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長城
1987年入選,河北境內包括山海關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約公元前220年,一統天下的秦始皇,將修建于早些時候的一些斷續的防御工事連接成一個完整的防御系統,用以抵抗來自北方的侵略。在明代(公元1368年??1644年),又繼續加以修筑,使長城稱為世界上最長的軍事設施。它在文化藝術上的價值,足以與其在歷史和戰略上的重要行相媲美。
自古以來河北就是長城修建的重要地區,有兩條長城綿亙于冀北和冀洗的山巒之中:一條自東向西,從渤海邊的山海關老龍頭,經秦皇島、唐山、承德、天津、北京、張家口與山西的長城相連,橫貫河北北部;另一條自北向南,從北京的慕田峪起始,經北京、張家口、保定、石家莊、邢臺至邯鄲,縱貫冀西山區。戰國志金代,河北境內修筑的長城累計在3000公里以上,現在地標尚存遺跡為1200余公里。
河北境內長城包括:
1、老龍頭
老龍頭,國家5A級景點,位于河北省山海關城南4公里的渤海之濱,這里是明長城的東部起點。老龍頭地勢高峻,有明代薊鎮總兵戚繼光所建“入海石城”。入海石城猶如龍首探入大海、弄濤舞浪,因而名“老龍頭”。老龍頭景區總占地面積700畝,由入海石城、海神廟、靖鹵臺、南海口、澄海樓、寧海城和濱海長城七部分組成。
老龍頭門票為:60元/人。
2、山海關
山海關,也指山海關區,又稱“榆關”,為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東北15公里,匯聚了中國古長城之精華,明長城的東北關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被認為是明長城東端起點,有“天下第一關”之稱。與萬里之外的嘉峪關遙相呼應,聞名天下。山海關城,周長約4公里,與長城相連,以城為關,城高14米,厚7米,有四座主要城門,多種防御建筑。墻一邊是遼寧,一邊是河北。
1961年,山海關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國務院將山海關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旅游景區,“老龍頭”、“孟姜女廟”、“角山”、“天下第一關”等六大風景區對中外游客開放,聞名國內外。
山海關門票為:60元/人。
3、喜峰口與潘家口
唐山遷西縣西北50公里,有一處萬里長城的絕景??水下長城,昔日雄關喜峰口、潘家口已沒入一泓碧波之中,悠悠長城蜿蜒曲折,伸向水底,又從對岸挺身揚起,山影倒映,云水相交,山、水、城美妙組合,北國的雄奇與江南的秀美渾然一體。
長城由喜峰口向西,盤山而過潘家口關門,躍上挺拔險峻的高山。潘家口歷來與喜峰口互為唇齒,被歷代統治者所重視。1976年,國家為引灤入津工程建潘家口水庫,水庫注水橫切長城,潘家口、喜峰口及其周圍長城淹沒于水庫之中,造就了獨特的“水下長城”景觀。
4、金山嶺長城
金山嶺長城位于河北省承德市灤縣境內,與北京市密云縣相鄰,距北京市區130公里。系明朝愛國將領戚繼光擔任薊鎮總兵官時期(1567-1586)主持修筑,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地段,素有“萬里長城,金山獨秀”之美譽,障墻、文字磚和擋馬石是金山嶺長城的三絕,素有“攝影愛好者的天堂”美譽。金山嶺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4A級旅游景區,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5、大境門
大境門,省級重點保護文物。位于張家口市區北端,建于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歷史。大境門是中國萬里長城中四大關口之一,在歷史上曾有重要地位。
它是一座條石基礎的磚砌拱門,門墻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有木質鐵皮大門兩扇。頂部為一臺,長12米,寬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內有0.8米高的女兒墻。門楣有察哈爾都統高維岳??當時的地方軍政首腦于1927年書寫的“大好河山”四個大字,蒼勁壯觀。相傳,清康熙皇帝遠征回歸京都,夜經此地,曾露宿大境門外,后建臥龍亭和將軍亭。
金山嶺長城門票:旺季(3月16~11月15):65元/人,淡季(11月16~3月15日):55元/人。
6、紫荊關
長城的關口之一。位于中國河北省易縣城西40千米的紫荊嶺上。為河北原進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有“一夫當關,萬夫莫前”之險。東漢時名為五阮關,又稱蒲陰陘,列為太行八陘之第七陘 。紫荊關由五座小城組成:拒馬河北岸的小金城、南岸的關城、小盤石城、奇峰口城、官座嶺城。二、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于河北省境內,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眾多宮殿以及其他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筑構成的一個龐大建筑群。建筑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避暑山莊不僅具有較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末期罕見的歷史遺跡。
1、避暑山莊
承德避暑山莊是中國古代帝王宮苑,清代皇帝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區北部。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時89年建成。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頤和園、拙政園、留園并稱為中國四大名園,為第一批全國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2、外八廟
在避暑山莊周圍依照西藏、新疆喇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喇嘛教寺廟群,供西方、北方少數民族的上層及貴族朝覲皇帝時禮佛之用。在避暑山莊的東面和北面,武烈河兩岸和獅子溝北沿的山丘地帶,共有11座寺院。因分屬8座寺廟管轄,其中的8座由清政府直接管理,故被稱為“承德外八廟”。廟宇按照建筑風格分為藏式寺廟、漢式寺廟和漢藏結合式寺廟三種。這些寺廟融和了漢、藏等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氣勢宏偉,極具皇家風范。這12座建筑風格各異的寺廟,是當時清政府為了團結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區的少數民族,利用宗教作為籠絡手段而修建的。這些廟宇多利用向陽山坡層層修建,主要殿堂聳立突出、雄偉壯觀。
三、清代皇家陵寢中的兩處:清東陵、清西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明清皇家陵寢依照風水理論,精心選址,將數量眾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類改變自然的產物,體現了傳統的建筑和裝飾,闡釋了封建中國持續五百余年的世界觀與權力觀。清代皇室一共有三處陵寢,分別在東北沈陽,稱北陵;唐山的遵化,稱東陵;保定的易縣,稱西陵。
1、清東陵
盤點河北省世界文化遺產 你都去過了嗎[墻根網]
清東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內,西距北京市區125公里,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宏大、體系最完整、布局最得體的帝王陵墓建筑群,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世界文化遺產。占地80方公里的15座陵寢中,埋葬著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嬪、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已開放9處景區,包括7處陵寢,2處其他。
孝陵(順治)、景陵(康熙)、裕陵(乾隆)、普祥峪定東陵(慈安)、菩陀峪定東陵(慈禧)、裕陵妃園寢(乾隆妃嬪,包括香妃)、昭西陵(孝莊文皇后)、二郎廟、文展館(慈禧陵神廚庫)。
2、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時起四位皇帝的陵寢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慶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緒的崇陵。此外還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園寢。位于河北省易縣城西15公里處永寧山下,離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約100公里,面積達800余方公里。這里有華北地區最大的古松林,數以萬計的古松、古柏把這一帶裝點得清秀蔥郁,古樸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巒疊翠的永寧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參天,景態雄偉。陵區內千余間宮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氣勢磅礴。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西陵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與清東陵一起,被第24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