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烏山,男,漢族,初中文化,出生于1955年,199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擔任美山村第三小組組長。作為一名村干部,他勤奮敬業,從不服輸,他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感與責任感,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他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政治理論學習、聯系群眾和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自己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普遍好評。
一、提升自我素質,引領農民黨員緊跟步伐
在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上級的指示精神的基礎上,身先士卒,積極組織本小組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毛澤東、鄧小理論、“三個代表”重要、黨的十六大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等內容,武裝黨員的頭腦,提高黨員的素質,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提高自己工作能力,提高自己政治覺悟,增強實踐“三個代表”重要的重要性和堅定性,為群眾致富奔小康出謀劃策,逐步推進本小組經濟發展,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他還以自己學到的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知識,結合身邊的典型事例進行宣講學習,使廣大群眾在上和行動上都能夠與上級保持高度一致。
二、解群眾紛憂,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
多年來王烏山始終把給群眾辦實事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多次走進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狀況,收集群眾意見,努力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給村民一個滿意的答復。
他還是全村聞名的“和事佬”,村民們發生了鄰里糾紛、田地糾紛甚至家庭矛盾,都愛找他來調解。王烏山在處理糾紛時,從不武斷,在公正公的原則下,更有一套獨特靈活的方法:他把矛盾放在一邊,先摸清矛盾雙方的性格,然后和兩方分別詳細了解情況,分別做工作,最后作為中間人,將雙方叫到一塊商量,矛盾往往迎刃而解。調解打架斗毆,擺家務事,他成了法庭的“編外調解員”,充分發揮了一個黨員的政治熱情和聰明才智,為廣大群眾辦了實實在在的好事。
王烏山經常幫助年輕村干部解決土地糾紛。作為一個農村黨員,王烏山知道,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解決好農村土地糾紛,就是維護和關心農民的切身利益,就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就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這也是衡量黨和政府執政能力的重要標準,關系農民對我們黨的信任。他在處理這類糾紛時,一貫堅持一個原則:土地不能撂荒。這個原則,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稱贊,在解決一些有可能造成土地撂荒的糾紛的時候,經常能得到“一錘定音”的效果。
三、身先士卒的領頭人,奮戰新村建設第一線
村里有事,王烏山總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則。在2010年美山村老區山區建設中,他積極主動承擔工作,從一開始的勘察、拆遷,到后來的施工、驗收階段,他都奮戰在新村建設的第一線上。
王烏山辦事沉穩、果斷,在今年的老區山區新村建設過程中有一段路,須要經過部分村民的田地,那幾個村民有意見,要補償,但是修路已經勢在必行,如果再浪費時間,就好浪費掉上好項目的時機。王烏山跟村民說:“就用我的田地來補償你們吧,不要阻攔修路!”路通了,大家都嘗到了甜頭,那幾個村民也主動放棄了補償。
王烏山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增強黨的觀念,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以新時期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具體要求鞭策自己,每次開會,他從不會只說好話,而是有意見就提,有建議就講,毫無保留。
