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規范為基本手段協調企業組織集體協作行為的管理方式,就是制度化管理。
制度化管理是由德國管理學家馬科斯?韋伯提出。
制度化管理的實質在于以科學確定的制度規范為組織協作行為的基本機制,主要依靠外在于個人的、科學合理的理性權威實行管理。
一、什么是制度化?
可能很多同事不太理解制度化,認為就是條條框框,就是處罰,就是讓我們老老實實的干活,等等
事實上,制度化管理是指公司管理中強調依法治企,法制規章健全,在管理中事事處處都有規章制度約束,因此以管理制度完善,并且注意管理的硬件,重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
二、制度化的優勢:
1、將優秀員工的智慧科學地轉化成公司具體經營管理的行為,形成一個統一的、系統的制度體系,使企業持續、穩健的發展;
2、能夠更有效發揮企業的整體優勢,使企業內外能夠更好的配合,可以避免公司中由于員工能力和特性的差異,使企業經營管理出現差異和波動;
3、各項規章制度使員工更好地了解公司,讓員工更快地找對自己的位置,使工作更順暢,提前進入工作狀態,為公司創造效益;
4、為公司員工能力的發揮制定公、公正的臺,根據崗位制度尋找合適的員工,為員工提供晉升制度和獎懲制度,不存在個人主觀性和隨意性;
5、公司員工由于有統一的標準參考,可以明確自己工作需要達到的標準,能夠對自己的工作有一個明確的度量,更有利于自我培訓和公司培訓,使整個公司形成向上的力量,最終是企業文化的體現。
例如:1984年青島電冰箱廠(海爾集團的前身)虧空147萬元,從張瑞敏上任的第一條規定“不準隨地大小便”開始一系列的規章制度管理下成就了海爾文化,在2007年實現全球營業額1180億元的中國家電第一品牌,并在2008年3月,海爾第二次入選英國《金融時報》評選的“中國十大世界級品牌”。 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啊!
三、制度化的劣勢:
制度過于剛性,是執行力的體現,但因人性格的特點有勤奮和懶惰、積極和消極、主動和被動、清廉和貪欲等不同,對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取向不同,導致制度在不同的人看來有不同的認知度,不是人性化的體現,不是以人為本。
但個人需要強調的是企業生存是第一要素,如何讓企業體現社會價值,更穩健和長期發展才是更重要的。只有企業強大了,才能徹底的改善員工物質和精神生活;否則企業都倒了,又如何體現人呢?
正如:1997年史玉柱巨人大廈的資金缺口2千萬而倒下,各地經銷商時稱兄道弟關鍵時刻攜資逃跑,不正是管理過程中過于人性化的體現嗎?但是史玉柱在2000年攜失敗之經驗,規范各項規章制度,就連報紙廣告發布的程序、文字內容、資金投放等都有具體的執行標準,他現在的成功有目共睹,這不正是制度化管理重要性的體現嗎?
四、人性化之介紹:
1.自然屬性的三個定律:
(1)人的生理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要求擁有快樂而不是痛苦!
(2)人的心理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貶抑!
(3)人的心靈層面的自然屬性是“人類總是希望有長久的目標而不是虛度一生。”
2.社會屬性的三個定律:
(1)對行為后果的考慮。
(2)對自己長遠目標的考慮。
(3)對人生價值的考慮。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