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南退休后退休工資職工退休時的退休工資由兩部分組成: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個人賬戶退休工資,退休工資包括了基礎退休工資和個人賬戶退休工資,基礎退休工資是繳納養老保險金的年限越多,得到的養老金越多,當然,也受到當地均工資水的影響,以下是相關內容參考。
1、什么是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
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主要表現在“四個統一”:統一制度、統一標準、統一管理和統一調劑管理基金。
基本養老保險政策由省上統一制定,業務由省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負責統一管理,養老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由省上統一設置。
2、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和對象包括哪些?
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和對象包括城鎮各類企業及其職工、個體勞動者、靈活就業人員、社區工作人員、宗教教職人員及機關事業單位非在編人員等。
3、我省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繳費費率和基數是多少?
我省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籌集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基本養老保險費由企業和職工共同負擔。企業繳費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個人繳費部分劃入個人賬戶。繳費費率和基數:在企業就業的,費率為26%,企業單位按其全部職工月工資總額18%,個人按本人月工資總額的8%繳費;繳費基數最低不低于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最高不高于全省上年職工月均工資300%。實行靈活就業的,費率為20%,2018年我省無雇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基數按3100元執行。
4、如何認定職工的出生年月?
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當本人身份證與檔案記載的出生時間不一致時,原則上以本人檔案中《招工(干)登記表》《軍人入伍登記表》《大中專畢業生分配表》等最先記載的時間為準。
5、哪些情況可認定為視同繳費年限?
(1)原國有企業全民固定工,按省政府規定時間參保并從1989年1月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1988年底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可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2)原國有企業的全民帶集體“混崗職工”,按原省勞動局閩勞險〔1987〕44號文規定參保并從1987年1月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1986年底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可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3)經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批準成立的勞動服務公司的固定工,按原省勞動局閩勞險〔1989〕35號文規定參保并從1989年1月起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其1988年底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可計算為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4)軍隊企業、華僑農場、國營農場原全民固定工(含軍隊企業中實際繳費年限滿10年的集體固定工)參保前符合國家規定可計算連續工齡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5)1995年底前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事業單位(不含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工作的原國家干部和全民固定工的工作年限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
(6)參軍期間的軍齡和知青上山下鄉期間的年限,也可計算為視同繳費年限等。
(7)上述人員無論何種原因中斷繳納養老保險費,其符合規定的視同繳費年限可與實際繳費年限合并計算。
6、如何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致殘提前退休?
辦理因病或非因工致殘提前退休,需滿足以下條件:
(1)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并經縣以上勞動鑒定委員會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
(2)男年滿50周歲女年滿45周歲;
(3)在國有企業或縣以上集體企業累計工作滿10年以上;
(4)退休時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達15年以上的;
(5)須經勞動行政部門辦理招工手續。
職工因病或非因工致殘提前退休僅適用于國有企業和縣以上集體企業。
7、南市各縣(市、區)之間參保人員流動到企業就業的養老保險關系如何辦理?
企業參保職工提供《增減員花名冊》或企業網上申報即可。
8、省級統籌范圍內(不含廈門市)流動參保人員如何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
(1)省級統籌范圍內(不含廈門)流動參保人員可要求原社會勞動保險經辦機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以下簡稱《參保繳費憑證》,待全省數據大集中后,將取消使用)。
(2)參保人員跨設區市流動就業并按規定在新就業地辦理參保登記手續,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申請,并出示《參保繳費憑證》(待全省數據大集中后,將取消使用)。
(3)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5個工作日內,受理、審核《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審核通過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以下簡稱《聯系函》)。審核未通過的,向提出申請的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做出說明。
(4)原參保地社保機構收到《聯系函》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完成以下手續:①核對轉移人員的基本信息并生成打印《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以下簡稱《信息表》);②向新參保地社保機構上傳轉移電子《信息表》至省級系統前置機。
新參保地社保機構在收到《信息表》后的5個工作日內完成以下手續:①接收轉移電子信息并核對《信息表》;②根據《信息表》補充修改其繳費數據。
9、省外、廈門及機關事業單位跨統籌地區流動參保人員如何辦理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
(1)省外、廈門及機關事業單位流動參保人員,可要求原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為其開具全國統一的《參保繳費憑證》。
(2)參保人員在新的就業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關系后,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向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提出轉移接續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申請,并出示《參保繳費憑證》,填寫《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
(3)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受理審核《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申請表》及相關資料,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向參保人員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對不符合轉移接續條件的,向提出申請的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做出書面說明。
(4)原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所在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收到《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聯系函》的15個工作日內,辦理完成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各項手續。包括將《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傳送給參保人員新就業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和按規定劃轉基金等。
(5)新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收到參保人員原參保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來的《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和轉移基金后,在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手續,并將辦結情況通知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員。
10、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由幾部分組成?
