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馮、同本司馬”的由來
司馬氏名人?司馬遷公元前108年司馬遷正三十八歲時因其父司馬談去世,子襲父職,擔任太史令十年,從事撰寫偉大的史學著作《史記》。《史記》尚未完成,他就遭李陵之禍,受刑入獄二年零兩個月。他罹禍的原因是為在作戰時投降匈奴的好友李陵說了話,觸怒了漢武帝劉徹。當時領兵與匈奴作戰的元帥是漢武帝愛姬李夫人的長兄李廣利,其弟為李延年。李陵是李廣利部下一將。李陵作戰失利與李廣利的作戰部署和不能及時供應糧草有密切關系。司馬遷在指責李陵降敵的同時,不畏權貴,把當時的真實情況一一奏明武帝,直接冒犯了皇親國戚李廣利、李延年弟兄,當然難免招禍。
那天,司馬遷在向武帝陳奏了自己的看法之后,回到家里還憤憤不地和他的兩個兒子談論這件公案。他共有二男一女,長子叫司馬臨,次子叫司馬觀,都是讀書識理的青年。他們聽說父親替李陵降敵辯護,都大為吃驚,就趕快找來妹妹司馬英商議對策。司馬英當時只有十幾歲年紀,由于父親的言傳身教,深通事理,擅長詩文。父親撰寫《史記》,她還幫著搜集和整理史料。司馬英知道父親替李陵辯護,冒犯了權貴,非同小可,必然要大禍臨頭,就勸兩位哥哥立即外逃避罪,以免株連。司馬遷當時卻不以為然地說:“李陵投降匈奴,連三尺孩童都知道是犯了叛國大罪,至于是真降假降,現在誰也難以斷定,也不必妄加推測,但李廣利援兵不發,糧草不到,卻也是鐵的事實。我作太史令的人難道連這樣的事實都不能講嗎?至于降罪的事,那就要看圣上的裁決了。”誰知他的話剛說完,圣諭就到:傳司馬遷受審。他從此就受刑入獄。 這一下全家驚慌,不知如何是好。還是司馬英有主意。她對司馬臨和司馬觀說:“兩位哥哥可速離京師長安,以免和爹爹同遭不測之禍。”“那妹妹你呢?”司馬弟兄同時說。“爹爹已將我許配楊敞公子,雖未成親,但我卻可去楊府避難。楊家聲勢顯赫,李廣利弟兄雖為皇親國戚,諒也奈何楊家不得。至于家中其他人等我另有安排,哥哥不必操心。 司馬臨弟兄告別了司馬夫人和妹妹等正準備起身時,司馬英又說道:“兩位哥哥外逃,朝廷必要派人捉拿,不如改名換姓,以防萬一。” 司馬弟兄覺得有理,但改為何姓,卻頗費思索。司馬英見他們為改姓這件事反復商議,一時難決,怕延誤了時間,就接著說:“現在改姓,仍要不忘是司馬子孫。妹妹以為可將司馬二字分開,一家姓司,一家姓馬,或將司字加一豎改為同,將馬字加兩點改為馮。這樣雖千百代后亦可知為司馬氏之后。” 他們聽后覺得有理,就將姓分別改為同,馮,遠逃他鄉而去。所以司馬遷的后代不姓司馬而姓同或馮。
司馬英后來與楊敞結婚,楊敞曾任兩漢宰相,其子楊惲有文名,留有《報孫會宗書》,被收入《古文觀止》。后因當時出現日蝕,有人誣告是由于他傲世不恭所致。廷尉又搜得其與會宗書,將他以大逆無遭罪腰斬于市。后人《謁太史公墓》詩中“定策猶孤女,能文有外孫”句中的“孤女”和“外孫”即指司馬英與楊惲二人。
據說,西晉武帝司馬炎為司馬觀的個世孫。公元三一O年,即永嘉四年,西晉懷帝司馬熾因司馬遷與,自己同宗而批準漢陽太守殷濟的奏請,對司馬遷追力口謚號,將其墓自高門村遷于今日的司馬祠,并建石室,立碑樹垣。至此,司馬遷死后數百年無人過問,一直被封建統治階級冷落嘲笑的境況才開始改變。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