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今日新聞 > 正文
郡望堂號
1.郡望:
河內(nèi)郡:古以黃河以北為河內(nèi),以南、以西為河外。春秋末期楚、漢之際,約在公元前三世紀末置郡,治所在懷縣(今河南武涉),當時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黃河以北、京漢鐵路以西一帶地區(qū),包括汲縣。魏文帝黃初年中,河內(nèi)郡析置朝歌郡(今河南淇縣)改屬冀州(今河北冀縣),四縣隨之改屬、后又回歸河內(nèi)郡。屬司州河南尹的有卷(今河南原陽)、原武、陽武三縣。屬兗州(州治廩丘,今山東鄄縣)陳留國的有封丘、酸棗、丘、長垣四縣,屬兗州東郡的有燕。西晉時期移治野王(今河南沁陽)。隋朝時期于野王為河內(nèi)縣,隋、唐兩朝的河內(nèi)郡即懷州。元朝時期設為懷慶路。明、清兩朝為懷慶府,河內(nèi)縣之名不變,常為治所。民國政府時,改河內(nèi)縣為沁陽縣。
扶風郡:周朝時期置郡,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興縣、咸陽市一帶地區(qū)。漢朝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置右扶風,與京兆、左馮翊合為三輔,治所在今陜西省興市,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長安縣以西、鳳翔縣一帶。三國時期曹魏國改名為扶風郡,治所在隗里(今陜西興),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麟游縣、干縣以西,秦嶺以北、山東省原縣以南一帶地區(qū)。五代時期后漢將其轄地定在今陜西省咸陽市一帶地區(qū)。西晉朝時期移治到池陽(今陜西涇陽),南北朝時期的北魏移治所到好疇(今陜西乾縣)。隋、唐兩朝以今陜西岐州一帶為扶風郡。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qū)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qū),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后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于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武功郡:戰(zhàn)國時期秦國秦孝公置郡,治所在今陜西省眉縣東部一帶地區(qū)。漢朝時期置武功縣,故城在今陜西?縣東四十城,后漢移置故?城,故治在今陜西武功縣西南。北魏時期省美陽縣置武功郡。北周時期郡廢,改美陽置武功縣。金國時期改曰牙亭。元朝時期復稱武功。清朝時期屬陜西乾州,今屬陜西關中地區(qū)。
藍田縣:秦朝置雍州藍田縣,以地產(chǎn)美玉(次等美玉叫藍)故名。北魏時期并入霸城縣,后復設藍田縣。北周時期升為郡后又置藍田縣,此后一直沿襲至今。其時轄地在今陜西省西安市藍田縣。藍田縣是人類始祖的發(fā)祥地之一,有聞名中外的公王嶺“藍田猿人”遺址,唐朝詩畫家王維輞川別墅遺址,被譽為“第二敦煌”的佛教凈土宗勝地水陸庵,蔡文姬紀念館、兼有華山之險、黃山之秀的省級自然風景區(qū)王順山森林公園等一大批人文、自然景觀,名勝古跡還華胥新石器時代遺址,輞川、湯峪溫泉等。
2.堂號:
河內(nèi)堂:以望立堂。
武功堂:以望立堂。
扶風堂:以望立堂。
藍田堂:因線立堂。
洛陽堂:以望立堂。
蘆山堂:北宋的時候,蘇蘆山發(fā)明了世界上第一臺天文鐘水運氣象臺,集觀測天體、演示圖象與自動報時于體,比歐洲人發(fā)明的時鐘表早了六百余年,被譽為中國時鐘的祖師,世界鐘表之父。蘇氏以“蘆山”為堂號。
忠孝堂:資料有待補充。
白玉堂:資料有待補充。
路陽堂:資料有待補充。
嵋山堂:資料有待補充。
德有堂:資料有待補充。
有瞵堂:資料有待補充。
四件堂:資料有待補充。
介眉堂:資料有待補充。
永思堂:資料有待補充。
繼緒堂:資料有待補充。
聚星堂:資料有待補充。
蘇氏宗祠通用對聯(lián)
1.四言通用聯(lián):
三蘇望族;五鳳功臣:上聯(lián)典出北宋朝時期的散文家蘇洵(公元1006~1066年),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以文章名于世。其散文語方流暢,筆力雄健,與子蘇軾、蘇轍合稱“三蘇”。下聯(lián)典出西漢朝時期的大臣蘇武(公元前?~前60年),字子卿,杜陵人(今陜西西安)。漢武帝時為郎。漢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將持節(jié)出使匈奴,被扣。匈奴貴族多方威脅利誘,欲命名投降;后將他遷到北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邊牧羊,揚言要公羊生子始可釋放。他歷盡艱辛,留居匈奴十九年行節(jié)不屈。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至漢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方獲釋回朝,官至典屬國。死后,漢宣帝(年號五鳳)命畫其像于麒麟閣,以彰其節(jié)操。
