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陳書記快來屋里坐坐”,“陳書記吃點水果再工作啊”村民們熱情的和陳明燦打著招呼。回想起剛來村里的情景,陳明燦很是感慨,那時的自己剛步入社會不久,下來做第一書記有些忐忑不安與拘束。如今駐村快一年,村民們已經把他當成了村里的一員。
“聚人心,強斗力”在工作中為組織建設添動力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好辦事。城頭村是典型的黨組織軟弱渙散村,解決此問題需要“對癥下藥”找到癥結所在才能牽住“軟弱渙散”的牛鼻子。為什么班子成員的戰斗力不強?這是陳明燦一直在思索的問題。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只有正本清源地解決好兩委班子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開展后續工作。因此“探民心、解民情、收民意”是陳明燦首要“戰略”,短短的三個月時間陳明燦基本上走遍了城頭村每一戶。“老表兄弟你好啊,今年收成還行不?”每到一戶村民家中調研時,陳明燦都熱情和村民嘮嗑。一百個日日夜夜的走訪,付出疲憊與汗水,得到的卻是百姓“心聲”。終于,他找到了提升村委班子戰斗力、推進村級經濟發展的“助力器”,他把開展黨建工作,激發兩委班子工作積極性作為“發力點”。針對兩委班子不健全、無黨組織活動場所等問題努力探索解決方式。通過民主生活會、階段性工作總結、談心談話等方式,村兩委班子成員之間定期互相談心、交換意見,自覺強化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積極營造“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氣氛。
“謀民利,得民贊”在實事中為百姓生活謀福利
“陳書記啊,我們城頭村的村委辦公大樓是90年代建的土磚房,現在村級的黨組織活動都無法開展”,“小陳書記,我們家主要靠種植水稻為主要經濟來源,但是現在村里的農業用水都要靠電排從錦江河取水,電費、維護費都得花費我們村十幾二十萬呢”,聽著老表們的“內心訴求”陳明燦書記眉頭緊鎖,他深知想要村黨支部贏得百姓的“點贊”需要真正的為群眾做實事,擺在眼前的一道道“難題”必須攻克!“哪怕自己多跑些路,總得為群眾做點事。”陳明燦常常這樣告誡自己。凡事預則立,不立則廢,關鍵在落實。陳明燦一方面充分利用自己所在單位的資源優勢,另一方面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運用個人的社會關系與村支部書記聶建黨緊密配合,一同為村里的經濟建設謀布局、求發展,經多方奔走,四處“化緣”,協調資金50萬元。城頭村新建村部將于今年上半年正式投入使用。新村委辦公樓,按照有場所、有設施、有標志、有黨旗、有書報、有制度的“六有”標準,設置了黨員會議室和黨員活動室,改善了黨組織服務群眾的辦公條件。屆時,城頭村無村級組織活動場所的問題將得以徹底解決。在相關部門的鼎力支持下,城頭村已爭取到經濟發展項目3個。分別是防洪堤壩改造工程、渡口維修及渡船換新、河口村至新屋村的長約1.8公里的道路修建。其中,防洪堤壩改造項目是中央立項。目前準備予以落實項目還有:從水利部門爭取的電排抽水機器設備改造項目、光伏扶貧項目。此外,還為村里安裝了價值二十萬的路燈十余盞,極大的方便了村民的生產、生活。“自打第一書記來了以后,村里的變化確實蠻大,時常看到他與村支書一起在田間、水庫等地走訪、查看,當初他剛來還以為只是走過場,沒想到對農村工作這么上心”一位老鄉語重心長的說道。
“系民苦暖民心”在精準扶貧中為群眾解憂
臨春節,氣溫驟降,泗溪鎮城頭村的老百姓大都呆在家中烤著爐火予以避寒。而第一書記陳明燦與村支書聶建黨等村干部卻準備冒著嚴寒前往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陳書記,這天寒地凍的你真要去實地走訪、調研貧困戶嗎?我們村干部代替你去就行了,再說了拋開十多里的山路不說,他們可能不在家呢”一個村干部關心的說道。“聶哥沒關系,不去實地走訪是不能體會到人間疾苦的,換個角度思考,我們這點辛苦和貧困戶比起來算得了什么?有時候精神上的慰藉比起物質上的幫助更能溫暖人心”。陳明燦耐心說道。當天第一書記陳明燦一行共計走訪、慰問10余名困難群眾,陳明燦每到一家都要仔細詢問貧困戶的家庭狀況、生產、生活情況以及需要政府予以救濟的需求度,并詳細的將相關情況記錄在案。“陳書記,感謝你們過來看望我們,我們都是空巢老人,兒女常年不在家,看見你們過來就感覺兒女回來了一樣,心里真的很溫暖”。一名老奶奶緊緊的握住陳明燦的手熱淚盈眶地說道。”這樣的走訪,在陳明燦看來已經是尋常不能在尋常的事情,但是他卻從來不敢怠慢,因為他深知作為城頭村的第一書記其言行舉止不僅關乎著派出單位的形象,更是代表著政府和黨在群眾眼中的聲譽。截至目前,第一書記帶領兩委班子成員一起走訪、慰問困難群眾20余人,送上資金、大米、食用油、牛奶等物資共計7000余元。
