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充分認識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增強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下面是高考知識網小編搜集的2017民族團結一家親先進個人事跡,歡迎閱讀。
“各族人民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要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整合力量、一種追求,它對凝聚人心、整合社會起著重要作吉木薩爾縣二工鎮柳樹河子村村民熱比汗就是這個民族團結大家庭中表現突出的優秀母親之一。
熱比汗是二工鎮東柳樹河子村普通村民,一家生活并不富裕。家里除了老兩口,還有三個兒女、一個孫子,一共六口人。主要靠務農微薄收入來維持一家的基本生活。就在這樣的家境條件,除了照顧好自己的孩子,熱比汗經常性為災區捐款捐物,看望慰問福利院的孩子們。
24年前她剛剛在吉木薩爾縣的醫院生下女兒帕提曼,身體虛弱,躺在床上休息,父母和丈夫都在醫院陪伴。不到半個小時,突然,聽到醫院里有醫生說,有個被遺棄的剛出生的嬰兒,哪位好心人愿意收養。熱比汗的父親剛好路過,見是一個女嬰,來征求老伴和女兒、女婿的意見。“我有奶水呢,咱們抱過來養吧?”熱比汗聽父親一說,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了。孩子抱過來了,就這樣,四個人商量好,對外稱是熱比汗生的雙胞胎。孩子一天天長大,村里有人看到兩個女孩長得不像,就一臉疑惑地問熱比汗,兩個孩子到底是不是雙胞胎。一向性格和順的熱比汗立馬翻臉了,“我一天一塊生下的兩個娃娃,怎么不是雙胞胎?”
在一對雙胞胎女兒8歲上二年級的時候,熱比汗和丈夫去縣醫院看望生孩子住院的弟媳。沒想到,夫婦倆又在醫院門口遇到一個棄嬰。是個男嬰,穿的新衣服,還留有字條,抱在單子里。剛開始就發現孩子的背部脊椎上有一個圓疙瘩。很多人都勸她和老公,包括她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孩子有病,養不活,別管了……”
至今想起來,熱比汗都認為,“那是一條生命,是一個活人,怎么能說不管就不管呢?即便是一只小動物,也是生命呀!”抱著孩子到烏魯木齊各大醫院檢查,最終確診,孩子是脊椎上的病,下肢截癱,無法站立,就連吃喝拉撒都不能自理。盡管如此,熱比汗并沒有死心,家里稍有點錢,就給孩子治療,夫婦倆每天堅持給孩子按摩。在左鄰右舍的記憶里,熱比汗夫婦倆從來沒有一起參加過別人家的乃孜爾或婚禮,因為要留下一個人在家里照顧兒子。
去年熱比汗收養的女兒祖然古麗右眼罹患惡性腫瘤,如今病重急需社會各界幫助,消息像長了翅膀飛遍了吉木薩爾縣的大街小巷。人們無不為之動容。吉木薩爾縣委書記郝擁軍等縣委領導看望慰問熱比汗,送去了慰問金。
郝擁軍說,作為全國“最美母親”,熱比汗?莫合買的事跡感動了全國各族人民,是傳播正能量的典型。當熱比汗?莫合買有困難的時候,全社會愛心人士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幫她渡過難關。
講起這些年來與熱比汗?莫合買一家的走動,二工鎮黨委書記馬學斌說“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母親,再困難,從來沒有找過政府部門,這次,要不是為了給女兒救命,她也不會說出這個秘密。”
社會各界的愛心正從四面八方涌向“愛心媽媽”熱比汗和她的女兒祖然古麗塔西普來提,希望更多的愛心人士向這位偉大的母親和她的女兒伸出援助之手。
熱比汗收養照顧棄嬰的事跡在當地傳為佳話,這些年,她先后被評為昌吉州“十大優秀母親”、“首屆感動北庭十大人物”、全國“最美母親”。
