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應明數學家(1940.10.8?2016.7.15) |
■清明祭?今天,我們為逝去的師者掃墓 所有認識您的人,都知道您個性獨立,無論在數學海洋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極其敏銳。您還無比執著,只要看準什么事,都會堅忍不拔地完成。您這些品質,令您的老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姜伯駒也贊嘆不已。 您是由“小兵”一步步干到“將軍”的楷模。您剛到四川大學時,不過在科研處干一些收發文件的雜務。真正拿起教鞭,也不過是因為其他老師要去進修,找到您臨時代課,講授題。您沒有因為這是份臨時工作便隨便對付,而是倍加珍惜,盡職盡責。您在教學實踐中發現,當時授課指定使用的統編數學教材,甚至連基本定理論證都還有明顯的錯誤。您懷著高度的責任心,一絲不茍地糾錯、授課、鉆研。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您在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茨獎得主米爾諾的研究成果基礎上長期探索,最終攻克了拓撲學中有名的“懷特海德”難題;同時,您還對新興的不分明拓撲學中最基本的鄰構造,作出了原創性的貢獻,為國際同行所廣泛引用。 您是提攜后輩的恩師。1990年的數學年會上,江西師范大學數學系講師應明生在申報項目時碰到了問題而無計可施,正當他在賓館走廊上愁容滿面時,您恰好路過,主動問他:“你是不是叫應明生?遇到了什么問題?”在您的幫助下,應明生第二年拿到這個項目。后來,早就仰慕您的應明生投入您的門下,跟隨您進行數學研究,如今,應明生已經是量子計算的領軍人物。而像應明生一樣,在您的提攜和指點下大放光芒的中青年學者 ,數不勝數。 您是直言不諱的典范。您曾是九三學社的全國政協委員。那一年,三聚氰胺事件震動全國。政協會議上,您拍案而起:“奶粉中的三聚氰胺,量很大,質檢部門竟然說不知道,很荒唐。”對學生,批評起來您也不留一點情面。四川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張旭是您的學生,他把博士后出站報告送給您,您翻閱后就開始批評,哪里很不規 范、哪里安排不合理……2005年底,張旭再次被您批評,“到川大這么長時間了,怎么沒有培養出一個像模像樣的學生?”直到2011年,他的學生獲得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您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當面表揚張旭,“看來你在川大也帶出了一個團隊”。您對學生恨鐵不成鋼的殷切關懷之心,讓張旭難以忘懷。 您說過,人類所有的精神活動都不僅僅以金錢為目的,現在大學生比你們年輕的時候選擇更多了,希望他們不要做那種“寧可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車上笑”的人。 您是著名數學家,是中國模糊數學領域的一代大家,但是您走出了清晰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