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懈怠、不思進取,不想擔當作為
1、有等靠。對中央、省委重大決策部署缺乏深入研究思考,懶惰,態度消極,行動遲緩;貫徹上級部署要求照搬照抄,不結合實際,不深入了解情況,不研究具體落實措施,上下一般粗,大而化之、沒有實效;對上級安排的任務敷衍了事、得過且過;對承擔的工作能拖則拖,不推不動、撥一撥轉一轉。有的對一些已經明確要求推進的重點工作,等文件、會議紀要;有了文件、會議紀要,還要等上級調度,等兄弟市縣單位先行、出經驗。
2、有守攤。工作標準不高,滿足于一般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工作推擁。有的小富即安、小成即滿,取得一點成績就津津樂道,看不到與先進地區、先進單位的差距,看不到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自我感覺良好,裹足不前。有的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在崗位上無所作為,混天數熬日頭,面對先進無動于衷,任憑外邊發展突飛猛進也能保持“淡定”,工作多年面貌依舊。
3、有享受。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想的是如何享受生活、吃好玩好,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出工不出力,人在心已散。特別是一些接退休年齡的干部,自我感覺付出了這么多年的心血汗水,該“喘口氣、歇歇腳”了,追求安逸舒適,做事打不起精氣神,進取精神消退。有的工作拈輕怕重,不愿吃苦受累,有的不愿分管安全生產、計劃生育、信訪穩定等方面的工作;有的對長期積累和歷史遺留的問題,不愿“理舊賬”,靠時間消化矛盾;還有的部門“一把手”,主動請調到二線崗位,不想沖在一線,只求清閑一點。
4、有旁觀。有的慣當“二傳手”、“甩手掌柜”,不愿親力親為,層層批辦轉辦,誰也沒有靠上抓落實,最后工作落了空。有的喜歡指手畫腳、評頭論足,只當評論員,不當戰斗員,自己啥事也不干;鶎臃从,有的干部“只在岸上空喊號子,不到水中用力劃船”。
5、有功利。沒有利益好處的事,不愿干、往外推。特別是面對嚴格的紀律約束,一些潛規則被打破,一些利益鏈條被斬斷,有些部門和干部覺得無利可圖,辦事慢騰騰,消極怠工。有的對上級部署要求,根據部門和個人利益進行“取舍裁剪”,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推托或變通。有的成天自我設計、斤斤計較,過于看重個人待遇,覺得現在晉升空間小了、福利少了,就感到沒干頭、沒盼頭,工作熱情減退甚至撂挑子。
6、有本位。有的推進改革不積極,不愿下放權力。對簡政放權,明放暗不放,形放實不放,依然用行政的“手”干預市場的“手”,面對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如同套上了緊箍咒,渾身不自在。有的部門表面上審批“瘦身”,實際上中介“增肥”,把下放權力搞成“移花接木”。有的對需多個單位協作完成的工作,不愿主動參與、不愿牽頭。有的大局觀念、合作意識不強,對職責邊界上的事推諉扯皮、互踢皮球,對全局性、整體性任務不愿出面、不愿多做,能推則推,能躲就躲。
二、心存顧慮,畏首畏尾,不敢擔當作為
1、怕決策失誤,不敢大膽拍板。有的該決策的不決策,該拍板的不拍板,過度謹慎,工作節奏慢了下來。有的對一些過去正常辦理的事項,怕出問題、不敢辦,凡事層層請示匯報,讓領導簽字,一直要到主要負責同志那里才能定。一些領導干部對本來自己能夠單獨拍板的事,非要召開會議研究研究,看似作風民主、決策民主,實際目的是有責任大家共同承擔。
2、怕有風險,不敢創新突破。有的面對改革發展任務,不敢啃“硬骨頭”,缺乏攻堅克難的志氣、敢闖敢試的銳氣、大膽負責的勇氣,沒有先例的事不敢干,不敢越“雷池”半步,缺少大刀闊斧、奮力開拓的精神頭。有的面對困難和矛盾,瞻前顧后,患得患失,凡事先想退路,只求自身安全,不想事業推進。
3、怕干得多出錯多,不敢主動干事。有的害怕“挑水多、罐子摔得多”,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為了不出事、寧可不干事”。有的面對現實問題,存在擔心干多了出現新矛盾的心理,故意視而不見,聽之任之。有的對項目建設中涉及的土地征用、房屋拆遷等問題,擔心出亂子,不敢下決心推,導致一些已經具備條件的項目遲遲沒有進展或進展緩慢。
