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對一些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問題議論較多。最,我就這一問題做了些調研。從調研情況看,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在一些干部身上不同程度存在,其中既有一些由來已久的老問題,也有一些現階段出現的新問題。老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干部認識不高、能力素質不強、問責力度不夠、基層干部提拔晉升存在“天花板”現象等,F在之所以議論的多了,一方面是因為社會對干部要求更高了,另一方面是隨著反“四風”、反腐敗力度不斷加大,這一問題又出現了一些新變化,主要表現在行政審批、招商引資、爭取項目資金等方面。
行政審批方面:大家普遍反映,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總體上作風有所轉變,確實門好進了、臉好看了,但辦事仍然難,某些方面甚至比過去更難了。在一家企業調研時,負責人抱怨現在審批時間仍然較長,雖然有政務大廳,但還得挨個部門跑,有時一件事要跑七八個部門,有的部門要蓋十幾個章。有個企業聽說我們調研,專門準備材料,反映有關部門對運送風力發電機設備等事項審批速度慢,護送費收取不合理。有的企業反映,一些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較差,對需要提交什么材料不一次性告知,導致企業反復跑腿。有的企業反映,過去正常辦理的事項,現在一些干部怕擔責、不敢辦,層層請示匯報,坐等上級指示。還有的企業雖然話沒說透,但聽話聽音,從中還是可以感覺到對現在的行政審批有怨言。產生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我們分析在于:一是辦事的制度、程序更嚴格更規范了,過去很多環節能繞就繞過去了、手續能省就省了,現在該走的程序必須走、該辦的手續必須辦,無疑增加了辦理環節,延長了辦理時間。二是有的干部覺得管得嚴、風險大,干得不好要被問責處理,于是要么循規蹈矩,不敢創新、不敢突破,要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推就推、能躲就躲。三是過去有的干部辦事時得了“好處”就辦得快,規定七八天應辦完的事三四天就能辦好,現在管得嚴了,辦事就沒動力,往往是按部就班、拖到最后。四是個別干部本來就“不干凈”,心里有鬼,怕被舉報,不敢擔當。
招商引資方面:大家普遍反映,現在各級對招商工作都很重視、抓得很緊,但確實越來越難干了。這既有經濟大環境不好,企業新增投資動力不足等客觀因素,也與一些干部積極性主動性不高有關。客觀條件不好是事實,但主觀努力的程度不同,結果差異很大。比如中衛市在“轉作風、抓發展”活動中,針對上半年招商引資降幅較大的實際,成立了由市領導帶隊的6個招商團隊,每名領導都明確任務、明確方向,主動到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上門對接,有的市領導時正常干工作,周末外出招商,取得了積極效果;如果不主動努力,一味怨天尤人或坐等機遇,勢必會雪上加霜,比如有的縣1-7月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同比下降超過三成,且仍未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大家覺得,當前影響干部外出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的原因主要有五條:一是現在一些企業已過了粗放增長階段,投資時不只看資源,還要看環境;地方招商的門檻也高了,不再是撿到籃子都是菜,而是有挑有選,要符合本地整體產業布局。二是過去有的地方只要是能招來商、引來資,什么條件都敢開、什么優惠都敢給,現在各方面管得嚴了,不敢輕易許諾了。三是覺得“八項規定”抓得太緊,招客商跑項目時請吃送禮管得嚴了,工作不好開展。四是隨著“三公”經費不斷壓縮,外出招商時交通、住宿、伙食標準比過去有所下降,工作積極性下降了。五是一些干部和企業老板打交道時心存顧慮,怕被別人說成“傍大款”,影響不好,給自己惹麻煩。
爭取項目資金方面:有些干部反映,現在爭取項目資金時不得不“跑”,但又很難“跑”。不得不“跑”的原因是,一些上級部門在分配項目資金時,不是看實際情況、客觀需要,而是看誰“跑”得多“跑”得勤,逼得下面多“跑”勤“跑”。很難“跑”的原因是,過去在“跑”的過程中覺得請吃頓飯、送點特產都是正,F象,容易拉感情,現在都不合規了,而且八項規定出臺后,也請不出來、送不出去,還得頂著壓力、硬著頭皮繼續“跑”,左右為難。還有一些地方只注重爭取、不注重使用,調研中了解到,有的縣上級撥付的資金已經到位,但前期準備工作仍未做好,導致錢趴在賬上花不出去。
對以上現象,要深入分析,辯證看待。一方面,要看到其中的積極變化。比如,服務意識有所增強,一些干部過去慣被圍著、捧著,現在低調了許多,對上門辦事的群眾,服務態度也好多了;程序意識有所增強,過去一些地方工作時片面追求速度、忽視程序,常是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現在都得按規定程序辦,速度可能沒以前快,但風險降低了、質量提升了;紀律意識有所增強,過去有的干部把敢踩紅線、打擦邊球,甚至頂風違紀當成有魄力、敢擔當,現在對權力和法紀多了一些敬畏,不敢為所欲為了。對這些變化,不能認為是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而應正面評價,加以鼓勵。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確實存在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等消極現象,但這不是反“四風”、反腐敗造成的。之所以存在這些問題,有的是認識上有偏差,一些干部把違規視為敢擔當,認為只要是為了發展,怎么干都不會錯;有的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不早做、做不好,到了適宜季節“硬上弓”;有的是因為不慣,不適應當前的高標準嚴要求,一些企業把認真審核把關視為故意找茬刁難,一些干部把從嚴管理當做束縛了手腳,整日感嘆“官不聊生”;有的是因為怕犯錯,面對反“四風”、反腐敗的高壓態勢,不是在嚴格自律的基礎上積極有為,而是把不干事作為不出事的應對之道,消極被動適應;有的是因為找托辭,一些干部本身就不愿干不會干,就以執行制度為借口,以嚴格程序為幌子,想方設法為自己開脫。
