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暫時公布,暫時閱覽相關內容!
李克強主持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
1月18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克強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第六次全體會議,討論擬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決定將《政府工作報告(征求意見稿)》發往各省(區、市)和中央國家機關有關部門、單位征求意見。
2017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李克強在講話中指出,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報告工作,是國務院的法定職責。政府工作報告是向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廣泛征求社會各界特別是基層群眾的意見,進一步修改好報告,有利于鼓舞士氣、引導預期、凝聚共識,更好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改進和推動政府工作。
李克強說,過去一年,我國發展面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在以*同志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和社會各界迎難而上,砥礪前行,較好完成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經濟運行穩中向好,改革開放、結構調整深入推進,城鎮就業、居民收入繼續增加,人民生活又有了新的改善,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成績來之不易,堅定了我們繼續奮勇前行的信心和決心。
李克強指出,今年政府工作依然艱巨繁重。面對世界經濟形勢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和國內諸多困難與挑戰,既要增強憂患意識,也要保持戰略定力和底氣。要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持續釋放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疊加效應,推動實體經濟升級和民生不斷改善,促進經濟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
李克強說,各地區各部門要以對國家和人民高度負責的態度,堅持“干”字當頭,既善應變化,又善解難題,抓緊做好一季度重點工作,推動已確定的政策盡快落地,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壘好樁基”。密切跟蹤分析經濟運行指標苗頭性變化,加快研究實施重點突出、有力有效的新措施。繼續全面深化各項改革,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力。積極主動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穩定市場預期,努力在把握和抓住機遇、化解風險挑戰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促進升級、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進展,著力解決好群眾期盼,不辜負人民重托和期望。
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國務委員楊晶、常萬全、郭聲琨、王勇等國務院全體會議組成人員出席會議,有關部門、單位負責人列席會議。
15個關鍵詞詳解2017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
“擼起袖子加油干”,是當下人們愛用的“熱詞”。今天上午新鮮出爐的2017年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字里行間也充滿著要“擼起袖子”大干一場的勁頭!7%以上的GDP增長預期,9%以上的地方財政收入增長預期,一組組數字體現著廣東對2017年發展的信心;改革、發展、民生、環保,每一個關鍵領域的闡述,每一項務實的做法,都預示著廣東在2017年將大有可為??
發展
關鍵詞1
GDP增長7%以上
專家解讀:為轉型升級騰出空間
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9%,研發經費支出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2.65%。對于報告中提出的這些目標,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2017年GDP增長目標既不是一個具體的數字,也不是一個區間數,“7%以上”相對開放式目標給發展預留了空間。
他表示,“7%以上”的目標是從廣東的實際出發,也是適中的水,“目標定太高的話會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可能也會犧牲其他目標。‘7%以上’的目標給了經濟發展一定的自由度,讓廣東能騰出空間更好地做好轉型升級工作。”
關鍵詞2
制造業立省
專家解讀:向先進制造業轉型
報告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提高制造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力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28%,培育100家產值超1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骨干企業,形成20個產值超100億元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在制造業方面著墨如此之多,特別是提出“堅持制造業立省”的觀點,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這一方面是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避免“避實就虛”;另一方面,也是從制造業大省的實際出發,“現在提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的對象還是先進制造業,如果制造業失去了,現代服務業也發展不起來。”
他表示,廣東要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向先進制造業轉型;同時要通過雙創“長”出新的產業來,形成新的經濟增長動能。
關鍵詞3
去庫存
專家解讀:提高工作精準性
報告提出,提高去庫存工作精準性,重點化解非商品住房庫存,推進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去庫存。中山大學嶺南學院財稅系主任林江表示,目前廣東非商品住房庫存問題,主要存在珠三角的一些城市,比如中山、東莞、佛山等地,由于電商的快速發展以及工廠搬遷等,出現工業廠房、商鋪過剩等情況。可以通過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等辦法來解決。
而目前河源、惠州、汕尾、梅州等三四線城市,去庫存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房方面,可通過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把農民變成市民來化解三四線城市商品房供給過剩問題。(記者羅仕)
關鍵詞4
粵港澳大灣區
專家解讀:有獨特性和優越性
報告提到,廣東要攜手港澳推進珠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而攜手共建“粵港澳大灣區”今年也被寫入了深圳、佛山、珠海、東莞等多個地市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有專家認為,粵港澳地區產業各具,珠三角地區有以深圳為代表的科技企業,以及先進制造業,香港則有金融業,加上廣州的貿易和物流。無論是對標“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還是對標世界級灣區,粵港澳大灣區都有其獨特性和優越性。(記者沈婷婷)
改革
關鍵詞56
“放管服”國企改革
專家解讀:需加強改革力度
報告中指出,廣東要加大“放管服”的改革力度,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剛表示,“放管服”是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簡稱。
胡剛認為,廣東年來在“放管服”方面做了扎實的工作,建立了很多政府服務大廳、“一條龍”辦事機構,也下放了很多行政審批權限,“但我覺得與整個經濟發展的需求還有些差距,仍需進一步加強改革力度。”
報告還指出,廣東還要推進國企改革,抓好50家企業體制機制創新試點,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試點。如何理解廣東定下的這個目標?胡剛說:“廣東仍有一些國企庫存壓力比較大,需要更大力的改革。”(記者李靜實生林玲)
關鍵詞78
創新臺成果轉化
專家解讀:突出全國引領地位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幾年廣東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有什么樣的新思路?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廖明教授認為,可以用“四個突出”來總結報告中創新驅動發展領域的亮點??
