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斡爾族烏欽
又稱"烏春",是一種達斡爾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曲調多專曲專用,一般一曲到底。傳統曲目有《紹郎與岱夫》、《小兔求饒》、《雅里西翁》等。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達斡爾族烏欽傳承人??那音太達斡爾族魯日格勒舞
"魯日格勒"是達斡爾族極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舞。它因地而異,有"阿罕伯"、"郎突達貝"、"哈庫麥"、"哈根麥勒格"等幾種不同稱謂。"魯日格勒"舞是對其民間舞的統稱,多為婦女表演的自娛性舞蹈。2006年,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鄂倫春族古倫木沓節
"古倫木沓"為鄂倫春語,意為祭祀火神。古倫木沓節由祭祀火神的儀式演變而來。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白天舉行賽馬、射箭、摔跤及唱歌、跳舞、玩木牌等文體活動;夜間則攏上篝火,請薩滿跳神,祭神祭祖。因此,古倫木沓節并非是單一的祭神祭祖日,更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鄂倫春族摩蘇昆
形成并流行于黑龍江大小興安嶺鄂倫春族聚居區的一種曲藝說書形式,形成于清代末期。"摩蘇昆"是鄂倫春語,意為"講唱故事"。演出形式多為一個人徒口表演,沒有樂器伴奏,說一段,唱一段,說唱結合。代表作品用:《英雄格帕欠》、《娃都堪和雅都堪》、《鹿的傳說》。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倫春族摩蘇昆傳承人??莫寶鳳赫哲族魚皮制作技藝
魚皮文化是北緯45度以上區域內存在的文化。雖然歷史上眾多民族都曾有過魚皮文化,但從清代開始只有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的赫哲族將之傳承沿襲下來。發展成為如今多種形式的魚皮制作技藝。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魚皮衣制作傳承人??尤文鳳赫哲族伊瑪堪
伊瑪堪是東北地區赫哲族的獨特說唱藝術,表演形式為一個人說唱結合地進行徒口敘述,無樂器伴奏,采用葉韻和散文體的語言。代表性作品有《西爾達莫日根》、《香叟莫日根》、《阿格第夏日丘莫日根》。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11月23日,列入《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伊瑪堪傳承代表人物??吳明新樺樹皮制作技藝
是我國北方游獵民族的獨特手工技藝,具有濃厚的民族和地域性,主要流傳在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赫哲族聚居區。這些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樺皮占有一定的位置,可稱之為"樺皮文化"。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樺樹皮制作技藝傳承人??付占祥東北二人轉
二人轉是中國東北地區的走場類曲藝、地方戲,是廣泛流傳于東北地區的戲曲形式,史稱小秧歌、雙玩藝、蹦蹦,又稱過口、風柳、春歌、半班戲、雙條邊曲等。二人轉融合了東北秧歌、民間說唱蓮花落、戲曲、東北民歌、笑話、雜耍等曲藝形式,大約有300年的歷史。名段有《大西廂》、《回杯記》、《祝九紅吊孝》等。2006年,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二人轉傳承人??趙曉波東北大鼓
是流行于中國東北地區(黑,吉,遼)的漢族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木板大鼓的傳統節目非常豐富,短篇有<老鼠告貓>、《勸人方》、《度林英》等百余段;中篇有《二度梅》、《響馬傳》、《武松傳》等上百段;長篇有《左傳春秋》、《走馬春秋》、《金盒春秋》等“五大春秋”和《薛家將》、《楊家將》、《呼家將》等“三將三案”,以及《飛龍傳》、《馬潛龍走國》等數十部。2006年5月20日,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東北大鼓傳承人??夏曉華評劇