我們認為,強力抓作風、鐵腕反腐敗也將成為一種“新常態”,要引導干部群眾正確認識、主動適應“新常態”,鞏固支持積極變化,堅決糾正消極現象,努力在全社會形成風清氣正干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一要持之以恒狠抓作風。現在出現的一些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實際上是部分干部面對“新常態”搞出的“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本身就是作風問題。因此必須把作風建設持之以恒抓下去。一是深入分析原因,解決認識上的偏差以至錯誤,明確敢擔當就是不怕困難,遇到問題不回避,敢于直面、積極解決;明確規定的辦理時限是最低要求,實際工作中應力求提前,并將提前了多少作為考核獎勵的主要指標。二是對一些具體問題,要列出具體表現,逐條制定措施,作為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回頭看”和第二批活動整改落實的重點,促使干部積極作為、勇于擔當。
二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問題,歸根結底要靠改革。一是自治區要進一步深化行政審批各種收費改革,要盡可能多取消、少下放。二是對項目資金分配中“跑”的問題,要改革分配方式,該給誰的就給誰,而不是多“跑”多得。對支持產業發展的資金,最好不要提前下達指標、分配任務,而是明確扶持什么、扶持標準,誰干了就扶持誰,干多少扶持多少,引導基層把更多精力用在干事上,而不是到區、市、縣“跑”上。三是對有些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應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解決,如高齡津貼發放可從公安、人社等部門獲取信息后自動甄別確定,辦理婚姻登記所需證明可通過部門間聯網獲取信息,企業一些審批事項也可在網上受理等,讓信息多跑路,努力減少以至不讓法人、自然人因行政審批而跑腿。自治區信息化建設辦公室應列出服務、民生事項清單,依托信息化手段再造流程,實現信息共享,方便辦事。
三要健全完善獎懲機制。要進一步健全激勵機制,調動廣大干部的工作熱情,對一心為公敢于干事的,要撐腰打氣,即使出現失誤也要給予包容,使他們卸下包袱、輕裝上陣;選拔重用作風實、力度大、成效好的干部,同時及時問責不作為、慢作為、不敢擔當的干部,加大懲治力度,形成正確導向;制定能調動各層次、各年齡段干部積極性的措施,使廣大公務員都有奔頭。
看干部,要看敢不敢負責、有沒有擔當。“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對領導干部精神狀態、工作姿態提出新要求,強調領導干部要有責任意識,對工作盡心盡責。
這是時代的使命:戰略機遇期、改革攻堅期,社會轉型期、矛盾凸顯期,工作好做又難做,只有高度負責、敢于擔當,主動把握機遇,積極應對挑戰,才能大有作為;這也是現實的要求:利益多元、訴求多樣,解難題、破制約,需要更加奮發進取,而卻有一些干部精神不振、心態失衡,弱化了責任、消解了擔當。
作為帶頭人、領路者,領導干部的責任不僅關乎個人,更關乎一個地方的發展、一方百姓的福祉。責任與機遇成正比,“良農不為水旱不耕,良賈不為折閱不市”,如果有責缺少擔當,在位不在狀態,就會錯失機遇、耽誤進程,干不出成績,打不開局面。
責任擔當缺失的主要表現,或是不敢負責,沒有擔當的能力:缺少對現實情況的了解,缺乏對復雜局面的判斷,看不清趨勢,做不出決斷。或是不愿負責,沒有擔當的勇氣:“得罪人”的事不干,“討人嫌”的話不說,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更有甚者,自己不負責任,還對敢于擔責的干部風言風語、說三道四,腐蝕正氣、助推歪風。
責任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具體的、實在的。一言一行,一崗一位,都能見責任、見擔當。是勇于改革、大膽創新,多做建樹性工作,還是畏懼風險,墨守成規,只做門市性工作?是創先爭優、爭創一流,還是甘于庸、甘居中游?是打基礎、謀長遠,久久為功,還是搭“花架子”、搞“政績秀”,一時風光?是直面矛盾、正視困難,積極解決問題,還是繞道走、躲風頭,消極掩飾問題?是面對急難險重任務敢于上陣,靠前指揮,還是推脫躲閃,打退堂鼓?是極端認真、嚴細深實,一抓到底,還是漫不經心、粗枝大葉,抓抓停停?是敷衍塞責、一味遷就,揚湯止沸一時應付,還是舉一反三、建章立制,釜底抽薪完善機制?是嚴格要求,加強管理,還是放任放松,捂著哄著?責任和擔當,就體現在對這些“選擇題”的解答中。
不敢負責,沒有擔當,軟、怕、躲、退,說到底恐怕還是因為個人得失之心太重,患得患失,顧慮重重,多思轉多私。憂的不是不辱使命,而是個人名利;慮的不是事業進展,而是個人“進步”。確實,領導干部有崗位責任的要求,也有自我發展的訴求,所以尤其要認識到二者的辯證統一。有責任、敢擔當,才能干好工作、做出成績,也才能得到尊重、有所發展。否則,就容易因個人得失放松崗位責任,讓組織失望、讓群眾寒心。
