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小學入學政策年齡最小6歲,小學一年級入學須在年紀在2023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年滿六周歲,即2017年8月31日前(含8月31日)出生的適齡兒童,以下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以供參考。
(一)入學政策年齡
2023年小學入學對象為: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8月31日間出生,年滿6周歲的兒童。確因身體狀況需要延緩入學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向戶籍所在學區內學校提出緩學申請,報婺城區教育局備案。
2023年初中入學對象為:今年小學畢業生。
報名條件
1. 公辦學校報名條件:學區內“戶房一致”、“有戶無房”、“有房無戶”、“投靠戶、集體戶、掛靠戶”,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婺城區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或持有效期內婺城公安分局簽發的居住證的隨遷子女。
2. 民辦學校報名條件:有婺城區戶籍、父母(或法定監護人)有婺城區房產、在婺城區繳納職工社會保險連續滿6個月、持有婺城區公安分局簽發并處于有效期內的居住證四個條件之一的,可參加民辦學校入學報名。
二、報名與錄取辦法
1. 實行公民同招網上報名“一證通辦”。按數字化改革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入學招生全面實行無紙化網上報名。監護人在規定時段內通過手機端“浙里辦”APP或浙江政務服務網(電腦端http://www.zjzwfw.gov.cn/)進入“金華市區招生管理系統”進行網上報名,填寫學生信息,進行報名、錄取、公布結果等整個流程均在招生管理系統中進行。未上臺報名的學生,不予辦理和遷移學籍。
2. 網上報名注意事項。符合入學及報名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家長的指導下報讀義務教育學校,自愿選擇公辦學校、“公參民”新轉為公辦的浙師大婺州外國語學校或民辦學校,同批不能兼報。選擇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每個適齡兒童、少年填報1所民辦學校。不符合入學及報名條件的報名臺不予登記。
3. 部分學區入學調整。原上浮橋小學學區內適齡兒童暫時安排在東市街小學入學;原河盤橋小學學區內適齡兒童暫時安排在站前小學入學。上浮橋小學、河盤橋小學學區不變,區域內規劃的新學校建成后,原學區內新生回歸到新建學校就讀。
從2023年秋季開始,長山鄉初中學區劃入婺城中學。
金華十中今年不再招收新生,其他學校學區不變。
4. 公辦學校錄取程序。公辦學校按以下順序逐批報名錄取,額滿為止。如果學區內戶籍生報名人數超過當年學校招生計劃數的,由區教育局統籌,按戶籍遷入時間、房產購買時間等因素考慮,公開、穩、有序實施分流。
①戶房一致。適齡兒童、少年戶口與父母(法定監護人)的完全產權住房一致的(房戶截止時間為2023年4月30日前)。
②有戶無房。適齡兒童、少年出生戶籍登記就隨父母(法定監護人)一方在祖父母(外祖父母)處,且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住房的。
③有房無戶。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法定監護人)有完全產權住房,但戶籍未遷入的,按房產登記時間順序依次錄取。
④投靠戶、集體戶和掛靠戶。適齡兒童、少年及父母(法定監護人)戶籍在集體戶、遷移投靠到直系親屬名下或掛靠在非直系親屬名下的,且在市區范圍內無私有住房。
⑤無房無戶。適齡兒童、少年及父母(法定監護人)雙方或一方在婺城區繳納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持有有效期內婺城公安分局簽發的居住證的;按社保年限等依次錄取。
5. 浙師大婺州外國語學校報名條件:根據相關人才政策和協議定向錄取后,面向社會招生分兩批報名。第一批次為金華市第十六中學學區范圍內有戶籍(集體戶、投靠戶、掛靠戶除外)或有有效房產(房產性質為住宅)的人員子女。第二批次為婺城區有戶籍(集體戶、投靠戶、掛靠戶除外)或有有效房產(房產性質為住宅)的人員子女。如符合條件的報名人數不足招生人數,剩余學位安排法定監護人在婺城區范圍內有集體戶、投靠戶、掛靠戶,父母一方在婺城區繳納職工社會保險連續滿6個月或持有婺城公安分局簽發并處于有效期內居住證的隨遷子女。
6. 民辦學校錄取程序。民辦學校報名人數未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報名人數超過民辦學校招生計劃數的,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的民辦學校,招生臺核驗通過的報名人員全部參加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須有公證機構參加,具體操作由民辦學校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制定。補招階段報名人數超過補招計劃數的,也須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九年一貫制學校符合條件的學生可以直升。其小學報名人數少于初中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剩余學額面向婺城區統一招錄;其小學報名人數多于初中招生計劃數的,須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九年一貫制學校參加直升報名的小學畢業生在該校就讀年限不得少于3年。