“春風潤物細無聲”只有把扶貧工作中的小事都做好了,人民群眾才能真正的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這是陳明燦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奮進精神,帶領城頭村干部與群眾一起繼續完善、擴大城頭村的“致富版圖”。
張虎成是扶風縣絳帳鎮柳家村第一書記。在他的案頭,放著厚厚的材料,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張虎成把這些材料叫作“賬本”。
日常的工作,他要記賬;每天下班后,他要對賬;制定扶貧措施,他要算賬。賬本越記越多,越記越厚,精準扶貧工作有條有理,張虎成作為第一書記的工作也日見成效。卓有成效的奧妙,就藏在張虎成的一本本“賬本”之中。
責任賬
10月,張虎成作為扶風縣衛計局新型農村合療經辦中心的干部被派往絳帳鎮柳家村擔任第一書記。第一書記,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重要角色,既是組織的信任,更是貧困群眾的期盼。
怎樣當好村里的第一書記?張虎成在參加工作二十年,在基層有較強的工作經驗,是縣合療辦的業務骨干,這次被抽調擔任第一書記他感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第一書記,必須沖在第一線,干在最實處;必須切實履行在扶貧攻堅中“領頭雁”的責任,當好群眾的帶頭人;必須要全心全意、盡職盡責做好每一項工作。
張虎成的第一本賬上記錄著自己的“責任賬”:推動貧困村精準扶貧,按期實現脫貧。全面摸底調查村情、核實建檔立卡貧困戶的情況、分析貧困原因、分類建立信息檔案和工作臺賬,實現精準識別;按照“八個一批”的要求,精準施策,幫助制定貧困村扶貧攻堅方案和貧困戶脫貧計劃,組織落實專項、行業扶貧項目,協助貧困村做好項目的實施和管理工作;開展“雙幫”,組織落實扶貧項目爭取對口支援地區和結對單位及社會各方的大力支持,籌集和整合項目、社會、行業、市場等各類幫扶資金,推動單位黨組織幫村和干部幫戶任務全面落地。同時,幫助貧困村選準發展路子,培育農牧民合作社,增加村集體收入,增強“自我造血”功能。
他的賬本上記錄著國家的最新政策、生產技術、致富良方,也記錄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張虎成說,有了責任賬,第一書記的職責就更明確、更清晰了。當第一書記,就要摸清農村實情,為群眾辦實事,想方設法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
明白賬
張虎成心里有了一本“明白賬”。他對柳家村21戶困難群眾的情況,熟悉得就像自己的家人。這家老人有病、那家沒有勞力;這家計劃搞養殖、那一家準備種獼猴桃;這一家可以發展產業,而那一家只能低保兜底……
張虎成的賬本上清晰地記錄著柳家村的基本情況:柳家村共有4個村民小組, 1854人,其中黨員52人。全村共有耕地2039畝,主要以經濟作物獼猴桃栽植為主,共栽植獼猴桃1600畝,成立“綠柳獼猴桃專業合作社”,共有社員226 名。張虎成對柳家村共423戶的收入情況進行了入戶調查和記錄,按照“五進八不進”的原則,共確定貧困戶53戶、205人,其中低保貧困戶21戶、50人 ,一般貧困戶32戶、155人。貧困戶的記錄更為詳細認真,包括聯系方式、基本情況、家庭收入、脫貧方式、扶貧工作進行到哪一步等內容。
隨手翻開一頁,看到“柳家村四組村民柳忠元,男,漢族,48歲,家庭人口三人,有3.5畝耕地,柳忠元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肢體殘疾;妻子患有心臟病,兒子健康,在外打工。收入共有兩項,一是本人月享受低保金652.98元,二是兒子在修理廠當學徒,每月能有500元生活費。救助措施:計劃讓其子擔任護林員。”
張虎成說,要想當好第一書記,就要不怕腳板沾泥,要了解村情民意,摸清群眾“家底”,這樣才能真正當好帶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領路人。一進村,張虎成就天天往村民家里跑,和他們聊天,詢問村民的發展思路。幾個月下來,他黑了、瘦了,可他隨身攜帶的賬本卻越來越厚,里面記滿了他今后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困難。
只要打開賬本,張虎成就清楚每天需要做什么工作。在他的賬本中扶貧措施落實情況一欄里,內容不斷更新。比如一組祁有花一欄內,去年入戶登記時,他記錄了兩條:“月享受低保金730.98元,長女在外打工”。隨著工作的開展,現在又增加了三條:“提供獼猴桃苗450株,價值1150元;提供獼猴桃專用肥1000公斤,價值1600元;協調相關部門為祁有花安排護林員工作,已落實”。
內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蒙古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航空旅游職業學院對比泰山職業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對比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