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各地各單位黨組織生活的現狀看,黨內組織生活在其內容、參與度、組織形式和質量等方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黨員的黨性意識淡薄,參加組織生活積極性不高。一些黨員尤其是農村及非公組織中的黨員,黨性不強,先鋒模范作用減退,甚至把參加組織生活當作一種“負擔”,不想參加黨組織生活,部分流動黨員要么工作單位沒有成立黨組織,要么沒有固定的工作單位、無法將組織關系轉出,導致一些農村和社區的黨組織生活不夠正常。
(二)黨組織建設軟弱渙散,組織生活的管理不到位。有的基層黨組織,不能正常開展“三會一課”,甚至連黨員大會都很少召開,一年就是“七一”和發展黨員時開會。有的單位黨內組織生活組織隨意,管理松散,臨時通知,組織者準備不充分,對參加黨組織也沒有作要求,缺乏嚴肅性,缺乏對黨員的教育、管理、評價、考核等有效的監督制約機制和激勵約束機制。結果造成參加組織生活的人數下降,質量不高,甚至不能正常開展。
(三)組織生活內容陳舊,形式主義嚴重。黨組織生活的內容老化,活動形式單調是目前一些基層黨組織的突出問題。有的組織生活對涉及黨員、工作、生活的問題分析不多,對黨員關注的熱點把握不準,組織生活就是念念文件、讀讀報紙,不聯系實際,針對性不強。有的單位的黨組織生活不注重政治,嚴肅性不夠。
(四)黨員教育活動缺少經費和場地保障,嚴重制約著組織生活的開展。大部分基層黨組織,特別是村一級的黨支部和效益差的企業,因為嚴重缺乏經費,黨組織生活很難正常開展。據調查了解,多數村委會年集體經濟收入在3萬元以下,有的僅有財政撥的一點經費,除訂閱黨報黨刊和電費、電話費等開支外,所剩無己。組織一次會議,開個工作餐都沒錢,要組織外出活動,更是天方夜譚,使基層黨組織處于十分尷尬的境地。同時,部分農村和“兩新”組織的黨員教育活動缺乏陣地,沒有黨員活動室;有的雖有,但也十分簡陋,缺少必要的辦公用品和圖書、資料。
(五)民主生活會質量不高。部分基層黨組織民主生活會不大正常,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風氣不濃,好人主義之風盛行。一是形式化。把民主生活會當作一般任務,為開會而開會,議題不明,流于形式,沒實際效果。二是庸俗化。把民主生活會開成聊天會,或者工作總結會。三是簡單化。就存在的問題避重就輕,就事論事;自我批評蜻蜓點水,不痛不癢;批評別人“和風細雨”,不及實質,甚至變成自我表揚和相互表揚。
基層黨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組織單元,其組織生活是對基層黨員進行教育、管理和監督的最經常和最基本的形式,是黨實現政治功能的主要路徑之一,也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
《黨章》規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黨的組織生活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督、服務的重要形式。堅持黨的組織生活制度,對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有著重要作用。但是,當前基層黨組織在堅持組織生活制度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對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造成了不利影響,有必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基層黨組織生活的內容
基層黨組織生活主要依托黨支部、黨小組開展,內容一般包括:對黨員進行黨的知識教育,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黨的方針政策及有關業務知識,傳達中央和上級黨組織的文件、指示,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發展黨員,處理違紀黨員和不合格黨員,開展適合黨員特點的各種形式的活動。目前,基層黨組織生活主要形式有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黨課、民主評議黨員等。
以黨支部來說,目前主要有7項組織生活制度:(1)會議制度:支部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2)黨日制度:每周用半天時間進行黨的組織活動。(3)黨課制度:每月進行一至兩次黨課教育。(4)報告工作制度:支部委員會按季度或工作階段,向支部黨員大會作工作報告和自身建設情況的報告。(5)民主生活制度:每半年召開一次支部委員會或支部黨員大會進行交心通氣,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增強團結,改進工作。(6)黨員匯報制度:黨員定期向黨組織匯報、工作和完成支部分配任務的情況。(7)民主評議黨員制度:對黨員特別是干部黨員的、工作、作風和模范作用,采取黨內與黨外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評議,一般每年一次。