上面怎么看,下面怎么干。激發干部的責任感,也需要回答好“怎么看”的問題。不能讓“太官”、“混事官”無壓力,更不能讓敢于負責、勇于擔當的干部吃了虧。要負責,難免會觸及利益得罪人,也容易招致一些“意見”和“反映”。對此,組織上也當以高度負責和擔當精神看待和評價干部。以德能勤績的標準,建立科學、完善、可操作的考核標準,著重看變化、看發展,看實績、看作為。深入實際、深入群眾,了解真實民意和群眾口碑。從而保護負責任、敢擔當的干部,讓他們更加銳意進取。
沒有責任擔當,不是小問題。敢負責,方能放開手腳,奮發有為;有擔當,方能挑起重擔,大有作為。這是干部領導應有的基本素質,也是對領導干部的基本要求。
每一位領導干部,必須把為政之“嚴”與做事之“實”緊密結合起來,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真抓實干,正確認識新常態,主動適應新常態,開創工作新局面,做事業上的“擔當者”,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一、對“真抓實干,敢于擔當”的認識。
“真抓實干,敢于擔當”是對領導干部學習工作生活方面的更高更實在更具體的要求,它是對“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高度概括。謀事要實,就要從實際出發謀劃事業和工作,所謀之事要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符合科學精神,不脫離實際去搞形式主義、形象工程,這是對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反對形式主義的進一步深化。創業要實,就要腳踏實地、真抓實干,從小事做起,從群眾關心的事做起,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做人要實,就是對黨、對組織、對人民、對同志忠誠老實,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
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謀事不實、做人不實,具體表現為:背離*要求另搞一套,陽奉陰違、自行其是;破壞黨的團結,在黨內培植私人勢力,以人劃線,搞派別活動;違背組織程序,擅作主張、我行我素,超越權限辦事;不服從組織決定,搞非組織活動,跟組織討價還價,欺騙組織、對抗組織;縱容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擅權干政、謀取私利,默許他們利用特殊身份謀取非法利益。我們一定要吸取他們的教訓,深刻認識到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不僅是干事創業做人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種歷史責任。能不能求實、務實,能不能唯實干、重實效,是一種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更是檢驗黨性與品行的試金石。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乃至理名言,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權力觀”,要認清“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喊破嗓子,不如甩開膀子”等道理,實實在在深入到群眾中去,堅持一步一個腳印,自覺抵制一切浮夸風及“形象工程”,堅持務實創新、敢于擔當,做實干家,求實情、求實策、求實招、求實效。
二、“不敢擔當,為官不為”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通過認真學習領會《關于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工作方案》以及《市政協機關領導干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第四專題學習研討方案》精神,對照檢查,自己在不敢擔當、為官不為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工作缺乏主動。認為政協是說話的,做事主要是黨政部門的事,自己在政協機關工作,沒有什么權力,也沒有什么責任,因此對廣元市的發展關心少、研究少,只看重農業農村經濟發展,而且注重總量和速度,對農業經濟發展質量和可持續性關注不夠,眼界不夠開闊,更談不上做前瞻性、戰略性、長期性的研究思考。在“三農”問題的調查研究中不深入、不細致,主動意識不強,存在走馬觀花現象。在調研中走處的多、走遠處的少,了解一般性情況多、了解具體情況少,與干部接觸多、與群眾交流少,沒有真正沉下去,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研究問題和措施,導致了解和掌握情況不夠全面,提出的意見建議有時空泛,不切實際。
二是工作缺乏激情。認為自己早已過了創業的年齡,不夠解放,工作缺乏開拓性,不愿闖、不愿試、不愿創新,慣于自己與自己比,現在與過去比,覺得工作生活都已經不錯了,安于現狀,缺乏進取心。在工作中標準不高、要求不嚴,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敢擔當,碰到矛盾和問題能躲就躲,能拖就拖,領導推一推自己就動一動,甚至領導推了自己也不動。
三是工作作風不實。工作中存在走馬觀花現象,與基層干部群眾一起研究農業問題的時間少,了解和掌握的農村情況不全面,有時圖省事,提出一些大而化之的意見。生活中明哲保身,缺乏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意識和勇氣。在民生生活會上講人情、顧面子,不能旗幟鮮明地堅持原則,批評不正之風,怕得罪人。
