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保證。落實“兩個責任”,關鍵要用好追責機制。*指出,不明確責任,不落實責任,不追究責任,從嚴治黨是做不到的。《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下簡稱《問責條例》)明確了責任追究的主體、情形、程序和方式,為責任追究提供制度保障,為推動落實“兩個責任”提供了有力武器。要嚴格落實責任追究辦法,堅持“一案雙查”,做到問責一個、警醒一片,以嚴肅的追責問責倒逼“兩個責任”的落實落地。
把握“兩個責任”的問責情形。《問責條例》列舉了6種問責情形,其中第3種就是“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其他幾種情形(如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等)也都與“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有關。堅持把《問責條例》與落實“兩個責任”相結合,有針對性地解決當前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對于抓黨風廉政建設不力,不履行職責,出了問題不報告、有了案件不查處的,都必須嚴肅追究責任。
發揮問責案例的警示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緊緊抓住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把問責作為從嚴治黨的利器,堅決查處了一批在黨的建設和黨的事業中失職失責的典型。例如,嚴肅問責湖南衡陽破壞選舉案、四川南充拉票賄選案。8月,中央又通報了遼寧拉票賄選案查處情況。隨著《問責條例》深入實施,問責會走向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要利用這些案件進行警示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把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落到實處。
以問責層層傳導壓力。能不能用好問責利器,關鍵在于各級黨委(黨組)敢不敢較真碰硬、有沒有戰斗性。要堅持以上率下,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以黨委問責帶動紀委和黨委工作部門問責,層層傳導壓力,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特別是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以眼里不揉沙子的認真勁兒,勇于鐵面問責,推動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充分發揮問責的震懾效應,倒逼“兩個責任”落地生根。
*指出,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強化黨內監督。黨內監督是權力監督的重要方式。中國共產黨歷來重視黨內監督,并不斷完善黨內監督制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的修訂著力解決制度不健全、覆蓋不到位、責任不明晰、執行不力的問題,是新形勢下全面從嚴治黨新任務、新要求的集中體現。《條例》突出監督重點,強化監督職責,完善監督內容,以全面從嚴治黨為統領,以四大監督方式為支撐,以多元責任為抓手,全面構建了完善的黨內監督體系。新《條例》亮點紛呈,為全面從嚴治黨進一步夯實了制度基石。
第一,全面從嚴治黨統領《條例》始終。
黨內監督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重要保障。全面從嚴治黨是黨的建設的系統工程。“全面”意味著黨的各個領域、各項活動的全覆蓋,既包括黨的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制度建設各個方面;也包括黨的重大決策、執行及黨內監督、問責的各個環節。“嚴”字以高標準明確行為指向和不可逾越的行為底線,逾線既查,動輒則糾。《條例》緊緊扣住“全面從嚴治黨”這一主題:
在修訂動議上,全面從嚴治黨是修訂《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試行)》的一個重要目的。中國共產黨是*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奮斗前進的主心骨。要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維護黨的權威性,必須著力建設一支有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黨員領導干部隊伍。加強黨內監督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修訂《條例(試行)》是發揮“黨的制度建設”保障全面從嚴治黨的實際行動。
在任務設定上,黨內監督突出問題導向,重點解決“全面從嚴治黨不力”的軟肋,直指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松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做出了重要的制度安排。
在監督內容上,黨內監督主要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規矩、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情況。監督關口前移,把紀律挺在前面,實現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具體的監督制度設計,無論是巡視巡察制度、干部考察考核制度、領導干部述責述廉制度、領導干部個人有關事項報告制度,還是領導干部插手干預重大事項記錄制度等都是圍繞著“全面從嚴治黨”予以運行的,可謂方向明確,指向清晰,實際可行。
第二,抓住“關鍵少數”,實現以點帶面。
黨內不允許有不受制約的權力,也不允許有不受監督的特殊黨員。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不但不能免于黨內監督,而且是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和“關鍵少數”。其中,主要領導干部特別是“高級領導干部”是黨內“重點監督”的“重中之重”;同時,主要領導干部中的“一把手”是“關鍵少數”中的“關鍵少數”。黨內監督必須抓住重點,突出高級領導干部的“示”和“范”的作用;強調“關鍵少數”的“領”和“導”功能,才能保證黨的組織充分履行職能、發揮核心作用,保證全體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證黨的領導干部忠誠干凈擔當。
