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高考資訊 > 正文
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江蘇蘇州一個普普通通的早餐攤最火了,在早餐攤的醒目的地方貼了一張字條——告訴你個秘密,我家收款碼提示音關閉了……
早餐攤的攤主阿信來自山東菏澤,被問及為何關閉收款提示音,他說,之前這附的工人經(jīng)常來他這兒買早餐,有個人跟他講價,說能不能便宜點賣給他。他沒多想,給工人多加了點分量,也沒收工人的錢。自此,阿信便決定關閉收款碼提示音,并在一旁貼上這張紙條。
請結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是一道記敘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記敘了江蘇蘇州一個早餐攤關閉收款碼提示音的愛心之舉。他只所以要關閉收款碼提示音,一方面是因為他愿意給工人優(yōu) 惠或多加分量的大氣之舉;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關閉提示音,有時候工人們的窘迫也就不會被旁人發(fā)覺,這也體現(xiàn)了阿信 幫助他人卻又充分尊重對方的愛心。所以,從阿信身上,我們能看到,關心、幫助他人的時候,也要充分尊重他人的道理。學會同情、幫助,甚至尊重弱者,可以讓我們擁有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善意,抑或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初心和使命,這樣就會更加理解“弱者或窮人”,才能夠了解弱者或窮人的社會現(xiàn)實和生活世界,才能夠理解弱者或窮人 的生計壓力和生活需求,從而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
參考立意:
1.只有對弱者的尊重,才是真正的尊重。
2.有一種善良叫尊重。
3.真正的善良是內(nèi)心擁有的慈悲。
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科學與哲學來自閑暇!
當代著名幻想小說家尼爾·蓋曼說:“轟轟烈烈的生活可能會提供創(chuàng)作素材,但更多的靈感來源于淡的閑暇時光。”
顏寧說:“勤奮雖然是好事,但如果太累了,可能就會擠占夢想、靈感的空間,弄不好反而限制了創(chuàng)新!
上面的材料引發(fā)你什么樣的感想與思考?請結合材料并聯(lián)系現(xiàn)實寫一篇文章。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
這是一則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所給的三則名人名言,都強調(diào)了適當閑暇的重要性。在亞里士多德看來,適當?shù)拈e暇能夠激發(fā)人對于科學與哲學的想象力。在尼爾·蓋曼看來,那些看似淡的閑暇時光反而能給人更多的靈感。在科學家顏寧看來,過度勤奮與忙碌反而會限制人思考,而適當?shù)目臻e,確能使人因為思考而擁有更多的創(chuàng)新能力。
這一切看似與中國人追求勤奮的價值觀背道而馳。中國人信奉天道酬勤,認為勤奮符合天理人道的自然規(guī)律;傳統(tǒng)的中國人講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篤信勤能補拙、業(yè)精于勤……在中國人的眼里,修身、齊家、治國、天下都離不開勤奮。所以,我們常常向世界自豪地宣稱:“中華民族是勤勞偉大的民族!
但是,我們也需要認識到,材料所說的“閑暇”,并非偷懶、消極無為,而是正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所說的:“智者,總是享受著自己的生命,享受著自己的閑暇時間;而庸者,總是害怕空閑,害怕空閑帶給自己的無聊,所以總是給自己找些低級趣味的游戲,給自己一點暫時的快感!蔽覀冃枰幸稽c空間給自己思考,讓自己的心靈休養(yǎng)生息,而不是在機械式忙碌中變成了不會思考的機器。
因此,寫作時,應先闡述清楚材料中閑暇與忙碌、勤奮的關系。首先可說明,閑暇的本質(zhì)是放下、空心、自由、多元選擇……人生如此,才能通往幸福。自古以來,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勤勞和忙碌的人民。“勤有功,戲無益”的古訓深入人心。但在科技進步為我們減去幾乎所有體力勞動和部分腦力勞動的今天,過分強調(diào)勤奮工作,是對休閑和自由價值的某種漠視和忽視。西方大哲亞里士多德、羅素都主張休閑對于人類文明、幸福、繁榮有重要意義。有閑暇,才能接觸許多美好事物,諸如藝術修養(yǎng),科學發(fā)現(xiàn)等。此后,也可對閑暇與懶惰進行一定的區(qū)別,以完善自己的論證:閑暇不代表庸庸碌碌、無所作為,我們要在享受清閑的過程中,不斷思考,不斷豐實內(nèi)心,做到厚積薄發(fā)。在行文中,也可以針對現(xiàn)實中躺在功勞簿上的現(xiàn)象、啃老而無所為的現(xiàn)象進行批判。
立意:
1.于閑暇中覓靈魂充實。
2.多給自己一點思考的閑暇空間。
3.即使忙碌,也要有點思考與欣賞的閑暇時光。
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有人倡導圓,圓者,周密也,智不圓,則紕漏百出;有人認同方,方者,規(guī)矩也,行不方,則無以立身。方圓之間蘊含著無窮智慧。
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這次作文題非常穩(wěn),幾乎是命題作文了。明確地給出了兩個關鍵詞“方”“圓”,并明確指出了“圓”的內(nèi)涵是“周密”,其意義在于避免“紕漏百出”;又指出了“方”的內(nèi)涵是“規(guī)矩”,行有方,是立身之道。最后一句話進行總結,說明方圓蘊含無窮智慧,二者可結合來寫作。
顯然,這兩個關鍵詞并不對立,而是青年學子立身成才的兩個重要因素,也并無高低之分、主次之分。因而,我個人建議考生等對待二者,并盡量建立二者之間的內(nèi)在邏輯。要成長成才,既要有周密的學識智慧,更應有一身正氣的修身意識。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古人言論往往帶給我們很多啟發(fā),但有時也不免彼此矛盾。商鞅認為“成大功者不謀于眾”,而王永彬《圍爐夜話》里卻說“凡事不可執(zhí)于己,必集思廣益,乃罔后艱!