4、怕惹麻煩,不敢直面群眾。有的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或信訪,心存顧忌,擔心一旦接手脫不了身,不表明態度、不正面回應、不積極解決。一些同志談到,有些信訪問題本來并不復雜,就是由于回避矛盾、躲避群眾,錯失了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
5、怕得罪人,不敢堅持原則。有的奉行“干不成事不要緊、至少別得罪人”的,愛惜羽毛,明哲保身。有的擔心如果凡事真抓真管,動了別人的“奶酪”,損害個別人的利益,將來會丟選票,選擇了“低調行事”。有的明知干部有問題也不敢開展批評,想的是如何捂著蓋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6、怕炒作曝光,不敢“出頭露面”。有的干部被媒體不斷爆料的現象嚇怕了,不慣在媒體關注和公眾監督下開展工作,不善于應對媒體、處置焦點問題。一些干部擔心被媒體炒作成熱點,擔心被人盯上、被翻舊賬,引出其他問題。還有的干部與企業老板打交道時心存顧慮,怕被說成傍大款,招來閑話說不清,對個 人影響不好,不再去主動服務了。
7、怕擔責任,工作推諉扯皮。有些窗口單位和服務行業的干部,以沒有明文規定為借口,該辦的事不辦或慢辦,該落實的打折扣。有的部門在辦理項目審批時,害怕承擔第一個蓋章的責任,幾個部門的審批事項互為前置,凡事都要領導出面協調。
三、能力不足,辦法不多,不會擔當作為
1、對中央精神和上級重大決策部署學習不主動、不深入,看不到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新挑戰,不能正確判斷分析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階段性現象,對深化改革、轉方式調結構等方面的新政策新要求,特別是對當前應對經濟下行的政策研究不夠、理解不深,導致工作深不下去、打不開局面。有的認為不唯 GDP就是不要GDP,強調發展質量就不能要求發展速度,產生了“應當慢慢來、不用著急”的片面認識。
2、觀念轉變不及時,存在慣性思維和路徑依賴。慣于憑經驗、憑老辦法看問題、辦事情,面對新常態、新要求,感覺這也不舒服、那也不得勁,面對困難束手無策。有的同志談到,以往各地為了加快發展,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中,實行稅收、非稅收入和財政收入支出優惠及考核中進行物質獎勵等政策,增強吸引力、調動積極性,現在都不允許了,許多干部就茫然不知所措了,不知道怎么干了。
3、對新情況新問題研究不夠,知識儲備不足。有的簡單把工作推進慢、任務不落實,歸咎于政策調整、體制機制等外部因素,不能從自身找原因;有的學習憑個人興趣,對工作相關的新知識、新業務學習上沒有積極性。比如,有的對新產業新業態不熟悉、不了解,跟進學習不及時,有的對金融、信息產業、現代物流等方面知識不足,有的對培植創新創業、互聯網經濟、智能制造等思路視野不寬,指導工作時出現了“本領恐慌”、“能力危機”。
4、對新常態下如何更好地開展工作,主動研究不夠,措施辦法不多,凡事等著上級出政策、領導出主意。比如,在項目審批上,過去為了加快速度,經!跋壬宪嚭筚I票”,現在這些辦法不能用了,但對如何合理簡化審批流程、壓縮審批時限,既嚴格程序,又保證進度,用心思考和探索不夠。有的對如何激發調動干部的積極性、創造性,缺乏方向感、理不清頭緒,更不明白如何擔當、如何推動、如何發力。
5、唱功好,做功差,談戰略頭頭是道,做起來束手無策。有些干部把紙上談兵當作能力,搞“假大空”、坐而論道,推進工作只打雷不下雨,光說不練,不見實招,畫餅充饑,表面上雷厲風行、大張旗鼓,內心卻不關心工作的實效,不關心是否對群眾有益。
反腐敗從哪個角度都不構成不作為的“理由”,而是一塊“磨刀石”,能把忠誠、干凈、有擔當的干部隊伍砥礪出來
處其位而不履其事的官員不作為現象,正在變成一個熱點話題。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當前的反腐敗斗爭以某種方式導致了官員不作為。在日前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就有媒體提出,一些官員被反腐弄得意志消沉,干工作變得消極,可能會對國家發展不利。一些批評此類現象的文章,也經常不假思索地評論:伴隨著反腐的持續高壓,一些官員患上了“反腐恐懼癥”,為官不為的現象有所抬頭。
其間的邏輯果真如此嗎?
