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熱的話題有哪些?
關鍵詞
全面二孩與“入園難”
有數據顯示,受全面二孩政策影響,2019年學前教育階段將新增適齡幼兒600萬人,“入園難”成了一個迫在眉睫、無法回避的話題,也成了各地兩會討論的熱點。
將關口前移,學齡前嬰幼兒入托難問題也日益顯現。天津市兩會上,人大代表孫德紅建議,由政府部門牽頭,通過現有幼兒園擴班,或在企事業單位、社區建立托幼機構,填補嬰幼兒入托教育空白。
相較于城市,農村兒童入園問題更加突出,其入園率遠低于城市,農村幼兒園的園舍面積、保教設施、師資條件和城市相比有較大差距。除了硬件設施外,浙江省人大代表、紹興市魯迅小學教育集團名譽校長陶月梅在調研中還發現農村幼兒園教師人數不足、整體素質待提高、待遇保障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也亟待解決。
鼓勵有條件的社會機構辦幼兒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入園難,但是,民辦園仍面臨“二等公民”的身份歧視。河北省兩會上,政協委員劉教民建議,應進一步清理并糾正對民辦園的各類歧視政策,落實民辦園在審批登記、分類定級、評估指導、職稱評聘、表彰獎勵等方面與公辦園的同等待遇。
關鍵詞
校園欺凌
12月,一篇名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在網絡上流傳,讓校園欺凌再次受到熱議。
最高檢通報,1月至11月,全國檢察機關共受理提請批準逮捕的校園涉嫌欺凌和暴力犯罪案件1881人;受理移送審查起訴3697人。但從“兩高”公布的統計數據可以看出,真正進入司法程序被追究法律責任的人并不多。“校園霸凌”在法律上仍然存在盲區。
對校園欺凌的界定,是一個需要審慎思量的問題。而這個問題,亟待社會、學校、政府來作答。“建議上海盡快邀請第三方專業人士,完成對校園欺凌的界定,同時盡快啟動上海校園欺凌專項普查。”上海市兩會上政協委員朱建國、陳永亮將在2017年兩會期間遞交此提案。
除了將懲處的各個環節都納入法治和制度框架以外,學校應該承擔起預防的責任。有委員提出,面對“校園欺凌”,學校需要從心理、行為等方面開設相關課程,將“校園霸凌”扼殺在萌芽期。
關鍵詞
教室空氣質量
地方兩會上,“治霾”當仁不讓成為關鍵詞。如不出意外,全國兩會上“治霾”熱度也會只增不減,關于空氣凈化設備進校園的呼聲很迫切。
上海市兩會上,政協委員蔣穎呼吁,及時將空氣凈化系統納入政府采購目錄中,或將采購空氣凈化系統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并建議“企業向教育機構贊助空氣凈化設備的,給予一定扶持,鼓勵企業向教育機構投資和捐贈”。
蔣穎所呼吁的,在多地已有案例。2017年1月,北京市教委部署中小學、幼兒園安裝空氣凈化設備試點工作,市級財政將給予補貼。鄭州也在市直和市內9個區各挑選5至6所學校,共58所中小學(幼兒園)作為試點,安裝新風系統。
盡管各地紛紛開始試點,但是目前仍沒有中小學教室空氣質量國家標準。標準的問題,也是代表委員們關心的話題。
“我們應該加快中小學校教室環境的立法速度。”上海市兩會上,人大代表黃晨牽頭提出《關于建議制定〈上海市幼兒園、中小學教室室內空氣質量管理條例〉的議案》,成為本次上海市人代會上“代表背書”人數最多的議案,44名代表在議案附頁上簽字。
最受關注的人群會是哪些?
