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政府如何在精準扶貧中培育市場主體
一要統一認識。政府要增強服務市場主體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前段時間,我們通過調研發現,有相當部分同志對政府扶持市場主體有不同的認識,有的甚至是反對、不贊成,有的簡單認為民營企業自己搞發展就行了,政府憑什么要提供服務?這些都是模糊認識、錯誤認識。各級領導干部要統一,充分認識到市場主體在精準扶貧和發展經濟中的雙重作用,對市場主體高看一眼、厚愛一分,增強服務市場主體的行動自覺,搭建好臺、提供優質服務,有效調動市場主體參與精準扶貧的熱情。
二要精心選擇市場主體。全市現有需要產業帶動扶貧的貧困戶有15萬戶,假如均每個市場主體可以帶動100個貧困戶,大概需要1500個市場主體來帶動,今天參加培訓的只有100家。各縣(市、區)回去以后要認真挑選市場主體組織開展培訓,力爭達到培訓全覆蓋。如何挑選市場主體呢?有兩個標準。一是要有能力。挑選的市場主體具有一定的規模和能力,能夠經受風浪的考驗。二是要有意愿。如果企業有能力但不愿承擔這個社會責任,就不能勉強,強扭的瓜不甜,這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此外,選擇市場主體還有一個要求,就是要統籌安排。比如,如果一個村里面有100個貧困戶,僅僅依靠村里面這個市場主體扶持帶動,就是村級統籌;若是以鄉鎮為單位,在鎮里挑選兩三個企業把鎮里所有貧困戶包含在里面,就是鎮級統籌;再以縣為單位,縣里挑選出10家企業,把全縣的貧困戶都納入在里面,就是縣級統籌。市場主體統籌層級越高,規模就越大,帶動能力就越強,效果就越好。各地要提高統籌的層次標準,發揮縣級、鎮級統籌作用,充分發揮好市場主體的帶動作用。
三要培育扶持市場主體。首先,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把五位一體機制建立起來,打造一個完整的“航母戰斗群”。其次,要加大資金扶持。企業要發展,資金投入是保障。資金有兩個主要來源:一是財政性資金投入,通過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放大效應,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比如,羅田“33111”工程中有1萬塊錢就是政府專門提供給貧困戶用來購買黑山羊和養殖服務,發揮了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二是打通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渠道。比如說股權投資,國家成立了專業精準扶貧基金,專門進行股權投資,目前正在和我市幾家企業對接,股權占比要求不超過30%,不控股只參股,投資回報率很低,實打實為企業發展提供有效的資金支持。全市有條件的企業都要積極行動起來,積極對接,爭取獲得融資支持。第三,要優化服務環境。通過減政放權和政府職能轉變,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為市場主體營造一個良好的政務環境。
四要加強監管。當前,很多市場主體管理不夠規范,還沒有建立起規范的治理結構,嚴重制約了企業進一步發展。市場主體要認真執行各項法律法規,依法規范生產、經營、交易等市場行為,做到守法經營、誠信經營。工商、質監、農業、人社、銀監等部門要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完善市場監管體系,促使市場主體加強主體責任,認真履行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鼓勵、引導和支持各類市場主體不斷發展壯大。
新年伊始,我們就召開全省扶貧開發工作會議,這是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后,省里為扶貧開發召開的第七個會議,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高度重視。這次會議的主題就是堅持問題導向,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達到統一、狠抓落實、推進精準扶貧走向更加精準的目的。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認清新形勢,全面理解新方略
以1986年國務院成立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為標志,國家開展有計劃、有組織的大規模開發式扶貧已走過了三十年的歷程,先后制定了《八七扶貧攻堅計劃》和兩個《扶貧開發綱要》,通過不斷加大扶貧投入,創新扶貧開發機制,扎實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走出了一條的減貧道路,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以*為*的*提出了精準扶貧方略,體現了中國減貧與發展的時代特征,是對扶貧開發工作思路與方法的重大創新。
(一)準確把握精準扶貧方略的歷史定位。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一是貧困特征發生了重大變化!鞍似摺狈鲐毠灾帘臼兰o前五年,扶貧開發主要是解決區域性大面積的貧困問題,扶貧開發的主要措施是依靠經濟增長帶動減貧。經過多年的努力,面上的貧困已經基本解決了,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經濟增長帶動貧困人口減貧的邊際效應遞減、效力降低,必須多措并舉、精準施策,才能解決深度貧困問題。二是減貧目標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解決貧困問題,主要是貧困人口的收入達到扶貧標準,F在的減貧目標,發生了巨大變化,從以提高經濟收入解決溫飽問題的單一收入維度減貧,拓展到“一有、兩不愁、四保障”的多維度減貧,經濟收入達到扶貧標準只是最基本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減貧目標,既有貧困人口增加收入的指標,又有公共服務指標和發展指標,還要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準全面對標。這種全方位、多層次的減貧指標體系,都精準指向貧困人口,目的就是要確保他們同步邁入小康不掉隊。三是經濟社會發展水發生了重大變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已經從欠發達國家邁入中等收入的發展中國家,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大背景下,在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指引下,既有條件,也有可能,通過推進經濟社會包容性發展,提高市場機制的益貧性,實施一系列更有針對性的重大發展舉措,大幅增加扶貧投入,出臺更多惠及貧困地區、貧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推進脫貧攻堅。實施精準扶貧方略正當其時。
