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補償、安置標準和數額
序號 | 被征地單位 | 征收的 地類 | 面積 (公頃) | 土地補償費 | 安置補助費 | ||
標準 (萬元/ 公頃) | 數額 (萬元) | 標準 (萬元/ 公頃) | 數額 (萬元) | ||||
1 | 白塘鎮集奎村 | 水田 | 0.041 | 27.0 | 1.107 | 40.5 | 1.6605 |
村莊 | 0.0193 | 10.8 | 0.2084 | 16.2 | 0.3127 | ||
小計 | 0.0603 | / | 1.3154 | / | 1.9732 | ||
2 | 涵東街道塘北社區 | 旱地 | 0.1244 | 27.0 | 3.3588 | 40.5 | 5.0382 |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 0.0203 | 10.8 | 0.2192 | 16.2 | 0.3289 | ||
小計 | 0.1447 | / | 3.5780 | / | 5.3671 | ||
3 | ?蘆鎮人民政府 | 果園 | 0.0457 | 16.2 | 0.7403 | 24.3 | 1.1105 |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 0.145 | 10.8 | 1.566 | 16.2 | 2.349 | ||
小計 | 0.1907 | / | 2.3063 | / | 3.4595 | ||
4 | ?蘆鎮崇圣村 | 果園 | 0.3363 | 16.2 | 5.4481 | 24.3 | 8.1721 |
5 | 梧塘鎮楓林村 | 水田 | 0.2451 | 27.0 | 6.6177 | 40.5 | 9.9266 |
旱地 | 0.0902 | 27.0 | 2.4354 | 40.5 | 3.6531 | ||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 0.4208 | 10.8 | 4.5446 | 16.2 | 6.8170 | ||
小計 | 0.7561 | / | 13.5977 | / | 20.3967 | ||
6 | 梧塘鎮溪游村 | 水田 | 0.2469 | 27.0 | 6.6663 | 40.5 | 9.9995 |
果園 | 0.2824 | 16.2 | 4.5749 | 24.3 | 6.8623 | ||
城鎮村及工礦用地 | 0.0081 | 10.8 | 0.0875 | 16.2 | 0.1312 | ||
小計 | 0.5374 | / | 11.3287 | / | 16.9930 | ||
合計 | 2.0255 | / | 37.5742 | / | 56.3616 |
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標準
種類 | 類型名稱 | 單位 | 規格 | 補償標準(元) |
青 苗 | 水田 | 畝 | 有種植 | 1800 |
旱地、水澆地 | 畝 | 有種植 | 1800 | |
地 上 附 著 物 | 荔枝、龍眼 | 方米 | 已投產 | 55 |
枇杷、柚、香蕉 | 方米 | 已投產 | 35 | |
芒果、石榴等雜果 | 方米 | 已投產 | 25 | |
荔枝、龍眼 | 株 | 大苗、中苗、小苗 | 15、10、5 | |
枇杷、柚、香蕉 | 株 | 大苗、中苗、小苗 | 10、8、5 | |
芒果、石榴等雜果 | 株 | 大苗、中苗、小苗 | 8、6、4 | |
其他地上附著物 | 按照《莆田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莆政綜〔2013〕10號)附件2、3、4、5的規定進行補償。 | |||
地上建(構)筑物 | 補償安置標準按照《莆田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莆政綜〔2013〕10號)的相關規定進行補償。 |
三、地上建(構)筑物補償、安置標準和方式
涵江區人民政府負責按本方案組織實施征地拆遷補償安置工作。
(一)房屋征遷安置以戶為單位,采取貨幣補償和房屋產權調換兩種安置方式,由被征遷人自主選擇,補償費用包括:房屋及其所占的土地和其他地上建(構)筑物征遷補償費;凡被征遷的主房為一層房的,按建筑面積另加300元/?給予補償,為二層的,按建筑面積另加100元/?給予補償。征遷安置條件:按莆政綜〔2013〕10號規定執行。
(二)選擇貨幣補償方式的:除按被征遷房屋重置價結合成新補償外,再給予貨幣安置作價補償金。
(三)選擇產權調換方式的:每戶按被征遷主房占地面積不超過150方米、建筑層數不超過三層的建筑面積進行安置,超出部分按房屋重置價結合成新評估后,給予貨幣補償但不予安置。其中被征遷房屋分別為一層、二層或三層的,分別按1?1.3、1?1.1或1?1的拆遷安置比測算安置面積。臨時過渡期限內按被征遷房屋建筑面積支付臨時安置補助費。
(四)其他地上建(構)筑物補償標準按照《莆田市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的相關規定進行補償。
四、支付方式和對象
(一)征地補償費用以實名活期儲蓄或現金形式全額發放給被征地單位和農民。
(二)征收屬農民承包經營的土地或者自留地,集體土地經營管理單位又未能調整其他數量和質量相當的土地給農民繼續承包經營的,應當將不少于百分之七十的土地補償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民;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征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員的保險費用。
(三)青苗和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支付給土地承包經營者或者地上物的所有權人。
五、農業人口安置辦法
按照法定計算方式,本次征收(使用)土地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1916人。安置途徑為:貨幣安置、企業用工安置、第三產業安置。
六、征地補償費用足額支付到位后5日內,由被征地村委會將被征收土地移交給莆田市國土資源局涵江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