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來,天津市委對干部監督工作高度重視,要求各級黨委及組織部門堅持把“認真”作為干部管理工作的一條重要原則,加大監督檢查和查處力度,確保選人用人風清氣正。
完善監督檢查方式,著力形成常態化的高壓態勢。以貫徹落實《干部任用條例》等法規為主要內容,以發現和糾正選人用人中的問題為著眼點,完善監督措施、豐富檢查方式,不斷強化監督檢查的效果。一是深化普遍檢查。市委組織部每3年對市屬機關事業單位選人用人工作全面檢查一遍,每年集中檢查50多家;各區縣、各部委、各單位每2年對所屬單位選人用人工作檢查一遍。年來,先后派出957個檢查組,對全市1400多個單位進行了兩輪檢查,對600多個單位進行了三輪檢查。二是抓好重點檢查。抓住黨政一把手崗位變動、機構調整、班子換屆等重要時期,有針對性地開展檢查。在區縣、鄉鎮換屆工作中,分別派出9個巡回督查組,對16個區縣、136個鄉鎮進行巡回監督檢查,有效防止突擊提拔、拉票賄選等違規違紀問題發生。三是開展日常抽查。對選人用人問題反映較多或年度“一報告兩評議”滿意度較低的單位,隨時調閱有關檔案材料進行突擊檢查,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強化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威懾力。去年以來,對37個單位進行了突擊檢查。四是強化專項檢查。中組部整治選人用人不正之風座談會結束后,結合天津實際迅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從4月份開始,部署集中開展超職數配備、違規用人、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裸官”任職管理、違規兼職、檔案造假、“帶病提拔”、到齡不退、關系不轉、“吃空餉”等10個專項檢查,像整治“四風”一樣對選人用人上的突出問題進行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
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切實加強選人用人實時監督。根據些年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事前把關不嚴、監督滯后、效率不高等問題,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研發使用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記實監督系統”,力求全程紀實、實時監測、環環把關。一是全面覆蓋。將全市165個有處級干部任免權的單位,全部納入監督范圍,安排專職“網絡巡查員”,對各單位選任處級干部情況進行實時在線巡查和監控,提高監督的即時性和廣泛性。二是全方位監督。按照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流程,突出用人資格條件和程序步驟的嚴格把關,設置了60項“紅線硬杠”,凡是有違規情形的,記實監督系統自動亮燈提示,迅速“叫停糾偏”,防范違規用人行為發生。三是立體化分析。定期對網上填報的各類信息進行認真分析,匯總和發現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帶有趨勢性、傾向性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防治和解決的措施。自2009年全市推廣使用以來,共對23000余人次的處、科級干部選拔任用過程進行了監督,發現并糾正了144起選人用人上存在的問題。2013年,市委組織部受理的揭發類舉報比2012年下降了17.3%,涉及選人用人問題舉報下降45.7%。
