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扶貧優惠政策
兜底保障扶貧政策
易地搬遷扶貧政策
教育扶貧政策
產業扶貧扶持政策
創業就業扶貧扶持政策
貧困戶危房改造扶貧政策
生態補償扶貧政策
健康扶貧優惠政策
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在一般人群保障標準基礎上享受以下健康扶貧優惠政策:
一、提高報銷比例。在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醫不設起付線,住院合規醫療費用全部納入報銷范圍;符合分級診療規定規范轉診的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
二、提高慢性病報銷封頂線。特殊慢性病患者門診報銷封頂線在原定額標準的基礎上提高20%。2017年我縣確定的新農合健康扶貧特殊慢病病種范圍及報銷限額是:各類器官移植后用藥全年補助24000元;白血病、惡性腫瘤放化療、尿毒癥三期透析治療全年補助9600元;心腦血管疾病康復期(偏癱、失語)、重性精神病全年補助7200元;Ⅱ型糖尿病、乙型病毒性肝炎全年補助2400元;類風濕性關節炎全年補助1800元;原發性高血壓Ⅲ期全年補助720元。新農合特殊慢性病門診補助,以自然年度計(其中4月1日至6月30日提交資料,辦理全年報銷費用;7月1日至11月30日提交資料,辦理下半年報銷費用)。
三、擴大殘疾人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在已有的運動療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腦癱肢體綜合訓練、截癱肢體綜合訓練、作業療法、認知知覺功能障礙訓練、言語訓練、吞咽功能障礙訓練、日常生活能力評定等9 項殘疾人醫療康復項目的基礎上將康復綜合評定、吞咽功能障礙檢查、手功能評定、衡試驗、衡訓練、表面肌電圖檢查、輪椅技能訓練、耐勞訓練、大關節松動訓練、徒手手功能訓練、截肢肢體綜合訓練、小兒行為聽力測試、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ADI)測評、日常生活動作訓練、職業功能訓練、精神障礙作業療法訓練、減重支持系統訓練、電動起立床訓練、兒童聽力障礙語言訓練、言語能力篩查等20項康復項目納入農村參合貧困殘疾人新農合基本報銷范圍。
四、提高大病保險保障待遇。大病保險起付線按當年標準降低50%執行,不設報銷封頂線;大病保險報銷比例統一提5個百分點;對患有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9種疾病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的大病保險報銷比例再提高5個百分點。
五、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專項救治。2016-2018年,對我縣“健康扶貧管理數據庫”里的建檔立卡農村貧困人口(包括國貧、省貧)和經民政部門核實核準的農村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中,患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兒童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兒童先天性心臟房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心臟室間隔缺損、兒童先天性動脈導管未閉、兒童先天性肺動脈瓣狹窄、食管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終末期腎病等11種疾病的患者,進行集中救治。對上述疾病實行按病種付費,控制醫療費用總額,降低患者實際自付費用。
大病專項救治是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農村貧困人口大病補充醫療保險的順序支付。明確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聯動報銷比例,報銷農村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降低患者實際自付費用。對于列入大病專項救治的病種,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均按現行報銷政策執行(《新農合健康扶貧實施方案》漢合療辦發〔2016〕9號、《漢中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暫行辦法》漢醫改發〔2016〕2號)。符合條件的,納入民政醫療救助范圍,按政策給予救助,個人自付費用仍有困難的患者,通過農村貧困人口大病補充醫療保險予以解決。
兜底保障扶貧政策
(一)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年人均純收入低于3015元的,可申請享受農村低保。在計算收入時,政府給予的獎勵金、撫恤金、救助金,報銷的醫療費用等不能計入。
1.分為A、B、C三檔:
A:250元/人月(家庭成員中主要勞動力因病殘喪失勞力);
B:200元/人月(家庭成員因病殘喪失勞力);
C:140元/人月(其他情況)。
2.辦理程序:戶主(以家庭為?位)申請一鎮 (街道辦)受理審核一縣區民政局審批。政策依據:«關于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加強農村低保和扶貧開發政策銜接工作的通知»(漢民發〔2016〕74號)。
