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石塔寺村位于苗店鎮北部與郝寨鎮接壤,省道魯姚公路穿境而過,轄石塔寺、付莊、苗莊、胡樓、老溝趙、棗莊、李崗7個自然村,14個村民小組,5580畝耕地,全村人口3326人,53名黨員,村兩委成員7人。煙葉、三粉是全村確定的支柱產業。
全村共有貧困戶201戶743人,貧困發生率23. 87%,脫貧戶73戶294人,已脫貧戶43戶180人。計劃脫貧85戶269人,其中:因缺資金致貧的有35戶110人,因學致貧的有5戶18人,因缺技術致貧的有31戶110人,因病致貧的有12戶27人,因缺勞力致貧的有2戶4人。實現整村脫貧。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精準識別貧困人口
一是加強宣傳,提高認識。鎮村組層層召開干部會議,廣泛宣傳,深入發動,引導農民群眾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發揮主體作用,匯聚精準扶貧合力,集中力量打贏精準識別攻堅戰。
二是搞好配合,精準識別。組織村組干部30余人,與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一起,嚴格按照程序,進村入戶,逐戶調查,進行信息采集,確保貧困戶信息準確無誤。通過精準識別,全村共確定貧困戶85戶269人。
三是認真開展精準識別“回頭看”工作。嚴格按照“一進二看三算四比五定六議”程序,對照“兩不愁,三保障”標準,積極組織村組干部協同駐村工作隊和幫扶責任人對未脫貧貧困戶進行嚴格篩選,確定貧困戶。通過核查篩選,共新增貧困戶12戶38人,退出8戶29人,其中死亡3人。
四是完善機制,建檔立卡。按照農戶申請、群眾評議、公示等程序,對申請表、公示照片、民主評議會等相關資料進行分類歸檔,裝訂成冊。
(二)科學制定脫貧規劃,如期實現脫貧
根據貧困村7項脫貧標準和貧困戶4項脫貧標準,因村施策、因戶施策,科學制定了脫貧規劃。
一是科學制定脫貧村規劃。根據貧困村7項脫貧標準,逐項對照,制定脫貧規劃,努力實現整村脫貧。按照精準到村的要求,全面摸清村情,突出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轉移就業等幫扶重點,研究制定了整村脫貧計劃。
二是科學制定戶項目。根據貧困戶4項脫貧標準,因戶施策,制定脫貧規劃,明確幫扶措施和脫貧途徑,實現早日脫貧。對全村未脫貧的85戶269人通過采取扶持生產發展、轉移就業、大病救助、低保兜底等扶貧途徑,促使貧困戶及早脫貧。其中需扶持生產發展的有50戶170人,需轉移就業的有21戶71人,需大病救助的有12戶24人,需低保兜底的有2戶4人,需要互助金的有51戶。
(三)培育發展產業,實施產業扶貧
1.鼓勵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圍繞三粉加工、煙葉種植、紅薯種植、畜禽養殖等產業,通過煙葉種植專業合作社、運芝家庭農場、銀良三粉有限公司的示范帶動,引導貧困戶積極參與煙葉、葡萄種植和畜禽養殖。目前帶動46戶貧困戶參與三粉加工,32戶貧困戶參與煙葉、葡萄等經濟作物種植,煙葉面積已達600余畝、葡萄300余畝、脫毒紅薯6000余畝;新建養殖場3家。預計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達5000元以上,貧困戶逐步走上產業脫貧之路。
2.建立扶貧基地,帶動貧困戶參與產業發展,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從而實現脫貧。全村共建有種養扶貧示范園、三粉產業園、葡萄采摘園、產業扶貧蔬菜種植基地等4個扶貧基地,為貧困戶拓寬了增收渠道,為320名貧困人口提供了就業崗位。
3.積極爭取扶貧項目,改善農業基礎條件,為產業發展提供支撐。兩年來,共爭取扶貧資金200余萬元,申請小額貼息貸款80萬元,爭取到戶增收項目50萬元。修建扶貧道路5公里,架設橋涵6座,打配機電井16眼,農業基礎條件大大改善,為實現貧困戶及早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下一步打算
1.進一步加大精準扶貧工作力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標語等形式,對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進行正確的政策解讀和輿論引導,對貧困群眾進行正確引導,切實轉變貧困戶等、靠、要的觀念,鼓勵和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扶貧對象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
2.壯大發展產業,把煙葉、三粉、畜牧、經濟林做大做強,帶動貧困戶積極發展產業,增加收入,及早脫貧。
3.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按照制定脫貧村規劃,積極向上爭取項目,搞好對接,把規劃變成項目,并實施好項目,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群眾生活條件,真正實現脫貧。
