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庫村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中,結合貧困山區村實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在精準扶貧的“做”上下功夫,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爭做合格黨員,在精準扶貧工作中有所作為。
為提高素質真學,把黨性挺起來。“能不能把精準扶貧、產業扶貧推進到底,關鍵看黨員領導干部是否敢擔當、有作為。”石庫村黨支部書記、主任王愛明認為,打好扶貧攻堅戰,首先是看黨員干部能不能敢為人先。該村以“兩學一做”為載體,著眼于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以改善村級基礎設施和幫助村民發展產業為出發點,扎實開展學習教育。為解決黨員干部學習積極性不高、不深問題,該村通過利用支部集中學、自學、邀請駐村干部講黨課、第一書記講黨課、重溫入黨誓詞、唱國歌、現場繳納黨費等方式,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系列講話,幫助黨員提升黨性,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
為改善民生真做,把作用顯出來。2012年,王愛明主動放棄外邊上百萬的年收入,回到村里當個小村官,他絕不是圖個什么,真正原因就是那份濃濃的家鄉情結。自他擔任村書記以來,他就立下規矩,必須處處一馬當先,當好標桿,回村這幾年,他從未在村里拿過一分錢的工資,反而先后從自己腰包里掏出十幾萬元幫助困難群眾,支援村里發展。要想富,先修路。為打通影響村民致富的道路,他在駐村工作隊市紀委的幫扶下,多方籌資58萬元,先后新修9公里山路,硬化了3.7公里斷頭路,維修擴建了8公里損壞較嚴重的老水泥路面,鋪架了3座橋,實現了組組通、戶戶通,徹底改寫了石庫人祖祖輩輩走泥巴路的歷史。為解決村民生產生活用水難題,2014年,他和駐村工作隊一起爭取資金15萬元興建了4個混凝土水壩,蓄水60余萬方,有效灌溉田地400畝。去年夏天,又爭取資金11萬元,新改建一座600方的大水池,鋪設管道2萬多米,家家戶戶都用上了自來水。為解決村里十幾家特困戶、五保戶危房問題,他在回村的第2年,自己拿一大部分資金、又找以前朋友贊助一部分資金, 集中新建了4棟13間樓,解決了6戶特困戶住房問題。他還把住在山上的孤寡老人張天超、張天福接到自家住,還給他倆買了臺彩電。下一步,他還準備把老村委會的房子翻修成福利院,集中供養村五保戶。
為拔掉窮根真扶,把產業做起來。扶貧工作是村里的一項重點工作,如何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這是王愛明首要關心的問題。在扶貧道路上,他堅持改“輸血式” 扶貧為“造血式”扶貧,幫助村民找準發家致富的路子:一是發展養殖業。該村有50戶重點貧困戶,通過與農戶溝通,其中25戶有產業發展意愿。該村采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模式,流轉該村原5組農戶耕地380畝,成立谷城天啟種養專業合作社,將25戶貧困戶掛靠合作社,逐戶提供種羊、種豬、種牛。截至目前,該村已發展養牛32頭,羊180只 ,土雞3600只,黑山豬300頭,尤其是為解決特困戶資金不足問題,采取將養殖大戶的母羊無償提供給貧困戶喂養,生下的小羊留貧困戶,一年后母羊再轉給其他農戶,循環喂養,不斷擴大規模。今年,先后發放兩批12戶30多只母羊。二是發展特產業。為促進農民增收,村支兩委和駐村幫扶工作隊商定,提出產業發展要堅持長短結合、以短養長、以長護短的梯進式發展模式,依托山場面積大的資源優勢,提出并確立了以發展油茶、核桃、板栗等特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目前,以低產林改造的方式發展油茶基地500畝;以流轉荒山方式發展核桃基地400畝;以嫁接改造方式發展板栗基地1000余畝。三是發展種植業。石庫村是一個邊遠的生態山區自然村,均海拔500米,四季分明,溫度適宜。他抓住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優勢,因地制宜鼓勵農戶發展具有傳統、經濟價值高的魔芋種植。目前,該村魔芋種植規模已達150畝。同時,鼓勵農戶發展小米、糯小米、高粱、糯高粱等高營養、純天然的新興農產品,進一步拓寬了農民的增收渠道。還利用4個水壩進行水產養殖,引導30余戶村民發展農家樂、運輸業等。