(二)準確把握精準扶貧方略的基本要義。一是扶貧開發對象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主要是突出區域性減貧,“撒胡椒面”的現象比較普遍,普惠制政策多,許多真正的貧困戶沒有得到有效扶持。實施精準扶貧,扶貧政策措施必須要精確瞄準到貧困村、貧困戶和貧困人口。為此,中央下大力組織開展建檔立卡,將其列為扶貧開發的“一號工程”,就是要找準扶貧對象。這就是*提出的“扶持對象精準”,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基本前提和落腳點。二是扶貧開發資源配置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扶貧開發的政府資源、市場資源、社會資源都大而化之分配到貧困地區。實施精準扶貧,必須要求人力、物力、財力、政策等資源因村因戶因人配置,“一村一策、一戶一法”,確保扶到點上、根上。三是扶貧開發績效評價發生了重大變化。過去,評價扶貧成效主要是以貧困縣和村為單位算人均賬,一個大戶就能掩蓋數十個甚至更多貧困戶的貧困問題,存在均數掩蓋不均的問題。實施精準扶貧,通過有針對性地扶持,就要按戶按人算政策賬、幫扶賬、投入賬、收入賬,確保脫貧成效精準。四是扶貧開發制度機制發生了重大變化。根據中央要求,省委、省政府已經建立了扶貧對象識別機制、扶貧資源整合機制、項目資金使用管理機制、干部駐村幫扶機制、社會力量動員機制、脫貧對象動態管理機制、考核問責機制、績效評價機制等N個機制,各部門還將圍繞N個機制的落實,制訂M個具體的制度。這是一整套保障精準扶貧、服務精準扶貧的制度機制體系,較過去發生了巨大變化。
(三)準確把握精準扶貧方略的基本特征。一是扶貧開發重心發生了重大變化。粗放扶貧的工作重心主要是區域或縣域,存在“大水漫灌”、“撒胡椒面”的問題。精準扶貧必須實行對象鎖定到村到戶、工作重心下沉到人。二是扶貧開發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粗放扶貧方式在實際操作中忽視了扶貧政策的特惠性,不分貧富大家受益、均受益。精準扶貧必須突出政策“特”和“惠”!疤亍本褪轻槍ω毨丝谶@個特定群體出臺特殊的政策;“惠”就是對貧困戶實行更加優惠的扶持政策,確保各類扶持政策“精準滴灌”到建檔立卡貧困戶、貧困人口。三是扶貧開發措施發生了重大變化。粗放扶貧的幫扶方式、幫扶措施大而化之,一般號召、“大呼隆”、“一刀切”的色彩比較濃厚。而精準扶貧強調對貧困人口必須量身定制幫扶措施,因人因地施策,因貧困原因施策,因貧困類型施策,做到對癥下藥、靶向治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四是扶貧開發管理發生了重大變化。粗放扶貧方式的工作機制和行為規則比較原則、抽象,重目標,輕手段;重結果,輕過程。而精準扶貧不僅重目標、結果,更重手段、過程和細節,通過構建一整套精細規范的制度體系和運行約束機制做保證。
二、分析新情況,正視問題找差距
全面理解精準扶貧新方略,就是要明確新要求,堅持以問題為導向,對照要求找差距,借這次會議我重點談幾個突出問題,和大家一起研究。
(一)各級認識沒有根本轉變。一是各級領導干部認識不到位。從面上看,各級領導干部都很重視精準扶貧,但是深入調查,發現有些地方還停留在喊口號上,擺花架子上;有的干部觀念沒有轉變,還停在“八七”扶貧攻堅和兩個“十年”綱要時期,對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精準扶貧方略消化不良、準備不足,啃硬骨頭沒有硬措施;有的地方對省里N個機制沒有系統思考認識,統籌運用應對乏策;有的對精準扶貧存在畏難情緒,比如脫貧評價標準問題,省委、省政府按照縮小發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自我加壓,將貧困人口全面脫貧與同步邁入小康兩步并作一步走,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制定了我省的脫貧標準,要求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于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并力爭達到所在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0%以上。有的干部反映這個標準定高了,很難達到。這個標準到底高不高?合不合理?可以算算賬。以為例,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0849元,29個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747元,同期脫貧標準與全省及29個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相差8049元、4947元。按照年均增長6%的速度測算,到2020年,中央的扶貧標準大約是4000元。按照同樣的增速測算,屆時全省及29個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大約是15390元、10990元,扶貧標準只占全省的25.9%、29個縣的36.4%,收入相差將分別拉大到11390元、6990元。這不符合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要求,不利于鞏固脫貧成果。2020年,實現70%的目標,僅29個縣均收入差距將至少比縮小1650元。實現這一目標,就是要讓貧困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這是檢驗我們是否真正落實鴻忠書記提出的五個“是不是”指示的重要指標。二是扶貧干部認識不到位。扶貧系統干部還存在慣性思維,工作慣于傳統模式,不能很好地為地方黨委、政府當參謀;有的同志認為精準扶貧工作量大,存在畏難情緒;有的同志還停留在打報告、要小錢的思路上,不會策劃項目、不會謀劃規劃。三是部門干部認識不到位。有些部門大局意識不強,認為精準扶貧主要是扶貧部門的事,行業部門只要湊湊數就行,擔心“種了別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把做扶貧工作當成負擔;有的部門對精準扶貧認識不深、高度不夠,認為精準扶貧可能就是一陣風,沒有出臺針對貧困村、貧困戶的特惠政策;鶎痈刹繉珳史鲐氄J識不夠,省委督查就發現有4個村黨支部書記對本村扶貧工作無思路、無措施,對貧困戶情況不熟悉、脫貧無對策。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