二、基層黨組織生活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當前基層黨組織生活主要存在的問題
1.黨的組織生活制度落實情況不好。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涉及表決、學習(理論學習和參觀考察等)、匯報、交流、監督(批評與自我批評)、服務、民主評議等多方面的內容。但從實際情況看,基層黨組織落實黨的組織生活制度普遍不到位。最嚴重的情況是一些支部除了進行表決(選舉、處分黨員)、組織參觀考察等活動外,其他組織生活一概不開展。比較普遍的情況是有選擇性地落實一些組織生活制度。能夠完整開展所有組織生活的支部屬于極少數。
2.黨的組織生活質量不高。從集中學習情況看,理論學習、時政學習和黨課走形式的情況比較普遍,主要讀讀報紙、看看電教片、傳達上級精神,學習方式過于生硬,學習內容過于空泛,黨員對集中學習內容感到枯燥和厭煩,學習效果普遍不佳。參觀考察本是一種比較好的活動方式,但由于普遍不進行總結、引導,結果淪為純粹的觀光旅游休閑。從組織生活的內容看,不少支部開展組織生活時,搞得最多的是參觀考察和休閑娛樂活動,而很少開展學習、服務、報告、批評與自我批評等活動。黨組織生活變成“繳繳黨費,讀讀文件,看看片子,碰碰杯子”,內容與形式不夠豐富,組織生活流于形式,參與者心態淡漠,參與積極性很低。
3.組織生活受黨內權力影響較大。黨章規定:“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督的特殊黨員。”但實際上比較普遍的情況是領導干部的雙重組織生活往往落實不了,而且領導干部職務越高、權力越大,越不參加組織生活。一些領導干部幾乎從不參加支部組織生活。領導干部這種反面示范,對組織生活的正常開展形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4.服務黨員做得很不到位。黨組織為黨員提供服務,其內容應該是很豐富的,例如:通過組織學習幫助黨員提升理論分析水與能力,深入理解黨的重大政策,幫助黨員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幫助黨員在黨組織活動中發揮個人特長、提升成就感,等等。但是,目前除了偶爾開展幫扶困難黨員活動外,其他服務開展得很不理想,特別是不注意創造讓黨員發揮個人特長的機會和條件,黨員個人在組織中缺少成就感。
(二)主要原因
1.對基層黨組織生活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基層黨組織是黨的組織體系的基礎,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黨的組織生活是組織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所謂基礎性工作,就是指很重要,缺了它不行。不僅起不到教育、監督、約束作用,反而降低了黨組織的影響力、號召力,削弱了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如果黨組織主要靠執政的權力吸引黨內外人士,主要靠干部任用這個權力來影響黨內外人士,則其后果是非常危險的。任何一個組織如果缺少活力,就無法對其成員產生吸引力,無法產生歸屬感和凝聚力、戰斗力。因此,縱觀基層組織生活存在的種種問題,歸根到底,在于我們對基層組織生活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
2.對基層黨組織生活重視不夠。黨建工作目標管理雖納入了組織生活的內容,但著重檢查記錄,基本沒有對組織生活質量、效果的測評考核。黨建研究方面更注重研究時髦問題,沒有重視研究如何有效開展組織生活這類基礎性問題。不少單位開展黨組織活動的經費不能保證。在開展理論學習、黨課方面,對基層黨組織的負責人理論培訓嚴重不足,上級黨組織又往往沒有提供理論宣講服務,導致基層黨組織理論學習內容空泛。
3.黨內權力干預組織生活的正常開展。現有的黨內權力體制使得黨內握有權力的各級主要領導干部客觀上處于強勢地位,并且在黨內的強勢程度與其所處黨內權力體系的位階高低、手里權力大小成正比,而一般黨員和干部則相應處于權利弱勢位置,很難對黨內權力進行強而有力的制約與監督。在這樣的權力結構特性下,黨內同志之間的等合作奮斗關系就會被扭曲成一定程度上的權力依附關系,出現以權力意志支配黨內關系、處理黨內事務的潛規則,黨章制度的權威也就被權力意志權威所取代。而一旦下級對上級存在著權力依附關系,黨內民主就難以保證。
三、提高基層黨組織生活質量的對策
