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扶貧工作是我們一項艱巨的任務。現我以五山鄉為例,該鄉地處大新偏遠地區,屬大西南喀斯特石漠化、半石漠化地區,經濟發展滯后,盡管幾年來,上級部門加大了扶貧的力度,農村電網、農村道路、農村飲水安全和文教衛生等方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農村的人均收入和整體生活水仍然落后,較其他地方的農村生活水有一定的差距,本人分析主要的原因有幾點:
1、“等靠要”的依賴嚴重。除了部分勞務輸出外,有相當部分的村民就靠幾畝薄田,開墾幾畝坡地種植一些玉米、黃豆,以及政府給予的扶貧雞、扶貧豬來維持生活,甚至一些困難戶就是些自身發展動力不足,保守不愿多努力的,伸手就要,不求變,得過且過,出現一種以爭當貧困戶為榮的極端現象。
2、傳統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理念難以改變。現在,相當部分農村人口外出務工經商的,有的家庭全年可支配性開支均在萬元左右,但相當部分的農戶把這些收入消費在時的吃喝和節慶活動上,而不是如何發展生產。
3、由于歷史的原因和交通等問題,當地生產力水相對較低,生產和發展的意識相對淡薄。年來,在政府的引導和扶貧工作的推動下,有了不小的改變,仍有相當部分的村民停留在粗放生產、無序經營的層面。雖然該鄉年也有些種養戶的出現,但生產經營沒有典型,沒有形成產業化,覆蓋面小,農村經濟發展還是相對緩慢。
4、目前,扶貧工作仍存在一些問題。農村扶貧工作沒有根據農村實際做出長遠計劃,沒有認真組織調查,基本流于形式,跟蹤服務不到位。如五山鄉扶貧母豬的發放相對一些僅有孤寡老人的家庭來說不僅沒有起到效果,反而是增加養殖成本,增加額外開支;還有火龍果的種植沒有專業性的指導,只種不管,也很難形成產業,所以沒有明顯的成效等。給農民輸入了“血液”,沒有徹底改善“造血”功能。
建議:
1、“治貧先治愚”,脫貧是年來的熱詞,從文化上脫貧,從意識上脫貧,利用好現有的人力資源。首先得從文化教育上下大功夫,加大對鄉村教育的發展力度,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有質量的教育,通過政府、社會組織加大貧困家庭子女上學資助,避免因貧輟學。其次是從群眾上下功夫,家長對子女的教育關乎下一代的發展方向,群眾的智慧影響自身造血的功能,我們的文化宣傳部門可以經常到村里進行宣傳,把外面好的一面展示出來,拿來跟自己對比對比,增強群眾榮辱感;干部通過反復溝通、耐心做工作,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增強脫貧的緊迫感和榮譽感,徹底擺脫的“窮根”。
2、因地制宜,突出產業。我縣各鄉鎮的地理環境,農田設施和耕作水都存在差異。水利和農田設施相對較好,耕作水較高,土地利用價值高的地區基礎好,而偏遠山區如五山等鄉鎮,可利用的田地有限,交通不便。規模化的生產難成氣候,可以考慮的在農戶的山坡地、自留地上下功夫。通過期的努力,雖然也成立了一兩個甘蔗的農村合作社,邁出了新的一步,但單一的合作社遠遠不夠,如五山的龍骨花、土豬土雞、黑山羊等也應組織起來,成立聯合社,形成統一的市場,統一推廣,更要引進現代電商臺,這就需要有專業的組織策劃人員跟蹤落實,指導方向,從而引導當地村民形成多樣化的種養致富路。同時做好科學決策,避免資源浪費。因為之前種苗是扶貧的項目,大家爭著種、養。種出來了,養出來了,但量多了不值錢了,不好賣,貨壓下來,沒見到錢,甚至因為成本高了甚至虧本了。扶貧是好事,但農戶的辛苦換來的結果卻是空歡喜。倒不如把扶貧的資金投入到合作社中去,把原來分散的種苗集中起來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群眾出地出力,政府出資金,從降低合作社經營成本、降低風險處著手,讓群眾放心干、大膽干、積極干,讓最終的收入通過股份的形式分紅分福利,即使市場不景氣,起碼也能降低種養的風險而不至于減低農民的收入。從農戶最愿意做的項目著手,逐步培養農戶的市場經濟意識,讓百姓從中收到實惠,樹立闖市場的信心。
3、建立健全扶貧工作的管理體制,加大培訓力度、轉變觀念、開拓創新。目前的扶貧工作,給農戶的感覺就是:下一些文件,發一些通知,給一點東西,補一點種苗,大家了事。農戶種得怎么樣、養得好壞,效益如何,管不了,甚至沒人管。扶貧工作類似于搞慈善,拿著國家的錢財,代表著政府“安慰”百姓。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扶貧管理的機制勢在必行。種什么、養什么、培訓要跟上。種好、養好的農戶要大力宣傳并組織參觀學習,介紹經驗。種養不負責任或擅自賣掉種苗的農戶要追究,三兩年內不再提供扶貧種苗。同時明確各相關單位和部門的扶貧工作職責。跟蹤管理要一路到底。誰負責的錢物誰跟蹤,誰培養的項目誰負責,政府的錢是國家的錢,也是百姓的錢,扶貧的部門要管理這些錢就要負這些責任。
精準扶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績,現在進入精準幫扶階段。但是,在精準幫扶工作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和困難:
(一)準備工作不充分,存在盲目性。工作中明顯存在思路不清、盲目行動的現象,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對扶貧形勢認識不夠。精準扶貧工作伊始,很多駐村工作隊依舊存在慣性思維,認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只是階段性工作任務,只要每年給貧困戶資金和物資,慰問一下貧困戶就算完成任務,因而上重視不夠,對精準扶貧工作缺乏緊迫感、責任感、使命感。二是扶貧政策學習研究不透。有的認為,扶貧工作應是扶貧辦的職責,工作隊只需要配合作戰,對精準扶貧工作的相關政策過分依賴于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解答。因為學習研究不夠,有的對扶貧工作的具體政策和基本內容完全不了解,將政策與村情戶情結合不到位,直接導致幫助貧困戶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不夠精準,隨意性較大。
(二)貧困戶差異不大,存在相互攀比現象。貧困戶的身份認定在各地都存在不小的爭議,當前因為貧困戶多數是因缺少勞力、技能或因病致貧,各農戶間實際的家庭總收入懸殊并不太大,所以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現象,除了“五保戶”和一些特困的殘障人群外,其他貧困戶的識別與鎖定工作難度較大,農戶之間互相攀比爭取貧困戶身份的現象比較普遍,有的地方因此又出現了新的不穩定因素。