一路走來,王烏山黨齡16年,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從25歲起,應了一輩子事,從不吃群眾的,不喝群眾的,公公道道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他說:“咱們的黨是好黨,黨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須要充分發揮黨員、黨組織的作用。”他認為,只有把農村黨員的原動力充分激發出來,黨組織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擴張、黨組織的戰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蘇云托,男,漢族,初中文化,出生于1964年7月,2009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現擔任老洲鄉成德村洲尾黨支部書記、村民理事會會長。作為一名黨支部書記,他勤奮敬業,始終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感與責任感,解百姓之憂,排群眾之難。他時時處處以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理論學習、聯系群眾和遵紀守法等各方面都發揮出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自擔任支部書記以來,他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扎實的工作作風、優異的工作成績,得到廣大干部群眾的一致好評。
一、提升自我,引領黨員緊跟學習步伐。他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和上級指示精神,積極組織本支部黨員開展政治理論學習活動。尤其是在“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和“講看齊、見行動”學習討論中,要求支部黨員用系列重要講話、黨章黨規等內容武裝頭腦,提高素質,增強看齊意識。在創建服務型黨組織活動中,即使自身工作再忙,他都要利用雨天或者晚間的時間,組織本支部黨員在一起學習、交流。
二、解群眾紛憂,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多年來,蘇云托始終把為村黨總支分憂解難、給群眾辦實事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他堅持定期走進村民家中,了解村民生活狀況,收集群眾意見,努力做到及時發現問題,迅速解決問題,給村民一個滿意的答復。蘇云托經常幫助村干部解決一些疑難問題,特別是在成德村實施土地復墾工作中,有的村民不愿把樹砍掉,有的因為樹的價格問題推三阻四,還有的為面積大小故意為難村干部。作為一個農村黨員,蘇云托知道,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事關農民的切身利益。為推進復墾工作,消除村民疑慮,他堅持一戶戶走訪,反反復復做村民的工作,并始終堅持一個原則,就是土地不能撂荒。通過蘇云托的努力,土地復墾工作順利推進,他的付出也得到了群眾和村干部的一致肯定。
三、身先士卒,奮戰抗洪搶險第一線。村里有事,蘇云托總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則。在7月初的洪澇災害中,他不分晝夜地值守在排澇站,24小時堅守崗位,從未停機,他這種犧牲小我顧全大局的精神得到群眾交口稱贊。在抗洪搶險中,他更是義無反顧,哪里需要他,他就去哪里。東線出現險情,需要人手,他立馬騎上電瓶車趕到出險地點。西線查險缺少人員,他顧不上幾天幾夜沒合眼,頂著疲倦去查險。整個7月,他都奮戰在防汛抗洪的第一線上。
這些年來,蘇云托時刻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衡量、約束自己的言行,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按照黨章的規定履行黨員義務,嚴格遵守黨的紀律,以“四講四有”合格黨員的具體要求鞭策自己。每次開會,他從不會只說好話,而是有意見就提,有建議就講,毫無保留。
一路走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從20幾歲起,公公道道做人,認認真真做事”。他說:“咱們的黨是好黨,黨要想把事情做好,必須要充分發揮黨員、黨組織的作用。”他認為,只有把農村黨員的原動力充分激發出來,黨組織的凝聚力才能大大增強,黨組織的吸引力才能快速擴張、黨組織的戰斗力才能大幅提高。
我叫劉學桃,1937年出生,是順河鎮安畈村人。我被授予“麻城市孝善之星”。我做人做事源自我的繼母陳文蘭的言傳身教。繼母是革命先烈黃麻起義主要之一的劉文蔚的妻子。劉文蔚于一九二七年犧牲后,年僅二十二歲的繼母帶著婆婆和不滿周歲的女兒逃難,在逃難中女兒不幸夭折。歷經磨難,婆婆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繼母聽人說吃了親人肉可以多活幾年,她信以為真就毅然跪在祖宗牌位前祈求,割下自己手膀上的肉煮給婆婆吃。現在想起來雖有愚昧之嫌,但這種割股救婆之舉真正感天動地!
繼母寡居四十三年,無論遭受怎樣的磨難,總是一副慈悲善心,常行善舉。逃難返回后,看到垸里一個烈士遺孤劉元化面黃肌瘦,一頭瘌痢一身瘡挨家乞討,繼母毫不猶豫將他收養,經過細心調理下孤兒的疥瘡痊愈了,瘌痢也慢慢沒了,繼母又送他到學校燒火讓他自立,接著又收養兩個烈士的遺孤。
繼母為報恩生長她的地方,在料棚街上設個施茶鋪,料棚河邊設渡船,方便過往商賈和行人,分文不取,這船一擺就是幾十年,這茶一施就是幾十載。
文革期間,雖然繼母受過冤吃過不少苦,但她對黨、對革命的忠誠,歷久彌堅、失志不移,足足彰顯出人間大愛!