黨的組織生活是無產階級政黨區別手其他政黨的重要標志之一,是我黨之所以組織嚴密而且有戰斗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通過黨的組織生活,對黨員進行有效教育管理和凝聚感召,促使黨員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這既是黨的一貫傳統,又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內容。因此,提高基層黨組織生活的質量,增強效果,具有非常迫切的現實意義。
(一)高度重視基層黨組織生活
上的重視要體現在行動上。在黨建目標管理中要增加基層黨組織生活的分量和分值,目標考核要更加科學,從僅僅考查記錄、定性考核等形式上的內容,轉到更加注重考核組織生活的質量和效果,要設置組織生活質量、效果等滿意度測評等定量指標。要加強對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和理論學習輔導骨干的培訓,以便提升理論學習、政策學習的質量。在黨建目標管理中應該對黨組織活動經費的保障情況進行考核。
(二)鼓勵創新
學習借鑒組織行為學關于團隊建設的成果,運用管理科學的理論指導開展基層黨組織生活,推動基層黨組織建設。組織行為學對如何建設團隊,尤其是對如何提升團隊凝聚力,有大量理論研究和實證成果。這些成果完全可以運用到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來。吸收借鑒這些成果方面我們做得非常不好,今后大有可為。按照團隊標準和方法建設黨支部,將取得豐碩成果。要鼓勵組織生活內容和形式創新。如江安縣采取參與對象多元化、組織策劃社會化、活動形式開放化、成效評估科學化的方法,在創新組織生活內容與形式上進行了非常有意義的探索,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上海在開展組織生活集中學習方面,對論壇模式、項目模式、團隊模式、網絡學習、職業設計、專家講座、崗位練兵等進行了積極探索。
(三)領導帶頭示范
團隊建設理論指出,團隊領導的示范帶頭作用是團隊建設的關鍵內容之一。如果領導干部不帶好頭,經常圍著盤子、牌桌轉,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就會是一句空話。因此,要加強黨內民主建設,強化黨內監督。要通過制度性設計,促使領導干部在組織生活方面發揮示范帶頭作用。領導干部講黨課的情況、質量和效果,以及領導干部在組織建設中的示范作用,要納入黨建目標管理測評。
(四)營造條件促進黨員個人成長
要通過組織學習,讓黨員提升自身水與能力。要通過開展活動讓黨員有機會展示自身特長,從而提升成就感,避免只有職務晉升提升成就感的狹窄思路。組織開展公益幫扶活動也是幫助黨員個人提升個人價值和榮譽感的重要途徑。這方面美國有實證研究成果。美國一些地方由于天災造成房屋被毀,中產階層家庭的財產損失特別嚴重,導致家庭主要成員感到絕望。而社區組織通過組織他們參與社區救災和重建,讓他們幫助比他們更窮的人,使他們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自身的價值,從而轉移了財產損失的悲痛,重樹了生活信心。我們在社區共建中要借鑒這些實證成果。
機關基層黨組織匯集一大批優秀的黨員和黨務工作者,機關所從事的各項服務最能體現求真務實、服務發展的精神,機關基層黨組織對提升黨組織生活質量的挖掘空間相當巨大,相信只要開動腦筋,調動廣大機關黨員的積極性、創造性,機關黨組織生活在內容和形式就會有長足的發展,機關黨員面貌也會日新月異。
嚴格組織生活,是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促進黨組織和黨員在各項工作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的一項組織保證。組織生活的質量如何對機關黨的組織的健康發展,對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機關黨組織生活已成為機關黨的組織發展壯大的重要抓手,成為提升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執政能力的重要途徑。就其組織形式和活動的內容而言,幾乎涵蓋了黨內組織生活的全部,應該說它在機關黨的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和必不可少的作用。然而就目前組織生活的整體成效來看,確實還存在著諸多不盡人意之處,與新的形式、新的任務對我們的要求還相去甚遠,與黨員自身發展的需求還不相適應,與黨委、政府對機關黨建工作的要求還有差距。基于以上思考,本文擬從機關黨組織生活的現狀入手,就如何提高機關黨的組織生活質量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現行機關黨的組織生活的基本形式