是流傳于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是廣大人民所喜聞樂見的劇種之一,位列中國五大戲曲劇種。曾有觀點認為是中國第二大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于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經典作品有《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等。現在評劇仍在華北、東北一帶流行。評劇有東路、西路之分,而以東路評劇為主。2006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評劇傳承人??袁淑梅
隨后登場的就是咱們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6月14日)的黑龍江驕傲們:黑龍江方正剪紙
黑龍江省方正縣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也是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一個地方產品。方正剪紙鄉土氣息濃郁,圖案簡潔明朗,概括力強,式樣繁多,內容豐富,工藝細膩,在創作觀念和整體創作上基本打破了陳陳相因的漢族民間剪紙模式范疇,感染力、趣味性強,自然大方,藝術語言更加明朗化,風格日臻完善。2008年6月,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方正剪紙傳承人????倪秀梅興安嶺森林號子(伊春)
作為漢族傳統音樂的一種,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東北林業工人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根據各種不同的勞動方式和具體的勞動內容創造出來的一種勞動歌聲。同其它號子一樣,在其誕生的時候,僅僅是勞動生活中的一種自然形態的極其簡單的勞動呼號。鄂倫春族贊達仁(大興安嶺)
鄂倫春民間音樂主要有山歌體的"贊達仁"是、歌舞曲"呂日格仁"、宗教歌曲"薩滿調"等。其中"贊達仁"多指山體民歌,包括各類小調,具有旋律高亢剛健、悠揚跌宏的特點。民歌歌詞大量反映的是鄂倫春族的游獵生活和婚姻愛情,除此之外,還有在勸酒、定親、出嫁、祭禮等場合唱的儀式歌。
鄂倫春族贊達仁傳承人??額爾登掛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齊齊哈爾)
是杜爾門沁達斡爾族鄉罕伯岱村達斡爾族同胞世代傳承的原創民歌,曲調熱情奔放、柔婉多變,節奏鮮明,通常在野外生產勞動間隙見景生情、即興演唱,并與舞蹈融為一體,在我國眾多民歌中占有獨特的地位。在達斡爾族傳統文化中表現最為突出的就是罕伯岱達斡爾族民歌。鄂倫春族狍皮制作技藝(愛輝區)
鄂倫春族狍皮制作技藝是中國北方游獵民族的一種生活文化,由于生活的環境和俗使鄂倫春人食用一些動物的肉之后,并將皮毛制作成衣服等飾品,這種俗發源很早,是有人類以來就有的一種文化。它反映了鄂倫春人的風俗慣及社會發展。趙世魁戲法(省雜技團)
趙世魁(1914??1989),雜技演員。1946年后任哈爾濱曲藝改進協會魔術演員,哈爾濱市雜技團演員、教師。擅長傳統戲法。他的手彩活“仙人摘豆”、“砸杯過米”變幻莫測,令人目不暇接、嘆為觀止,尤以出神入化的“罩子”著稱,享譽“罩子魁”殊榮。演出的節目有《罩子》、《砸懷過米》、《仙人栽豆》等。其畢生杰作衍生為如今的“趙世魁戲法”。蒙古族四胡音樂會(杜蒙)
蒙古四胡產生和流傳于我國北方少數民族地區,至少有四五百年歷史。是蒙古族群眾最喜愛的拉弦樂器之一,每逢佳節或茶余飯后,他們都會拉著四胡又說又唱。
蒙古族四胡傳承人??巴彥寶力格楊小班鼓吹樂棚(肇州)
創始人楊殿甲。距今有幾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為數不多的原生態民族民間器樂存在形式之一,在清代中葉已形成獨具地域的鼓樂棚體系,所傳承的是滿漢綜合文化。望奎皮影戲
望奎皮影唱腔融入了京劇、東北地方戲、東北民歌等音樂元素,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精美雕刻工藝、靈巧操縱技巧、獨特地方唱腔的藝術風格。是集文學、音樂、美術、表演于一體的民間綜合藝術,被譽為黑龍江皮影“江北派”(松花江北)代表。是中國皮影戲序列中的一個重要分支。2008年6月7日,列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望奎皮影傳承人、“江北派”創始人之一??谷寶珍東北大鼓(五常)