通過幾年的發展,村民收入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去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1.6萬元,村民幸福指數逐年提高。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成績只屬于過去,他深知在扶貧的路上還任重而道遠。他將秉持把好事做實,把實事做細的認真精神,帶領村干部改善村容村貌,提高全村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山西大象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山西省最大的集種畜禽繁育、飼料加工、畜禽養殖及屠宰為一體的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2015年實現銷售收入73億元。
集團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家庭農場)”的經營模式,逐步形成了種禽繁育、飼料加工、肉雞(肉鴨)屠宰、生豬養殖等產業鏈。下轄29個分(子)公司, 80余處生產基地,基本形成呂梁、雁北、臨汾、長治、晉城、運城六大聚落。尤其是呂梁聚落,公司不僅在文水縣完善和發展了肉雞產業化項目,同時在孝義市投資2.6億元新建了3600萬只肉雞屠宰的產業化項目,在離石、嵐縣、興縣分別新建了年存欄3000頭-6000頭的種豬場,在文水、汾陽、交城、孝義、臨縣、離石新建了26個標準化商品肉雞養殖場,總投資達5億元以上,直接帶動2000余戶農戶從事畜禽養殖,間接帶動玉米種植戶、毛雞、飼料運輸戶等農戶7萬戶,農戶年增收達10億元以上。
到“十三五”末,集團戰略規劃“53332”,即形成放養500萬頭生豬,300億元的銷售收入,300萬噸飼料銷售,3萬噸調理品銷售,2億只肉雞宰殺。
精準扶貧產業發展體現在生豬養殖上,主要是實現“兩個模式”:
第一個模式:推廣“211”工程,即:一對夫婦建一棟豬舍,飼養300頭左右,占地不到1畝,投資15萬左右,即可實現年收入10萬元以上。公司幫助農戶建設標準化豬舍,農戶交少許保證金,便可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回本,而且農戶工作、生活兩不耽誤,確保了家庭穩定、社會穩定。
第二個模式:推動“1+1+1”發展模式,即:政府牽頭幫助解決土地和水、電、路三,并提供農戶貸款(農戶貸款,企業可提供擔保)等政策支持;村委、合作社組織貧困農民入股,1-10萬元均可;企業參與幫助建設高標準豬舍和生產管理。產生利潤按比例分紅,保證參股農民年最低15%的分紅。這一模式,可帶動沒有資金、又想脫貧的貧困農戶共同參與,實現富裕夢。
為確保以上兩種模式收到實效,讓農戶不承擔養殖市場風險,集團將執行“三固定、五統一”(雛雞或豬苗價格固定、飼料價格固定、回收價格固定;統一提供雛雞或豬苗、統一提供飼料、統一提供藥品、統一制定防疫程序、統一回收毛雞或毛豬”)的“公司+家庭農場+農戶”合作模式,貧困合作農戶按公司要求修建標準化豬舍,交少許保證金、簽定育肥豬委托養殖合同即可發展。由于合同保障,農戶一頭豬凈利潤可達150-200元,按1戶一批養殖300頭、四個半月出欄計算,一年可出欄兩批半、養殖700余頭豬,戶均年收入可達10萬元以上。該模式尤其適合于貧困縣(特別是沿黃的吉縣、大寧、隰縣、永和、汾西,靜樂、神池、五寨、岢嵐,興縣、嵐縣、臨縣、石樓13個縣)。
目前,已有800余農戶加盟集團生豬產業化項目,公司已在山西省范圍內全面鋪開生豬養殖,在六大聚落全部實施生豬產業化項目。在嵐縣普明鎮、方山麻地會鄉、興縣康寧鎮等地已經開工建設高標準商品豬場和種豬場建設項目。與文水縣馬西鄉河西村委簽訂了《扶貧協議》,幫助河西村15戶70人脫貧致富,成功后有望在全省內鋪開。
作為山西最大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有責任、有義務在轉型發展、跨越發展中做出自己更大的貢獻,在“精準扶貧”攻堅戰中再度發力,利用集團制定的“211和1+1+1”產業扶貧模式來帶動更多農戶脫貧,在“十三五”偉大征程中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社會滿意、政府滿意的答卷。
嘉祥縣仲山鎮胡契山村共有1125戶,3158人,耕地面積3120畝,有貧困戶119戶,貧困人口230人。該村是一個班子薄弱、集體經濟空殼、傳統農業種植村,并且是省定貧困村。
