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月1日,全國流動人口總量已達2.47億,全國每6個人中就有1個處于‘流動’之中,作為流動人口子女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這兩個群體總數約1億人。”日前,高考知識網研究院發布《中國流動兒童教育發展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同時顯示,截至底,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流動兒童在公辦學校就讀比例為79.5%,仍有超過200萬名流動兒童只能在民辦學校或者條件簡陋的打工子弟學校就讀。
面對如此龐大而獨特的教育群體,專家表示,流動兒童教育仍存在一些整體性和深層次的政策問題,亟待用改革性和創造性的思路加以解決,“不能讓務工人員子女成為‘失落的一代’”。
流動性減弱,穩定性增強
根據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2015》,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吸納跨省流動人口的數量、人口聚集態勢進一步增加
。流動人口的流動性減弱,常住化和家庭化趨勢日益顯著,正在成為流入地城市穩定的就業者和居住者。
報告顯示,在現居住地出生的流動兒童比例不斷上升,從2010年的35%上升到2013年的58%。他們雖然被稱為“流動兒童”,卻從未在老家生活過,生存狀態與父輩完全不同。
報告指出,從政策發展看,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要求“將農民工隨遷子女義務教育納入各級政府教育發展規劃和財政保障范疇,合理規劃學校布局,科學核定教師編制,足額撥付教育經費,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以公辦學校為主接受義務教育。”這顯示國家提出了新的政策目標,解決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從“兩為主”轉向“兩納入”,即將常住人口納入區域教育發展規劃、將隨遷子女教育納入財政保障范圍。從地方實踐來看,2008年之后,流動兒童義務教育出現整體改善和局部創新的局面,但與此同時也出現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各地逐漸開始實行積分入學、積分入戶的居住證制度,從實踐情況看,現行積分制入學管理的可供學位數遠遠不能滿足隨遷子女的教育需求,主要面向的是高學歷的優勢人群,低學歷、低收入的農民工階層尚難以受惠。
打工子弟學校是城鎮化過程中流動人口子女無法入讀公立學校而產生的特殊民辦學校。報告透露,一項針對北京市10個區縣50所打工子弟學校1866名學生的跟蹤調查顯示,這些學生初中畢業后的流向堪憂??高中(含職高)入學率不足40%,大學入學率不到6%。
初中畢業后遭遇升學阻礙的流動兒童,一部分繼續留在北京,從事各類低端服務業;一部分回流到老家,面臨著新的自我認知和融入問題。值得關注的是,這個群體已開始“再生產”第二代流動兒童。他們面臨的教育和就業的嚴峻挑戰,對整個經濟社會意味著巨大的人力資本損失。
為此,報告建議,擴大城市教育公共服務供給,簡化和降低流動兒童進入公辦學校的條件,保障流動兒童的受教育權利;加大省級統籌,建立以流入地省級政府為主的義務教育財政供給體制;發展普惠性民辦學校,改善和規范農民工子女學校。
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