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促進青少年德育和美育,中央電視臺今年首次啟動開學季系列節目。雖然開學第一課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希望通過引導孩子對美的發現,給孩子和全社會一種“正能量”。
《開學第一課》開始了,我興奮地跑去電視機前,這個節目不但生動有趣,還讓我感觸很深。
《開學第一課》中講了很多老紅軍的長征故事,個個令人感動,其中有兩位老紅軍的故事讓我記憶尤其深刻。
老紅軍秦華禮在“移動的通訊學校”里克服了各種困難。當時,他一年只有一只鉛筆,沒有紙張,沒有道具,在土地上用樹枝畫電路圖,在戰士們背后的小木板上寫上英語單詞,邊走邊學英語。
還有耿飚將軍,在長征中得了怪病,身體冷熱不定。當時他為了爭取紅軍的勝利,披著毯
子上戰場指揮戰斗。在草地中最艱苦的時候,紅軍們一人一天的口糧只有一顆小小的黃豆。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紅軍竟一天最遠行軍可達240里,相當于繞體育場300圈。
聽完老紅軍的講述,我覺得紅軍并不是我們所說的超人,而是以超人意志力克服血肉之軀的極限,創造了“人間奇跡”。
紅軍路上艱苦卓絕,開始參加長征的20萬人,結束時只剩下3萬人。即使長征再艱險,紅軍戰士們只有一個信念,就是為國家奉獻一切,解放全中國!長征過去80年了,但是長征的精神一直在激勵著我們。我們要繼承紅軍的長征精神,不畏艱難,勇往直前,把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
1934年10月的一個星夜,一支隊伍渡過秋風乍起的于都河,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戰略大轉移。兩年后,紅色大軍匯聚在西北黃土高原,匯聚在抗日救亡的前線。他們的遠征,從此有了一個讓中華民族至今為之驕傲的名字:長征。
80年過去,長征親歷者正帶著他們的紅色記憶一個個離去。但他們所創造的偉大精神,早已融進中華民族的血液。
*同志指出,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從延安精神、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到三峽精神、青藏鐵路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察看中國精神的動人篇章不難發現,它們的源頭,無不來自長征精神。
在鮮血中凝就的長征精神,就是把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犧牲的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
有什么樣的精神,就有什么樣的力量;有什么樣的信仰,就有什么樣的方向。80年前,這精神讓長征將士譜就了人類英雄主義的壯歌;80年后,這精神仍將閃耀在實現中國夢、邁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
今天我看了以《先輩的旗幟》為主題的《開學第一課》節目,這是一段中國人應該永遠銘記的歷史。
主持人講述革命先輩二萬五千里長征路艱辛。那時缺少糧食,紅軍戰士們吃草根、煮皮帶,口渴了沒水喝馬尿。茫茫的沼澤地、寒冷的雪山、無情的子彈隨時會奪去紅軍的生命,卻奪不去他們那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長征精神!
令我最印象深刻的是“獨臂將軍”賀炳炎的故事,他是被毛*稱為“唯一一個不用敬軍禮的將軍”。他從小機智,善于動腦筋,在17歲的時候,曾以一人之力俘虜了47個敵人。在22歲的一次戰役中,不幸被敵人擊中了胳膊右臂,軍醫建議他把胳膊鋸掉,他想到的卻是:如果沒有胳膊,我還怎么打仗啊!在沒有麻藥的情況下,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毅力和勇敢鋸去傷臂,賀龍元帥舉著他鋸下的骨片對戰士們說:“這是賀炳炎的骨頭,這是紅軍的硬骨頭!”