各級領導干部不但是監督的重點對象,更是推動監督各項制度落實的重要推動力。《條例》明確中央領導必須自覺接受監督,“黨內監督沒有禁區、沒有例外”“黨內監督的重點對象是黨的領導機關和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同時,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領導干部也是黨內監督實施的主體。《條例》規定“*統一領導”“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有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委常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和黨委委員在職責范圍內履行監督職責。把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各項任務落到實處”。這就明確了*的領導職責;黨委(黨組)書記、黨委常委會委員(黨組成員)和黨委委員的監督職責,保證了“高級干部”“關鍵少數”接受監督的自覺性和主動開展監督的積極性。
第三,多種監督并重,完善監督體系。
加強黨內監督是全黨的共同任務。黨內監督只有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監督體系,才能實現監督的無例外、全覆蓋。而黨內監督體系的形成也是黨內監督制度成熟的重要標志。《條例》對監督體系的規定體現了十八大以來黨內監督實踐中的重要經驗和成果的總結,并實現了向制度層面的升華。一是正向的“引導激勵”與嚴格的“監督約束”有機結合,實現兩手抓,雙向著力。《條例》明確,“各級黨組織應當把信任激勵同嚴格監督結合起來,促使黨的領導干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信任不能代替監督”,信任是基礎,監督是保障,《條例》注重“信任”這一黨組織選任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前提,這也是各級領導干部推動各項工作開展的動力和基礎;同時也重視對于各級領導干部行使權力過程的監管,有力的監督是保障各級領導干部在長期的權力運行中不誤入歧途的重要保障。二者是不可或缺,相輔相成,互相配合,互相支撐的關系。二是上中下聯動,實現上級、同級、下級三級同時發力,合力監督。《條例》“貫徹民主集中制,強化自上而下的組織監督,改進自下而上的民主監督,發揮同級相互監督作用”,這就從黨的組織原則的高度,構建了不同級別黨組織、同一級別黨組織以及黨員與黨組織之間相互監督的制度安排,為黨內監督體系從“上中下”三個維度搭建了主要的體系框架。三是黨的各級組織和個人層層相關、環環相扣,實現無縫隙監督。首先,《條例》肯定了領導干部的自我修養、自省自察的自覺性和能動性的發揮。提出“加強自我約束”的要求。其次,《條例》構建了由上而下的黨內監督體系。提出“建立健全*統一領導、各級黨委(黨組)全面監督,紀律檢查機關專責監督,黨的工作部門職能監督,黨的基層組織日常監督,黨員民主監督的黨內監督體系。”由此,通過“自我監督”、“全面監督、專責監督、職能監督、日常監督和民主監督”實現了無縫隙、全覆蓋完善的監督體系。特別是《條例》專門就黨的中央組織的監督單設一章,強調中央委員會成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突出了黨的高級領導干部的引領和示范作用。黨的高級領導干部身居要職,身體力行對下級領導干部及普通民眾有重要影響。所謂“官風如疾風,民風如草芥”,風吹之處,草傾一片。只要*帶頭嚴以律己,自覺地接受監督,以上率下,必會實現黨風純正,干部清正,民風淳樸。此外,《條例》也完善了“以下促上”的“日常監督和民主監督”。“日常監督”使黨內監督職責落實到每個黨支部、每一名黨員,真正覆蓋到黨組織的最基層,為保障全面監督、有效監督提供了制度保障。而“民主監督”是黨員民主權利的重要體現,要實現黨員的民主監督,黨的各級組織必須尊重黨員主體地位、保障黨員民主權利,落實黨員知情權、參與權、選舉權、監督權。暢通黨員參與討論黨內事務的途徑,拓寬黨員表達意見渠道,營造黨內民主討論的政治氛圍。具體到黨員個人,要積極行使黨員權利,黨員有權向黨負責地揭發、檢舉黨的任何組織和任何黨員違紀違法的事實,提倡實名舉報,不斷加強對黨的領導干部的民主監督。
第四,責任多管齊下,倒逼監督落地。
“權責一致”是現代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權責一體”是政治體制設計的通常安排。實現權力與責任的對等統一是政治安排是否成熟的重要標志。黨的各級組織、各級領導干部都負有監督的職責。監督既是權力也是責任,有權必有責、用權必擔責、濫權必追責是權力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如果只有監督權力而不(或不全部)承擔監督責任,容易使有權監督者任意行事,要么濫用權力,要么不作為,監督就會流于形式;如果只有監督責任而沒有(或不充分)享有監督權力,則會使監督無法正常開展,實際上形同虛設。
《條例》以責任為抓手,對負有監督職責的各級黨組織厘清了責任邊界,其中“黨的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全面領導黨內監督工作。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要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黨的工作部門要加強職責范圍內黨內監督工作。黨的基層組織要監督黨員切實履行義務,維護和執行黨的紀律。”這就在“上至*下至基層黨組織”之間清晰劃分了各自的職責界線,有效地防止各級組織之間相互推諉扯皮。對于責任不擔當的消極不作為現象,通過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的有效銜接,設置了一系列的責任追究情形,從而保證黨內監督全面落地。
第五,內外監督結合,增強監督合力。
黨內監督是黨的自我約束,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的重要舉措,黨的執政地位決定了黨內監督在黨和國家各種監督形式中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必須以黨內監督帶動其他監督,使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國家監督、民主監督、社會監督有機結合,才能形成監督合力,為全面從嚴治黨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是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結合是《條例》的重要原則。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雖然各有相對獨立的結構和功能,但二者之間相互補充、相互促進,在根本性質和目標上是一致的。*指出:“我們黨有嚴密的組織性和紀律性,黨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接受組織和人民監督天經地義。”在堅持和完善黨內監督的同時,必須加大推進“黨務公開”的力度,保證人民群眾的知情權,表達權,引導人民群眾有效參與,切實保證其監督權的實現。群眾監督是在黨的肌體外部增加了一道權力監督的藩籬和權力約束的屏障,并在外部形成壓力機制,推動黨內監督的不斷推進和完善。