最,大家關注的我縣首屆“感動北庭”人物、全國最美母親熱比汗,在烏魯木齊醫院照顧生病女兒期間,不忘黨和政府的關懷,積極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今年,熱比汗的二女兒因為患有鼻竇惡性腫瘤無錢醫治,黨委政府給予了關懷和支持,社會各界也紛紛捐款獻愛心,讓處在困境中的熱比汗一家深深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和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團結友愛。在照顧生病的女兒期間,她和大女兒一起寫下了入黨申請,托人轉交給了村黨支部。
熱比汗的民族團結先進事跡感染了身邊的一大片人,人人都紛紛向她學習,主動加入到維護民族團結的行列中來,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的愛護民族團結。正是有了這樣從小就關注民族團結、愛護民族團結的優秀母親,我們的民族團結事業才更有希望。
尹玉女,女,中共黨員,東城鎮太興村黨支部書記。自當選為太興村支部書記后,她認真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一把手”作用,團結黨員群眾,為村民辦好事、辦實事,把民族團結作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工作來抓,將民族團結列入重要議事日程作為維護村屯和諧穩定的頭等大事來抓,促進了民族團結工作蓬勃發展。
加強宣傳,強化民族團結意識
以前,太興村全部是朝鮮族,對其他民族的文化與生活風俗了解甚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黑龍江省等外省、外地的漢族人口流入到太興村租地作耕,流入人口數量逐年增多。對此,當地群眾以示排斥、孤立的舉動,矛盾時有發生。尹玉女倍感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性,召集村兩委班子會議專門討論研究解決方案,組成民族政策宣傳機構,制定了具體宣傳制度。之后,按照方案每月一次的邀請鎮文化站、宣傳委員、經營管理站等有關人員講解民族政策、國情、區情和地方史和有關農村土地承包法等知識,提高群眾對“三個離不開”民族團結意識,并強化法律意識,采取有效措施,及時調解朝、漢兩民族群眾之間的感情糾紛、土地糾紛,逐步形成了兩個民族群眾在感情上互相融合、在生活、生產上互助的良好氛圍,為本村生產和經濟發展打下穩定的生活條件。
心系各族群眾,做好民族團結的紐帶、聯系人
有一戶由琵巖村遷入太興村的漢族貧困戶,家里經濟條件本身就不好,人又比較懶惰,生產生活上都比較落后,院子圍欄破舊不堪,甚至嚴重傾斜。尹玉女了解到此事后,決定幫助他樹立正確的生活觀念,并幫助其擺脫貧困。她自掏腰包并動員老年協會幫助他們重新修建了嶄新的板帳子,春忙時尹玉女組織黨員干部幫助其育苗、插秧,在尹玉女的感召下,該農戶人變得勤快了,與村民相處的也更加融洽了,而且有時還會主動幫助其他村民干這干那的。他說:“以前我不愿意干活,就隨隨便便的過日子,后來村書記他們來幫助我,還有許多朝族鄉親,有些人我們連溝通都有困難,他們還是愿意幫助我,令我非常感動,還有村書記本人雖然是女同志不僅用勤勞的雙手在創造生活,還幫助我,帶領村民共同致富,她的關心和幫助我不能辜負,我要努力勞動,爭取早日擺脫貧窮,以后也能夠幫助其他村民。”
太興村有一農民叫金明漢,因種種原因自甘墜落,振作不起,空有一手才干。尹玉女對其進行教育,并介紹到鎮里的綠色大米加工廠看管加工設備,讓金明漢重樹信心。現在金明漢種植1.5公頃水田、0.8公頃旱田、年純收入已達到2.5萬元,加上在加工廠的工作收入5000元和其它收入,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完全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尹玉女像這樣團結群眾的事跡這樣的事跡還有很多,她也正是用這種無私的幫扶行動,換來了太興村各民族的團結進步。
開展文化娛樂活動,促進各族文化交流
2008年以來,她同村兩委商議,利用個人愛好特長,將太興村的文藝愛好者組織起來,成立了民族民俗表演隊,自編自排了民族團結互助政策、計劃生育政策、文明創建活動、黨的惠農政策等方面節目,利用春節期間和農閑時到各自然村表演,村民看到了身邊的事編成節目表演,很有興趣,積極參與,文藝隊發展到40余人,每年演出10多場次,加強各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民族團結。