不敢擔當、為官不為實質上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集中表現,與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深刻分析,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沒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宗旨意識有所淡化。二是沒有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缺乏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安于現狀不思進取。三是從教條出發,從經驗出發,而不是從實際出發,“唯上不唯實”“唯書不唯實”。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之所以走上違法亂紀道路,也是這個原因。
三、“真抓實干,敢于擔當”的努力方向。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對于領導干部來說,真抓實干,敢于擔當不僅是現實的要求,更是一種歷史責任。能不能真抓實干,敢于擔當,是檢驗一個領導干部黨性意識與宗旨意識強弱的試金石。政協的工作主要是“談”,但不能空談,而要“實談”、“談實”,我認為,如果政協能夠做到“實談”、“談實”,也就做到了真抓實干,敢于擔當!
一要堅持科學性。任何一項工作都有他自身的規律,政協工作也有它的規律和特點。政協工作的科學性首先表現在協商議政中,作為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必須從新時期政協的實際出發,遵循政協工作特點,履行工作職能,提出的意見建議要符合實際情況、符合客觀規律,不能好高騖遠,提一些脫離實際的意見。政協工作的科學性還表現在民主監督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政協位置超脫,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理念謀劃未來,要監督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對以往決策時拍腦袋、推動時拍胸脯、失敗時拍屁股走人的錯誤行為必須加大監督力度。
二要堅持全局性。古有云“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這就要求我們要以戰略的思維謀事,站位要高,立意要遠,所謂高瞻遠矚,不僅要“謀”一年,更要“謀”多年;不僅要“謀”農業委員會的工作,更要“謀”整個政協乃至全市的工作。當前我國正處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期,改革進入“深水區”,各種矛盾和利益交織,群眾的訴求日趨多元化,因此只有跳出自己的小圈子,登高望遠,換位思考,才能提出真知灼見。
三要堅持群眾性。要做到真抓實干,勇于擔當,關鍵在于堅持群眾路線這一法寶。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宗旨,是我們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是歷史的創造者。只要我們把身子沉下去,民情民意就能浮上來,民間的首創精神和智慧就能源源不斷的激發出來。我們無論做任何事,都必須與群眾交朋友,問計于民,了解廣大群眾需要什么,期盼什么,把群眾的訴求當作謀事的核心內容,把群眾的所思所盼當作謀事的關鍵,我們的工作將無往而不勝。
四要堅持實踐性。理論都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樹常青。在我黨歷史上,有不少同志談起馬列主義頭頭是道,就是只會生搬硬套,不會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相結合,使我們吃盡了苦頭,教訓是深刻的。所以我黨特別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把實踐作為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這次“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活動中,“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各自安排了一次專題討論,而把“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糅合成“真抓實干,敢于擔當”一個專題,給人的感覺是重“三嚴”輕“三實”,是很不恰當的。謀事要從大處著眼,做事必須從小處入手,從小事做起。古人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大和小是相對的,再大的事情,都是由一個個細小的側面和環節組成,不肯認真從每個細節做起,不愿意做好每一件小事,眼高手低,大事的也就無從談起。我們作為一個小公務員,本身就是做小事情的,只要從小處入手,把一件件具體的事做好,把一項項小的工作做好、做精、做細、做出,就很優秀了,如果還能夠總結出幾條經驗加以推廣,那就非常了不起了。舉個例子,縣區的同志到市政協機關來辦事,往往從我們的臉色、態度、招呼這些小事上,來判斷整個機關的作風和形象。
總之,真抓實干,敢于擔當,就是要求我們領導干部少一點浮躁心態,少一點短期行為,多一些嚴謹作風和科學精神。少夸夸其談,少搞形象工程,要多做厚積薄發和雪中送炭之事。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