年來,機關黨的組織生活基本上走上了制度化、規范化和民主化的軌道。其形式而言主要有:黨員大會、支部委員會、黨小組會、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以及黨課、民主評議黨員等,通過以上活動對黨員進行黨的知識教育,學習黨的基本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及有關業務知識,傳達上級黨組織的文件精神,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議定黨內有關重大事項等。總而言之,機關黨組織生活已成為機關黨的建設及黨內活動必不可少的主要形式和途徑。
一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發揮了學習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機關各級黨組織始終把以“三會一課”制度為主要形式的黨內組織生活作為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的最基本途徑。通過組織黨員學習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學習新時期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習傳達中央及上級黨組織的文件精神,學習時事政治、法律知識及相關業務知識,不斷提高黨員的政治覺悟和工作水,從而適應新形勢的需要,更好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
二是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發揮了黨內民主監督的作用。黨員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以民主生活會為載體開誠布公地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監督,互相幫助,分清是非,溝通,總結經驗教訓,統一認識,從而起到相互監督、相互約束、增進團結的作用。尤其是黨員領導干部參加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既增進了同志間的交流,密切了上下級關系,又加強了廣大黨員對領導干部的民主監督,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監督機制。
三是堅持開展有益活動,增強了黨組織的活力和凝聚力。機關黨組織通過開展主題實踐活動及組織公益性的社會服務、義務勞動來教育黨員和體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組織黨員參與社區黨建活動,以黨員志愿者的身份積極為社區服務。創新活動形式,增強活動效果,如:緬懷先烈活動、聯誼活動、歌詠比賽等,對黨員進行教育,通過開展這些黨員喜聞樂見的,既富有娛樂性又有教育意義的組織活動,進一步增強了黨組織的活力和戰斗力。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從目前機關黨組織生活的現狀看,總體上實現了組織生活的制度化,在加強黨性鍛煉,提高黨員隊伍素質,強化黨員的責任意識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機關黨內組織生活在其內容、參與度、組織形式和質量等方面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弊端,主要表現在:
1、組織生活形式主義現象較嚴重,質量不高。部分單位黨內組織生活只滿足于時間、次數要求,形式主義現象突出。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民主傳統只是在形式上繼承,并沒有從實質上突破。在組織生活會、民主生活會上民主氣氛不夠濃厚,放不開,做不到暢所欲言,等待觀望的現象比較嚴重。批評上級怕穿小鞋,批評同級怕傷和氣,批評下級怕影響支持率。由于這“三怕”,造成了過組織生活時自我批評多,相互批評少,你好我好大家好。有的支部執行“三會一課”制度存在著組織隨意、管理松散的現象,有的以學習會取而代之。
2、聯系黨員、工作和生活實際不緊,針對性不強。沒有用心去謀劃好每一次難得的組織生活,隨意性和主觀性的現象較為普遍。目前組織生活會大多以學習教育為主,注重宣傳大政方針,念念文件,讀讀報紙,然后泛泛提幾點要求,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吸引力。黨組織對涉及黨員、工作、生活的問題貼不緊,針對性不強,對黨員關注的熱點和核心問題把握不準,釋疑解惑的說服力不強,組織生活聯系黨員主觀世界,解決問題不夠。