為鞏固*新型民族關系,促進*文化大發展,8月12日,在尹玉女的組織下,太興村舉辦了以“繁榮*文化發展、展現新農村精神風貌”為主題的大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主題演出活動。演出以60名村民參加的展現民族團結的大型集體舞拉開序幕,各族村民將傳統的朝鮮族農樂舞、扁鼓舞、假面舞、簸箕舞及傳統的東北大秧歌等節目都一一展示出來,迎得了現場群眾的陣陣歡呼和掌聲,體現出了民族大團結的繁榮景象。活動最后安排了頂缸賽跑和背簍跑兩項朝鮮族傳統體育娛樂項目,各族村民踴躍參加,再次將活動推向了高潮。文化活動的開展,突出了民族團結示范村的民族文化魅力,豐富了村民的文化娛樂生活,展現了村民飽滿的精神風貌。
在尹玉女的帶領下,太興村村民的生活水顯著提高,形成了民族團結的和諧景象,成為全市民族團結進步的典范,2010年3月,太興村被和龍市民宗局授予“民族示范村”,2012年尹玉女本人也被評為延邊州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個人。
劉鴻斌,男,漢族,1977年10月出生,1995年12月入伍,中共黨員,本科文化程度,現任武警兵團指揮部五支隊司令部通信股副營職參謀,少校警銜。他二十年如一日用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先后照顧5名孤寡老人,資助了8名失學兒童和4名孤兒,有漢、維、回、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其中,有4人考上了大學。劉鴻斌先后3次榮立三等功,12次獲得部隊嘉獎,2次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多次被伊犁自治州、奎屯市表彰為“學雷鋒先進個人”和“民族團結先進個人”。2013年,他維護民族團結、扶貧幫困、捐資助學的先進事跡被12家中央新聞媒體相繼報道,在駐地群眾中引起強烈反響。被武警兵團指揮部推選為武警部隊第十七屆“中國武警十大忠誠衛士”候選人,同年10月,被評為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
助人為樂是美德,他堅持發揚光大,把愛心傳遞給需要幫助的人
二十年來,劉鴻斌在自身家庭欠款10余萬元的債務下,先后光為貧困學生捐款捐物就達3萬多元,他說,錢雖不多,物雖不貴,但他認為,讓孩子們感受到人世間的溫暖、將來能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那就是最有意義的事。
2013年7月,劉鴻斌捐助的兵團第七師高級中學哈薩克族姑娘加娜爾,以優異成績考入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師范學院,加娜爾去院校報到的那一天,劉鴻斌專程到她家為她送上了500元路費,鼓勵她繼續努力學習。家住兵團第七師124團12連的回族女孩馬麗娟,因上學路途遙遠,家中貧困,放棄了上學的機會。劉鴻斌得知情況后,為馬麗娟交付了學費,還買了一輛自行車送給她,鼓勵她在求學路上不拋棄、不放棄,在劉鴻斌的資助下馬麗娟考上了奎屯市重點中學。奎屯市第五小學四年級維吾爾族貧困學生買爾曼,因家境貧困,冬天還穿著單薄的衣褲,劉鴻斌趕到學校為她送去了新買的羽絨服和500元現金。
多年來,劉鴻斌沒有給自己添過一件新外套,沒舍得在自己身上亂花一分錢。但是,只要那些孩子們有困難了,他都盡力地幫助他們解決。為了讓更多的邊疆地區貧困孩子上得起學,劉鴻斌主動了解情況,積極聯系駐地學校,四處奔波,搜集貧困家庭孩子的信息資料,建檔整理造冊。在他的倡議協調下,武警兵團指揮部五支隊廣泛開展“大手牽小手”獻愛心活動,先后資助了72名貧困學生,其中49人考入重點中學和大學。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