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拼多多”直接凍結商家賬戶貨款引風波
專注于拼團的社交電商臺“拼多多”,自9月上線至今,拿到了用戶數過1億人、月GMV破10億元的佳績。不過,在這些“驕人”紀錄的背后,“拼多多”臺入駐商家對其的投訴,顯得格外引人關注。
日,有多位入駐“拼多多”臺的商家反映,其賬戶貨款被臺凍結、無法提現;而拼多多給出的理由是,這些商家涉嫌售假、刷單套券等行為而被凍結。
10月13日,記者加入“‘拼多多’商家維權”QQ群,群介紹顯示“建群目的是希望拿回商家的貨款”。記者看到,群中共有用戶180余人。據該群的管理員估算,群內商家被“拼多多”凍結的資金達上千萬元。
被疑“售假”“套券”商家遭遇貨款凍結
“最一次,我準備將貨款提現時,一直無法完成,咨詢臺工作人員后才得知賬戶貨款已被凍結,原因是我店里的一款面膜被疑為假貨。”入駐“拼多多”臺兩個多月的海淘美妝商家鄒先生告訴記者,九月下旬,其賬戶貨款被凍結,至今未得到解決。
怎么會被判定為假貨?感到不解的鄒先生被告知,是臺工作人員通過“神買”項目抽檢到他的店鋪,發現其面膜產品與“正品”相比,存在香味、包裝不一的情況,故涉嫌售假,需要向“拼多多”提交相關證據才能解凍賬戶。
“我把購買這款產品時的購物小票和往返韓國的證明全部提交到臺,工作人員卻說這只能證明我曾經購買過此正品商品,不能證明是現在購買的。”鄒先生表示。
9月21日,鄒先生又將自己留存的諸多購物小票等證明整理好,聯合其他經歷相似的商家一起來到“拼多多”的經營公司“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而工作人員一句“韓文看不懂,需讓品牌方郵箱向臺發送產品授權證明”,鄒先生稱他哭笑不得。
“老實說,入駐‘拼多多’臺的基本都是中小型商家,進貨渠道通常是代購、免稅店等形式,要與品牌方取得聯系實在太難了。”鄒先生說。
臺認為售假,可商家為什么從來沒有收到過買家申請退貨的通知?如果臺工作人員認定商家涉嫌售假,臺是否能夠提供出品牌方的蓋章證據?一時間,“無力”提供證據的商家不滿聲四起。
除此之外,還有一大部分被凍結貨款的商家,原因是涉嫌刷單套券。寵物商家魏勇(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利用刷單提高銷量的手段,大家都懂。”不同的是,魏勇在刷單時,利用了臺發放給用戶10元、20元等金額的優惠券。對此,魏勇有自己的看法:“臺會向所有用戶發放優惠券,商家也是臺用戶、也會在臺購買產品;而臺對優惠券的使用并無明確規定,也未限制商家如何使用。”
魏勇告訴記者,“拼多多”是拼團模式,至少要有兩位買家才能組成拼團,有時只有一個買家下單時,為了不流失該訂單,商家便會充當買家的身份購買這款產品,促成拼團成立;在商家下單拼團時,賬戶里的優惠券就自動使用了。
一直到賬戶貨款被凍結,魏勇才知道這樣的行為要面臨“大處罰”??“拼多多”臺判定魏勇在9月份期間共涉嫌套券4164元,按照臺十倍罰款的規定,需被罰金額為41640元。
“可我不服的是,我并沒有使用過這么多優惠券,臺判定的數額基本包含了我開店以來所有用戶使用過的優惠券,而這其中包含了真實用戶使用的數量,我自己最多使用了兩千多元。”魏勇已經按照臺要求,將自己的交易紀錄、自己冒充買家使用的名稱全部提交給臺,向臺提起申訴。
舉證問題臺、商家各執一詞
記者了解到,多位商家已經以“拼多多”臺非法凍結商家貨款為由,向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將“拼多多”臺告上法庭。目前,該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對于商家的投訴情況,記者采訪了“拼多多”臺相關負責人。10月17日,該負責人向記者介紹,現“拼多多”臺入駐商家有四萬多家,目前被凍結貨款的賬戶不足百家,“公司對資金的凍結是非常謹慎的,每一筆凍結都有消費者一定數量的投訴或品牌方的舉報,才會進入審查、凍結程序”。
“出于對消費者的利益保護,凍結商家資金后,被凍結商家在90天的舉證期內動態更新證據,出具正當的證明,公司會在一周之內予以解凍。”“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不滿拼多多處罰的商家所反映的情況,在10月15日晚,拼多多已臨時、緊急建立綠色應急通道,成立新的郵箱賬號和綠色通道QQ號碼,商家可將自己的案例和證據通過該渠道向臺反映;對于存在錯判、提供證據的案例,臺會優先處理。