張永民同志任胡契山村第一書記以來,嚴格貫徹省、市、縣委關于駐村聯戶和“第一書記”工作會議精神,真正做到撲下身子,扎扎實實開展駐村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針對該村實際,他制定了“強班子,保穩定,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加強了村“兩委”班子的學習教育,提高了黨員干部的政治素質,增強了村“兩委”班子的執行力和戰斗力。二是健全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規范村級議事和工作程序,引導村干部以法治村。三是針對經濟園區征地中出現的不穩定因素,協同鎮、村干部與每一家征地戶和上訪群眾做深入細致的工作,保證了項目征地工作順利實施。四是積極推動實事辦理工作,提高群眾滿意度。投資180萬元的農村電網改造工程,已于八月底完工;投資200多萬元的胡契山小學,正在緊張施工,預計年底基本完工;為胡契山小學協調了價值3萬元的板電腦、教學軟件、電子器材一套;“三資”清理清查、戶戶通、村文化廣場、美麗鄉村建設也正在有序推進。五是積極尋找致富項目。在縣扶貧辦指導和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同鎮、村干部論證選定了扶貧項目1個,目前有關部門正在審定。六是關心貧困人員。聯系愛心企業家為3名貧困大學生捐款捐物1萬多元;爭取縣慈善總會資金1萬多元,救助3名困難群眾;籌集1000多元,慰問、救助貧困戶5人。張書記在所駐村做了大量實事、好事,樹立了威信、凝聚了人心,傳播了“正能量”,贏得了全體村民的一致擁護和贊揚。
縣里精準扶貧攻堅會議召開之后,張書記又積極投入到精準扶貧工作中去,為了扎扎實實做好精準扶貧工作,他充分發揮“第一書記”的作用,進一步加強村級班子建設,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深入開展入戶走訪,在摸排調查的基礎上,詳細了解貧困戶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發展訴求,制定精準的扶貧方案,做到分類實施,找準每類人群精準扶貧的切入點,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爭取上級扶持政策,提高扶貧的精準度。充分發揮胡契山的區位優勢,積極與濟寧生物產業園對接,協調入園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招用貧困人員,指導、引導胡契山村“經濟能人”組建建筑隊、運輸隊、綠化專業隊,優先吸納貧困人員,積極幫助貧困人員就業。針對想發展經濟,苦于缺乏信息、資金、技術的貧困人員,積極與農業、林業、畜牧、經信、科技、人社等部門聯系,爭取產業支持、項目支持、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引導貧困人員自主創業。充分發揮統戰部門優勢,鼓勵工商聯企業家、統戰人士在胡契山投資辦廠、吸納貧困人口就業、動員他們開展扶貧濟困等慈善公益活動。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張永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第一書記”的職責所在、情感所系、組織所托,以實際行動展示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動人風采,以實際行動發揮著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表率作用。
陽曲縣永豐禽業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6月,是一家從事蛋雞飼養、禽蛋銷售配送、農業種植及農業科技開發和推廣服務農業生態公司,是農業部命名的“國家級蛋雞標準化示范養殖場”,是太原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主要產品“德惠康”蛋品被“中國(山西)首屆農博會”授予“金獎”殊榮。
公司位于陽曲縣黃寨鎮柏井村,占地250畝。現有員工170人。2015年末,公司資產總額達6404.92萬元,營業(銷售)收入6831.35萬元、凈利潤436.90萬元。
2015年以來,在太原市工商聯的引導支持下,永豐禽業扎實履行社會責任,積極參與“精準扶貧”工作,為公司所在地柏井村的扶貧脫貧工作,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一、摸清底數,夯實精準扶貧工作基礎
