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發放高溫津貼的省份中,津貼標準最高的是山西和江西,為240元每月。津貼標準最低的是廣西,最低僅為100元每月。
按天發放高溫津貼的省份中,津貼標準最高的是陜西,達到25元每天,折算下來每個月津貼額度超過700元。津貼標準較低的有甘肅、四川、寧夏、貴州等,最低僅為8元每天。
南國都市報記者從省人社廳了解到,我省高溫津貼發放時間為4月至10月,共有7個月,是全國發放高溫津貼時間最長的省份。我省高溫津貼標準相對較低,為10元每天。
走訪
交警環衛等單位按月發放 私企員工怕丟工作不敢提
炎炎夏日,走在海口街頭,行人腳步匆匆,盡可能地往陰涼的地方躲避。相比行人能遮陰納涼,交警、環衛工人等需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群體,不可避免太陽直曬。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隊龍華大隊七中隊中隊長蔡建家已經在路面執勤了28年。每次頂著烈日在海口路面上執勤,他的感受都是:“很曬,很熱,汗水流個不停。”
根據勤務安排,從早上7點半到晚上9點,海口城區都有交警在路面執勤,不僅要疏導早晚高峰期交通,還要查處各類交通違法行為和兼顧安保。“夏天最曬的是排到下午班,3點半開始就要在路面上曬3個多小時,衣服里外都濕透了。”蔡建家說。
提起街頭的暴曬,海口環衛工人王萍也深有體會,用她的話說:“都曬到怕了。”
環衛工人每一輪班要在街頭清掃7個小時。每到夏天的白天班次,王萍都會把自己裹得嚴實,不僅穿著長衣長褲,戴著大斗笠和手套,還要用圍巾把臉和脖子包住,只露出眼睛。
“暴曬的時候,在外頭就像在大火爐里,如果不防曬,皮膚會火辣辣的疼,還會曬傷脫皮。”王萍說,為了避免中暑,她上班時還會帶上一個大水壺,喝大量的水。
對于高溫津貼,蔡建家和王萍都表示,每年4月至10月,都有300元高溫津貼隨著月工資發放,“有時一個月發一次,有時三個月發一次,都能按規定領到。”
記者采訪了解到,長期在戶外高溫勞作的群體中,交警、環衛工等機關事業單位戶外工作人員都能按月領到高溫津貼,許多大型企業也能按規定執行高溫津貼。
相比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企業的按規定執行,私企的戶外工作人員和建筑工地農民工則少有領到高溫津貼,即使有的工作人員了解政策,也礙于種種原因,不敢主動向單位提出要求。
在海口一家連鎖餐飲公司當送餐員的小李,經常在正中午的烈日暴曬下,騎著電動車給顧客送外賣。最多的一個中午,他送出了17份外賣。“大太陽下來回送餐2個多小時,衣服全是濕的,喝了很多水還感覺口干,好像中暑一樣沒力氣。”他說。
然而,從去年夏天到現在,小李從來沒有領到過高溫津貼。當得知按規定應該享有高溫津貼時,小李第一反應是:“公司發就領,沒有就算了。如果硬要找公司要這筆錢,搞不好最后連工作都沒了。”
農民工是戶外勞作的主要群體。記者隨機采訪的6名農民工,沒有一人領到過高溫津貼。農民工老謝說:“老板不發,沒人會主動去要這筆錢,工地上偶爾有點綠豆水喝就知足了,萬一到時候連工資都拖著麻煩才大呢。”
提醒
綠豆湯等不能充抵高溫津貼 不發高溫津貼勞動者可投訴
對于高溫津貼規范發放,省人社廳提醒,4月至10月,我省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含35℃)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不含33℃)的,應當向勞動者按每人每天10元的標準發放高溫津貼。
省人社廳強調,高溫津貼由企業向職工發放,列入企業成本費用,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用人單位不得因發放高溫補貼而扣減或降低勞動者工資。最低工資標準不包含高溫補貼。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
“因為一些戶外勞動者維權意識不強,年來我省接到的關于高溫補貼權益受損害的投訴非常少。”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察處負責人表示,如用人單位未按規定發放高溫補貼,勞動者可向用工所在地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進行投訴,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責令改正。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