊,1986(42).
[2]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努力實踐,不斷創新,使社會實踐活動上新臺階[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998(S1).
[3]李煌果. 從首都實際需要出發 辦出北京聯合大學的[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1993(2).
[4]張妙弟.關于北京聯合大學辦學思路的新探索[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4).
[5]席文啟.如何成功建設一所應用型大學[N].光明日報,2006-12-13.
[6]柳貢慧.辦人民滿意
的應用型大學[J]. 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3).
[7]盧振洋.大學的定位、角色與使命?以北京聯合大學為例[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13(4).
[8]韓憲洲.關于推進城市型、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思考與實踐[J].北京教育(高教),2016(10).
[9]徐勇,曹都,邵波.走產學研合作教育之路 創高水應用型工程大學[N].新華日報,2004-04-22.
[10]邢兆遠.臨沂師院構筑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雙贏模式”[N].光明日報,2002-11-25.
[11]徐同文.基于地方本科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課程建設與創新?以臨沂師范學院為例[J].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9(5).
[12]丁鳳云.提升水,突出,增強活力,努力創建高質量綜合性品牌大學[J].臨沂大學學報,2011(3).
[13]丁鳳云.探索變革 創新發展?臨沂大學更名三周年來的路徑選擇[J].臨沂大學學報,2013(6).
[14]李?.建設創新創業型大學的思考[J]. 臨沂大學學報,2015(3).
[15]劉彥軍.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高教研究,2015(10).
《北京教育》雜志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