關鍵詞
鄉村教師
發展鄉村教育,讓每個鄉村孩子都能接受公、有質量的教育,阻止貧困現象代際傳遞,鄉村教師隊伍建設需要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審議通過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該計劃目前已在31個省份落地。
全國兩會上,“鄉村教師應該得到社會的尊重”的呼聲甚高。中國教育報微信公眾號的調查顯示,今年這一話題的熱度依然未減。
“教師何時才能與公務員一樣待遇呢?公務員有車補,經常家訪的教師卻沒有。”網友“SY”說。除了待遇,教師職稱評定成為教師們討論的熱點。網友“司國軍”表示,希望職稱評定能淡化條件,不要過多強調表彰;也有網友留言說,現行的職稱評聘制度對年輕的教師幾乎沒有任何優勢,這其實制約了年輕教師的積極性。鄉村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很重要,要在職稱制度上稍微對年輕教師傾斜。
關鍵詞
為教師學生減負
今年地方兩會上,“學生減負”這個老大難問題因為被上海兩會拋出而漸熱,也很有可能帶動兩會以及整個社會來反思:如何為孩子減負,為教師減負,為學校松綁,厘清社會、家庭、學校的邊界,三者尊重各自的主體地位,恪守各自的權責邊界。
除了關注學生減負,還有很多人發出“為學校和教師也減負”的聲音。網友“春暖花開”留言:“我們是最底層的農村小學,可是檢查的任務還接連不斷,教師們動不動就要加班。希望沒有實效的任務能少一點,好讓教師潛心鉆研業務。”
在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表示,現在基層對評審評比評估“三評”問題意見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評”清單辦法,今后不在“三評”清單的不能開展檢查。看,從部長到一線教師,“為校長、教師減負”是共同關心的話題。
關鍵詞
殘疾兒童少年精準幫扶
“廣大人民群眾對共享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訴求從未像今天這樣迫切”,擴大教育公的受益面,對困難群體實施精準幫扶,也非常切合政府的執政理念。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簽署第674號國務院令,公布修訂后的《殘疾人教育條例》。在兩會前夕,公布這樣的政策,也為特殊教育增加了關注熱度。關注的焦點有可能集中在未入學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問題、融合教育等。在民進中央擬提交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黨派提案中,就有“有關完善殘疾兒童隨班就讀政策的提案”。
關鍵詞
隨遷子女和留守兒童權利保障
作為中國城鎮化背景下人口流動和遷徙派生出來的兩大受教育群體,一直是社會關注熱點。前幾年的兩會上,呼吁主要集中在重視這兩大群體的教育問題和心理問題等,幾年,關注點轉向他們的權利保障。比如,今年要加快實施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辦法,這對隨遷子女入學來說,是否提高了門檻?有關省市特別是大型城市要進一步完善隨遷子女在當地參加高考的政策,是否能真的落地?社情民意如此殷切,相信代表委員能夠捕捉到,帶到兩會上。
最吸睛的改革會有哪些?
關鍵詞
高考綜合改革
上海兩會上,上海市委書記韓正用三個詞形容該市高考綜合改革試點各項工作:嚴而又嚴、慎而又慎、細而又細,足見高考改革敏感度之高、政治性之強。韓正說,上海高考綜合改革試點“三年磨一劍”,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候,改革的關鍵是更加符合教育的規律、符合人的成長規律,真正體現制度公正、機會公、運行透明。中國教改看上海,上海高考改革能否“初戰告捷”,全國都拭目以待。
今年,上海、浙江基于“兩依據一參考”新錄取模式將要實施,山東等五省要推出高考綜合改革方案,諸多因素綜合起來,將使高考比較高概率地成為今年全國兩會上討論最熱點的教育改革。
關鍵詞
民辦教育分類管理
在過去的,全國人大常委會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成為標志性事件。這次修法確立了非營利和營利分類管理的法律依據,從法律層面破解了多年來困擾民辦教育發展的法人屬性、產權歸屬等瓶頸問題。今年兩會上,在這一事件的帶動下,很有可能會得到來自教育界代表委員的廣泛關注。
“從目前來看,公辦教育政策越好,民辦教育越艱難,湖北省民辦教育愈來愈舉步維艱,嚴重影響社會力量辦學事業的發展。”湖北省兩會上,政協委員、鄂州市教育局副局長吳堅建議,政府應在財政性教育經費、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方面進行公合理的優化、均等化;對于民辦學校的教師,要給予扶持;對于民辦學校的學生,在升學、表彰、參加社會實踐等方面要與公辦學校學生一視同仁。
關鍵詞