看到這里,我的眼睛濕潤了,那該有多痛啊!想想我時有一點小傷小痛就大呼小叫,有一點挫折就放棄,真是慚愧!看完節目,爸爸告訴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和困難,只要我們不妥協,不退縮,不放棄,學習紅軍戰士百折不撓的精神,敢于面對,敢于挑戰,就不會輕易被挫折和困難打倒。
感謝革命先輩們,為我們創造的和、幸福的年代;感謝革命先輩們,為我們留下了一筆可貴的精神財富??百折不撓、自強不息!想想他們,再看看我們自己,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學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我們要勇敢地接過先輩的旗幟,把先輩的革命精神發揚廣大,勇往直前,長大后為我們的國家富強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今天是新學年的第一天,報到時還沒有完全從假日氣氛中完全回歸的我們,在走進校園的那一刻起,開始打起精神面對新的挑戰。今天的家庭作業很特別??觀看中央電視臺《第一課堂》。從一年級起,我每年都會在新學年的第一天準時收看這個專門為少年兒童制作的節目。
在我們都愛的“三小只”的歌聲中開始《第一課堂》的精彩演出,這期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首先出來的一位穿著軍裝的伯伯,他用激情豪邁的聲音的朗誦了毛*的著名詩歌《七律長征》。我還不太了解詩歌的全部意思,但是接下來的講述,讓我了解到兩萬五千里長征的艱苦歷程,它跨越了14個省,翻越了雪山,跨過了河流,帶著根本不夠果腹的糧食,簡陋的裝備走過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濕地。30萬人參加長征,走到終點的只剩3萬人,條件是萬分的艱苦,可是我們的紅軍戰士憑著堅定的信念,發揚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精神最終取得了長征的勝利。
這場演出,讓我記住了很多數字:1顆黃豆、240里、300圈。他們分別是什么意思呢?在找不到任何補給的時候,紅軍每天的伙食只有1顆小小的黃豆,而他們均每天要走50公里以上,最遠一天行軍路程達到了240里,240里是個什么概念呢,老奶奶說這相當于繞著我們400米的操場跑道跑300圈。聽到這里,我想很多小朋友和我一樣,驚得下巴差點掉下來。
我最喜歡的是游戲互動環節啦,在模擬“飛奪瀘定橋”的環節中,不時有小朋友從“鐵索”上掉下來,看得我驚叫連連。好希望我們的體育課能開設這樣有趣又有教育意義的課程,我一定會和同學好好配合,圓滿完成任務。
最后一節課,我們見到了女航天員王亞,和國旗班的戰士們一起唱國歌升國旗。當國旗飄揚在場館的上空時,我覺得莊嚴又神圣,我們要接過先輩的旗幟,學習革命先烈的勇往直前、堅持不懈的長征精神,認真學習,努力拼搏,做好的接班人。我,準備好了!
今天我觀看了《開學的第一課》,它的主題是繼承先輩的旗幟。有許多紅軍老戰士都來參加了節目,他們分別講述了自己長征時的故事。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紅軍老爺爺講的故事。
一個是秦華禮老爺爺,今年已經104歲高齡。他在當時擔任通信員。他說:“那時候的學校是三無學校,既沒有固定老師,也沒有固定教室,而且也沒有教材和文具。第一課就是學刨鉛筆,指導員要求只能刨掉木頭,筆芯一點也不能動。從第二節課就開始學英語,秦華禮老爺爺覺得英語很難學,就讓每個人都背一塊木板,上面寫著今天學習的內容,同學們就可以看到木板上的英語單詞,加深了記憶。”
還有梁天文老爺爺也講了長征的故事,他是12歲參加革命的。他在部隊先是擔任勤務員,他跟隨楊朝禮政委一起參加了長征。長征途中他與楊政委相依為命,同吃一碗飯、同蓋一床被。梁天文老爺爺說,楊政委在長征過程中不幸犧牲,但楊政委的革命信念以及他們之間的革命友誼給他留下了刻骨銘心的印象。
還有許多老革命講了令人感動的故事,通過這些故事,讓我知道了我們的學習、生活條件都比以前優越了許多,我們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我們更要加倍努力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學好本領,將來報效祖國!
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晚上八點鐘中央電視臺會播放“開學第一課”,到了晚上,我和媽媽早早的坐在電視機旁等著節目的開始,終于,電視開始了,這次節目的主題叫“先輩的旗幟”。
節目里有許多的五星紅旗,還請來了很多的老紅軍,有的老紅軍的年齡居然有104歲,老紅軍爺爺們講述了他們過去戰斗的故事,他們不怕犧牲,打敗敵人,節目中還講了一個紅軍長征中年齡最小的人,只有18天,她就是賀龍元帥的女兒叫賀捷生,她從小就和爸爸媽媽一起走長征。
看完后,媽媽告訴我,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這些革命先烈不怕死,打敗敵人換來的。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觀看了開學第一課,在TFBOY的歌聲中開始了第一課。這次的主題是先輩的旗幟,它的精神是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
在革命先輩的講述中,我對這種精神有了深刻的理解,先輩們用這種精神走完了萬里長征,開創了新中國,讓我們過上了現在這樣和幸福的生活,這種精神實在是讓我欽佩。我們應該把這種精神用到我們的學習上去,遇到任何困難不要害怕,相信自己能夠解決。遇到挫折要勇敢的面對,失敗了不要怕,不退縮、不放棄,繼續努力直到成功為止。我們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今后我會努力學習,不怕困難,勇于面對困難,敢于挑戰自我,將來回報祖國。
今天晚上八點左右,我在家認真觀看了中央電視臺特別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講述了紅軍戰士長征中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持不懈的一個個感人故事。
節目從開頭到結尾,我的眼里一直閃爍著淚花。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耿盈奶奶講述她父親耿飚將軍長征中“披著毯子上戰場”的故事,她還給現場的孩子們展示了紅軍當時穿的草鞋。她說,當年的紅軍戰士們就是穿著這樣簡單的鞋子爬雪山、過草地,并創造了一天最遠行軍240里的奇跡,相當于繞體育場300圈。她還告訴大家,在最艱苦的時候,紅軍戰士們一人一天的口糧只有難以想象的一顆黃豆,但是,他們以超人的意志克服了血肉之軀的極限,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
隨著節目的深入,《開學第一課》表演現場還來了許多革命英雄的后代,他們深情地講述了許多長征的故事,我偷偷地看了一下旁邊的爸爸媽媽,他們也和我一樣,早就熱淚盈眶了。
大概九點多左右,節目結束了,可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靜。我想到了自己去年在學古箏的時候,才學到一半,我就嫌累不想學了,今天觀看了《開學第一課》,我暗暗下定決心:這個學期我一定要克服困難,不怕苦、不怕累,堅持將學古箏好好的學下去!