(二)農村五保供養。老年、殘疾或者未?16周歲的村民,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又無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或者其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人無贍養、撫養、扶養能力,可申請享受。
1.分散供養5500元/人年(現金不低于5300元);集中供養6000元/人年(現金不低于5500元)。
2.辦理程序:本人申請(經村組或社區評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縣區民政部門審批。
3.政策依據:«關于提高城鄉低保保障標準和農村五保供養標準的通知»(漢民發〔2015〕17號)。
(三)醫療救助。
1.資助參合參保。特困供養人員按照其個人繳費部分標準給予全額資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中城市“三無”、農村A檔對象給予總額50%資助。
2.門診醫療救助。特困供養人員醫療救助政策范國內個人自費部分給予全額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醫療救助政策范圍內個人自負費用在年度限額內按50%比例救助,日常門診每人每年不超過1000元,重特大疾病門診每人每年不超過4000元。
3.住院醫療救助。
①基本醫療住院救助。特困供養人員給予全額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照70%的比例救助,年度累計封頂線不超過2萬元;低收入救助對象、特定救助對象按50%的比例救助,封頂線不超過1.5萬元。
②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特困供養人員給予全額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對象按70%的比例給予救助,年度累計救助封頂線不超過4萬元;低收入救助對象、特定救助對象按50%的比例給予救助,封頂線不超過2.5萬元;因病致貧對象按照30%的比例救助,封頂線不超過2萬元。
③基本醫療和重特大疾病住院救助金額達到封頂線后,自付醫療費用超過1萬元,再給予超過部分的35%比例救助,救助總額不超過1萬元。
④辦理程序:戶主申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縣區民政局審批。
⑤政策依據:«漢中市進一步完善醫療救助制度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的實施意見»(漢政辦發〔2016〕56號)。
(四)臨時救助。因縣級以上政府規定的困難,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因生活必需支出突然?加,導致哲時出現嚴重困難的特困供養人員;因遭遇特殊困難,暫時無法得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個人可申請。按我市實行分類救助最高不超過8000元。
1.辦理程序:個人申請,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縣區民政部門審批。
2.政策依據:«漢中市臨時救助實施辦法»(漢政辦發〔2016〕31號)。
(五)殘疾人兩項補貼。持有殘疾人證,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的殘疾人以及非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中殘疾等級為一級、二級、三級的低收入殘疾人和其他困難殘疾人可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持有殘疾人證,殘疾等級被評定為一級、二級且需要經常照護的視力、肢體、精神、智力、多重殘疾人可申請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1.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標準:18周歲以下(不含18周歲)殘疾人(以下簡稱殘疾兒童”)每人每月100元; 18周歲以上(含18周歲)殘疾人(以下簡稱“成年殘疾人”)每人每月60元。2.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一級殘疾人每人每月120元; 二級殘疾人每人每月80元。
3.辦理程序:通過村民委員會(社區)向戶籍所在地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社區)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審核。鎮政府(衡道辦事處)報縣(區)殘聯和民政部門審批。
4.政策依據:«漢中市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實施細則»(漢民發〔2016〕43號)。
易地搬遷扶貧政策
1.對縣區扶貧部門精準識別的建檔立卡易地扶貧搬遷戶,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建房補助。對集中安置的,建房補助每人2.5萬元;對分散安置的,建房補助每人1.5萬元,南鄭等川縣分散安置率不高于15%。按照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方米的紅線要求,主推60、80、100方米的戶型。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人均出資不超過2500元, 戶不超過1萬元。