管辦評分離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府在創新社會治理、推進依法行政上一直大有作為。從一批批行政審批事項取消和下放,到推行“權力清單”“責任清單”,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從來都不能剝離于經濟社會整體改革,在這個框架下,投射到教育領域,可能會有一個方向的話題引發代表委員關注:管辦評分離。
現如今,人人心中都有一本教育學,人人心中都有一套度量衡,教育評價不再是也不可能是自說自話,政府既要培育第三方評價機構,又需做好督導評價。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推進落實學校依法自主權,政府應該先邁出第一步,明確權力邊界。據悉,民進中央今年擬提交黨派提案中,就有“關于推動教育評估機構與教育行政部門分離的提案”。
關鍵詞
高校“雙一流”建設
當下高校最吸睛的字眼當屬“雙一流”。“985”“211”的固化身份被打破,國家對高校建設的支持方式有了較大調整。期出臺的“雙一流”建設實施辦法明確提出,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評價辦法,加大經費動態支持力度,建立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機制。因此,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對每所高校來說都是一個挑戰。
河南省兩會上,政協委員、河南大學教授秦耀辰就表達了自己的急切:“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優勢學科建設的核心是一流學科的建設,按照目前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設計方案,河南進入的空間極小,只剩下了國家戰略層面的一流學科,因此在未來國家一流學科戰略里面,我們河南不能再缺席了。”
2017年是“十三五”規劃實施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黨的十九大將召開。“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里召開的全國“兩會”備受關注。
隨著“兩會”時間的臨,相關熱點話題已經吸引了大量的關注。打開人民網“2017全國兩會調查”頁面,截至2月27日20時30分,參與調查人次已經達到了786674人。18大熱點問題,從簡政放權到反腐倡廉,從社會保障到醫療改革,每一個候選熱詞都真切地反映了中國民眾的關注點。
除了熱點候選詞投票,網友留言的內容更是五花八門,涉及的領域從農業生產到文化民生,從簡政放權到從嚴治黨,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所呈現。另外,日,各民主黨派陸續披露了為“兩會”建言所做的準備。通過整理這些來自各方的觀點,我們可以前瞻一下今年“兩會”的熱門議題。
熱門話題之一:“反腐倡廉”還須加大力度
根據人民網就公眾關注的18個熱點問題展開的線上調查,截至27日20時30分,“反腐倡廉”選項以逾11萬票暫居關注度榜首。
在分項調查“國內持續高壓反腐,以下事件,你更關注哪些?”中,24.83%的網友關注“*關于反腐的重要講話精神”;21.16%的網友則將關注重點落在了“中央巡視回頭看”;此外,14.09%的網友關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啟動”;13.48%的網友關注“《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開始實施”。
在“你身邊哪些基層腐敗問題好轉明顯?”的調查中,21.18%的網友投給了“吃拿卡要”情況好轉,18.57%的網友認為“借婚喪嫁娶斂財”情況好轉,另外,還有17.63%的網友認為“選人用人腐敗”情況好轉明顯。
如何更加有效地預防腐敗?在“你認為哪些舉措能有效預防腐敗?”的分項調查中,25.63%的網友認為“加大對違紀違法案件查處、曝光力度”能預防腐敗,21.03%的網友認為“嚴格抽查核實領導干部個人報告事項”是有效之舉,20.17%的網友則將票投給了“為媒體和公眾監督創造更好條件”。
網友“從頭再來”留言說,希望進一步加大反腐倡廉。而網友“李成文”留言說:不忘初心,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反腐倡廉,對基層不作為嚴肅追責。
談及全面從嚴治黨,網友積極獻言獻策。
網友“騎著狼兜風”留言:“完善、公開監督舉報方式,提高公眾參與力度。”網友“正義之聲”留言說:國家要加大反腐力度,橫掃底層的腐敗分子。“老虎”“蒼蠅”對國家的危險太大了。
熱門話題之二:全面深改進入攻堅期
當前,全面深改已經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從政府職能的轉變,到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的健全,從“農業供給側改革”到“國企改革”等,都是討論熱詞。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調研部部長蔡玲介紹說,民建中央預備提交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集體提案有38篇,側重于推進城鎮化建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支持企業創新等方面。