長征,是歷史記錄上的第一次;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長征,是以我們勝利、敵人失敗的結果而告結束!
??歷史,不應僅被陳列;精神,應該世代傳承。昨天,先烈們跋涉兩萬五千里,用血肉之軀為我們開路;今天,我們應接過民族復興的偉大旗幟,高舉長征精神的火把,在新長征的漫漫征途上上下而求索,譜寫出我們偉大祖國新的盛世華章。
雪皚皚,野茫茫;高原寒,炊斷糧。長征途中,紅軍戰士憑著兩條腿,跨過二十多座大山,渡過三十余條大河,每天行軍五十公里以上。他們曾穿越十四省,用雙腳丈量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途中發生大小戰役戰斗六百余次。在長征中,紅軍克服了無數的前所未有的困難,這其中體現出的信念與理想堅定、團結一致、百折不撓的偉大的長征精神值得我們珍藏一生。
風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饑志越堅;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耿飚將軍之女耿瑩談到長征中的紅軍,動情地說:“他們不是鐵人,他們是血肉之軀!”漫漫長夜,遙遙征途,正是偉大的革命理想與必勝的信念給了紅軍繼續前行的動力。
迎著光榮與夢想,凝聚決心和力量;集合在復興偉大的旗幟下,赤子的心已經滾燙。新長征路上,我們作為未來的政治領袖、科技精英和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更要有高遠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我們常說“天助自助者”,而夢想,就是自助者的武器,是我們奮斗的原動力。進入高二的我們,面對著更加繁重的課業負擔、愈發瑣碎的知識點,很容易喪失信心、迷失方向。這時我們應記住這樣一句話:凡的人過瑣碎的生活,但把瑣碎的事加在一起,還是瑣碎;偉大的人也過瑣碎的生活,但他通過一個偉大的夢想把瑣碎的事積累起來,變成偉大的事業。
眾所周知,夢想不僅給我們前行的力量與信念,更決定著我們人生的高度。俞敏洪曾說:人生有兩種狀態。一種是像草一樣活著??每年都在成長,但總長不大。人們踩過你,卻不會憐憫你,因為他們根本看不到你。另一種則是像樹一樣活著??一顆樹的種子,就算被踩進土里,也會萌生。你能給人幫助,別人對你有好的印象。??顯而易見,這兩種人人生高度差別的根源就在于夢想的高度。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我們早已耳熟能詳。然而在《開學第一課》的節目現場做的一個“飛奪瀘定橋”的游戲卻讓我深刻體會到:紅軍能奪下瀘定橋,靠的不僅是不怕槍林彈雨的勇氣,更有二十二位勇士密切的配合。在這個游戲中,每個人過橋時不僅要力爭速度最快,還要注意不能在自己通過時破壞了橋面,以方便后面的人通過。每個人為他人考慮得越多,這個集體過橋的速度就越快。東南亞朋友講,“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水,“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馬克思主義哲學則強調,“單個人的孤立的實踐是不存在的”,這都是在告訴我們:繁忙的高中階段,我們更應該強調團結的意識,學會在競爭中合作。
紅旗飄,軍號響。子弟兵,別故鄉。王明路線滔天罪,五次圍剿敵猖狂。面對如此險惡的局勢,紅軍毅然決定實行戰略轉移。“路迢迢,秋風涼。敵重重,軍情忙。紅軍夜渡于都河,跨過五嶺搶湘江。三十晝夜飛行軍,跨過四道封鎖墻。”今年九十九歲的胡正先老人說,他所在的部隊跋涉在祁連山冰天雪地里,四十八天沒有見過一粒糧食。可是紅軍都是鋼鐵漢,千錘百煉不怕難。他們穿著草鞋,甚至打著赤腳,硬生生地令雪山低頭,迫大江稽首。??這是怎樣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他們不怕困難的精神何其偉大!