五教傳誦;片言息爭:上聯(lián)典出隋朝時期的武功人蘇威,字無畏,由高?推薦,歷官兵部尚書、刑部尚書、尚書右仆射(宰相),與高?共掌朝政。他以廉潔謹慎著稱,又多次就輕賦、節(jié)儉等事進諫,都被文帝采納。隋煬帝時繼任宰相,后因高?被殺及直言進諫而免官。曾著《五教》,全民傳頌。五教,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常道德。下聯(lián)典出北齊時期的武強人蘇瓊,字珍之,歷官刑獄參軍、南清河太守,境內(nèi)清明。有憶普明因兄弟爭田而久決不下,他對兄弟二人說:“難得者是兄弟,易得者是田地。有什么可爭的呢?”乙普兄弟深受感動,便不再爭了。
引錐剌股;仗節(jié)全忠:上聯(lián)典指戰(zhàn)國時期東周洛陽人蘇秦,字季子,從鬼谷子學縱橫之術,出游數(shù)年,裘敝金盡,憔悴歸家,父母不認他,嫂子不為他做飯,妻子連織布機都不下。于是發(fā)奮讀書,瞌睡時便拿錐子刺大腿,終于學成。后入齊國從事反間活動,又聯(lián)絡六國合縱抗秦,身佩六國相印。《漢書?藝文志》縱橫家有《蘇子》三十一篇。下聯(lián)典指西漢朝時期的杜陵人蘇武,字子卿,漢天漢初年任中郎將,奉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貴族對他多方威脅利誘,又把他遷往北海邊牧羊,堅持十九年而不屈服。始元年間,漢與匈奴和好,才被遣送回朝,官典屬國。節(jié),謂符節(jié),古代使者所持的憑證。
若蘭織錦;小妹工詩:上聯(lián)典指十六國時期的前秦女詩人蘇蕙,字若蘭,丈夫竇滔任秦州刺史,因罪遷徙流沙,蘇蕙織錦成《回文璇璣圖詩》寄去,表達思念之情。唐朝武則天曾作《璇璣圖序》,說它“顯現(xiàn)五彩,縱橫八寸,題詩二百余首,計八百余字,縱橫反復,都成詩句”。下聯(lián)典指文學故事人物蘇小妹,相傳是蘇洵的女兒、蘇軾的妹妹。與秦少游新婚之夜,故意用詩詞、對聯(lián)考試秦少游,后在蘇軾暗中幫助下,秦少游才得完成。
眉山三杰;滄浪一亭:上聯(lián)典指北宋朝時期的文學家、眉山人蘇洵、蘇軾、蘇轍父子。蘇洵字明允,嘉?年間得歐陽修推薦,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書省校書郎、霸州義安縣主簿。文章語言曉暢,筆力雄健,有《嘉?集》。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嘉?年間進士,神宗時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又因作詩“誹謗朝廷”貶至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潁州,官至禮部尚書。文章汪洋瓷肆,明白暢達;詩作清新豪健,善用夸張比喻,獨具風格;詞開豪放一派,對后代很有影響;又擅長行書、楷書,用筆豐腴迭宕;能畫竹,還喜作枯木怪石。詩文有《東坡七集》。蘇轍,字子由,號潁濱遺老,嘉?年間進士,歷官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宰相)。著有《欒城集》。父子三人合稱“三蘇”,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下聯(lián)典指北宋朝時期的詩人蘇舜欽,字子美,綿州鹽泉人,遷居開封。景?年間進士,曾任大理評事,慶歷年間由范仲淹推薦為集賢校理、監(jiān)進奏院。當時,他岳父杜衍為宰相,對政事有所整飭,反對派便通過誣陷蘇舜欽而打擊杜衍,于是,蘇舜欽因小事被除名,退居蘇州滄浪亭。詩風豪健,為歐陽修所重;又工書法、擅長散文,有《蘇學士文集》。
2.五言通用聯(lián):
乾坤容我靜;名利任人忙:此聯(lián)為代學者蘇曼殊(公元1884~1918年)自題聯(lián),現(xiàn)懸于浙江舟山普陀寺。蘇曼殊,字子谷,廣東中山人,生于日本,父中國人,母日本人。有《蘇曼殊全集》。