五常東北大鼓是東北大鼓在松花江沿岸落地生根發展的一個支脈,系東北主要曲種之一。五常東北大鼓唱腔曲牌很多,除“小口”、“大口”兩個板腔體外,曲牌30多個。其唱腔結構巧,板式變化俏,三弦伴奏下的女聲演唱優雅婉轉、清晰亮麗,聽來有余音繞梁三日之感,令人陶醉。東北二人轉(綏棱)
作為東北地方戲,“綏棱二人轉”已有100多年的歷史,綏棱二人轉為東北二人轉在黑龍江綏棱的一支。其板式上黑、紅、頂、撞、撇具全;還可一段多唱,融西河大鼓、河南墜子、東北大鼓、大口落子及評彈等曲牌為一身;表演時上裝使雙扇,邊演邊唱邊做扇子組合舞蹈;下裝使一對手玉子,自唱自打,清脆悅耳;或上下裝都使用挎大板(竹板),左右掄打,拋接自如。它是研究民間藝術、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它更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最佳載體。鄂倫春族樺樹皮船制作技藝
樺皮船:素有“水中之舟”美稱的樺皮船,靈巧實用,攜帶方便,既能穿行在彎彎的小河之上,也能航行在大江湍流之中。在夏季茫茫的林海及蠓蚊威脅之下,使用樺皮船要比使用馬匹適用方便得多。樺皮船是鄂倫春人不可缺少的水上交通工具,不僅可以用其打獵捕魚,還可以用其載人載物。樺皮船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不論從制作技藝上,還是造型藝術上都堪稱一絕。
那么最后等待我們的就是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2011年6月10)的黑龍江驕傲們啦:瑟賓節
是鄂溫克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每年陰歷五月中下旬擇日舉行,屆時部落里的男女老幼,都會穿上節日盛裝,相聚河谷草灘,共度佳節。2011年5月,黑龍江省訥河市申報的鄂溫克族瑟賓節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鄂溫克族瑟賓節傳承人??吳守貴達斡爾族傳統婚俗
歷史上有早婚的俗,20歲左右的年青人基本已完婚。達斡爾族人訂親時只要認為雙方年齡、家教、出身適當就可。通常先通過介紹人探聽女方父母的意見,經媒人說合,女方家同意后,媒人便磕頭致謝,并及時將結果傳達給男方家。之后,擇日由男方備齊活馬、活牛、肉類、酒肴、點心等、在媒人的帶領下拜訪女方家。女方家則擺下酒宴招待親朋好友,席上將未來的女婿介紹給大家。同時舉行正式的訂婚儀式,未婚女婿磕頭禮拜,表示信守諾言,他將牛贈給未來的岳母,馬贈予未來的岳父,以此感謝女方父母對女兒的養育之恩。婚禮那天,新郎身著盛裝,騎著高頭大馬去迎娶新娘。女方家則派出三四名男賓乘馬,女賓二三人陪伴新娘乘車,連同數輛嫁妝車一同前往。接親的隊伍返回時,男方親屬均到門前迎接。這時,新娘親屬中的主要人物領先進屋,隨后新娘在女賓相的攙扶下進屋,被安置在南炕,臉上蒙著紗(綢)巾,面向窗戶盤腿而坐。男賓相及其他親友們則落座西炕,然后舉辦盛大的酒宴。婚宴結束后,兩家親留下,這時才叫雙方的父母及親相見。禮儀完畢后,繼續進行酒宴,通宵達旦。龍江皮影
起源于金代時期,金國南下中原,將中原皮影掠回北方,植根哈爾濱及雙城地區,后經發展,在晚清時期勢頭興盛,并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風靡一時。經典劇目有《鶴與龜》、《三個和尚》、《豬八戒背媳婦》。
龍江皮影戲代表人物??于九文五大連池藥泉會(圣水節)
在每年的陰歷(舊歷)五月初四、初五、初六三天舉行,有著二百多年的信仰民俗傳承基礎,是黑龍江省達斡爾、鄂倫春、蒙、漢等諸多民族特定歷史時代的鮮明寫照,它由原始信仰引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滲透和映照多民族生產生活,社會活動、民間文藝等多元文化內涵,慶典活動期間,當地各民族舉行各種傳統儀式,有民俗表演,傳統歌舞,各種競技活動,圣水祭祀、搶子夜水、抹黑祈福、、泉湖燈會、射獵飲水等活動豐富多彩。朝鮮族花甲禮
朝鮮族壽禮的重要禮儀之一。朝鮮族自古以來,就把尊重老人視為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極為重要的禮節。朝鮮族同胞每逢60大壽都舉辦壽禮,叫做“回甲宴”或“花甲宴”。花甲宴是朝鮮族人民為60歲老人舉行的生日宴。2011年5月23日,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遺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