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在我的印象當中,紀委從來都是調查別人,處理別人,自己被調查、被處理的情況似乎很少。給我留下的的一個觀念就是:進了紀委就等于多了一層保護罩。
在以前觀看的反腐專題片當中,比如說《永遠在路上》通常都是記錄腐敗官員如何如何違紀被查處。而正在熱播的中紀委反腐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它將鏡頭對準了來查處的各級紀委干部。這種堅持刀刃向內、直指自身的做法,釋放出“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與韌勁。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中,像魏健、朱明國、鐘世堅等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正是在這種錯誤觀念引領下,在權色利誘面前,或半推半就或毫無掩飾,使本是阻止貪腐的“防火墻”,淪為官商之間的掮客,使本是打虎拍蠅的執紀者,蛻變成監守自盜的階下囚。
作為監督執紀者,打鐵自身不硬,出現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不但辜負了黨的信任和群眾的期盼,更沒有以身作則,在黨員干部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
歸根結底就是這些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現了問題,這是根源所在、癥結所在。只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事業觀、政績觀,才能形成良好的黨風、政風。作為領導干部,尤其是各級紀委干部需要加強自身純潔性和先進性的提高,少些冒險和放縱,多些清醒與沉穩,真正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
這樣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他們的所作所為發人深醒,也從更深層次揭示出,反腐無禁區,在黨紀國法面前,沒有特殊黨員,沒有特殊領域,沒有哪個部門崗位是設在紀律紅線之外的。這一批違紀違法紀檢干部被嚴肅查處,就恰恰證明了黨內監督正在朝著制度化、全面化方向日臻完善,“千萬莫伸手,伸手必被抓”,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當前及今后反腐工作的常態,任何違法亂紀行為都會被嚴肅查處。
紀檢干部作為監督其他黨員干部的人,更要受到監督。作為紀檢干部,證明受到了黨組織的充分信任,黨組織的信任能增強干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但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黨組織嚴格監督,能促其勤政廉政,不偏離正道、不走向歪道。
權力與監督應該相伴相隨。“嚴是愛,松是害。”黨組織加強監督管理,是對黨員干部的真正關愛,是對黨的事業的高度負責。有的干部視監督為“找茬”“整人”,這種的干部,總有一天會將組織的信任“揮霍一空”。作為紀檢干部,唯有不辜負信任,自覺將自己置身于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之下,把監督當警戒、作鏡子,處處對照、時時檢查,找出不足、改正缺點,才能贏得組織更大的信任,才能干預向腐敗亮劍。
要踐行“打鐵還需自身硬”,須牢記:戒私心,去貪欲,常自省、認真學,嚴以律已,以身作則,嚴防“燈下黑”,查處害群馬。
1月3日,市紀委發出通知,組織全市各級紀檢監察干部收看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要求廣泛開展討論活動,撰寫心得體會,自覺接受警示教育。這是市紀委機關開展“講政治、守紀律、轉作風”專項教育的延伸,是加強作風紀律建設、打造紀檢鐵軍的一項重要內容。
據了解,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由中央紀委宣傳部、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將播出10多個典型案例,通過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余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現身說法,剖析他們違紀違法行為和蛻變過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去年以來,市紀委堅持嚴字當頭,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市加強紀檢干部自身建設要求,著力打造紀檢鐵軍。市紀委制定了派駐紀檢組《履職清單》和《對違規過問干預紀律審查工作行為報告和備案的規定》。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在市紀委機關開展“講政治、守紀律、轉作風”專項教育。市紀委成立了紀檢監察干部監督機構,定期召開紀檢干部監督工作會議,從嚴教育、管理、監督紀檢監察干部,在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方面取得了明顯成效。市紀委要求,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迅速貫徹落實市委工作部署和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期的講話精神,圍繞全面從嚴治黨落實“五個持續”要求,堅持把自己擺進去,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完善內控機制,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努力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看到了黨反腐敗的決心和信心,更看到了紀檢監察干部的忠誠、干凈、擔當。”收看專題片后,濟南市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副處級檢查員董曉娟說,“我們只有正人先正己,加強自我監督,時刻敲響警鐘,才能挺直監督執紀問責的腰桿。”
