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達·芬奇畫蛋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意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于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2、孫康映雪夜讀
晉人孫康,家貧而酷愛讀書。夜晚,雖有時間卻買不起燈油,只好默默地回憶,消化白天學過知識。有年冬天,他半夜醒來,感到屋內并非漆黑無光,還能隱約約看到一些東西,原來是皚皚白雪反映所致,這給了他啟發:何不借雪光來看書呢?于是雪夜,特別是月光映照下的雪夜,就成了孫康苦讀的好時光。由于勤奮好學,他終于成為一個有名的學者,并當上了御史大夫。
3、頭懸梁錐刺骨
戰國時蘇秦,與魏人張儀同師鬼谷先生。他夜間讀書,苦心鉆研,困倦欲睡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血一直流到腳步上。
漢代孫敬好學,讀書時,用繩子把頭發系在屋梁上,以防止打瞌睡,來督促自己努力攻讀。
一、《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關鍵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小朋友。萬斯同因為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里。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并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許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于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學者,并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二、《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為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因為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里,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覺自身手下的窗戶竟是教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三、《林則徐對聯立志》
這個故事講的是清代的民族英雄林則。林則徐小時候就天資聰慧,兩次機會下,作了兩幅對聯,這兩幅對聯表達了林則徐的遠大志向。林則徐不僅敢于立志,而且讀書刻苦,長大后成就了一番大事業,受到了后世的敬仰。
四、《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于感動了陳長興,終于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五、《王獻之依缸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圣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身也是東晉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可以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字。王獻之家有一只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六、《朱元璋放牛讀書》
放出身的朱元璋,從小連私塾都沒有念過,可是他聰穎過人,勤學好問,終于成為建立明朝的開國皇帝。
七、《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聞名。他也所以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覺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于成為一代書法大伙。
1.農民工歌手“旭日陽剛”