二是支持和保證國家監督的有效開展是《條例》的明確要求。黨內監督不能代替更不能取代國家監督。把黨的優秀分子推薦到國家機關的重要崗位是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重要方式。黨內監督是通過自律保證黨的純潔性,還需要外在約束才能有效約束國家機關、領導干部和公務人員的用權行為。為此,《條例》明確“各級黨委應當支持和保證同級人大、政府、監察機關、司法機關等對國家機關及公職人員依法進行監督”,實現黨內監督、權力監督、行政監督、司法監督的有效銜接,實現全方位監督的立體效果。
三是自覺接受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公眾的社會監督是《條例》重要方針。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長期合作的關系。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參政黨對執政黨的監督是民主監督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在堅持黨內民主監督的同時,還要充分發揮政黨之間民主監督的重要作用。《條例》要求支持“人民政協依章程進行民主監督,要支持民主黨派履行監督職能,重視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提出的意見、批評、建議”,充分體現我國政黨制度的優越性。
自覺接受社會監督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隨著互聯網技術、信息手段的普及和應用,進一步豐富了黨務公開的載體,也進一步拓展了社會公眾監督的渠道。社會監督雖然不具有權力屬性,但具有廣泛的民意基礎。不但不能忽視和漠視,還要因勢利導,充分利用其便捷性、廣泛性、時效性等特點實現為我所用,發揮其在黨的大政方針政策宣傳方面的臺作用和權力監督方面重要的約束作用。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方面意見建議
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明確指出,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是全黨的共同任務,必須全黨一起動手,落實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要求,黨委(黨組)在黨內監督中負主體責任,書記是第一責任人;黨的各級紀律檢查委員會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兩個責任”的提出和深化,是以*同志的*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經驗的新概括,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的深刻把握,是對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豐富和發展,為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提供了有力抓手。
牢牢把握“兩個責任”的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的*高度重視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落實主體責任作為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牛鼻子”。
管黨治黨是全黨共同的政治責任。*強調,要進行好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和挑戰,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必須把我們黨建設好、建設強。不管黨、不抓黨就有可能出問題甚至出大問題,結果不只是黨的事業不能成功,還有亡黨亡國的危險。這些重要論述深刻啟示我們,管黨治黨是各級黨組織的職責所在、使命所在。我們要真正擔當起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提高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
黨要管黨首先是黨委要管、黨委(黨組)書記要管。黨的領導是*最本質的特征。抓好黨建是各級黨委(黨組)特別是黨委(黨組)書記的職責所在,黨委(黨組)書記抓黨建是本職,抓好黨建是稱職,不抓黨建是失職。黨委(黨組)書記要做管黨治黨的書記,當好第一責任人,對黨負責,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政治生態負責,對干部健康成長負責。我們要增強管黨治黨的意識,認真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管黨治黨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來抓,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紀委要聚焦主責主業、強化監督執紀問責。紀委是黨內監督的專責機關,履行監督責任是黨章規定的職責。黨章明確規定了紀委的主要任務,*用“監督執紀問責”六個字作了概括,并對紀委履行職責提出了要求。這些重要論述,是對紀委地位和作用的清晰定位,是對紀委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的有力指導。各級黨委要自覺接受紀委監督,全力支持和保障紀委履行職責。各級紀委要更加自覺堅持黨委的統一領導,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找準職責定位,更好發揮黨內監督專門機關的作用。
