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蘇州各中小學新教材已陸續到位,蘇報記者第一時間探營中小學與新華書店,揭開新教材的廬山真面目,并請相關學科的專家做深度解讀。
部編新教材涉及一、七、八年級語文、歷史等三門學科使用
根據中央要求,教育部已組織編寫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和歷史教材(以下簡稱統編教材),教育部于今年6月26日發布《關于2017年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和小學科學教學用書有關事項的通知》,記者發現,蘇州今年秋季學期一年級新生的變動不小,《語文》《道德與法治》都將統一使用統編教材;今年秋季學期七年級新生的《語文》《道德與法治》也將使用統編教材。由于去年七年級學生歷史學科已率先使用統編教材,今年這批學生將初次使用八年級歷史統編新教材,今年的七年級新生將繼續使用統編教材。《通知》要求,其他年級冊次使用原選用出版社出版的教材,不允許更換版本。
值得注意的是,義務教育二年級的品德與生活教材和八年級的品德教材雖然基本沿用原先出版社的教材,但是名稱統一更改為“道德與法治”。另外,根據2017年教育部新修訂《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小學科學課程起始年級從原先的三年級調整為一年級,這意味著今年一年級新生將新增科學課程,教材將使用由各編寫出版單位根據新的課程標準增編的一年級教材。不過今年秋季學期二年級學生并無科學課程,三至六年級使用現行教材。
語文
強調閱讀積累
重視優秀傳統文化
今年秋季學期起,蘇州的一年級與七年級新生都將拿到嶄新的語文統編教材。記者發現,無論是小學還是中學的新教材,都明顯加重了閱讀的比例。“多年的實踐證明,要學好語文并不是靠大量的題目操練,而是要靠時閱讀的積累,新教材在這方面體現得非常明顯。”市教科院中學語文教研員錢建江說。
據了解,從小學一年級新教材看,增加了“和大人一起讀”“快樂讀書吧”等欄目。“這些欄目要用好,需要家長和老師觀念都要跟上。”金閶實驗小學校長、語文特級教師楊建英告訴記者。她認為,家長需要多和孩子一起讀書,在家里為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學校應當相應調整課程設置,如開設名著導讀、古文閱讀課等。錢建江表示,從七年級新教材看,雖然課文量有所減少,但是教材要求的閱讀量卻大大增加。“新教材構建一個從‘教讀課文’到‘自讀課文’再到‘課外閱讀’的三位一體閱讀體系,名著閱讀推薦也大大增加。”錢建江說。
新教材對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視,在中小學的教材上也有明顯體現。課文的選篇標準強調經典性與文質兼美,適當兼顧時代性。“僅一年級就選了大量的古詩,這在以前也是沒有的。”楊建英說。“我們初中新教材共選編古詩文124篇(首),約占總篇目數的52.1%,可以看出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教育有多重視了。”來自彩香實驗中學的語文特級教師張來群說。
語文新教材其他的變化同樣可圈可點。比如一年級教材把漢語、漢字擺到第一位,先認一些漢字,再學拼音,然后邊學拼音邊認字,這有利于培養孩子對語文的興趣。“可以看到,在這本教材里,拼音作用弱化了,識字要求增加了,寫字的數量要求減少了。”楊建英說。七年級教材里,另一個重要變化在于,新教材將“語文要素”謀篇布局在每個單元的課文中,與“人文主題”合成雙線組織單元的結構。“除了‘修身正己’‘摯愛親情’‘科學探索’等人文主題,如‘把握中心’‘調動聯想想象’及語法知識等語文要素都會在每個單元里落到實處。”張來群告訴記者。
歷史
編寫體例變“主題”為“時序”
史事遴選更彰顯主體和關鍵問題
據蘇州工業園區教師發展中心中學歷史教研員朱海蓉介紹,歷史統編新教材的變化,主要集中在編寫體例、史事遴選等方面。
原先的歷史教材,以不同的主題劃分單元,比如“侵略與反抗”“代化探索”等單元,但單元之間并不是先后的關系,“這樣的設置有利于學生研究性、探索性學習,但也可能造成時間上的混亂。”朱海蓉說。統編新教材則把原先以“主題式學習”為主,變成以“時序性”為基本特征,按照時間順序,精選最基本的史實,串成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這樣的設計有助于學生掌握中外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和重要史事,更深刻理解社會發展演進的歷史規律。
在史事遴選上,新教材對各階段的歷史都選定了突出主線,以顯示歷史的主體和關鍵問題,并圍繞各時期的主線遴選史事。以中國古代史為例,教材選取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與鞏固為主線,選擇了秦統一中國、漢武帝鞏固大一統、隋唐統一等主要史事;以中國代史為例,教材選取了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為主線,選擇了鴉片戰爭、抗擊八國聯軍、辛亥革命、抗日戰爭等主要史事。
“中華傳統文明、革命傳統教育、國家領土與領海主權等,在新教材中得到更進一步的重視。”朱海蓉說。在八年級教材中,明確“十四年抗戰”概念,抗日戰爭得到完整敘述,“以前可能只羅列幾次大型戰役,現在既有正面戰場也有敵后戰場。”朱海蓉說。
道德與法治
融入核心價值觀、增加法治教育
科學
更重視兒童的科學啟蒙
據市教科院小學道德與法治教研員胡春娜介紹,《道德與法治》新教材中增加了法治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如,遵守交通規則等法治教育、遵守孝道等傳統文化、誠信等*都在有趣的課文中得到體現。她說:“既體現了國家意識、公民意識和規則意識,也很好地滲透了中華優秀傳統和家國情懷,同時還強化了兒童主體,體現生命意識、自護意識和共創共享。”
胡春娜建議,教師在本門課的教學策略上要有新的變化,要激發孩子學習的需要,在學習過程中注重引導、體驗與感受。
科學學科方面,身兼科學教研員的胡春娜表示,科學課從小學一年級起開設,體現了國家對科學素養啟蒙的重視。“今年秋季學期一年級學生拿到的科學書主要分了兩個單元,一個是植物單元、另一個是比較和測量單元,旨在激發孩子們探究自然與科學的興趣。”胡春娜說。
河北高考物理246分排名多少 排名多少位次
時間:2025-05-22 10:04:32寧夏上泰山科技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10:02:08重慶上廈門海洋職業技術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8:38遼寧上桂林醫學院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56:30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信息安全技術應用專業怎么樣?錄取..
時間:2025-05-22 09:53:21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