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樓市限購風潮影響下,2017天津買房限購政策會是怎樣的呢,下面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收集整理的天津限購政策2017,歡迎閱讀參考!~
天津樓市將變節奏?
事實上,剛剛過去的周末,天津好幾個遠郊項目,都迎來了組團看房的北京購房者,以“投資和落戶”需求為主。截止昨晚記者發稿時,天津尚未有跟進政策出臺,仍維持“本市戶籍不限購,首套房首付3成,2套房首付3-4成;非本市戶籍市內六區及武清區范圍限購1套,首付4成;維持開發商限制售價等措施。短期內,天津環城和遠郊的新房項目成績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據國家統計局日發布的今年2月70個大中城市住宅銷售價格統計數據顯示,在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中,有10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下降;2個城市持;天津、上海、廣州3個城市出現上漲,但環比漲幅均在1%以內,價格以穩為主。
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叢屹分析認為,京津冀一體化的大方向不變,這個區域的置業前景還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畢竟房地產投資和其他不一樣,和開發商品牌,物業等等都有很大關系。盲目追漲,未來有可能會虛高價格,出現有價無市的情況。
專家給出購房建議
既然京津冀協同發展帶給天津的人口紅利遠未終結,那么城市外擴勢在必行,只不過無論投資還是自住,理性配置資產的同時,需要更多考慮未來出手是否便利。而對于手頭購房資金有限、或是執著于購置新房的天津本地購房者來說,關注市區二手學區房和潛力區域的新房首開不失為明智之選。
從業10年的知名地產自媒體人林文琦建議購房者:
(一)市區二手學區房;
(二)潛力區域新房首開。
(三)同時,以上如果能兼顧地鐵房或規劃地鐵線為佳。現階段為政策“空窗期”,賣一買一風險性較大,建議先買后賣,避免踏空。
(四)另一方面,300萬其實已成為購置市區新房的一道門檻。如果購房預算在300萬以內,最為看好的潛力區域依次為:團泊、張家窩、海教園、生態城。
(五)對于首開合適還是尾盤合適的問題,當然是首開。團泊的中駿云景臺,張家窩的中駿雍景府,海教園的仁恒海和院,生態城的朗詩翡翠瀾灣均為所屬板塊的純新盤,且大部分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實現開盤,期有購房意向的朋友不妨密切關注。
最后說說土地市場,3月17號,天津土地交易中心掛出四宗住宅用地,兩宗位于靜海團泊新城、起拍樓面價在每方米5000-7000元;兩宗位于津南北閘口鎮、起拍樓面價在每方米9000元以上;這四宗地塊在拍得最高限價后,將以競報自持住宅建筑面積確定買家。一方面對開發商的開發運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避免了熔斷流拍后土地供應短缺,引發房價不穩定因素。天津財經大學教授叢屹分析認為,一個地區的吸引力增強、經濟發展帶動房價穩中上升,是“去庫存”最好的效果,但如果過快上升,投機炒房成分就加大了,把握一個度。所以將來天津周邊的房價會表現出穩中有升的態勢,這是政策最好的效果。
2017年天津限購政策
1、對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已擁有1套住房的還可以購買1套;已擁有2套住房的不可以再購買住房了。
2、對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沒有住房且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轉移登記時能夠提供累計1年以上(含1年,下同)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可在本市范圍內購買1套住房。
在本市已經擁有1套住房的以及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轉移登記時不能提供累計1年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就不可以在本市購買住房了。
3、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在本市沒有住房且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轉移登記時能夠提供累計1年以上(含1年,下同)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可在本市范圍內購買1套住房。
在本市已經擁有1套住房的,以及在辦理房地產權屬轉移登記時不能提供累計1年以上在本市繳納個人所得稅納稅證明或社會保險證明的,就不可以在本市購買住房了。
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包括的范圍?
本市戶籍居民家庭包括:一是全部家庭成員為本市戶籍居民的家庭;
二是家庭成員之一為本市戶籍居民的家庭;
三是駐津部隊現役軍人和現役武警的家庭。
限購帶來的效果是越來越漲,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不得而知,2017天津限購房政策會產生什么樣的效果是可以預料到的。小編覺得炒房是一種投資,但這種投資缺乏政策的引導,才會發生現在這樣的狀況,希望今后出臺政策規范房產投資市場。
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呼和浩特職業學院對比山西警官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22:04四川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在上海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9:52泰山科技學院對比西安理工大學高科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9:16:28江西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13:20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江西工商職業技術學..
時間:2025-05-22 09: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