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家譜簡介
明初就一批著名文學家為江西吉水周氏家譜寫序。如:解縉的《吉水桑園周氏族譜序》、楊榮的《周氏族譜序》(此譜為明初翰林院編修周敘重修)、金幼孜的《周氏族譜序》(此譜為明初大理寺少卿周彥奇、國子監博士周歧鳳重修)。
周氏來源
始祖:后稷
起源主要有四:
1.出自周昌、周任之后!逗訄D運錄法》載,遠古黃帝軒轅氏有大將周昌,商代有太史周任,兩人后代均以周為姓氏,分散于古時的汝南(今河南、安徽一帶)、廬江(今安徽、湖北境)、潯陽(今屬江西)、臨川(今屬江西)、陳留(今屬河南)、沛國(今河南、安徽、江蘇境)、泰山(今屬山東)、河南(今屬河南)等地。
周姓始祖--后稷
2.出自姬姓,始祖后稷。后稷母親為姜螈,父親為帝嚳。西周初年人們就把后稷奉為周族的始祖,后稷的裔孫古公?父(即周太王)為狄所逼,率領族人自邰遷徙至陜西岐山下周原,從此稱為周族。到文王姬昌時,以國為氏。周姓主源另有一說,即東周時期周公黑肩(即周桓公),曾率軍協助周桓王討伐鄭國。后周王朝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內亂,周公黑肩卷入其中被殺,后輩子孫有因“周公”姓者,改姓周。
3.少數民族改為周姓!段簳?官氏志》記載:“獻帝以兄為紇骨氏,后改為胡氏。次兄為普氏,后改為周氏。”唐朝上元年間,少數民族有“暨佐時”(音譯)三字姓改為周氏。代北(今山西東北部)復姓“賀魯”氏,改為周氏,賀魯氏是由“夷”(少數民族)變為周姓。
4.他姓改為周姓。唐朝先天、開元年間,姬姓為避唐玄宗名諱,改為周姓。五代后梁成油死后被梁太祖朱溫賜姓周。元朝末年,福建泉州蘇姓改姓周,并遷移臺灣新竹。清朝初年,明朝長沙藩王吉王子孫在明亡后逃往寧鄉周家,為避禍改姓周。
周氏祖訓
1、乾坤廣大,繁榮新隆;
勛業光輝,照耀祖宗;
志謀高強,超群達眾;
邦國豐富,勤亦元玄。
2、宗譜記載,
周氏族人恪守祖訓,
耕讀傳家,
守分睦鄰,
對于地方義舉,
莫不踴躍向前。
周氏遷徙
周姓最初發源于今陜西渭河原地區。周姓由西向東遷徙繁衍,與周王朝都城由陜西向河南東遷有密切關系。自王東遷洛陽后,周氏得到大舉繁衍,曾一度成為巨族。戰國秦漢時期,秦滅六國時對各國貴族的遷徙,以及秦末戰亂,為周姓發展、擴散提供了條件。這一時期周姓遷徙到今河南南部、江蘇北部等地,并在當地形成望族,即汝南周氏、沛國周氏。魏晉南北朝時,因北方長年戰亂,出現了第一次民族大遷徙,周姓族人也隨從中原的士族大舉南遷。隋唐前后,周姓又有大規模發展,唐末五代連續幾十年的軍閥混亂,特別是北宋末年金兵南下與南宋末年蒙古兵南下,這幾次大戰逼使河南、山東一帶的中原周姓大量南遷,主要遷往福建、浙江、廣東。唐初,有周姓族人隨陳元光入閩開基福建漳州。
唐朝末年,河南光州固始縣周姓遷徙福建建甌馬伏為世居地,稱為“馬伏周家”。北宋太宗淳化二年又遷居福建崇安仙店。北宋末年,金兵攻陷汴京,河南固始周姓隨宋南渡,遷至閩汀寧化(今福建寧化)。南宋末年元朝初年,這支周姓,繼續南遷入廣東梅縣。北宋滅亡時,山東、河南一帶周姓,大批隨宋高宗南渡長江,定居浙江,陸續分布于杭州、諸暨、紹興、蕭山等地。周姓入粵是北宋末年與南宋末年從中原南徙。如新會橋亭房周氏及沙富房周氏,原籍均在河南,分別是南宋初年隨宋高宗南渡與南宋末年隨宋少帝南徙的。元末明初,江西吉安府周姓移民湖南邵陽地區。明清以來,周姓比較集中的省份是江蘇、浙江、廣東、湖南、湖北、江西、福建等省。周姓在臺灣主要集中在臺南、臺北兩地,大多是由北方南遷福建和廣東,再由福建、廣東移居臺灣的。大陸周姓移居海外,始于鴉片戰爭以后的晚清時代,主要來自大陸的福建、廣東。如今周姓人口列全國第九位。