客觀上講,因為腐敗行為得到了明顯的遏制,干部不作為現象才凸顯為眾矢之的。然而,簡單地說“反腐敗導致干部不作為”,則有相當大的誤導性。當前的為官不為,根據一些調查和干部自述分析,可分為三類情況。一種表現是職責缺位,基本不研究本職工作,熱衷于跑關系,把困難和矛盾都往外推。另一種是不敢擔當,害怕冒風險,擔心踩紅線,不太會在媒體與公眾監督下開展工作,干脆開啟“自保模式”。還有一種是怠工觀望,鑒于現在規矩多了,審查嚴了,所以招商擱下了,項目不跑了,資金也不爭取了,甚至牢騷話也多了,所謂“反腐影響發展”之類的謬論往往源自這一群體。
都是不作為,但緣由并不相同,治理方式也不能一個樣。前兩種不作為,有長期的社會心理在起作用,一個是績效管理問題,一個涉及改革的行為邊界問題,反腐風向只有間接影響。后一種“不作為”,確實是反腐高壓態勢的直接后果,但它只是一些干部的權宜之計。換句話說,這種“不作為”,只是從亂作為暫時往后退一步,其實根本不會滿足于“一杯清茶、一張報紙”的生活,而是想回到“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看著辦”的狀態。這顯然是借由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問題來綁架反腐敗斗爭。
保持全社會對于腐敗的負面評價,對反腐敗斗爭非常重要。散布和渲染“反腐敗導致不作為”的論調,無論是出于有意還是無意,客觀上都可能動搖反腐敗的價值目標。它一方面把腐敗視為發展或交易成本,在邏輯上以去價值化的方式來看待反腐敗;另一方面,在現實角度則“暗示”以腐敗方式解決問題是不可避免的。這些關于反腐敗的謬論,對于維持社會上的腐敗合作關系作用不小。從這個意義上講,討論價值觀問題不是務虛,不是偏離大家最關注的問題,而是最迫切的事,比很多其他問題都更為實際。這場價值觀較量,沒有后退的余地。
當然,反腐敗斗爭從來不只在誰對誰錯的層面展開,最終要落腳到個人選擇的行動邏輯上來。腐敗“有利于”發展的謬論,正是在后一個層面得到少數人的附和。但這并不意味著群眾愿意容忍腐敗行為,而只是缺少打破“集體行動困境”的契機,無力走出你看我、我看你、誰都不滿但誰都不動的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從出臺“八項規定”做起,以作風建設為反腐敗斗爭打底,其實已經破解了“老虎吃天不知從哪兒下口”的問題。轉變作風的壓力,已傳導到各個行業、各個階層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應該看到社會進步的趨勢,不去夸大腐敗行為“融入社會互動”的程度,堅決批駁“腐敗可以容忍、有正面作用”的錯誤論調。
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當前,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維系一個正向的價值體系茲事體大,這決不是飲鴆止渴式的所謂“好處”可以比擬的。對干部而言,新的要求是一體兩面的:正確地做事,做正確的事。從這個意義上講,反腐敗從哪個角度都不構成不作為的“理由”,而是一塊“磨刀石”,能把忠誠、干凈、有擔當的干部隊伍砥礪出來。
十八大以來,*鐵腕治貪腐,重拳掃“四風”,面對黨紀黨規這些懸在頭頂的“緊箍咒”,一些干部看到“好處”不見了,就開始抱怨、吐槽“為官不易”,工作上也開始推脫扭捏,實際上是向領導耍賴撒嬌,宣泄不滿,一些地方的黨員干部滿足于發文件、聽匯報、作指示,口號提得很響,但實際做得很少。這些陋就如毒品一樣,我們黨員干部是要不得的。
正視政績,不驕不躁。大事要做,還要努力做好大事,但干部在日常工作中更應該多做小事。幫百姓解決了一個難題、化解了一場糾紛、慰問了困難群眾,這些都是一些小事情,雖然聽上去沒有那些大事那樣可圈可點,但卻是和群眾緊密相連的、是最普遍需要的。都是一名干部有責任、愿奉獻的表現。面對這些,做好了是本分是職責,而不是拿來邀功的資本。黨員干部要擺好心態,不驕不躁的做好自己分內之事。
清晰目標,科學規劃。我們的工作中,為什么會聽到對“官不聊生”的抱怨,對“為官不易”的吐槽,很多都是因為有的同志懶散不作為,自身沒有清晰的目標和科學的規劃,工作中缺少前進的動力,這時候需要我們干部在干工作前確定一個目標,使我們重拾克服工作中重重困難的決心,以及與恐懼、惰性作斗爭的勇氣。也就避免了許多過度低調的“不作為”現象。
求真務實,真抓實干。拒絕不作為,需要我們加強作風教育,打擊干部官員庸。加強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增強干部的責任意識和素質,拒絕庸,遠離懶惰。經常教育領導干部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勤奮工作,不能因為自己的庸、懶,辜負人民期望,放棄歷史責任。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不驕不躁,科學規劃自己的工作進度,在積極的意識指導下,穩抓實干的進行實踐活動,在工作中深入群眾,在工作中總結經驗,在工作中提高覺悟,在工作中發現“魚水情”的可貴。
及時總結,認真反思!安蛔鳛椤钡耐荆谧约旱娜粘9ぷ魃钪,應該有意去培養自己冷靜思考的慣,養成“每日三省吾身”的慣,自省、檢查自己的所言所思所行是不是符合*的政治要求?是不是符合共產黨員的標準?一旦發現有所背離,就立即加以糾正。及時反思和發現自己上的錯誤,可以強化政治上、道德上的自省,防止小錯不改而鑄成大錯。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從另一面來看待官員不作為的問題,我們公務員隊伍的工資水還是偏低,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高薪養廉還是需要的,通過高薪養廉塑造有效政府,為社會提供有效服務,滿足社會需要,就可以在政府和社會之間實現良性互動。社會財政提供可靠保障,加之官員自身修養的不斷提高,才能從根本上來減少消除“不作為”這種現象。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