繼母按照她婆婆的意愿,將我撫去做繼子。繼母陳文蘭一言一行像烙印一般深深地刻進了我的生命,我發誓也要做一個行善行孝的人。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了為繼母、生母、生父三位老人養老送終外,還照料親。我們?有個窮的叮當響的人叫劉文其,是我的遠房伯父,人生三大不幸他占盡了,少年喪母,中年喪妻,晚年喪子。活到六十八歲又喪失了勞動力,家中一無所有,常常吃了上頓愁下頓,我見之確實過意不去,常常周濟點錢,糧票。七二年冬天工會每人發六元錢的福利費。我以此買雙暖鞋,本是給生父的,可是看見劉文其還光著腳穿著破爛不堪的球鞋,我就毫不猶豫的給他了。父親得知還有點意見。我想我有點工資收入,無論如何,明年一定把他那雙穿了六七年的舊棉鞋換上新的。八二年國家實行責任制,分給劉文其6分半田。我就在放農忙假時帶全家為他插上秧,放暑假又跟他割谷打場,把谷送到他家,卻又愁屯放之地,于是我干脆叫他跟我一起過,這樣一過就是十八年,直到他離世,享年八十六歲。他先后死去的兩個老婆和一個兒子都是我家負責安葬的。
我的繼母的義女,也就是我的義姐,一生未嫁人,守護著烈士的家,到自己老來無依無靠。我就把義姐接到家里當至親贍養。義姐八十三歲那年病倒在床半年之久,我和老伴天天送飯送水,跟她洗臉洗腳、倒馬桶,直到她安詳逝去。
在院子小學工作時我資助兩個單親孩子,包書本,文具被單和毯子,讓她們讀完小學。那時凡是生病的學生,我貼藥費、買蛋、面、糖調理成為常事。八三年福田河一學生在校騎車鎖骨折斷,我用自行車推著他四處尋醫問診,找到骨科醫生,根據醫囑,病人要吃一只公雞才恢復得快,為了讓他早日痊愈,我望著家里面黃肌瘦的妻子和四個總是吃不飽的孩子,還是殺了家里一直舍不得吃留著過年的大公雞,燉給學生吃。
八五年正月十三,學校放元宵節假。大雪紛紛,學校停火了,我班遠道學生又不能回家,我就把剩下的十多人帶到我家過節。兩天多時間,每餐二十多人吃飯,雖然當時我家正處在極度困難之時,我老伴不僅沒有怨言,還十分同情這些學生,臨行給他們帶些菜。
我收入有限,善待他人,只能刻薄自己。我自己節衣縮食,年輕時就患上嚴重胃病,曾經胃穿孔,一直沒有得到及時很好治療,幾次險些喪命。
為還清債務,退休后,我埋頭生產。可一田稻瘟病把我害慘了。于是我找資料,看報紙,終于在湖北科技報中發現“821”良種,就急忙叫女婿在麻城種籽站找,終于找到5斤種子,經試種,確實不差,當時羅鋪鄉種籽站要以兩倍的時價全部收購,價格對背著債務的我,確有吸引力,但我想?下很多農戶都吃過稻瘟病的虧,不如把這個谷種分給全垸。 500多斤良種就這樣在全?開花了,鄉親們眉飛色舞,我家也開心。
我是從困難中過來的人,凡是鄉親們遇到大事難事,我都主動跟他分憂解難。孩子的學費問題,住院缺錢問題,年關束手無策問題,五保戶無依無靠問題,甚至安畈村領導上交農業稅遇到湊錢不攏問題,我在能力范圍內應有盡有,總是慷慨解囊相助。
垸里的公益事業,我也是盡心盡力。2000年,我垸的自然環境差,到處是垃圾。為了讓鄉親們干干凈凈過新年,年關前我組織兒子孫子一起清垃圾,用斗車一車一車的拉,把到處搞的干干凈凈。可是有些人還是一如既往,隨便扔垃圾,我啟發家家設置垃圾桶,定時送到垃圾場,并帶頭示范,現在臟、亂、差的現象沒了,環境改善了。
我垸的井水、池塘水都污染了。我就跟垸的兩名黨員和青年小伙商量治理的辦法,決定集資捐款治井修塘,我帶著小組長跑市水利局,市政府,因未立項而落空,幸好村領導伸出援手,七參八湊集到八千多元,我本人出1200元,才使垸的魚塘,水井得到了治理。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認為,一個共產黨員放到哪里都應是金子,而不應成沙子。
回顧我的這一生,劉文蔚的忠勇激勵著我,繼母陳文蘭的孝善感染著我,我做的都是應該做的事。我對子女要求十分嚴格,自己的一言一行也影響了他們的人生。我要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我這個家族一代一代傳承下去。雖然我退休了,但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的誓言我時刻牢記心中。我已是耄耋之人了,我將盡綿薄之力,學春蠶吐絲,仿蜜蜂釀蜜,溫暖人間、恩澤百姓,讓至孝至善這條軌跡不斷延伸下去,不負“無產階級先進分子”這個光榮稱號。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