周氏字輩
山東周氏族譜山東省周氏字牌輩序:~隆、茂、慶、傳、長、廣、生(升)忠、厚、嗣(世)、志、永遠、禎(元)、正、方。后又續序:志德開宏運達孝毓富祥教禮培家訓信義作保章。
山東周氏(濟南市濟陽縣)族譜輩序:師 建 傳 吉 昌 培 成 瑞 吉 祥 行 家 尊 孝 友 玉 國 安 民 良 湖南衡陽藍江周氏始遷祖彥升公,宋理宗時由江西吉水遷居衡陽南鄉矮嶺,派衍三房。長木甫公裔居衡陽木口、衡南石筍;次林甫公裔居衡南藍江橋、祁陽大營驛、邵陽東觀橋;三森甫公裔居祁陽馬江埠、貴州畢節,字牌輩序:宗興士起,上承祖光,訓遵禮制,學景連芳,才可治朝,德足安邦,宏緒遠裕,萬億祥昌,時逢盛世,祝壽昭彰,榮登先第,今古頌揚。彥升林甫公班行:碧添景有志 丹廷一宗家 再尚萬年書 應時享榮華 鴻才克尊禮 高賢太極傳 篤親昭穆序 作述慶長綿 世代輔國政 功偉德乃彰 奉先惟思孝 丁衍愈輝昌
河南周姓族譜 (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張店鎮牛三門村周莊)周氏字牌輩序: 機 奎 濂 樹 炳 城 錫 永 松 煥 培 銘 源 本 熙 桃 釗 淮 橋 照
寧鄉河塢周氏始祖層樓公,字上一,明洪武間自江西吉水泥田徙湘,開基于寧鄉河塢,生三子:華甫、華福、華祿,開三大房。清雍乾年間建祠堂于河塢。族譜始修于康熙42年(1703),嘉慶元年(1796)續修,道光9年(1829)三修,同治5年(1866)四修,光緒30年(1904)五修,1931年六修,六修時人丁12573人。派語:層華世思,永陟祖亭,乾元邦正,國善慶明,勵志希儒,為學之珍,文成席聘,科第先登,家尚修齊,達以治,功垂名列,佐輔良賓,德澤遠守,嵩岳聚靈,英才蔚起,式廓長增。
寧鄉灘山周氏支祖鳴皋公,諱思本,字鶴九,為濂溪公九世孫,居江西吉水泥田,出為荊州教授,無心仕官,與季子玉濱公卜業于寧鄉灘山。濱公生五子:佩、杲、佾、儒、傅,衍為五大宗。佩、杲衍派灘山,佾衍派獅沖,傅衍派古樓,儒衍派山底。明成化間始修族譜,清乾隆9年(1744)各房分修,道光4年(1824)佾房與益陽合修,佩、杲、儒、傅四房合修,同治7年(1868)、光緒29年(1903)、1931年四房續修,1998年儒房七修。嘉慶4年(1799)建鳴皋公祠于灘山。派語:典雅思玉,德教性榮,國正天心順,官清治緒賢,才逢光景運,勛業樹鴻基,端本先敦孝,芳名奕世垂。
四川成都(現湖北恩施自治州)周氏字輩:太祖應朝忠,永遠世代興,丕振仙仁月,長源玉厚坤。\
四川資陽周氏祖先周應斗由湖廣省麻城縣孝感鄉遷居四川省資陽縣中和鄉。遷居時間是在張獻忠繳四川后隨湖廣填四川遷入四川。資陽周氏族譜:德作猷嘉戰,光照景運祥,隆昌?杰起,宗范圖書長,?奕徽謨烈,耀揚振典常,代承賢裔著,祖澤裕胎芳。 遂寧市汝南周氏用的字輩是:舊班行景桂添千萬,(廷),仁義禮智志,信才文國大,友明子成應,理忠守以正,??道宏行必茂,存良永吉盛,立德世榮昌。新班行漢相功勛(?)懋,???宋儒道(法)學名,賢才(能)沾國(君)澤,?佑啟(啟)紹書香。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