楊繼光老師告訴我們,失敗不應一蹶不振,成功不應一勞永逸。二中人選擇的是與自我作戰的路,就應該明白,能使我痛苦者,必能助我成功的道理。
我們正處在高二“兩極分化”的緊張時期,學習中接連不斷的困難阻礙著我們前行的腳步,生活里此起彼伏的瑣事消磨著我們沖鋒的斗志。正所謂“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越是艱難的境界,越能凸顯百折不撓的精神之寶貴。俞敏洪談人生時說過,人要有水的精神,就算被污染,也能洗凈;時刻積累厚度與力量,等待奔流入海。不要像泥沙一樣,在河流流淌的過程中沉積下來,一旦沉積下來,就暗無天日了。??因此,面對再算一遍就能算對的數學題,面對稍稍動手便可擦凈的洗手池,我們不應再把“做不到”掛在嘴邊。靜下心來再算一算、克服懶惰再擦一擦,有時“優秀”這個目標并不遙遠。
紅旗飄,軍號響。戰馬吼,歌聲亮。鐵流兩萬五千里,紅軍威名天下揚。各路勁旅大會師,日寇膽破蔣魂喪。軍也樂來民也樂,萬水千山齊歌唱。歌唱領袖毛*,歌唱偉大的共產黨!
??老兵不死,他只會慢慢隱去;長征不朽,它的精神萬古流芳。親愛的同學們,新的長征已經在路上。我輩當邁開大步朝前走,團結一致向前看,憑科學頭腦,裁剪美好生活;靠勤勞雙手,描寫日月新天!
七律?長征
毛澤東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這首詩是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越過岷山,回顧一年來戰勝無數的艱難險阻,滿懷戰斗豪情所創作的。每當我們看到它,眼前仿佛又出現了當年紅軍長征的情景??梨園口、祁連山、大渡河、瀘定橋,一場場戰役又從我們的腦海中回放。
想當年,長征一共經過了14個省份,行走的面積大于歐洲許多國家國土的面積!他們翻過了20多座高山,有5座更是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終年積雪!他們跨過了30多條河流,其中還包括世界上最險峻洶涌的峽谷大江!他們走過了世界海拔最高的廣袤濕地,這片人跡罕至的濕地面積,幾乎與法國國土的面積相等!
在這次遠征中,戰士們共進行戰役戰斗600余次,官兵日行軍50公里以上,一開始參加長征的紅軍,有將30萬人,而長征結束時,只剩下了3萬人,均每走300米,就會有一位戰士犧牲啊!
國際友人索爾茲伯里,在《長征:聞所未聞的故事》中寫到,這是用熱血與勇氣譜寫的史詩,這是一次充滿了集體英雄主義、獻身精神和希望的舉世無雙的行動!
在紅軍中,涌現出了許多的人才,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開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的賀龍。在長征中,他的隊伍頂住了敵人80個團,數十萬的兵力,堅持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
在別人眼中,賀龍元帥是位驍勇善戰、戰場上所向披靡的人,而在我心中,他首先是一位可以打100分的好父親。
當年,賀龍元帥所帶領的是二六軍團,后改名為二方面軍。當紅軍正準備出征時,他的女兒出生了,取名為賀捷生。而賀捷生出生后18天就上了長征路。
為了女兒的安全,賀龍元帥一直把她揣在懷里。不想,到了貴州的時候,敵人來襲,賀龍元帥一馬當先,卻不小心把女兒扔包裹似的扔到了草叢里。等打完仗,賀龍元帥才發現女兒沒了蹤影,他十分焦急,忙喝令全軍幫忙找女兒,與戰場上那個“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改色”的身影判若兩人。當被告知找到了女兒時,他連忙前往,緊緊抱住了女兒,臉上寫滿了后怕。
當時有人說,還是不要帶這個嬰兒了吧。賀龍元帥卻說:“我們這支隊伍是要建立新中國的,我們若是連自己的孩子都保護不了,那我們還能取得更大的勝利嗎?”
看完這一個多小時的“開學第一課”,無論是長征的艱險重重,還是元帥士兵的百折不撓、信念不移,都令我深有感觸,更增加了對先輩的敬仰之情。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