陽曲縣西凌井鄉西莊村全村轄2個自然村,共112戶、432人,全村共有貧困家庭39個,59名貧困人口。如果不能全面脫貧,就無法實現與全國同步小康的奮斗目標。為此,作為西莊村精準扶貧包村單位的太原工商聯,根據太原市精準扶貧的工作要求和目標,并結合西莊村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對口幫扶單位承擔一部分,企業減免幫扶一部分,貧困村民自己出一部分”的“散養雞”精準扶貧具體工作方案,扎實推進西莊村的扶貧脫貧工作。
永豐禽業作為規模化蛋雞養殖企業,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自己應盡的精準扶貧社會責任。根據太原市工商聯的統一要求,永豐禽業在對貧困對象進行識別后,通過入戶登記,實事求是地獲取了貧困對象的各項信息資料,并組織專人將對象信息錄入電腦,建立電子檔案,做到扶貧脫貧心中有數,為精準扶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建檔基礎上,永豐禽業根據各扶貧對象的實際情況,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制定了《永豐禽業精準扶貧實施方案》,提出了精準扶貧工作的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保障措施。并明確了責任人,建立健全了在太原市工商聯統一協調下,相關部門配合,相關責任人具體落實的精準扶貧工作機制。
二、強力推進,精準扶貧發力提速
精確扶貧工作重在落實。為確保精準扶貧強力推進,永豐禽業多措并舉,齊頭并進,扎實推進精準扶貧工作發力提速。
一是直接扶貧
其一,永豐禽業通過招工,直接吸收消化陽曲縣貧困農戶勞動力50人。通過給貧困農戶勞動力安排工作,完成對貧困戶的持續輸血,既擴大了就業、穩定了社會,又有利于企業的發展壯大,實現了政府、企業、貧困戶共贏的發展目標。
其二,依托公司自身優勢,和貧困農戶簽訂養殖合同。永豐禽業為貧困農戶統一提供雞苗、飼料、養殖技術及禽病防疫等服務,解決貧困農戶育雛難、養殖難、賣蛋難、淘雞難的實際困難。通過良好的示范帶動效應,讓500余戶貧困農戶投入到了永豐禽業產業鏈中來,帶動貧困農戶實現脫貧致富。
其三,積極參加社會公益事業。通過參與陽曲縣委統戰部、縣工商聯“同心?助學”等公益行動,出資資助貧困大學生完成大學學業,同時多次參加社會慈善捐贈活動,救助貧困家庭。
二是間接扶貧
直接扶貧只是輸血,但要從根本上脫貧致富,必須使貧困戶具備造血功能。為此,在直接扶貧的基礎上,永豐禽業著力在“造血”上下功夫,通過加強貧困戶的自身“造血”功能,完成脫貧致富。
其一,持續擴大企業生產規模。陽曲縣柏井基地是永豐禽業在建的第三個養殖基地,占地500余畝,是農業循環經濟,目前正在穩妥建設中。項目全部完工后,將建成5萬只存欄標準化蛋雞舍7棟,可飼養優質蛋雞35萬只,同時配套10萬只存欄標準化育雛舍1棟,配套果樹采摘林150畝,日光節能溫室4棟,農業旅游接待綜合樓2000余米。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后,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永豐禽業預計將和400戶農戶簽訂玉米種植合同,帶動農戶種植玉米1600余畝,戶均種植4畝,每畝增收600元,戶均可增收2400元,400戶合計年增收達96萬元,相當于為廣大貧困戶搭建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
其二,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永豐禽業柏井基地斥資60余萬元實施規模化畜禽養殖污染減排項目,新建標準化堆肥場1620m3。項目建成后,在為雞群的生長創造了更為良好的條件,為節能減排工作打下堅實基礎的同時,可有效提高農田肥力,為柏井及附村莊貧困戶減輕大量農業種植成本。
其三,新型農業模式帶動脫貧致富。永豐禽業柏井園區建設有150畝自由采摘經濟林,50畝蔬菜示范大棚。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將吸引太原周邊地區3萬人來園區休閑、觀光、旅游,游客的到來,將大大刺激井柏及其周邊村莊的旅游發展,為貧困村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將逐步提高貧困村民的生活收入。
下一步,在太原工商聯的引導支持下,永豐禽業將進一步積極主動的履行自己的社會責任,進一步完善幫扶措施,在幫扶形式上與整村推進、基礎設施、產業扶貧、技能培訓、勞動力轉移等多種形式和措施結合,為精準扶貧工作,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