他們曾干過搬運工、建筑工、鍋爐工,去過新疆、陜西,也曾生活困頓難以為繼,但偶然間一段即興自拍的翻唱歌曲《春天里》的網絡視頻,贏得了上千萬的點擊量,其真情實感令無數網友感動落淚。民工版《春天里》,他們是在唱自己,唱出了辛酸生活,也唱出了頑強執著。處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游離的農民工群體以及無數懷揣夢想的北漂們,同樣需要關注,需要尊重。這是他們的心里話。
2.“赤腳哥” 戚新峰
洛陽市突降暴雨,市內一交通要道水深及膝,積水深達40厘米,交通擁堵不堪。交警戚新峰在水中指揮交通。雖然穿著雨衣,但由于涉水時間較長,他的褲子都已濕透。緊張的疏導中,一只皮鞋被水沖走了,他索性把另一只鞋也脫掉,繼續淌水指揮。戚新峰雨中指揮交通、援手被困群眾的視頻,被網友傳至大河論壇,迅速走紅。網友稱戚新峰為“赤腳哥”,他在凡中創造感動,在風雨中彰顯無私。
3.“朵朵爸爸”趙長萱
女兒剛出生就患有腦癱,14個月大時又被診斷患有癲癇。50歲老來得女的趙長萱,這位來自哈爾濱的偉大父親,5年如一日,用他最深沉、最厚重的愛,為女兒撐起了一片天空,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生命奇跡。當《讓世界充滿愛》的動人旋律在耳畔輕輕流淌,從“唯朵至珍”,到唯愛至真,“朵朵爸爸”感動萬千網民,也向我們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父愛如山,靜默無聲,不求回報;父愛似海,深沉寬廣,足以包容一生。
4.“新阿福”香港義工:曾敏杰
作為一名事業有成的香港人,曾敏杰始終心懷祖國。他熱衷于內地的兒童公益事業,先后幫助多名腦癱兒童進行康復治療。玉樹地震發生后,他又作為義工去災區探望孤兒,發起公益活動,購買孩子們急需的爐子、棉鞋、帳篷等物資。就在將物資送往玉樹最偏遠的村寨時,他和同伴遭遇意外,不幸遇難。他被網民譽為“新阿福”,他的善心善舉讓我們看到,愛心無地域,真愛暖人間。
5.“最美洗腳妹”劉麗
29歲的劉麗,是個來自安徽的農村姑娘。因家境貧寒,14歲的她便輟學,外出打工,掙錢為弟弟妹妹交學費、貼補家用。她輾轉于湖北、江蘇等地,做過服務員、保姆,如今已在足浴城干了十年“洗腳妹”。然而,為了“生計”打拼的她,卻把辛苦攢下來的大部分積蓄,捐給了120名貧困學生,自己卻依然過著樸素的生活。這個凡的打工妹,奉獻的不僅是愛心,還有對下一代命運改變的期盼。劉麗的事跡傳開后,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的洗腳妹”。
6.“愛心媽媽”韓婷
“80后”的韓婷,遼寧大連人,是10個月大寶寶的媽媽。她看到同樣是10個月大的小王涵被嚴重燙傷,心疼地流下眼淚。她在網絡上組織成立“王涵愛心媽媽群”,呼喚大家對王涵的關心;她在現實中忙前忙后,用實際行動照顧這個受傷的孩子。在她的感召下,社會各界為小王涵捐治療款17萬元,孩子的傷勢得到治療。她是網友熟知的“韓小寶”,她是80后的“愛心媽媽”。
7.盲女林妍和導盲犬Sherry
高挑時尚的26歲盲女林妍,12歲因視力矯正手術失敗而失明,堅強的她通過努力被評為沈陽十佳殘疾人創業標兵。2009年父親因病離世,她和母親萬分悲痛,心理和生活一直處在抑郁中。直到今年4月,經過兩年的申請而獲得的中國首批導盲犬之一——Sherry來到她身邊。Sherry是只訓練有素的導盲犬,和它走在路上,林妍重新找回了健全人的感覺。對林妍來說,Sherry不是一只狗,而是伴侶,是親人。她深信Sherry是她前世走失的家人,今世回來要重新相伴一生。
8.支教女老師蔡加芹
10個貴州大山深處的孩子,最大的夢想是“看看山外的世界”。支教女老師蔡加芹和一幫熱心網友,在虛擬與現實間游走,幫助他們成就了一段“不可能的旅程”。然而,重新回到大山深處,土坯房依舊陰暗,曾經的美好會否又成殘忍·誰能夠告訴我們,這些孩子未來將經歷怎樣的人生·在山這邊與海那邊丈量,或許,他們只能靠自己的雙腳,穿過泥濘,走向人生的世博。
9.“大涼山送衣人”俄木爾坡
彝族小伙俄木爾坡曾經是個山里娃,現在是四川大涼山美姑縣一名普通工作人員。從2005年開始,他開設博客,通過網絡為貧困彝鄉尋求愛心捐助,在大涼山與網友之間架起了一座網絡橋梁。5年來,俄木爾坡通過網絡讓50多個村的貧困村民累計得到了30多萬件衣物、棉被等捐贈物資,還有50多名貧困中小學生得到了每年400元至4000元不等的資助。他是網友眼中的“愛心包裹”傳送人,是涼山人眼中的“送衣人”
10.“路燈下的芭蕾女孩”姚啟鳳
出生在成都市一戶低保家庭的姚啟鳳,從小對舞蹈癡迷并頗有天賦。為堅持舞蹈夢想,一片夜空一片毯,每晚在昏黃的路燈下苦練芭蕾。小啟鳳堅定頑強的尋夢經歷,深深打動了網友。10月底,小啟鳳從街邊路燈下的露天廣場“舞”到了中央電視臺的舞臺,表演了主題為“夢想”的芭蕾舞,圓了她登上真正舞臺的夢想。從她身上,我們看到了在艱難環境中生存的人群,堅定尋夢的執著和難能可貴。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