3、組織生活的形式和內容缺乏創新,與形勢的發展不相適應。在現有的機關組織生活模式中,大多數以開會形式過組織生活,而且支部所有的學習和教育活動大多數是單向的,主要由支部書記或者是組織者以灌輸的方式來進行,缺少互動性。組織生活的內容也主要以學習為主,80%的組織生活基本上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由于機關人員流動性少,而且現有黨員比例較高,一些機關基本上全員都是黨員,因此發展黨員、審批事項等在有的黨組織生活中已不存在,這些單位的組織生活內容基本上只剩下了學習。隨著社會的進步,黨員素質的不斷提高,民主意識的不斷增強,獲取信息渠道的不斷多元,現有單調的組織生活方式已很難滿足黨員的需求,與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不相適應。
4、黨員參加組織生活被動應付,缺乏自覺性。有的黨員對參加組織生活持無所謂態度,以工作忙等理由推托,表現出黨員參加組織生活的意識在逐漸淡化。有的黨員反映組織生活形式陳舊單一,內容枯燥無味,沒有吸引力,缺乏參與興趣;有的黨員認為組織生活是“一言堂”,缺乏黨內民主,參與組織生活是一種“負擔”;有的在網絡上下載一些文章在會上應付了事。
5、領導干部參加組織生活較少,監督作用缺失。目前,機關黨員領導干部過好組織生活的意識不強或是被逐漸淡化,總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不參與組織生活,努力游離于組織之外。除了過好每年一次的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外,支部或黨小組的組織生活則較少參加。鄧小同志曾指出:“對于我們黨的各級,應該有監督。這種監督來自上面,來自下面,來自群眾,也來自黨小組生活。”《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規定,黨內監督的重點是各級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而黨組織生活是一個有效的黨內監督途徑,尤其對領導干部。因此領導干部不能經常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支部的組織生活,則組織生活的監督功能就很難體現。
以上問題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對黨內組織生活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到位。忘記了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把《黨章》的有關規定置之腦后。認為黨員教育管理單靠組織生活解決不了多少問題,開展得好不好關系不大。不能真正從戰略和政治的高度上充分認識開展組織生活的重要意義,把組織生活等同于一般工作會議,僅停留在執行制度的要求上,可有可無的比較嚴重。還不能從內心深處真正感悟到組織生活對黨的組織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組織生活質量的高低對黨組織這個機體的生存與發展能有多大的促進作用等。
二是部分黨員對組織生活的認同感存在偏差。更多地把參加組織生活作為義務對待,而不是履行權利。《黨章》規定黨員必須編入一個黨支部參加組織生活,這是黨員的義務,同時也是一種權利。通過參加組織生活,黨員可以行使和享受學習權、知情權、參與權、表決權、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等民主權利。造成這種認識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兩方面:一是由于黨員權利意識不強,沒有充分認識到自己在黨組織的地位和作用,總感到是要我過組織生活,而不是我要過組織生活,把參加組織生活當成一種額外負擔被動應對;二是一些黨組織缺乏黨員是黨的主體的意識,在組織生活中一味強調義務的多,體現黨員權利的少,久而久之,黨員的權利意識在以履行義務為主的組織行為中不知不覺被弱化。
三是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原則性、性不強。有的機關黨的組織不注重引導黨員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強調黨員的先進性,不積極幫助黨員增強組織紀律觀念,使組織生活達不到黨性鍛煉的目的。有的組織生活性不強,不能有效解決黨員的困惑,對黨員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缺乏有力的影響,從而制約了組織生活教育功能的正常發揮。由于組織生活的原則性較差,怕得罪人的心理在起作用,黨內不能開展嚴肅的斗爭,黨內的批評和自我批評的風氣不濃,好人主義之風盛行,不同程度地影響了組織生活會的質量。
四是一些黨員領導干部對組織生活的重視不夠。其根源在于有的黨員領導干部不能正確處理好與機關黨組織的關系。在黨的組織中,不論職務高低,都是一名普通黨員,都應把自己置于所在黨組織的監督之下。由于不能調整自己的角色,對參加支部的組織生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客觀上又存在著公務繁忙的因素,造成一些領導干部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較少。領導干部不能充分發揮表率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影響了機關黨組織生活的質量。