2.對易地扶貧搬遷戶購買商品房給予購房補助。與扶貧搬遷結合的商品房建房成本每方米不超過1500元; 對扶貧搬遷戶購買商品房安置的按1人2.5萬元標準補助, 扶貧搬遷戶原則上按照每人不超過0.25萬元標準出資,人均購搬房面積不得超過25方米,對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到位的安置社區,可將按人補助的配套資金, 以間接補貼、補差壓價等適當方式納入建房補助,但不能簡?的將這部分資金直接補助給建檔立卡搬遷對象。
3.對易地扶貧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給予獎勵性補助。易地扶貧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驗收后, 由縣區政府綜合考慮貧困戶舊宅基地面積、房屋結構和建房面積等因素,根據中省給予的人均1萬元獎勵性補助資金科學制定具體的差別化補助標準, 以戶為?位補助到位。
4.辦理程序:易地扶貧搬遷由扶貧部門確定對象,當地鎮政府與群眾簽訂“三項協議”(搬遷、脫貧、拆舊復星) ,政府建房、分房,群眾在安置點入住,補助款支付給建設?位。對易地扶貧搬遷戶購買商品房的, 由企業申請,縣區政府審定,合理確定價格,群眾購房,驗收付款,補助款支付給建設?位。對易地扶貧搬遷戶舊宅基地騰退獎勵性補助,由群眾按約定時間騰退,鎮辦組織實施,縣區國土局驗收后,獎勵款發放給群眾。
5.政策依據:陜西省國土資源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通知»(陜國土資發〔2016〕81號)、漢中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漢中市移民(脫貧)搬遷建房到人補助辦法等五個辦法的通知» (漢政辦發〔2017〕4號)。
教育扶貧政策
1.對學前一年在園幼兒免保教費,給予每人750元生活補助。義務教育階段補助農村寄宿生生活費,小學每學年1000元,初中每學年1250元,并提供農村學生營養膳食補助,每生每年800元。
2.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普通高中在校生,給予每生每年2500元生活補助;在公辦普通高中就讀的免除學費,在民辦普通高中就讀的按照同類公辦學校免除學費標準給予補助。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就讀公辦、民辦中職學校的學生每年免學費1600元,共3年;入學時發放一次性扶貧助學金3000元,第一、二學年每年發放助學金2000元。
3.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學生申請助學貸款,優先予以辦理,每生每年貸款不超過8000元,在校期間財政全額貼息;還可向就讀高校申請生活補助, 具體標準由所在高校確定(陜西省6000元/年);高職建檔立卡貧困生入學時發放一次性扶貧助學金3000元。
4.辦理程序:學前教育階段按學期申請和評審,按學期發放。按補助標準抵扣伙食費,直補到人,并經幼兒家長簽字確認, 一律不得發放現金,不得以實物或服務等形式,抵頂或扣減補助資金。義務教育階段以餐票、代金券等形式,直補到人, 一般不發放現金。普通高中教育階段按學年申請和評審,經公示后,按學期由學校將國家助學金直接發放至受助學生銀行卡中。中等職業教育階段由學生申請,學校初審,公示無異議后,助學金由學校或者學生資助管理機構集中發放到中職學生資助卡中。高等教育階段,助學貸款由學生在http:/sls.cdb.com.cn/網站在線申請。助學金及生活補助由學生到所在學校申請后, 所在學校組織辦理。
5.政策依據:省教育廳、省扶貧辦«關于印發陜西省教育扶貧實施方案的通知»(陜教財〔2016〕29號)。
產業扶貧扶持政策
(一)農業“三項補貼”:農作物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合并稱為農業支持保護補貼。在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工作全面結束前, 暫以二輪承包耕地面積為準,確權工作全面結束后,以最終確權耕地面積為準。我市實際農用耕地面積的補貼標準為58元/畝。
1.辦理程序:村組核實補貼面積、公示、縣級審核、發放補貼資金。
2.政策依據:«關于全面推開農業“三項補貼”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陜財辦農〔2016〕75號)、 «關于漢中市全面推開“三項補貼”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漢財辦農〔2016〕150號)。
(二)貧困戶生產發展項目: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用于發展種植業、養殖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以及其它增收產業所需的種苗種畜等費用補助。
1.補助標準:由各縣區、各地根據產業實際,制訂具體項日補助標準及辦法予以明確,從中省切塊到縣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整合資金)中安排。
2.補助程序:貧困戶申報、實施項目、實地驗收,按補助標準兌付資金,實行“一卡通”到戶。
3.政策依據:«陜西省產業扶貧項目管理辦法»(陜扶辦發〔2013〕29號)、 «關于改革財政專項扶貧資金管理機制的實施意見»(陜扶發〔2015〕1號)。
(三)貧困村互助資金項目:以財政扶貧資金為引導,村民白愿按一定比例交納的互助金為依托, 無任何附加條件的社會捐贈資金為補充,在貧困村建立的民有、民用、民管、民享、周轉使用的生產發展資金。基本原則是:不出村、不吸儲、不分紅;周轉使用、滾動發展;優先支持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或從事?收經營活動; 不得從事其他未經許可的金融和經營活動。
1.扶持政策:支持貧困村發展互助資金協會,從切塊到縣財政扶貧資金(整合資金)一次性注入不低于30萬元;對貧困戶會員借款用財政資金予以全額貼息。
