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印發“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監督工作規劃的通知
衛生計生監督工作是依法推動健康中國建設、保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衛生計生系統法律法規有效實施、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的有力保障。加強衛生計生監督工作是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全面推進衛生與健康領域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職能轉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重要內容,對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按照中央“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的要求,加強綜合監管制度建設,推進監管重心轉向全行業,努力建設統一、專業、高效的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形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良好局面,有效保障群眾健康權益,是“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監督肩負的使命。
“十三五”全國衛生計生監督工作規劃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十三五”衛生與健康規劃和“十三五”期間深化醫改規劃要求編制,闡明“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監督工作的指導、基本原則、工作目標、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是指導衛生計生監督科學發展的行動綱領。
一、規劃背景
衛生計生監督工作主要是制定和組織實施衛生和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監督檢查的規劃,依法組織部署和協調開展醫療衛生、公共衛生、計劃生育、中醫服務等衛生與健康領域綜合監督管理與執法,依法依規查處違法行為。在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衛生計生監督工作取得了可喜進展。衛生計生監督體系進一步完善,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資源整合全面推開,基層衛生計生監督力量逐步加強,衛生計生監督網絡已延伸覆蓋到鄉村。建立實施衛生計生監督人員規范化培訓制度,組織開展全國衛生計生監督技能競賽和執法比武,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衛生計生監督信息化加快發展,行政許可、現場監督、行政處罰、一戶一檔、網絡直報等核心業務管理系統升級改造有序推進,并順利上線。建立綜合監督工作協調機制,組織開展衛生計生監督稽查和績效考核,行政執法行為更加規范,監管工作更加主動。監督工作力度不斷加大,公共衛生監督抽檢合格率穩步提高,醫療監督全面加強,嚴厲打擊非法行醫,醫療機構依法執業水不斷提高,計劃生育監督工作扎實推進,中醫藥監督機制不斷完善。
“十三五”期間,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依法治國方略全面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對衛生計生監督工作將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與此同時,衛生計生監督領域還存在著一些制約進一步發展的問題。一是衛生計生監督體系基礎相對薄弱,地區間發展不衡,監督機構性質不統一、規范化建設有待完善,工作經費落實不到位,監督執法裝備缺乏,監督隊伍人員短缺,結構不合理,監督技術支持能力建設亟待加強,不能完全滿足衛生計生監督任務的需要。二是衛生計生綜合監管與執法監督能力和水亟待提高,特別是面對健康相關新事物、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等新的監管領域,需要進一步轉變監管理念,創新監管方式,發揮協調作用,推進綜合監管。三是衛生計生監督工作體制機制有待完善,綜合監管行政機構和執法監督系統的職責厘清和協同推進還要理順,部門信息共享亟需加強,如何進一步發揮行業、第三方組織和社會監督的積極作用還要創新落實。
“十三五”時期,衛生計生監督工作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機遇期,但也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必須加快推動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建設,明確監管行政部門和執法監管系統的職責,加強監督執法機構資源配置及規范化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和行政執法效能,確保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水得到提升。必須強化依法行政和依法監督,加強隊伍能力建設,使工作落到實處,有效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必須完善綜合監管機制,明確主體責任,落實重點措施,力爭到“十三五”末,使衛生計生監督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為推動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更好地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提供有力保障。
二、指導、基本原則和規劃目標
(一)指導。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學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正確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以維護群眾健康為使命,以監督檢查衛生計生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為動力,完善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制、機制和制度,著力推進監督機構體系和能力建設,積極探索創新綜合監管方式,不斷提高監督執法能力和水,為推進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監督、公正高效。嚴格執行有關法律法規,落實法定的監督職責,確保監督依法開展。規范監督執法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執法,不斷提高執法水,推動衛生計生事業有序發展。
堅持綜合監管,重點突破。堅持解決全局性、普遍性問題與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領域、行業問題相結合,增強綜合監管工作的針對性,提高綜合監管工作的社會效果,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
堅持改革創新,完善制度。針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突破思維定式的障礙,創新監管理念與監管方式,推進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機制更加明晰和規范,提高綜合監管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堅持協同推進,全行業監管。樹立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圍繞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中的難點重點問題,加強整體聯動,充分調動社會監督力量,發揮社會組織和第三方監督作用。積極推進形成政府監管、執法監督、行業自律、各方參與、社會共治的綜合監督管理的新格局。
(三)規劃目標。