首先是“突出全國引領地位”,比如“統籌推進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全面創新改革試驗試點省工作”;其次是“突出臺支撐作用”,包括要健全省實驗室體系,啟動建設廣東省實驗室,爭取建設國家實驗室等;再次是“突出技術優勢領域”,廣東年來在電子產業和現代制造業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優勢,未來創新驅動也將在這些領域繼續突破;最后是“突出創新開源增效”,這一點體現在報告提到的積極推行“互聯網+創新創業”新模式方面,這相當于把“雙創”工作引入到了更廣闊的資源臺上謀求發展。
廣州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徐常威教授認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創新驅動發展的表述把重點放在了“如何提升全省的科技創新能力、提高產業升級能力”上。他認為,報告提出要“建設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其目的在于建立科技成果直接和企業對接以及直接轉化的渠道,“報告提到‘建設科技創新臺體系’,相信這一臺體系能夠集中精力針對國家重大科技問題以及企業實際問題展開研究,而后創造產業創新中心和企業對接的機會。”(記者化麥子)
關鍵詞9
居住證制度
專家解讀:城鎮化指標超50%
報告中提到,要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力爭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54.9%,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
廣州市社科院哲學文化研究所所長曾德雄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了城鎮化具體指標,而且是力爭超過50%,說明了廣東的決心和力度,“但是大家更加關心的是具體落實,教育、醫療、住房、交通等公共服務如何保障,這是城鎮化必須要面對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巨量的投入。”
他認為,不管是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的比例,還是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都應該有一個短期、中期和長期的投入。特別是市民待遇背后的問題不容忽視。
關鍵詞101112
就業創收健康廣東
專家解讀:醫改具有可操作性
在報告中,“加快補齊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民生短板”的內容涵蓋了促進就業和創收、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健康廣東、構建更加公可持續的社保制度、推進文化建設、加強社會治理等多個方面。
廣州市社科院研究員彭澎對其中有關醫療衛生的內容最感興趣:全面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推動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全面實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彭澎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醫療衛生改革部分做了“很實的描述”,“能看得到可操作性”。彭澎表示,明確分級診療和基層首診,是未來看病就醫的趨勢,“基層全科醫生因為薪酬待遇等原因,幾乎沒人愿意做。報告中提到要加強全科醫生的培養,其實是與醫改的方向一致。以后很可能就是‘小病在基層,大病去三甲’,充分發揮基層全科醫生的作用。”
關鍵詞13
城市慢行系統
專家解讀:城市運營模式升級
報告提出,要完善城市綜合交通網絡,推廣城市慢行系統。所謂城市慢行系統就是把步行、自行車、公交車等慢速出行方式作為城市交通的主體,引導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車+公交”的出行方式。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旅游與地產研究中心主任宋丁,用“具有非凡的超前意識”對推廣城市慢行系統的提法贊賞有加。他表示,慢行系統是一個國際的潮流,“廣東能把它寫進政府工作報告中算是‘全國率先’吧。”
“看起來是往慢走,其實是城市運營模式升級的一個表現。”宋丁認為,這是從“以人為本”的角度考慮,廣東發達地區也確實具備了這個條件。
環保
關鍵詞1415
節能減排綠色金融
專家解讀:提出多種創新思路
對報告中提到的“加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相關表述,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曾云敏認為,既“應時應景”,又具體實在。
曾云敏表示,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與此同時,在年來灰霾頻頻的天氣中,民眾對于“青山綠水”的向往也與日俱增。廣東這些年來在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這些年廣東環保工作經驗的延續。
另一方面,報告中的很多表述又非常具體和實在。其中首要提到的“節能減排”也是國家層面對生態文明建設考核的硬指標。而“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積極構建綠色金融體系”又都是非常創新的思路。“比如綠色金融體系,政府可以適當松手,讓市場經濟適度參與,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更多引入市場機制,通過政策調動企業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以此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08:41:10四川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對比山西運城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08:38:49江蘇旅游職業學院在江蘇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
時間:2025-05-22 08:33:15濰坊職業學院海洋化工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8:30:03桂林醫學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參考)
時間:2025-05-21 10:5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