(三)貧困類型多樣,脫貧存在艱巨性。貧困戶的貧困類型較多,有的因病、殘、缺勞力、缺資源、缺資金、缺技術,有的因上學、自身素質先天不足等導致貧困,每戶貧困戶一般都有多個致貧原因,單從某一方面進行扶持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如有的雖有勞力,但缺智力、缺資源,打工走不出去,經營無門路,不適合發展種養產業;有的既缺勞力,又缺智力,吃了上頓愁下頓,完全需要政府兜底的人多面廣。
(四)扶貧疲于應付,缺乏頂層設計。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相關政策尚在制定中,具體實施辦法還未出臺,各地就緊鑼密鼓的開展了工作,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區、市、縣三級脫節的現象,加之精準識別和建檔立卡“回頭看”工作幾經反復,數字來回變動,加大了工作量和工作成本,挫傷了鄉村干部和工作隊的積極性。來回反復的給貧困戶簽字確認,也造成了貧困戶的反感,甚至產生抵觸情緒。有的村干部工作熱情下降,存在消極應對的現象;有的工作隊角色轉變沒到位,只能當傳聲筒,傳傳精神而已,脫貧措施停留在紙上談兵。
對策與建議:
各地要結合實際,科學制定精準脫貧計劃和實施方案,繪制一份明確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路線圖”。
(一)創新產業扶貧機制。要圍繞農民增收抓好產業扶貧開發,選準合適的產業項目。對于土地資源豐富,自然環境較好的地方,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和龍頭企業帶動引領,大力發展富民產業,帶動貧困人口走上可持續的增收致富之路。加快推進“一鄉一業”產業對接和“一村一品”產業培育;大力推廣“企業+基礎+農戶”經營模式,變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為集中連片規模發展;對于土地資源匱乏的地方,選擇適合的產業,如種桑養蠶等。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與貧困農戶結成利益共同體,實行“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讓有勞力,但缺智力、缺資源的貧困農戶享受農業生產經營均利潤率。
(二)統籌整合扶助資金。要依據各縣(區)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任務需求確定整個資金“盤子”,通過貧困村脫貧計劃、貧困戶脫貧計劃統籌整合資金,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要建立扶貧投入縣(區)級整合臺。在中央、自治區、市加大投入的基礎上,各縣(區)也應按照當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量和存量資金的一定比例建立扶貧產業基金,解決專項扶貧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第二要強力推進涉農資金整合。按照“多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要求,對農村飲水、鄉村道路、農田水利、農業綜合開發、移民搬遷、一事一議等各類涉農資金進行整合、捆綁、打包,與扶貧專項資金統籌使用,重點投向精準扶貧領域。
(三)創新金融扶貧機制。一要探索以財政扶持資金作為貧困農戶股金,入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或者投資政府融資性基金,參與分紅或獲取利息收入。二要加強與金融機構合作,撬動金融資本投入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支持老區貧困鄉鎮、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三要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小額信貸工作。對具備就業創業潛質、技能素質、一定還款能力和守信用的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實現“5萬元以內、三年期限、無擔保、免抵押、全貼息”的信用貸款全覆蓋。
(四)創新社會參與扶貧機制。做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僅靠黨委、政府是不夠的,必須積極倡導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和公民個人參與扶貧工作,建立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統一戰線”。一是要調動企業扶貧的積極性。企業是社會扶貧的重要力量,要引導各類企業通過投資興業、招工就業、捐資助貧、技能培訓等多種形式,參加村企共建、結對幫扶。二是要調動社會組織扶貧的積極性。切實加強對社會組織開展扶貧活動的信息服務、業務指導和規范管理,試行政府購買服務試點,鼓勵社會組織承接政府扶貧項目。三是要調動愛心人士扶貧的積極性。要探索建立扶貧信息服務臺,面向社會發布貧困村、貧困戶的困難現狀和需求信息,讓有愛心和捐贈意愿的社會各界人士參與貧困地區資源開發、產業培育、農民工技能培訓及結對幫扶等扶貧活動。
(五)做好智力扶貧。俗話說:“扶貧先扶智”,“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開展智力扶貧,提高貧困人口的自身素質和致富本領是扶貧工作的一項治本措施。貧困戶中勞力絕大多數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他們觀念落后,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弱,開拓進取精神差,存在比較嚴重的等、靠、要。要使這部分人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首當其沖要幫助他們樹立脫貧致富的信心,在“扶志氣”與“增智力”上下功夫。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