按照《“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推進衛生計生監督工作,主動適應群眾健康需求,突出解決社會和群眾反映強烈的重點問題,加強監督執法,有效遏制和減少損害群眾健康權益違法行為的發生。以基層為重點,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兩大體系建設,大力提高執法能力,完善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保障機制。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完善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制度和機制,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到“十三五”末,建設一個統一、專業、高效的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綜合監管制度更加健全,衛生行政部門加強宏觀指導、規劃制定、部署協調、督導評估等工作,執法監督系統組織落實并完成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工作的具體任務,不斷開創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工作的新局面。
三、重點任務
(一)推進綜合監管制度建設,依法依規實施綜合監管。
1.推行全行業監管。著力完善綜合監管法律法規體系,促進全行業監管,切實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綜合監管機制建設,完善綜合監管運行機制,做好職能銜接,增強綜合監管合力,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推進信息化臺建設、信用體系建設和醫療衛生大數據應用,不斷提高綜合監管信息化水和綜合監管效率。2017年出臺關于加強醫療衛生行業監管的指導文件,到“十三五”末,要逐步建立并完善以政府監管為主導、第三方廣泛參與、醫療衛生機構自我管理和社會監督為補充的集中、統一、專業、高效的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形成政府監管、執法監督、行業自律、各方參與、社會共治的綜合監管治理的新格局。
2.深入開展法律法規監督檢查。全面完成《衛生計生重要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工作規劃(2014-2017年)》和“回頭看”工作。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監督檢查工作協調機制,強化綜合監管。推進監督檢查結果運用,以檢查發現的突出問題為重點,制定監督檢查計劃,細化評價標準和方法,對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全面、系統檢查,提高整治效果。堅持法律法規落實情況監督檢查與法制宣傳引導相結合,引導衛生計生全行業自覺落實法律法規要求,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
(二)加大執法監督力度,有效維護群眾健康權益。
3.加強醫療服務監督。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工作,加強醫療機構及醫務人員依法執業的監督檢查,一級(含)以上醫療機構監督覆蓋率每年不低于95%,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行為。采供血機構、放射衛生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覆蓋率每年達到100%。強化醫療機構主體責任,落實和規范醫療機構自查工作,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堅持“零容忍”,嚴厲打擊違法行為,發現一起,堅決查處一起。對違法問題久拖不決、屢查屢犯的,依法從重處罰。及時組織查處社會輿論反映強烈、各方高度關注的重大違法案件,依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對存在問題嚴重的單位和責任人,要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4.加大醫療衛生機構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監督。深入開展傳染病防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監督工作,加大對預防接種、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控制、消毒隔離制度執行、醫療廢棄物處置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等的監督檢查力度。按照風險管理原則,推進對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的分類監督綜合評價,進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法規和規范的落實。
5.強化公共衛生監督。進一步加強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城市集中式供水單位每年監督檢查全覆蓋,加強農村集中式供水安全巡查,健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監督檔案,逐步提高監督檢查覆蓋率。全面落實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加強公共場所控煙監督工作。開展學校衛生綜合監督評價工作,對傳染病預防控制、飲用水衛生和教學環境等進行系統評價,促進學校全面落實衛生要求。加強消毒產品、涉水產品監督,督促生產企業和經營使用單位落實相關主體責任,建設完善產品生產經營和使用監督信息臺,及時掌握信息,提高監督效率。
6.提升計劃生育監督能力。圍繞計劃生育工作重大戰略和重要工作部署,明確監督職責,加強各級計劃生育監督工作機構建設,充實監督人員,探索開展計劃生育分類監督綜合評價。建立計劃生育行政執法專項督查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機構監督檢查制度,完善計劃生育監督工作機制。加強計劃生育監督,到2020年對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的監督覆蓋率不低于95%。強化“兩非”等計劃生育重大案件督查督辦,提高部門依法行政和機構依法執業監督的能力。
7.加強中醫服務監督。完善中醫服務監督法規標準,健全中醫服務監督執法工作機制,推動建立中醫服務監督信息數據臺,重點加強對中醫診所、以師承方式學習中醫或者經多年實踐,醫術確有專長取得醫師資格人員的監管。整頓和規范中醫醫療服務市場秩序,嚴厲打擊無證行醫行為,查處重大違法案件。加強中醫服務監督執法力量,提高中醫服務監督能力,開展中醫服務監督執法培訓和交流。
8.開展國家監督抽檢。實施國家監督抽檢工作,逐步擴大醫療服務、公共衛生和計劃生育國家監督抽檢比例。建立隨機抽取檢查對象、隨機選派監督人員的“雙隨機”抽查工作機制。建立國家監督抽檢網絡信息臺,收集匯總監督抽檢信息,掌握和評估總體情況。
(三)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建設,強化執法能力保障。
9.構建科學有效的衛生計生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網絡體系。深入貫徹落實國家衛生計生委、中央編辦和財政部等6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衛生計生綜合監督行政執法工作的意見》,科學合理設置執法層級,強化頂層設計,筑牢織密網底,加快推進基層衛生和計劃生育執法監督力量整合,充分發揮基層計生干部在衛生計生監督工作中的作用,在鄉鎮街道(衛生)計生辦配備衛生計生監督人員,推動村居計生專干兼任衛生計生監督信息員。
10.充實配備監督執法人員。結合當前衛生計生工作的總體要求,進一步梳理明晰執法監督工作職責,明確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中醫藥管理部門、各級衛生計生監督機構、鄉鎮街道(衛生)計生辦等各自職責。評估現有隊伍狀況,綜合考慮轄區人口、工作量、服務范圍和經濟水等因素,研究衛生計生執法監督人員配置標準,合理調整執法監督人員結構,加強執法監督力量。
11.提升監督機構能力水。開展示范衛生計生監督機構創建活動,全面推行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建設工作,推動各級監督機構的業務用房、執法裝備、執法車輛達到國家規定的配置標準,促進衛生計生監督機構工作規范化,建立健全統一、專業、高效的綜合監管和執法監督體系。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