根據閩政〔2006〕24號文件規定,企業參保職工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11、影響基本養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基本養老金的高低與本人均繳費指數(繳費工資與繳費當年本省在崗工資的比值)、繳費年限的長短、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個人賬戶養老金有關。
12、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如何計算?
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為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之和。
(1)基礎養老金
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的計算公式為:
本人指數化月均繳費工資=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本人均繳費指數。
(2)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個人賬戶儲存額÷本人退休年齡相對應的計發月數。
(3)過渡性養老金
過渡性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本省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均工資×本人均繳費指數×1995年底前繳費年限×1.3%。
13、國有企業和縣以上集體企業參保職工申辦特殊工種提前退休需具備什么條件?
需具備以下條件:(1)從事的工種符合國家勞動保障部門或中央有關部(委)公布的特殊工種名錄。(2)男年滿55周歲,女年滿45周歲。其中,從事高空和特別繁重體力勞動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10年;從事井下和高溫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9年;從事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必須在該工種崗位上工作累計滿8年。(3)累計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滿15年以上。當職工個人檔案所記載的特殊工種年限不夠時,還應提供其工種材料原件及復印件,工種材料記載的工種名稱應與特殊工種名錄相符且清晰無涂改、增刪,班組、工段的工種材料可以作為特殊工種年限的參考依據,而車間的工種材料不能作為參考依據。
14、非我省城鎮戶籍居民可否參加或接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1)在我省(不含廈門)城鎮居住地辦理了居住證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本人自愿,可以在城鎮居住地參加或接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的政策及經辦程序參照居住地城鎮戶籍人員規定執行;但對男性年滿50周歲和女性年滿40周歲的外省戶籍人員,應根據國家規定建立臨時基本養老保險繳費賬戶。
(2)已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非我省城鎮戶籍人員,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后自謀職業的,持有《居住證》的,可在城鎮居住地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接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關系。
15、女職工的退休年齡如何界定?
按國務院國發〔1978〕104號文的規定,女干部、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齡分別為年滿55周歲和50周歲。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按其退休前的崗位確定,其中女工人退休前在干部管理崗位連續工作滿五年及其以上的按55周歲退休;女干部退休前在工人崗位上連續工作滿五年以上的按50周歲退休。女干部因工作需要安排到工人崗位工作的,應在該職工45周歲前報備,女工人因工作需要安排到管理崗位工作的,應在該職工50周歲前報備。
根據閩政辦〔2005〕227號規定,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男滿60周歲、女滿55周歲,且繳費年限滿15周年以上的參保人員,按規定手續辦理享受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16、參保職工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辦理延期繳費嗎?
根據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若干規定(人社部令第13號),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延長繳費至滿十五年。《社會保險法》實施前參保、延長繳費五年后仍不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繳費至滿十五年。
1、哪些人屬于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范圍?
我省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范圍為“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非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及不屬于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城鄉居民”。
2、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標準是如何規定的?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標準是100元—2000元每年,每100元為一個檔次,共20個檔次。參保人可根據自身收入情況選擇適當的繳費檔次。
3、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政府有何補助和獎勵?