7. 二次報名的程序。在民辦學校已報名但未錄取的兒童、少年,根據本人意愿可以繼續參加未招滿的民辦學校報名,也可以進入公辦學校報名。其他未能被報名學校錄取的,在區屬學校還有空余學額的前提下,符合規定的適齡兒童、少年,由教育局根據批次統籌安排到有空余學額的學校。
三、妥善落實有關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1. 統籌安排好政策性對象入學。根據國家、省市相關政策,統籌安排好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子女、人才子女、港澳臺胞、臺灣同胞、華僑華人子女入學。
根據區級及以上黨委、政府,有關部門出臺的相關政策,列入政策性安排對象的企業納稅大戶等人員子女,經有關主管部門和區教育局審核研究同意后,由區教育局統籌安排。
2. 做好隨遷子女入學保障。按照“兩為主”要求(以流入地政府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保障符合條件的隨遷子女享有公、同等的義務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對于生源非常充足的城鎮公辦學校,可按照基準班額(小學45人/班,初中50人/班)核定招生計劃,保障隨遷子女有更多機會進入公辦學校入學;非起始年級要通過滿額等途徑適當增加學位,公、有序吸納符合本校該年級轉學條件的隨遷子女轉學到公辦學校就讀。
3. 特殊兒童少年入學。要教育動員殘疾兒童、少年的父母(法定監護人)送其子女到相應的學校入學。適齡的視障兒童到省盲人學校(招生聯系電話:0571-63461643)報名入學,適齡的聽障、智障兒童到金華市特殊教育學校(招生聯系電話:89139502,89139501)報名入學。適齡的輕度殘障兒童、少年可到學區學校隨班就讀,適齡的重度殘障兒童少年由所在學區學校送教上門。
4. 推行“長幼隨學”政策。公辦學校在有空余學位的前提下,積極推行“長幼隨學”政策,符合該校入學條件的,同等條件下優先解決有兄(姐)在該校就讀的二孩、三孩入讀。民辦學校實施電腦隨機派位后,因錄取學生自動放棄而產生的學位空額,允許一定時間內,在未被任何學校錄取的已有兄(姐)在讀的二孩、三孩中進行補錄。
四、加強招生工作監管
1. 規范學籍管理。學校應嚴格執行區教育局下達的招生計劃,執行情況與規范辦學考核掛鉤。嚴禁以任何名義設立重點班、快慢班、實驗班等。核定計劃數已滿的學校,不得再接納轉學對象。嚴禁借轉學名義變相掐尖招生,對學校違規招收的學生,一律不予登記學籍,一律不予辦理學籍遷移。嚴格執行浙江省學籍遷移規定,在起始年級第一學期原則上不得轉學。
2. 推進“陽光分班”。學校要根據文件要求,建立起學校均衡編班長效機制,實現義務教育“零擇班”,確保生源分配均衡、師資配置均衡,維護教育公,推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3. 做好“控輟保學”。學校要持續開展常態化“控輟保學”工作,健全工作責任體系,杜絕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無正當理由未送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接受義務教育而造成輟學。嚴厲查處以“國學班”“讀經班”“私塾”等替代義務教育的非法辦學行為。
4. 規范收費行為。義務教育公辦中小學實行免費教育。嚴禁以任何名義、任何形式向學生收取不符合國家、省規定的費用,嚴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民辦中小學應嚴格按照物價部門核準的收費標準收費,并要求在招生簡章中公示收費標準,招生簡章要經教育局審核批準后公布。
5. 嚴格執紀問責。學校要暢通招生入學咨詢和舉報渠道,主動接受家長和人民群眾的監督。招生結束后,區教育局將對學校在招生過程中各種違規違紀行為進行堅決查處。對于造成不良影響或嚴重后果的學校,視情節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追究相關人員責任。民辦學校依照有關規定給予減少下一年度招生計劃,停止當年招生和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理。
6. 推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學校要深入推進城鄉教育共同體建設和初中學校補短提升工程,通過“線上”、線下等幫扶有效措施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向相對薄弱學校和農村學校輻射,持續促進教師交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為更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享有公優質的基礎教育創造條件。要向學生及家長廣泛宣傳中考招生政策的改革變化,尤其是要宣傳省一級重點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名額以初中畢業生人數為主要依據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政策。
“婺城區義務教育段招生入學指南”將會及時向社會公布,供大家查閱。
1.金華市師范附屬小學
2.金華市實驗小學
3.金華市環城小學
4.金華市東苑小學
5.金華市南苑小學
6.金華市江濱小學
7.金華市賓虹小學
8.金華市勝利小學
9.金華市育才小學
10.金華市站前小學
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