“片中曝光的都是紀檢監察干部違紀案例,具有很強的警示教育意義,我看了以后感觸很深。”淄博市紀委第二紀檢監察室主任孟廣科說,“進了紀委不等于進了‘保險箱’,紀律才是最好的‘護身符’,紀檢監察干部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把自己置于各方監督之下,這是既是對組織負責,更是對自己負責。”
打鐵還需自身硬,正人必須先正己。可以說,紀檢監察隊伍也并非處處“鐵板一塊”,有少數紀檢監察干部在作風和紀律方面仍然存在問題,極少數人甚至蛻化為腐敗分子。在這樣的背景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始終堅持“信任不能代替監督”的執紀理念,加強自身干部隊伍建設重拳頻出,敢于解決內部“燈下黑”的問題,切實的讓群眾看到了中央反腐的決心和意志。
現如今,反腐已經到了攻堅期,在這個特殊歷史時期更需要一直敢于執紀,剛正不阿的紀檢監察隊伍,同時更需要增強全社會對反腐倡廉的信心。而《打鐵還需自身硬》專題片反映的就是真實反映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加強自身建設、堅決清理門戶,嚴防“燈下黑”,體現“打鐵自身硬、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韌勁,展現出了紀檢監察隊伍的不斷“革新”。
在紀錄片中,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余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蛻變過程,這些典型案例無不在證明紀檢監察干部也是一樣,都是由小到大,積少成多,最后一發不可收拾。可以說,作為監督執紀的專門隊伍,紀檢監察干部肩負著維護黨紀政紀、推進反腐敗斗爭的重要職責,其素質、能力和作風,直接關系到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成效。因此,必須做到打鐵還需自身硬,讓紀律成為自己的尺子底線,不能等到出事才想起黨的紀律。
信任不能代替監督,防止“燈下黑”,強化內部監管必不可少,做實外部監督也不可或缺。首先,要繼續健全內部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剛性執紀,對膽敢觸線者絕不姑息;其次,要創造條件、豐富載體、暢通渠道,讓群眾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等落到實處,讓反腐工作去神秘化,除了警示作用紀錄片的意義也就在如此。
不管怎樣,不管是紀檢監察干部還是普通黨員干部亦或是群眾都應該深刻領會紀錄片精髓,全社會凝心聚力,反腐倡廉,拒腐防變,以監督的“無影燈”,消除“燈下黑”,真正建構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政治生態底線。
自1月3日中央電視臺一套播出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以來,新疆天業集團積極組織黨員干部進行收看,并熱烈討論,交流觀看心得感受。
“專題片中多名違紀違法的紀檢干部現身說法,情節嚴重,觸目驚心,對我們基層紀委干部有很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嚴肅處理,絕不姑息,也是中央紀委嚴防‘燈下黑’,刀刃向內,自我凈化、自我更新的體現。”天業水泥產業紀委書記黃東在觀看結束后頗有感觸。
1月3日上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布了“電視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今晚在央視播出”的消息發出后,天業集團紀委立即第一時間通過QQ群、微信群、手機短信等多種形式發出通知和節目預告,要求各單位黨員干部特別是紀檢干部要準時收看專題片。當晚,集團紀檢干部及黨員干部通過收看直播、重播、中央紀委網站視頻等方式,觀看了《打鐵還需自身硬》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
天業集團紀委還組織各單位黨員干部,積極參與觀后感的網評活動。天業一位網名叫“兵團麒麟”的,在觀看了央視新聞頻道后留言說:*曾多次提出“各級紀委也要解決好‘燈下黑’的問題。”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系統也開始了“清理門戶”。只有紀檢隊伍純潔了,“堅定”與“堅韌”了,務實勤廉了,團結一致了,凝心聚力了,才能經得起各種考驗,才能做到“政治清白、清明、工作扎實,做事干凈”,才能夠永遠保持我們黨的活力與朝氣,促進黨的事業全面繁榮發展,讓黨的威望與形象深入人心。
一名天業網友在看了《中紀委的新片隱藏權力運行的秘密》文章后留言說:“治人者必先自治、責人者必先自責。”作為一名紀檢工作人員,欲打鐵必先自硬,只有在上、作風上、能力上都過得硬,才能真正履行好職責,踐行好使命,用一身“硬氣”,打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據中央電視臺臺報道,專題片《打鐵還需自身硬》共分三篇:上篇《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中篇《嚴防“燈下黑”》,下篇《以擔當詮釋忠誠》。專題片攝制組先后赴15個省(區、市),采訪了30多名紀檢監察干部,拍攝了10多個案件。朱明國、金道銘、魏健等10余位嚴重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干部現身說法,剖析自己違紀違法行為和蛻變過程,發人深省、令人警醒,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