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姓,中華姓氏之一,產生于五帝時代,屬帝舜后裔。得姓始祖為仲甄。
甄姓在宋版《百家姓》中列第205位, 在2006年的百家姓人口數量排行中列第230位,大陸甄姓人口約35萬,約占大陸總人口的0.028%,主要集中在河北和黑龍江。
源流一:源于帝舜,以字或技藝為氏。
東漢圈稱《陳留風俗傳》:“舜陶甄河濱,其后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唐代張說《廣州都督甄公碑》:“昔胡公紹舜,奄有大邦。楚子縣陳,乃成樂土。當烈王之世,有陳通奔周,王以為忠將,美其族,言舜居陶甄之職,命為甄氏,賜姓因生。”宋代莊綽《雞肋篇?甄氏舊譜?甄復》:“舜子商均后,周封于陳,為楚惠王所滅。至烈王時,有陳通奔周,王以為周將,以舜居甄陶之職,命為甄,皆通之后而居中山,于邯鄲為。
東漢與唐宋人的著述,有司馬遷《史記》相關記載可考。今人胡堯據《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的記載,在《中國姓氏尋根》里考證說:“由于舜仁義慈愛,所居之處人民紛紛前來歸附,往往一年成村落,二年成城邑,三年成都市,因此他燒陶的地方很快形成一個城邑,叫做鄄城(在山東鄄城,古代甄、鄄通用)。舜有子孫留在鄄城任甄官,后來就成甄氏。”
對甄姓起源于帝舜,各地甄氏后人族譜也有記載:明萬歷年間進士黃淳為《廣東甄氏族譜》序云:“甄氏之族,古譜謂舜陶于河濱,遂取甄陶之義,而以甄為氏,是甄之先祖系出虞姚,蓋亦軒轅裔胄也。”山東鄄城縣甄莊和魚臺縣東甄莊保存明嘉靖年間編修之《甄氏族譜》記載:“陳胡公生二子,長名犀,襲爵于陳,為申公;申公早卒,次子皋羊代立為相公,后遜位于侄。周成王改封皋羊于甄為陶官,即陶甄故地,其后世便以甄為姓氏。”此說與《史記?陳杞世家》所記相契合,并提供可考線索:即帝舜血統胡公媯滿的子孫,從河南陳地到鄄城陶甄故地,與帝舜先前“陶甄河濱”留下來的甄氏子孫匯合,從而構成了后來固定的甄姓。
根據史籍和譜牒的記載,可以合理推定:中華甄姓起源于帝舜,山東鄄城和河南淮陽乃甄姓之發祥地。
源流二: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郁都甄氏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南北朝是甄姓族群中流入外來基因的重要的歷史時期。北魏孝文帝改華北百個鮮卑族姓為漢姓,其中郁都甄氏改為甄氏。“郁都甄”乃“郁筑?”之異譯,為東部鮮卑種姓,后來這支甄姓發展成為河南的望族。
源流三:源于滿族,屬于漢化改姓為氏。
清朝初期,在滿洲人、蒙古人、朝鮮人由相繼出現了甄姓,形成了東北地區的甄姓的基礎。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1)、滿族富森氏,亦稱敷臣氏,滿語為Fuse Hala,漢義“孳生的”,世居開原(今遼寧開原老城鎮),后多冠漢姓為甄氏、珍氏等。
(2)、滿族尼珠琿氏,亦稱尼竺渾氏,滿語為Nijuhun Hala,漢義“珍珠”,世居長白山區地,后多冠漢姓為甄氏、尼氏等。
仲甄。
甄本義為制作陶器,也是制作陶器所用的轉輪。 據《元和姓纂》記載,甄姓的鼻祖是皋陶次子仲甄。他們的祖先就是當時為虞舜做瓦器的陶人,而根據考證皋陶“甄”字的本意,也就是古代做瓦器之人的意思。根據考證皋陶是虞舜時造律的大臣,如果甄氏是少子仲甄的后代,則是以王父字為氏。故甄氏后人尊仲甄為甄姓的得姓始祖。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