對此,你怎么看?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1.材料解析。
本題中涉及到兩句古語的理解!俺纱蠊φ卟恢\于眾”出自《商君書》,商鞅推行震蕩秦國的大改革,不但需要大智慧、大勇氣,更重要的是大決心,尤其秦孝公的大決心,勸說秦孝公要想做成大事就不能和太多的人商量,需要有“獨斷”的魄力,做大事、成大功,不可能讓所有人都理解和支持。此句的開放性在于,學生既可以將“不謀與眾”理解為做事獨斷專行、剛愎自用,持否定態(tài)度,也可以理解為做事需要果敢果決,不要瞻前顧后,猶疑不決,持肯定態(tài)度,所謂“疑行無成,疑事無功”。另外,此句暗含對“不謀于眾”與“大成”這一結果的邏輯思辨。
另外,商君在改革之前已做了充分準備,如學生所熟悉的“徙木立信”的故事,“不謀于眾”隱含的前提是自己要具有成大事的才干和能力,且胸中之謀必須合乎事理,深思熟慮,而不是盲目蠻干。
第二句是清人王永彬《圍爐夜話》里所說的“凡事不可執(zhí)于己,必集思廣益,乃罔后艱”。這一句的關鍵詞是“集思廣益”(學生圍繞“不執(zhí)于己”亦可),意為凡事不能固執(zhí)己見,一定要集思廣益,之后才不會太艱難。成語“集思廣益”學生比較熟悉,不再贅述。隱含的邏輯是謀事需“不執(zhí)于己”、“集思廣益”,以后才不致于更艱難,強調(diào)的是做事要謀劃在先,要充分聽取各方觀點,廣開言路,允許有不同的聲音甚至反對意見。古往今來,明君賢臣、仁人志士博采眾議,兼取眾長,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意見,才有效避免了認識上的片面性。
2.思辨解析。
思辨,是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辯證的看待事物。本題首先試圖引導考生的便是辯證地看待“謀事”這一話題;引導學生辯證的思考名句中謀事時“不謀于眾”與“集思廣益”的關系,同時兼及“大成”與“無艱”的結果。
兩句古語是啟發(fā)學生思考的載體,可分別針對某一句帶來的啟發(fā)談自己的思考,建議最好是兩處都有涉及,形成較為全面的認識。
題目有一定的開放性,沒有限定學生的思維方向,以期能夠打開思維,聯(lián)系個人和社會生活,強調(diào)學生的思考要從生活中來更要到生活中去,這是作文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脫離學習與生活、社會的思考往往流于空洞,不切實際。結合個人與社會的思考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更加真誠且有現(xiàn)實必要性的寫作內(nèi)容。
參考立意
1.大成者不謀于眾
2.不執(zhí)于己集思廣益
3.執(zhí)于己易暗謀于眾則明
4.不謀于眾可大成集思廣益則無艱
5.謀事需博采眾議更需依靠自己
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戰(zhàn)國策》)
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論語》)
語言是葉子,行動才是果實。(阿拉伯諺語)
小到個人,大到國家,如何“言”,如何“行”,怎么處理好“言”與“行”的關系,作為*的青年,你有怎樣的思考?請結合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題解析】:1.“一言之辯,重于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于百萬之師”意思是一個人辯論的力量,可以比寶物九鼎還要有分量。僅三寸長 的舌頭,可以勝過百萬雄兵。這是夸張地形容一個人的口才好?诓乓泊_實是智慧的一種表達方式,是一項可以拿來生存的一 種方式。語言是人的反映,能夠體現(xiàn)一個人的學識和修養(yǎng)。這句話強調(diào)言語和溝通的重要性。
參考立意:學會溝通;人需要溝通;世界因溝通變的美麗;學會溝通,成就事業(yè);把握好溝通的方法和尺度;做個會說話的人。
2.辯證地看待“言”和“行”的關系。言與行,常常聯(lián)系在一起。人們常說“言行一致”、“言行不一”,就可見言與行 的緊密關系了。言,往往是行的先導;行,往往是言的實踐。言行一致,做人的基本原則。言是人與人交往之初溝通的鑰匙, 行卻是人與人交往的基奠橋梁。言與行相輔相成。
參考立意: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言與行相輔相成;勝利的言行,才能創(chuàng)造輝煌的人生;我的言行我注意。
內(nèi)蒙古高考500至530分左右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10:39:38內(nèi)蒙古醫(yī)科大學對比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shù)線排..
時間:2025-05-22 10:36:19湖南高考歷史565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32:43湖北民族大學法學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10:28:51天府新區(qū)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對比泰山職業(yè)技術學院哪個好 ..
時間:2025-05-22 10:25:03石家莊人民醫(yī)學高等?茖W校對比湄洲灣職業(yè)技術學院哪..
時間:2025-05-22 1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