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楊振寧博士在人民網的采訪中談到中小學生出國留學現狀,直言國人普遍認為的“美國中小學教育好”是個錯誤的觀念。
出國早晚考慮因素多
低齡留學生的出國決定絕大多數都是由父母做出的。那么,父母又是基于怎樣的考量才做出這個決定呢?潘敏帶著孩子在澳大利亞定居,她的孩子在悉尼讀小學。她說:“悉尼的學習氛圍比國內輕松,學校上課形式靈活多樣。學校更注意孩子融入學校的過程和學習慣的建立,尊重孩子的個性發展。”
父母讓孩子早留學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好地發展。陳言(化名)小學六年級時就去英國留學了。當時她對留學沒有什么概念,所以當父母詢問她對于出國留學的意見時,她猶豫不決。最后父母幫她拍板做決定:出國留學。
潘敏說:“讓孩子出國留學的目的決定孩子出國留學的年齡。如果打算讓孩子長期定居在國外,那么早一點送出國,孩子學習的外語更地道,也更容易融入當地的環境。但如果只是為了讓孩子獲得留學經歷,多一些人生體驗,那么大學畢業后出國比較適合。因為大學畢業后,人的價值觀基本形成,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
情緒變化因人而異
即使有的小留學生出國前具備一定的外語基礎,但要達到能夠和當地人流利交流的水也大約需要兩年多的時間。要熟悉當地環境、融入身邊的朋友圈子也需要時間。而在融入之前,小留學生們或多或少地會產生一些壓抑的情緒。
陳言在融入當地環境的過程中度過了一段壓抑的時光。她雖然出國前在英語教育機構上過課,但她性格靦腆,比較敏感。去英國讀書后,由于無法和當地的同學進行正常的語言溝通,經常被同學笑話,她變得更加孤僻少言。年少的她在完全陌生的環境沒有可以傾訴的朋友,又不懂得和父母溝通,只能用和父母鬧別扭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抵抗情緒。日積月累,她的情緒變得極度壓抑,開始傷害自己,用自殘的行為來發泄。
幼齡出國留學:多由父母決定得失難一概而論
楊洲迪在溫哥華上了幾個月小學后,回國續讀四年級;直至七年級結束,才回到溫哥華。圖為楊洲迪在溫哥華留下的紀念照。圖片來源于人民日報海外版楊洲迪10歲隨著母親移民去了加拿大。初到加拿大,他同樣遭遇了語言溝通困難、環境陌生、沒有朋友的境遇。但他心理狀態調整得比較好。一來因為有媽媽在身邊,二來他的性格比較外向。他主動尋找那些同樣把英語做為第二語言的同學聊天。因為大家來自世界各地,溝通全憑磕磕絆絆的英語和肢體語言,英語水半斤八兩,因而也不會嘲笑彼此。
是得是失難以一概而論
陳言并沒有一直陷在“情緒泥沼”中。通過和父母的溝通,她嘗試走出自己的世界,去認識、接受不一樣的世界。隨著樂觀性格的回歸和語言的進步,她漸漸適應了在國外的生活,不再壓抑自己的情緒,也不再傷害自己的身體。由于年少時就在國外學習生活,陳言的思維方式比較西化,但她也憧憬過在國內上中學的生活。她說,如果在國內上學,喜歡看書的自己應該會選擇文科。但出國留學無法擁有這種文理分科的體驗,也算是一個遺憾。
楊洲迪認為,出國留學對孩子的影響是一個未知數,很難簡單地分析出低齡出國留學是好是壞。楊洲迪結合自己的經歷說,他同時擁有國內、國外的學習經歷,讓他眼界更開闊,在人生各個階段有更多的選擇。在看待問題上也更客觀,不會被輕易煽動。但另一方面,隨著外語學習的深入和逐漸脫離中國的文化環境,他很難有機會加深對中國文化的理解,比如,一些成語和文言文對他來說就很難理解,也不會使用。
其實,無論選擇什么時間節點出國留學,這件事本身都是有得有失的。尤其是在掌握語言、了解文化等方面,很難得兼。對于出國留學的得與失,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感受,若不是親身體驗,無法有切身感受。
天津商業大學寶德學院對比吉首大學哪個好 附分數線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6:40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