10月23日,被認定刷單套券的魏勇向記者反饋,經過與綠色通道工作人員溝通后,其被處罰金額依然維持不變;“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解釋,經后臺查詢,確認魏勇刷單套券金額屬實,如若商家對刷單套券的處罰有疑問,可以來公司一起對賬。
“我提交了證據,可是臺一直說我證據不足,需要再補充;而臺認定我刷單套券的數額,卻未向我出示證據就直接處罰。”魏勇說。
而被“拼多多”認定涉嫌售假的鄒先生,據他透露,目前也處于提交證據不足、還需進行補充的狀態;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表示,鄒先生賣的面膜初步鑒定為假貨,品牌方的紙質鑒定函將于五六周后寄給臺。
“臺不可能等到品牌方出具證明時再對商家賬戶進行凍結,等到商家把假貨售罄、貨款提現都完成時,臺將無法約束商家,也無法保障消費者的權益;而現在部分商家已被品牌方鑒定為假貨,卻仍不認賬。”“拼多多”相關負責人解釋。
但鄒先生認為,商家在入駐臺時,都已經過實名認證,臺若擔心違規商家關店消失,完全可以通過法律途徑找到商家來承擔相應責任,沒必要以十倍金額來凍結貨款。
處罰商家不應直接凍結貨款
那么,臺上入駐商家售假、套券的舉證責任,應由誰進行承擔?“拼多多”作為臺方,是否可以直接通過凍結貨款的方式來對商家進行處罰?這些問題,事實上正是一些商家不滿“拼多多”做法的焦點所在。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于國富認為,對于假貨問題,若是臺收到了大量消費者的投訴,那么,應由商家承擔舉證責任;銷售正品是商家應盡的義務,若商家出售假貨,還應追究其法律責任。
而據鄒先生和其他商家的反饋,他們被認定為假貨的產品,都是由臺工作人員進行購買、人工鑒定,判斷其是否售假。鄒先生向記者透露,他在去“拼多多”公司總部進行申訴時,一位工作人員曾說臺不會相信其他買家向他們進行的投訴、或寄到臺的產品,因為這其中可能存在同行商家的競爭行為;因此,臺會通過公司內部的“神買”項目去專門購買商品進行抽查,判斷是否為假貨。
拼多多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神買”是拼多多提高消費者體驗的一個項目,通過一些消費者作為志愿者來選購臺中售賣的商品作為樣品抽查,由臺工作人員和品牌方通過外觀、氣味等進行初步鑒定,同時也會寄給品牌商進行認定,來鑒別商家貨物是否為正品。
浙江金道律師事務所律師張延來表示,從公的角度來講,如果是臺主動懷疑商家售假,臺應當先給出理由和一定的證據來證明,然后再由商家進行相應的申訴,即使在司法程序當中也是“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
“避免出現這種糾紛的做法,最好是臺和商家提前約定各種可能售假的情形和商家申訴是否成立的細化標準,以便臺和商家后續的行為都有具體的依據。”張延來建議。
北京郵電大學法律系副教授、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永江指出,臺的合理懷疑應有具體的案例信息,例如,某位買家投訴某個產品,然后與商家進行聯系,讓商家作出解釋、提供證據;倘若認證其為假貨,合理的流程應是將貨品下架、扣除保證金等,而不是直接凍結商家的貨款;而即便臺對商家執行罰款,也應是先扣除保證金,保證金不足以繳納罰款的部分,由商家補足,而不是全額凍結商家的貨款。
浙江騰智律師事務所律師麻策也認為,“拼多多”和商家之間存在保證金和貨款兩筆費用,按照一般商業規則,是先扣除保證金,保證金不足才能動用商家貨款,但該程序需先進行雙方的確認,而不能由臺一方認定,雙方應有一個協商的過程。
而對于商家涉嫌刷單套券行為的認定,麻策表示,臺一般會設定“獨立判斷權”條款來給自己的處罰決定免責,但一旦涉及到訴訟,一定還是按照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臺證明其提出處罰的具體依據。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