2.借款程序:借款人填寫“借款申請審批表”→互助小組成員內部討論、并簽字擔保→理事會審批借款申請→理事會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協約, 發放借款→理事會填制花名冊,公示借款信息。
3.政策依據:«陜西省貧困村互助資金試點指導意見»(陜扶辦發〔2009〕3號)、«關于加強貧困村互助資金項目建設的實施意見» (漢扶辦發〔2016〕22號)。
創業就業扶貧扶持政策
以增加貧困人口勞動能力和勞務收人,通過定點職業培訓、勞動預備制培訓、企業崗前培訓等方式,免費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各類職業技能培訓, 貧困勞動力還可免費進行初次職業技能鑒定或專項能力考核,有務工意向的由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和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免費為其提供職業介紹。
對有創業意向的貧困人口免費提供創業培訓,培訓合格后,還可申請享受人社部門的創業擔保貸款,成功創辦企業6個月以上的, 可向當地勞動就業服務局申請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符合低保家庭或殘疾的高校畢業生, 在畢業年度內可由所在學校向當地人社部門申請1000元的一次性就業補助。畢業一年內未就業的貧困高校畢業生,可向當地人才交流中心申請不超過6個月的就業見活動, 見期問每月享受1000元的見補貼。
各類企業(?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經縣區勞動就業服務局認定),與之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按其為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補貼。
各縣區可為貧困勞動力中的就業困難人員開發公益性崗位進行安置,安置人員必須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標準,開發總量不得超過省市規定。
貧困戶危房改造扶貧政策
1.建檔立卡貧困戶中的危房戶,可申請危房改造。各縣區政府負責組織扶貧、住房城鄉建設等相關部門,依據城鄉建設部«農村危險房屋鑒定技術導則(試行)»,對非易地扶貧搬遷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進行核?, 逐戶精準核實,準確劃定整棟危房(D級)或局部危險(C級)房屋級別,建立信息檔案。
2.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補助資金按照戶均不低于2萬元予以保障,由中、省、市、縣財政共同承擔(具體補助標準根據各縣實際確定)。屬整棟危房(D級)的,原則上應原地拆除重建;拆除重建的,每戶補助不應低于各級財政戶均補助之和。屬局部危險(C級)的,必須修繕加固,修繕加固的,每戶補助不超過1萬元; 危房改造建房面積,每戶最大控制在60方米以內。
3.辦理程序:縣(區)住建、扶貧部門聯合鎮、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進行核?鑒定,確定等級。貧困戶提出農村危房改造申請,報經鎮、村和縣(區)住建部門審批同意后,方可開工建設;開工建設前,向危房改造戶撥付全部補助款項的50%。縣(區)住建、扶貧部門聯合鎮、村對危房改造組織驗收, 項目全部合格后,撥付剩余補助款項。
4.政策依據: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等部門«關于加強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陜政辦函〔2016〕329號)。
生態補償扶貧政策
1.在國家公益林區劃界定范圍內的林權所有者可申請中央財政資金森林生態效益補償; 在省級地方公益林區劃范圍內的林權所有者可申請省級財政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到戶補償標準為國家級公益林13元/畝,省級地方公益林3元/畝。
2.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可向鎮辦申請成為生態護林員,經考察確認并工作合格后,給予一年6000元補助,工資補助根據實際考核情況按照“月預付、季結清”的方式兌付給護林員。
3.有在25°以上非基本農田坡耕地、重要水源地15-25°坡耕的退耕主體(農戶或集體經濟組織) ,可自愿向所在村(社區)自愿申報新一輪退耕還林,經審核確認后,可享受國家每畝1500元補助。
4.林業專業合作社(或林業龍頭企業)發展林下經濟帶動貧困人口增收的,可向縣區林業局申請林業產業扶持。
①辦理程序: 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由縣區林業局在經中、省認定的公益林范國內,根據當年中、省下達的兌付任務進行公益林落界登記造冊,將到戶?付面積、到戶補償資金公示無異議后,以鎮(辦)為?位匯總報縣區林業局, 由縣區林業局送縣區財政局審核后,通過“一卡通”直接兌付到戶。
②生態護林員補助由縣林業局牽頭,與縣財政局、縣扶貧辦根據«陜西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細則»,制定選聘工作方案,由鎮(辦)政府組織實施選聘,鎮(辦)林業工作站協助完成。新一輪退耕換林補助由有意愿的退耕主體向所在村(社區)自愿申報, 并逐級上報,經省上批準后,由項目所在的縣區林業局組織編制作業設計后付諾實施,并報備市林業局。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