三、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主要對策
黨的組織生活質量直接關系到教育管理黨員成效的好壞。要保證組織生活的質量,提高組織生活的實效性,就必須明確要求,提高認識,加強管理,精心安排。尤其要注意從以下幾方面加以突破:
首先,要對過好黨的組織生活的重要性進行一次再認識,增強主動性。過好黨內組織生活,是中國共產黨有別于其他任何一個政黨的顯著特征,是我黨的性質及其執政地位所決定的,是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提高黨員隊伍整體素質的重要手段。《黨章》規定:黨內不允許有不過組織生活的特殊黨員。因此各級黨的組織尤其是黨組織的主要負責同志要把過好組織生活作為一件頭等大事,在認識上要上水,在工作盤子上要有位置,在具體落實上要有制度。這是確保組織生活不走過場的關鍵之所在。
其次,要注重黨員在組織生活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互動性。黨內組織生活是黨員進行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徑,黨員作為組織生活的主體角色,不只是受教育的客體,還是教育的主體。組織生活的實施只有充分考慮到黨員的主體地位,才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在組織生活會的安排上,可以讓黨員事先參與,對組織生活的形式、內容提出合理化建議,集思廣益,共同謀劃和設計出生動有效的組織生活形式。這樣可以激發支部成員的參與意識,并化作每個黨員的自覺行動。在過組織生活的過程中,要突出民主互動性,人人既是參與者又是組織者,努力營造一種民主和諧的氛圍。要變組織生活傳統灌輸式、說教式為融交流、情感溝通為一體的民主互動式,切實增強組織生活的吸引力。
第三,要緊密聯系黨員工作的實際,增強針對性。機關黨建工作的指導,就是要圍繞發展這個主題,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抓黨建。組織生活也應牢牢把握這一導向,突出服務發展、服務中心工作的主題。在內容上盡可能與本單位實際相適應,與當前工作重點相銜接,與廣大黨員的現狀相協調。但要克服重形式輕內容,重過程輕效果的傾向。在內容的選擇上應當立足時效性和針對性。如:結合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建設,積極開展以此為主題的實踐活動;針對辦公室以文秘工作為重點的特點,組織公文寫作研討等。力求通過組織生活這一教育途徑,充分調動每個黨員在各自崗位上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市經濟和社會的和諧發展獻計獻策。
第四,要發揮領導干部的表率作用,增強引領性。一方面,黨員領導干部不能因自己是行政領導而忽視機關黨組織的監督,要積極帶頭參加黨的組織生活,在黨員中發揮表率作用。另一方面,機關黨組織要按照規定,落實對黨員領導干部的監督,不能因其是行政領導而放棄監督。要建立健全黨員領導干部參加組織生活考勤制度和通報制度,同時在安排組織生活時盡可能周密部署,充分考慮領導的工作安排,做到“兩不誤”,為領導干部參加組織生活創造良好的條件。
第五,要豐富組織生活的形式,增強實效性。組織生活的形式單一會影響組織生活的質量,會影響黨員的參與熱情,選擇有效的形式和載體可使黨的組織生活更加生動有趣而富有成效。所以組織生活的形式應當呈現出多樣性,對傳統的活動形式要有選擇地繼承,有創新地發展。當前,網絡的迅速普及應用,為黨的組織生活開辟了新的活動空間,機關黨組織可以嘗試利用網絡開設黨建網頁,在網上開展黨課教育。建立網上黨組織生活臺,借助QQ聊天工具,開展黨組織生活會,由于相互之間不直接面對面,民主評議時大家可以放下包袱暢所欲言,這為提高組織生活質量提供了一個新的臺。
總之,過組織生活是手段,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是目的。各級黨的組織,只有不斷地總結和提高,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切實做好、做實、做強黨內組織生活這篇文章,才能為實施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戰略,為閩北經濟社會可持續和和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和組織保障。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