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個淵源
源于鮮卑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跋部庾氏部落,屬于以部落名稱漢化為氏。
南北朝時期,北魏王朝中有庾氏,原為東晉光祿大夫庾珉的族人,在十六國時期歸附鮮卑慕容部,后為北魏王統一,歸如鮮卑拓跋部,逐漸形成一個部落。
在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遷都洛陽入主中原之后,大力推行漢化改革政策,促進民族大融合,在其過程中,庾氏部落依然恢復為漢姓庾氏。
南北朝時期,庾氏族人中涌現出了許多名人,例如詔安遠將軍庾岳(庾業延)、建義將軍庾真、巴西太守庾域、豫州治中庾稷、潁川奇士庾導、散騎常侍庾蓽、衍護軍庾亮、內史中書監庾冰、西中郎將庾楷、吳興太守庾恒、武衛將軍庾賾之、員外散騎侍郎庾、通直常侍庾信等等,皆名重一時。
庾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體,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臺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三百四十三位門閥。庾姓在大陸和臺灣都沒有列入百家姓前100位。庾姓是古時水路運輸的中轉倉庫,朝中掌管這些倉庫的官員叫掌庾大夫。帝堯時,有的人世襲這一官職,后來就以官名為姓,稱為庾氏。庾姓也是一個古老的姓氏,隨時代變遷而散居在中國各省市。[2]古籍中有曹操為免于關云長殺害,懇求關云長將軍熟讀《春秋》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故事。漢代庾皮父子任教宮廷;庾勝昆仲戍守廣東臺嶺橫浦關,為紀其功,改名為大庾嶺。魏、晉南北朝庾乘、庾嶷、庾遁、庾亮、庾翼、庾冰、庾文君、庾道憐是河南省潁川鄢陵人,庾肩吾、庾信是河南省南陽市新野人。庾信在《哀江南》賦中說:“我之掌庾承周,以世功而為族,經邦佐漢,用論道而當官”,意思是說庾氏先祖在漢室任司空輔佐劉氏王朝,在立國治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并參與高層的經邦大政,坐朝論道。可見古代庾氏名人相繼涌現,活躍在政界、文化界3000多年。庾亮集軍政大權于一身、功績卓著,庾信博覽群書,文集六朝大成,唐大詩圣杜甫贊他為:“庾信文章老更成”。庾氏當時譽為忠誠、廉潔名門望族。如今河南新野有庾會太守生祠和胡書之碑碣彰其德政。庾氏族人對社會發展是有貢獻的,在偉大的中華文化族中有其光輝奪目的一頁,而永垂于世。編撰《庾氏志》的庾裕良老人在書里寫到,東晉初年,庾氏名將曾奉旨出使高麗,這就是在韓國扎根的庾氏要認的親、溯的源。據韓國2001年11月1日人口統計,全國286個姓氏中庾氏位立97位,全國庾氏人口16802人。據中國2001年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庾姓大約5萬余人,分布在全國各地,不少大學教授和廣播、報紙、書刊竟然把“庾”字誤作為庚、瘦、唐、廖。中國新華字典1972年以前版對“庾”字解釋為“大庾嶺”,在廣東、江西省交界的地方。1977年我在山西大學上學時曾寫信給北京新華字典編輯部,要求加上了注解為“姓”。當今,廣西、湖南、江西、甘肅、山西、陜西、江蘇、上海、云南等地都有庾姓的族裔。據《廣東庾氏志》載,廣東庾姓始祖是庾東?,仕宋,于北宋元佑年間自南京來粵,任廣南路經略安撫使,攜眷到羊城。二世庾觀涇,宋政和年間任廣南東路提舉,因見東莞山水秀麗,乃卜居東莞茶園(今茶山鎮),并名其地為庾家坊。明洪武25年(1392)前后,八世孫庾德信攜父由茶園庾家坊避禍遷居至谷涌(沖),后又分支到蜆涌企石村。
廣東韶關庾氏字輩:“永作國朝金”。
安徽蕪湖庾氏字輩:“世德光耀本”。
湖南汝城、重慶梁庾氏字輩:“宗希福啟祖時興世代昌”。
資料有待補充。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