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2017年經濟工作的中心之一。九三學社預備提交的提案中,包括了關于發揮市場作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建議。該提案對于各地在農業供給側改革中運用政策手段進行積極的嘗試予以肯定,但認為由于對市場機制認識不夠,各地在實際工作中仍傾向于用傳統的政策手段沿單一路徑推動,這種做法可能導致一些問題出現,呼吁政府引起重視。
對于國有企業來說,要想做強做優做大,歸根結底要靠改革。從十項改革試點全面推開,到各地國企全方位“瘦身健體”,再到國企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集中發力,改革“奔著問題去”,國企才能煥發更多活力。
致公*在準備提交的大會發言中稱:發展和壯大科技類民辦非企業單位是建設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切入點;是實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方式;是實現科技交流與合作的有效途徑。另外,致公黨還將提交有關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及僵尸特困企業的提案,其中分析認為,加快處置低效無效資產及僵尸特困企業,事關國有企業增效升級和化解過剩產能的成敗。
經濟學家賈康認為,2017年的改革,將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戰略方針指導下,在財稅、金融、簡政、國企、養老等相關的制度創新重點改革領域積極推進,除了繼續著力和優化“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之外,還需要在優化基礎資源、能源產品的比價關系和價格形成機制,建立房地產業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形成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地方政府債務運行機制等方面有所作為。
年來,政府逐步取消或下放行政審批事項,但是不少地方,群眾仍然面臨事難辦的現象。在今年的“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活動中,涉及“辦事難”、“跑斷腿”等問題頗受關注,民眾紛紛留言,希望能簡化政府部門辦事程序,加大行政審批改革力度,做到辦事規范化、制度化。
甘肅網民在捎話活動中留言稱,“準備結婚,為辦一個結婚證,去跑了三趟,終于拿到手里了。孩子要出生了,辦準生證,老父親去過兩次也沒辦好。隨后,我自己去辦,跑了三趟仍未辦完。”
一位網民在“托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捎句話”中留言中寫道:“我從深圳回天峨工作,當時把社保關系轉回天峨本地,深圳那邊辦事效率高,約一個月就辦好了轉移手續,我們天峨這邊也辦理了接收手續,但社保卡、醫保卡一年多了還沒辦下來。”
熱門話題之三:提升污染治理能力
在民革中央為“兩會”準備的提案中,包括建議調整農村能源結構,控制散燒原煤總量,分步開展農村原煤散燒污染治理,以推動京津冀地區大氣污染治理。
全國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辜勝阻表示:“推進綠色發展,實現十三五時期環境質量有效提升,要解決現存能源結構、產業結構和城鎮化結構的深層次問題,全面提升污染治理能力,多措并舉實現標本兼治。”
在農工*為“兩會”準備的提案中,包括了關于加快完善土壤污染防治基本法律制度的建議:應強化“風險管控”立法理念,實現土壤污染防治立法從末端治理向全過程控制的轉變,構建“多元共治”體制機制,切實提升土壤污染治理能力,并注重“系統協調”,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體系。
在九三學社準備的提案中,提出了關于推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議,指出環境污染要推進第三方治理,即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將排污者自行治理轉為排污者付費委托第三方機構具體承擔治理任務,由“誰污染、誰治理”的傳統模式,轉變為“誰污染、誰付費、專業化治理”。
在今年的“兩會”捎話活動中,已有千名網民針對環保問題建言獻策,話題集中在治理大氣污染、減少企業排污、重視噪音污染等方面。
一位網民留言說:“年來的發展過多依賴高污染重工業,比如鋼鐵行業、煤炭行業等。要減少霧霾,就要取締違規生產企業,同時引進新興產業,努力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
做好環保工作,當然離不開對企業嚴格的監管。一位內蒙古網民在談到嚴打排污企業時表示,“企業的發展要與公眾改善環境的需求相適應,對于頂風作案的排污企業,必須給它們戴上緊箍!”