XX村委會XX自然村坐落在小普線旁的半坡上,現有農戶34戶,人口128人,全村耕地面積70.35畝,人均0.54畝。自然村現有山林50畝,無支柱產業,主要靠種植糧食作物和外出打工維持生活。全村基礎設施落后,住房70%都比較破舊。群眾發展意識不強,缺乏有效的經濟來源。
2002年,該自然村被列為扶貧安居溫飽建設村,于2002年12月1日開始啟動, 2003年5月完成了安居溫飽工程的所有建設項目,12月通過了縣級驗收;為鞏固安居溫飽村建設成果,進一步發展經濟,2004年XX列入了鞏固溫飽奔小康示范村。2005年10月該工程正式啟動, 2005年12月25日全面完成建設工程。
一、項目建設的背景
全村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經濟來源單一。由于自然和歷史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該村基礎設施建設十分落后,特困戶較多,資源貧乏,生活能源極其緊缺。全村房屋破舊,垃圾成堆,雨季污水橫流,村內道路泥濘難行。沒有群眾活動的公共場所。2002年底貧困人口有87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27人,人均純收入僅548元,人均占有糧2公斤,經濟收入主要靠外出打工。全村長期(半年以上)外出打工者10多人,占全村青壯年勞力的20%以上,季節性外出務工人員達50多人,占全村青壯勞力的90%左右。
二、工程建設情況
XX安居溫飽和鞏固溫飽建設工程,是以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為動力,把物質扶貧與精神扶貧,自求發展與多方扶持有機結合,走領導帶頭、部門幫扶、自我脫貧的路子。始終堅持“抓扶貧首先抓領導,抓落實關鍵抓班子”的做法,建立政府、社會、部門、個人“四位一體”的幫扶責任制,重心下沉,定位到村,幫扶到戶,形成了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干的合力。
(一)安居溫飽工程建設情況
XX安居溫飽工程,計劃總投資25萬元,實際完成總投資38萬元。其中到位專項資金15萬元,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23萬元,投資比例達1:1.53,拉動效應十分顯著。
1、村內衛生路面建設項目
衛生路面主道路由集體完成,進戶岔道由各戶負責,只提供水泥和沙子,彈石和鋪設由群眾投工投勞完成。鋪筑了一條寬1?1.2米,長1300米的彈石沙漿水泥路面,改變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落后面貌。該項工程投資5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2萬元,項目資金3萬元。
2、公共活動場所建設項目
該工程所需的水泥、沙子、毛石、空心磚、瓷磚用工程資金支配,其他全部由群眾投工投勞來完成。建設成一個集學習、娛樂為一體的60m2的公共場所,該項工程投資1.8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1.4萬元,項目資金0.4萬元。宣傳欄內的宣傳內容由村委會每個季度更新一次,從而增強群眾科技文化和衛生意識。
3、經濟林果建設項目
按照“六個一”的建設要求,在林業站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共完成了108畝的泡核桃栽培任務,戶均達到3畝以上。為XX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該項工程建設投資1萬元,其中投工投勞折資0.9萬元,項目資金0.1萬元。
4、房屋改造建設項目
該建設項目主要對1戶進行了全面翻修,1戶進行了搬遷,其余進行了粉刷改造,還有20戶農戶自籌資金對原來底矮破舊的大門院墻等進行了改造。該項工程總投資19.4 萬元,其中群眾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達14.1萬元,項目資金5.3萬元。
5、節能改造建設項目
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和減少森林資源的消耗,用沼氣替代傳統的生活能源。建成沼氣28口,全部做到沼氣、衛生廄、衛生廁所三配套。該項工程投資4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6萬元,項目資金2.4萬元。
6、改廁建設項目
結合沼氣建設,廣泛發動群眾,把過去底矮破舊的廁所拆除、改造,做到與沼氣設施一體化。總投資2.6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4萬元,項目資金1.2萬元。
7、改廄建設項目
一直以來,群眾都保持著傳統落后的養殖觀念,在鄉獸醫站的宣傳培訓下,群眾拆除和改造了過去的小廄,建蓋起了衛生廄。該項工程投資4萬元,其中群眾投工投勞折資1.6萬元,項目資金2.4萬元。
8、標志碑使用項目資金0.2萬元。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