漢室忠臣第;宋朝學士家。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lián)。南雄珠璣巷位于梅嶺山下,是廣東僅存的宋朝古巷道,被稱為“廣東第一巷”珠璣巷的得名始于唐朝張昌七世同居,朝廷知道后為表彰其孝義特賜珠璣絳環(huán)。自梅關開通以來,梅關驛道就成為中原和江南通往嶺南唯一的一條大道,也是北上商貿(mào)交易和南遷移民的重要交通路線,珠璣巷便成了這條驛道上的一個重要墟鎮(zhèn)。前人楊廷桂在《南還日記》中描寫:“途中行旅如蟻,擠擁甚于觀劇。大量來自中原各地移民及商人進入嶺南珠璣巷,又經(jīng)此轉(zhuǎn)至珠江三角洲及廣西以至海外謀生,其后裔遍布嶺南、港、澳、臺和海外各國。”看來珠璣巷是大部分珠三角居民的發(fā)祥地,海外華僑的祖居。據(jù)珠璣巷南遷后裔聯(lián)誼會搜集的各地南遷后裔一百四十三姓族譜記栽,由珠璣巷播遷粵、港、澳、臺及海內(nèi)外的后裔數(shù)千萬人,都承根認脈,均稱珠璣巷為“七百年前的桑梓鄉(xiāng)”。
3.七言通用聯(lián):
武著遷秋源苦竹;功傳萬代念蘆山:此聯(lián)為臺灣省新竹縣東鎮(zhèn)蘇氏公祠“武功堂”聯(lián)。聯(lián)首嵌“武功”堂名。聯(lián)語典指西漢時,杜陵人蘇建以校尉跟從衛(wèi)青出擊匈奴有功,封陵侯,定居武功,成為望族,故稱武功堂。蘇建后人蘇益隨王朝、王審知于唐末入閩,為福建“蘆山堂”蘇氏始祖。清乾隆、嘉慶年間,從汀州府永定縣苦竹入臺灣的蘇氏,多定居于新竹,建武功堂。對聯(lián)寫出了蘇氏先祖自陜西武功遷福建的足跡,表達了臺灣新竹尋根問祖的感情。
襟懷談定天無二;氣象光昌月是元:此聯(lián)典指東漢朝時期的陵人蘇章,字孺文,安帝時舉賢良方正,官冀州刺史,當時有老朋友任清河太守,貪山贓枉法,蘇章到清河去查處他,他沒宴招待,熱情敘舊,并高興地說:“人人都有一個天,只有我有兩個天。”蘇章說:“今日我和老朋友飲酒,是私誼;明日冀刺史辦案,是公法。”果然依法處理了他,一州肅然。
唐宋八家三席占;指揮六國一身榮:上聯(lián)典出唐、宋兩朝的八個散文作家,即唐朝的韓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其中蘇氏占了三人。下聯(lián)典出戰(zhàn)國時期的縱橫家蘇秦(公元前?~前284年),東周洛陽人(今河南洛陽),字季子。他曾與趙奉陽君(李兌)共謀,發(fā)動韓、趙、魏、齊、燕五國合縱,迫使秦國廢帝請服,退還部分侵地。趙封他為武安君。
北海牧羊不屈志;南天放鶴超然情:上聯(lián)典出西漢朝時期的大臣蘇武事跡。下聯(lián)典出北宋朝時期的文學家蘇軾典故。
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上聯(lián)典指“三蘇”既是散文家,又長于詩詞。下聯(lián)典出北宋朝時期的六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陳師道和李鷹并稱為蘇門六君子。其中前四人,在《宋史.黃庭堅傳》中謂“天下稱為四學士”。
發(fā)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此聯(lián)為北宋朝時期的文學家蘇軾(公元1036~1101年)自題聯(lián)。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今四川眉山),與歐陽修一起參加詩文化大革命新運動,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青山有約常當戶;秋水為神不染塵:此聯(lián)為蘇軾詩句聯(lián)。
勸子勿為官所腐;知君欲以詩相磨:此聯(lián)為蘇軾詩句聯(lián)。
無數(shù)云山供點筆;且將墨竹換新詩:此聯(lián)為蘇軾詩句聯(lián)。
北客幾人謫南粵;東坡到處有西湖:此聯(lián)為廣東省惠州市西湖蘇(軾)公祠聯(lián)。
4.八言以上通用聯(lián):
倚靠君山,雙龍應侍;聚回沙水,百鳳和鳴:廣東省南雄縣梅嶺山珠璣巷蘇氏宗祠聯(lián)。
瑞雪飛花,映中郎之節(jié);金蓮絢彩,輝學士之文:上聯(lián)典出西漢朝時期的大臣蘇武事跡。下聯(lián)典出宋朝時期的進士蘇舜欽,字子美,范仲淹薦其才,召試集賢校理。好為古文詩歌,其體豪放,往往驚人。善草書,酒酣落筆,爭為人所傳。有《蘇學士集》。
才名列大家,父子媲美;文章雄百代,喬子流芳:全聯(lián)典指北宋朝時期的眉山“三蘇”。
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yè)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yī)學院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yè)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yè)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yè)學院司法警務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