落實“兩個責任”關鍵靠擔當。領導干部是否有擔當精神,是檢驗政治品質和黨性覺悟的試金石,也是落實“兩個責任”的關鍵所在。為什么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主要還是一些領導干部為人情所困、為利益所惑,怕結怨樹敵、怕引火燒身,說到底還是私心雜念作怪,缺乏黨性和擔當。我們要切實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自覺向以*同志的*看齊,向*看齊,把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兩個責任”,狠抓工作落實,以實際行動詮釋對黨和人民的忠誠。
堅決把“兩個責任”落到實處
“兩個責任”是具體的,不是抽象的。必須以黨章黨規為遵循,以“四個意識”為標尺,以正風肅紀為重點,堅持以上率下,層層傳導壓力,全面落實管黨治黨的政治責任,持續深化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建設,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兩個責任”落地生效。
黨委(黨組)書記要帶頭擔當。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認真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對照責任清單,抓住關鍵點位發力,做一名“真抓黨建、實抓黨建、嚴抓黨建”的書記。帶頭樹立正確選人用人導向,大力整治選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風,加大正向激勵力度,嚴格標準、選賢任能、規范程序,真正把政治強、敢擔當、作風正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堅持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帶頭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模范遵守黨章黨規,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完善黨委(黨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為廣大黨員作出示范。帶頭強化黨內監督,自覺接受上級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帶頭接受班子成員、同級紀委和黨員干部監督,示范帶動其他領導干部接受監督。帶頭加強作風建設,堅持以身作則、以上率下,以更高標準、更嚴要求加強作風建設,做廉潔從政的表率。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持續整治“四風”,嚴肅查處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推動黨的作風全面純潔起來。
黨委(黨組)成員要履行“一崗雙責”。黨委(黨組)實行集體領導與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班子成員既承擔集體領導的責任,又承擔個人分工的責任。各級黨委(黨組)班子成員要牢固樹立管黨治黨意識,找準職責定位,強化責任擔當,對班子集體領導負責,對所分管領域負責。要擔當協助書記之責,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正確行使集體領導權力,加強班子成員之間的協調配合,協助黨委(黨組)書記落實好主體責任。要擔當管理監督之責,把管黨治黨要求融入分管業務工作,定期研究、部署、檢查和報告分管范圍內的管黨治黨工作情況。加強對分管領域黨員干部的經常性教育、管理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咬耳扯袖,早提醒、早糾正。要擔當風險防控之責,盯住風險點和薄弱環節,督促指導分管部門和單位嚴明紀律、完善制度,加強廉政風險防控。要擔當以身作則之責,堅持嚴字當頭,嚴守從政之道,把為民務實清廉作為信條,從修身、用權、律己等方面“練好內功”,在本職崗位上真抓實干,在實踐中修煉自己。
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種好“責任田”。紀委書記(紀檢組長)作為落實監督責任的第一責任人,在全面從嚴治黨、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中責無旁貸。從我們黨的制度設計看,監督的本質是對黨員干部的關心和愛護,紀檢工作的實質是保護黨員干部。紀委書記(紀檢組長)要以強烈的使命擔當和責任意識,強化監督執紀,切實履行好監督責任。要聚焦主責主業,紀委要回歸黨章賦予的職責、聚焦監督執紀問責,紀委書記(紀檢組長)不再分管其他業務,集中精力抓好主責主業,從根本上解決好主次不分、力量分散、越權越位等問題。要認真踐行“四種形態”,堅持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做深做實做細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提升運用“四種形態”的政治水和運用政策策略能力,以運用“四種形態”的新成效推動管黨治黨走向嚴緊硬。要加強紀委機關自身建設,堅持嚴管就是厚愛,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紀律,加強對紀檢監察干部監督,保持隊伍純潔,不斷提高政治素養和廉潔自律意識,在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上下功夫,為全省黨員干部作好表率。
形成落實“兩個責任”的強大合力。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監督責任,前者是“牛鼻子”,主體責任里就包含著監督責任,但兩者又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離開黨委的堅強領導,紀委的監督作用就難以發揮;沒有紀委的監督執紀,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也難以抓實。我們決不能以監督責任代替主體責任,也不能只強調主體責任而推卸、弱化監督責任。一方面,要完善“黨委主責、書記首責、紀委專責、黨委成員和部門分工負責”的工作格局,進一步深化細化、落到實處,發揮各方優勢,增強工作合力;另一方面,要完善協調保障機制,包括涉紀問題線索互通共享機制、紀律教育齊抓共管機制、執行紀律處分聯動機制、紀律工作考評和問責常態化機制等四項機制。各級黨委(黨組)要帶頭示范,按照“書記抓、抓書記”的思路,建立縱向覆蓋市、縣、鄉、村各級黨組織,橫向覆蓋人大、政府、政協和各部門黨組、機關內設機構的“網格化”責任落實體系。各級黨委(黨組)書記要采取約談、述職、督查、追責等有效方式,把責任傳導壓實給下級書記,使責任體系切實發揮作用,見到實效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