政府有對參保居民繳納保費給予一定的繳費補貼,具體如下:
(1)常規對象補貼:選擇100元繳費檔次標準的,政府補貼30元,每提高一個繳費檔次標準(100元),政府補貼增加10元,即40元、50元、60元類推到100元封頂,選擇繳費檔次800元及以上政府補貼標準相同,均為100元。
(2)特殊對象補貼:一是對城鄉重度殘疾人,政府為其全額代繳最低標準保費;二是對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計生對象中獨生子女死亡或傷殘、手術并發癥人員以及非重度殘疾人等繳費困難群體,代繳不低于50%的最低標準保費;三是對農村45~59周歲生育兩個女孩或一個子女的夫妻,以及城鎮45~59周歲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在選擇不同繳費檔次予以相應的政府補貼的基礎上,省級財政再增加20元繳費補貼;四是對建檔立卡未標注脫貧的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人群代繳最低100元標準的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費(貧困人員已脫貧的,可享受該項代繳政策至2020年)。
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如何規定?
分為以下兩種情形:一是制度實施時,距離待遇領取年齡不足15年的,應當按年繳費至年滿60周歲,也可以補繳,補繳年限部分可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補繳后累計繳費年限不超過15年;二是制度實施時,距離待遇領取年齡超過15年的,應當按年繳費,在其60周歲時累計繳費年限至少達到15年以上才符合待遇領取條件。若中斷繳費,累計繳費不足15年的應補足15年,補繳年限部分不享受政府繳費補貼。
5、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是如何記賬、計息的?
城鄉居民保經辦機構為每個參保人建立一個終身記錄養老保險權益的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集體補助和政府補貼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賬戶儲存額按國家規定利率計息。
6、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的條件是什么?
按規定參保、繳費的城鄉居民,年滿60周歲,且未享受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無力參保縣及以上集體所有制企業退休人員老年生活保障金和未參保高齡職工老年生活保障金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符合規定條件的,不用繳費,可從參保登記的次月起按月領取基礎養老金。
新農保或城居保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的城鄉居民,須參保并按規定繳費,若不參保繳費,則年滿60周歲不享受基礎養老金。
7、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養老金待遇標準是如何規定和計算的?
養老金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分別計算合并計發,按月支付,直至終身。基礎養老金由財政全額提供,目前我省規定的標準為不低于118元/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辦法是個人賬戶儲存額(包括個人繳費、政府補貼、集體補助及其利息)除以139,個人多繳多得。
8、補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保費該如何辦理?
保費補繳分為兩種情形:一是制度實施時年齡已超過45歲的正常按年繳費后自愿補足15年的一次性補繳,此情形的補繳可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二是制度實施時參保人應繳費年限中斷繳費的中斷補繳,此情形的補繳不能享受政府的繳費補貼,同時補繳年限在長繳多得機制中不予認定。
參保人應在達到60周歲之前,至少提前兩個月到村(居)委會辦理補繳手續,填寫《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補繳申請表》(一式兩份),并將補繳的保險費存入卡(折)。
9、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在同一年度內能否第二次繳費?
參保人在一年內可以進行第二次繳費,即允許16-59周歲參保人員在同一年度內調高繳費檔次進行第二次繳費,并且根據兩次繳費總額對應的繳費檔次,給予相應的政府補貼,但兩次繳費的總額不能超過當地政府所規定的最高檔次。當年調高繳費檔次后,第二年繳費就應當按照新的檔次繳納;如果調高繳費檔次后沒有及時補存保費造成扣款不成功的,當年的繳費檔次仍認定為原有的檔次,變更后的檔次在次年生效。
10、參保人員在繳費階段死亡其個人賬戶資金余款是否可以退還?
可以退還,參保人員在繳費階段死亡其個人賬戶資金本息余額全部退還給其繼承人。
11、參保人員在待遇領取階段死亡其個人賬戶資金余款是否可以退還?