也有網友反映,污染問題如今悄然轉移到了農村。一位安徽村民以“整治農村排污企業”為題留言,希望官方嚴打破壞鄉村環境的企業,“我們這里有石灰廠大面積排放污水,很多農田都被影響了,類似這樣的企業須嚴懲,不能讓其在農村變成漏網之魚。”
一位廣西網民也提出建議,希望不要把嚴懲排污的重點局限在城市。“一些高污染企業已向農村轉移,如水泥廠、化工廠、造紙廠等等,給村里帶來嚴重的污染。我認為,監管的法網必須覆蓋廣大農村地區。”
熱門話題之四:民生問題寄托殷切期待
民生領域受到關注的話題十分廣泛,從食品安全到教育公,從醫療改革到社會保障,從就業收入到住房安居,一方面是百姓的熱切期待,一方面是政府的任重道遠。
民盟中央日召開的2017年兩會新聞通氣會顯示,民盟秉持提案質量第一的原則,充分發揮教育、科技和文化界別優勢,聚焦教育改革、科技創新等方面,擬就鄉村師資保障、教育大數據發展等問題提交大會書面發言5篇;擬以中小學教師招錄、高校科研評價體系改革等為重點提交提案38篇。這38篇提案按內容可歸類為教育文化、科學技術、資源生態環境、社會管理、經濟發展、財稅金融、農業農村和法律等8個方面。
據了解,民進中央目前擬向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一批大會發言和黨派提案。在體現民進教育文化出版主界別方面,擬提出提案16件,占提案總數的1/3,包括教育類11件,文化類2件,出版類3件;在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反映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方面,擬提出提案30件。
作為民生領域的一項重要內容,“病有所醫”一直是很多網民關心的問題。在今年的“兩會來了我托書記省長捎句話”活動中,涉及醫療類的留言已經超過2000條。一方面,老百姓希望得到廉價、有效、安全的治療;另一方面,醫務人員希望得到社會尊重和合理的待遇。
四川一位網民認為,現在醫保跨地區報銷還是一件麻煩的事情,“不說全國,一個城市都要分成幾個片區,在我們這里醫保卡就分了高新區卡、大市卡等幾種不同的類型”。他建議,應該盡快實現醫保全國聯網,打通異地直接結算,滿足群眾合理的異地就醫需求。
同時,對于提高醫務人員待遇,一位網民建議:“基層醫務工作者是最貼老百姓的,也是最辛苦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可是人少活多,工資又少”。河南一位網民則在給省委書記的留言中提到了農村醫療的問題:“能否在農村的診所里增加醫療設備,派駐有經驗的醫生并給予他們和城里一樣的工資?”
另一個捎話活動聚焦于教育領域。一名廣西網民提出建議,認為應該把管理工作交給專業人員,教師則專心于教學工作。他說:“教師的基本工作是教育學生,培養人才。而現在教師的工作多樣化、復雜化,要完成各種檔案,基層教師還要參與扶貧工作、農業普查、人口普查,每一項工作都在瓜分教師的時間,真正用于常規教育的時間越來越少。”
黑龍江的一名學生家長則表示,現在的學生負擔太重,特別表現為課后作業多。他說:“希望減少小學生作業,現在作業太多了,每晚都寫到九點以后,要寫三個多小時。”
四川上山東理工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01:18江西高考理科533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08:57:21大連東軟信息學院對比甘肅民族師范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
時間:2025-05-22 08:53:39廣東高考455至46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8:49:52安徽上山東文化產業職業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8:46:45華北電力大學(北京)在山東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8: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