運用監督檢查結果,嚴肅查處和整改問題。一是反饋問題不留情面。堅持問題導向,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采取約談組織部門負責人的方式,進行當面反饋,擺問題、講政策、提要求;問題特別嚴重的,直接約談黨委(黨組)主要負責人。3年來,先后約談260余人次。二是查處問題決不手軟。對違規違紀用人問題實行“零容忍”,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搞下不為例、不搞情有可原。年來,市委組織部嚴肅查處了13起違反組織人事紀律案件,終止了28名干部的任用程序,對發現的問題還在全市進行通報,維護了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和組織人事紀律的嚴肅性。三是整改問題不走形式。堅持把檢查發現問題的整改作為重要任務來抓,有什么問題就及時整改什么問題,有一件就改一件。年來,共向25個未及時整改的單位發出督辦函件,對13個單位組織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了約談,督促這些單位按期整改到位。同時注重舉一反三、以點帶面,針對檢查中發現的普遍性、苗頭性問題,通過不同形式予以提醒,推動全市各單位加強這些問題的預防、糾正和解決,切實提高干部工作水。
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干部是畏手畏腳、左右搖擺,還是敢抓敢管、積極作為,這是我們黨檢驗領導干部是否具備擔當精神的重要方面
微博上流傳一個真實的故事。德國留學生雷克在中國的微博上發現大量負面情緒和過激言論,他想就一些問題交流探討,結果卻很郁悶:“我說中國還有些不完美,就被罵‘臭老外’。我說中國發展的方向是對的,就被罵‘洋五毛’。我說在家里換了個燈泡而已,被罵個‘沒內涵的傻瓜’。”
“看不懂的中國微博情緒”,折射出中國當下輿論場的一種現象:在互聯網上,越是偏激的、攻擊性的言論,越有人叫好,越是理性和正面的表達,越有人起哄甚至圍攻。這種一邊倒的網上輿論傾向,其根源固然需要具體分析,但一個因素不容忽視:社會上的模棱兩可態度,姑息了極端言論;而我們的一些領導干部,關鍵時刻不敢亮劍,更在一定程度上放縱了偏激。
在人人都有麥克風的信息時代,個性表達和解放是大勢所趨,兼容不同觀念、包容異質思維,體現著我們社會的文明程度。但“個性解放”并不意味著可以無所顧忌地打壓理性,“包容多樣”也不意味著可以肆無忌憚地模糊是非。不少領導干部遇到問題時,哪怕有理也不敢發聲,生怕因言獲咎,于是少說或者干脆不說。更為嚴重的是,還有些人出于“愛惜羽毛”的考慮,當起了“開明紳士”:對大是大非問題繞著走,態度曖昧,獨善其身,擔心被人說“不開明”。這種怕“惹麻煩”、不擔當的干部多了,意識形態領域如何避免“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宣傳工作又怎能排除“被動應對、被動接招”的尷尬?
對于黨員干部來說,發表觀點最重要的不是為個人博得喝彩、贏得贊許,而是以黨性原則為重、以人民利益為重,最大程度地消除分歧、凝聚共識。“千夫諾諾,不如一士諤諤”,對那些惡意攻擊、造謠生事的錯誤言論,領導干部有責任以鮮明的態度主動發聲,幫助群眾劃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認識,絕對不能搞含糊其辭、退避三舍那一套。共產黨人連流血犧牲的革命年代都走過來了,還怕損失一點蝸角虛名?我們黨更不會以這種虛名來評價干部。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干部要帶頭和不良言論作斗爭,敢于亮劍,敢于擔當,沖鋒在前,形成一呼百應的局面。
敢于亮劍,也意味著對那些侵犯群眾利益、違反黨紀國法的事情,要態度堅決地表明立場。回應公眾疑慮、化解社會矛盾,本是各級領導干部的應盡職責。為什么湖南臨武“瓜農死亡案”、海南三亞“宰客門”事件會造成惡劣社會影響?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相關領導該表態的不及時表態甚至顧左右而言他,反應不迅速,態度欠誠懇。問題出來了,判斷清楚了,就要迅速拿出態度,讓人民群眾看到誠意和決心。一些領導干部至今也沒認識到宣傳工作的重要性,在輿論關注、眾說紛紜的熱點事件面前怕出頭、不擔當,任憑輿論鼎沸甚至謠言擴散、矛盾激化也三緘其口,殊不知,如此藏頭縮尾、裝聾作啞,不僅損傷黨和政府公信力,更貽誤解決問題的時機,影響社會和諧穩定。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電視劇《亮劍》中,主人公李云龍曾以狹路相逢勇者勝來解釋“亮劍精神”。在意識形態領域,領導干部是畏手畏腳、左右搖擺,還是敢抓敢管、積極作為,這是我們黨檢驗領導干部是否具備擔當精神的重要方面。說到底,輿論引導水準,宣傳水,是執政能力的體現,也是黨性原則的反映。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