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崢嶸:我們這一代人肯定是沒有上過什么早教班,都是野大的。但是等我們成為父母,時代變了,開始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有沒有必要上早教班?我個人認為,最好的教育來自生活,來自親子互動,來自玩耍。可是大人已經忘記怎么玩了,所以只好花錢讓專業人士教我們怎么帶孩子玩。
在選擇早教班的時候,要注意學習和訓練是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
好的早教課堂的玩耍,不是瞎玩兒,也不是按照成人的規劃按部就班地去玩,而是在一定的情境下提供教具,給孩子留下體驗、探索的時間和空間。比如說,給孩子積木要他們拼出規定的形狀,這是訓練;讓孩子以輕松愉快的方式自己玩積木,他會不斷嘗試和糾錯,自我完善關于基本形狀分類的能力??這就是學習。
上周我參加了《玩耍的力量》這本書的研討會,有幸跟從事早期教育的專業人士進行了交流。我再一次感到與其惡補各種育兒知識,不如和孩子一起玩耍。在研討中,有家長問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部的副教授劉愛華老師大聲說:“孩子玩耍的時候、做游戲的時候就非常的專注。這時候大人不要去打攪他,不要問你要不要喝水啊?要不要吃東西?不要不停地提醒孩子還有五分鐘還有一分鐘……這反而影響了孩子的專注力。”
玩耍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凡的意義。今天家長可以花很多錢買玩具,但實際上很多的游戲方案只需要用些常的物件:一個枕頭、一個塑料瓶、一塊石頭……就可以很好地鍛煉孩子的運動能力、協調能力、注意力、社交能力。兒童是通過玩耍來探索世界玩耍,也是他們身上天然存在的學習的驅動力。孩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狀態和成人工作時的專注是一樣的。如果孩子能在玩耍時體驗到內在的驅動力,這學習的激情可以持續終生。
《玩耍的力量》這本書的作者邁克爾麥耶霍夫,曾經是哈佛大學最著名的“哈佛早期教育項目”的主要成員,他所倡導的早期教育跟學科式的訓練是完全不一樣的。書中講到一個例子,一個兩歲半的孩子被父母送進了早教班,每天都有嚴格的學習時間,學習數字、字母、形狀、閱讀、寫作和其他學科的訓練,父母以為這樣可以先人一步、開發潛能,實際上事與愿違,這種做法是在阻礙孩子成為一個聰明、快樂、有能力的學生。為什么呢?因為這些都是訓練,而不是教育。
訓練和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訓練側重于灌輸特定的知識,并塑造特定的行為方式教育,專注于基本概念和基本能力的發展,訓練很快就會有成果顯現,而過于關注特定的成就意味著對本質的忽視。
真正的教育是不能急于求成的。比如說我們可以教會一個小孩背好幾百首唐詩,但是他真正要理解一首詩的含義是需要好幾年的時間,需要他具有生活閱歷、生命體驗和文化積累。
目前早教班、課外班的一個誤區就在于把真正的教育和灌輸式的訓練混為一談。
訓練是單向的灌輸,老師、家長把知識傳授給孩子,這種模仿和記憶短期效果很好。不只是早期教育,包括上小學中學之后,很多人都會追求達到特定的成績標準,并為此進行嚴格的訓練。但是每個人成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小孩子要以他自己的節奏和方式來接觸新的概念和能力,孩子不是在同樣的時間里做同樣的事情,如果過于局限一個模式化的環境,要求他在特定的時間里完成特定的任務,可能和他的個人興趣和這個時候的能力相違背。一旦孩子的生長速度沒有達到均標準,被認為差生,這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造成嚴重的挫敗感。
教育是什么?是一個長期的潛移默化的過程,通過良好的教育環境,激發孩子內在的興趣和潛力。有自由、靈活、吸引力和樂趣,能夠讓孩子舉一反三。不只是學習知識,也要了解世界運轉方式,了解如何與人相處,成為一個獨立的人、能夠和他人合作的人,而不是一棵行走的蘆葦。在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雙向的互動的過程,正如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的:“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在那天的研討會上,大家有很多問題,也有很多理念,究竟該何去何從?我最后念了《玩耍的力量》書中一段話作為發言的結束:“早期教育好像深不可測,一個個敏感期、一個個能力發展的專業名詞刺激著父母的神經,好事錯過就耽誤了孩子的一生。父母沉浸在各種育兒書籍中,饑餓地汲取各種知識,恨不得一夜之間華麗變身為育兒專家,指引孩子開啟幸福成功的大門。我想告訴大家的事,請做深呼吸,再做一次深呼吸,讓我們慢慢來。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