可以退還。在養老金待遇領取階段死亡,若其個人賬戶資金還有余款的也可以退還給其繼承人。
12、對于身份證信息和年齡變更的,如何認定待遇領取時間?
參保人變更身份證號碼及出生年月造成達齡時間變化:一是變更后還沒達到60周歲的,按照變更后的年齡確定領取時間;二是變更后達到60周歲的,符合條件的從辦理變更手續的次月起發放養老金,不補發;三是變更前后都是年滿60歲的,養老金繼續發,不重新核定啟領時間、不補發。
13、已經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后又在企業上班的人員是否可以不用繳企業社保了?
不可以,有勞動關系的單位職工依法應當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當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與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繳費權利義務發生交叉重疊時,以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權利義務為優先。參加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人員不能同時繳交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已參加城鎮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后解除勞動關系回到農村的,從次年開始應當繳交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
14、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如何銜接?
銜接辦理的時間條件: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員在達到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規定的法定退休年齡后,可以申請辦理城鄉養老保險銜接手續。
銜接時優先“靠哪邊”的步驟選擇:
(1)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滿15年(含延長繳費至15年)的,優先靠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在程序上是參保人向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的企業社保經辦機構提出申請,填寫《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申請表》,出示社會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證并提交復印件2份,把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轉入城鎮職工養老保險。
(2)城鎮職工養老保險繳費年限不足 15年的,靠向城鄉居民保,在程序上是參保人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領取地的社保機構提出申請,填寫《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申請表》,出示社會保障卡或居民身份證并提交復印件2份,提供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關系歸集地開具的《參保繳費憑證》,把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個人繳費部分轉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
15、新老農保制度銜接的規定?
分以下幾類情形進行銜接:
(1)符合城鄉居民保參保條件已年滿60周歲且已享受老農保待遇的人員,直接將其老農保個人賬戶余額轉入城鄉居民保,老農保養老金與城鄉居民保養老金(老農保個人賬戶余額不作為城居保個人賬戶養老金計發基數)合并發放;
(2)制度實施時已年滿60周歲但未享受老農保待遇的人員,從年滿60周歲時核定待遇并補發老農保養老金,并將其老農保個人賬戶余額轉入城鄉居民保,老農保養老金與城鄉居民保養老金合并發放。
(3)制度實施時未滿60周歲且未享受老農保待遇的老農保參保人員,將老農保個人賬戶積累總額轉入城鄉居民保個人賬戶。未參加城鄉居民保的應當及時辦理城鄉居民保參保手續,并將老農保個人賬戶積累總額轉入城鄉居民保個人賬戶。
(4)已參保老農保但不同意轉城鄉居民保或不符合城鄉居民保參保條件的老農保參保人員按以下辦法處理:
一是符合城鄉居民保參保條件的參保人員,個人不愿意銜接過渡要求退保的,經辦機構應告知其個人賬戶轉入城鄉居民保的權利以及放棄該權利的后果,經本人書面確認后,終止其老農保關系,并將其老農保個人賬戶積累總額或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二是不符合城鄉居民保參保條件的參保人員,個人不愿意保存老農保個人賬戶要求退保的,給予退保作終止老農保關系處理。
三是已死亡、出國或參加其他社保等不符合城鄉居民保參保條件的參保人員,應辦理退保手續,終止老農保關系,并將個人賬戶積累總額或個人賬戶余額一次性支付給本人或繼承人。
(5)因個人信息確實無法核實或各種原因無法銜接過渡、退保的,其個人賬戶統一轉人城鄉居民保專門賬戶予以封存。專門賬戶按城鄉居民保個人賬戶計息標準計息。
社會保險是國立法保勞動者因年老、疾病、生育、殘疾、死亡等原因永久或暫時喪失勞動能力或失業的一種社保制。當他們或他們的家庭失去生活來源時,他們可以從國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以貨幣形式)。
我國的社會保險包括哪些項目?
我國社會保險由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和生育保險五項組成。
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