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
上蒼賜人以三書,一曰有字之書,二曰無字之書,三曰心靈之書。此三者,同出而異名,殊途而同歸。讀書者可稱書生,而凡世間之人,或多或寡,必讀此三書,故世間之人皆為書生也。
有字之書,文章著述也。以一字概之,是為錄。往圣先賢著經典,而后人傳之;詩仙詞圣書佳句,而后人吟詠之。有字之書,乃作文章者之見聞經歷、所思所想,付諸于文。孔夫子所著之《春秋》,太史公所著之《史記》,皆屬有字之書也。李太白狂歌之《將進酒》,杜子美哀嘆之《石壕吏》,亦屬有字之書也。以文章傳道義,以詩篇記良辰,此有字書之真諦也。
無字之書,生活經歷也。以一字概之,是為行。勞心柴米油鹽,遠游名山大川,皆讀無字之書也。無字之書是為行萬里路,如古徐霞客之游覽,如馬可波羅之遠渡。于萬化冥合之間,讀自然造物之書。鬼斧神工,最美之書乃天成。無字之書亦是日生活,秋風卷屋,五斗折腰,利鎖名韁,虛苦勞神。于困頓失意之時,讀淚濕汗浸之書。披荊斬棘,最重之書乃人生。
心靈之書,精神也。以一字概之,是為己。人即心,心即道,道即天,天人合一。人以心觀宇宙,觀宇宙亦是觀心。陸九淵曾言:“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靈之書包羅萬象,可絕非萬象本身也。康德、柏拉圖之思考,于此二人乃心靈之書,而其著述非心靈之書,故此書無法外借也。心靈之書乃本身,發于人,終于人。凡世間之人皆有心靈之書,而此中玄奧不可言傳。
文人以有字之書錄無字之書,圣人以有字之書傳心靈之書;學者以無字之書有字之書,行者以無字之書證心靈之書;賢者以心靈之書衍有字之書,哲人以心靈之書明無字之書。此三書連環相扣,缺一不可。書生在世,讀盡經典,而讀此三書斷不可厚此薄彼,需雨露均沾,相輔相成。
失有字之書,則文明難以傳承發展;略無字之書,則學問皆如紙上談兵;缺心靈之書,則人生渾若傀儡木偶。幸上蒼非慳吝之輩,播此三書于人間。是故世人盡能讀此三書,行此三書,傳此三書。
故世人皆能成書生也。
《紐帶作用,在于運用》
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更為重要。國家如此,集體如此,個人也如此。而理智的運用更為重要。
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首先在于科學確立其目標。
昔日,統一戰線與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一起被稱為“三*寶”。然而如何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我們黨曾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北伐期間,由于我們黨過分強調與國民黨的聯合,而忽視了統一戰線領導權的爭取,而導致了在1927年蔣介石叛變革命的時候,大批*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后來正是*同志科*用統一戰線這一“法寶”,正確確立了統一戰線的方向和策略,在以后抗日戰爭和以后革命建設中,充分發揮了其作用。實踐證明,有了科學的目標,紐帶才能發揮其作用。
一個集體,能否建立一支能夠有凝聚力的團隊,在于其目標的確定。如果只講團結,而忽略其目標,就會導致團隊松散,而失去戰斗力。反之,如果不顧現實,過高的講究目標,過分強調其執行力,那么這個團隊就會缺乏生機,陽奉陰違,同樣也沒有戰斗力。
充分發揮紐帶的作用,應該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
人生在社會上,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彼此雙方相互交流和溝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家庭中,夫妻之間,缺乏交流,可能同床異夢;父子之間,溝通不足,就會代溝。單位里,上下級之間,部門之間,同事之間,彼此交流同樣重要。大到國家,不同階層、不同領域等,如果缺乏溝通,就會影響社會穩定。
各自不同的個體,接受教育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乃至經濟條件、社會地位不同等,他們問題的結論既然不一樣;即使單個人,也會因看問題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不同,得出的結果都不一樣。因此,要想使整個社會產生合力,必須加強彼此交流。社會組織,其中包括黨政部門、社會群體,應該充分發揮其優勢,做好紐帶作用,協調各種關系,這樣我們社會就能凝心聚力,無往而不勝。*說過:“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如今,社會價值觀的多元化,而網絡現代化,很有可能各種信息,自覺或自覺迅速傳播,甚至外國敵對勢力的侵襲滲透,都很可能影響我們社會穩定。在這樣的背景下,充分發揮黨組織、政府部門、社會團體等紐帶作用,加強正能量的傳播,注重彼此的協調,對于促進社會的穩定、進步和發展,意義更大!
《車里車外》
淅瀝瀝的雨肆意地下著,我在車里,雨在車外。
人人都愛車,遠行、踏青離不開車。外出,有車就有安全感,天亮天黑,都會被車擋在外面,為我們創造的是暖暖燈光和適宜的溫度。晚間,將要回家的時候,按下手里的鑰匙,車燈便開始遠迎,像侍衛,將要帶我安全離開,無論什么樣的環境,車都會幫助我們應對。有言云之:有燈就有人,我說:有車就有人。
車里,是奮進的人生。
當方向盤確定了角度,目的地也就在咫尺,車里的種種操作按鈕就是我們的種種動力,每一件都至關重要,速度控制著時間,引擎牽引著整個車身,坐在車里的我們,集中所有的注意力,開往未來,開往理想,不由得這就是我們每天的狀態,油加滿,調整好狀態便可以開啟一天的生活。開車意味著前進,開車的狀態就是生活的狀態。
有時我們要慢慢地開,因為路況、因為人群,放慢速度是一種智慧,根據情況調整速度和方向幫助我們安全通過艱難路段,很多人喜歡快速地前行,而我總喜歡按部就班慢慢地開,車速能夠隨著自己的意志調控才有安全感,有人說:車品即人品,性格決定了這個人開車的慣,這也有幾分道理,一個保守的人開車一定也很保守,有些外向性格的人總是喜歡超車和變道。
有時開快車也可見水準,當我們成群結隊出去旅行,想不因技術原因掉隊,也必須開快車。或許總有需要我們打破常規的時候,生活不會千篇一律,應變十分重要,到了加速的時候也必須超越自己。
車外,是風景,是人群。
車外的環境就像生活的外因,不在控制以內,車里的我們要根據車外來決定車里。車外有風雨,車外有阻礙,如果一段路正在檢修,我們就必須繞行,就像很多時候生活中,我們也要學會繞行,沒有一條直路可以到達目的地,必須轉彎,一個又一個彎組成了我們的經歷我們的路,“繞行”規避了風險,找到了捷徑。
車外熙熙攘攘的人群,你來我往,有的成為了朋友,有的只是一面之緣。而作為行者,我們不可以停下,總要牢牢抓好我們的方向盤,注視前方,去追尋一種遠方。
車里的自己,車外的他人。
車里的奮進,車外的人群。
車里的自律,車外的自由。
每一步都認真走過。
《說尺子》
從100分到98分,挨一頓揍;從55分到61分,得一個吻。
這看似荒誕不經的故事,卻常常發生在我們身邊,許多人看來,前者退步了挨揍是天經地義,后者進步了得吻是理所當然。
我們常說,要一把尺子量到底。在現實生活中,應當說尺子是最公的,但拿在不同人的手里,去度量不同的人,就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我們慣了媽媽在廚房中的忙碌,一日三餐總是準時吃到可口的飯菜。可當有一天,我們回家面對著干鍋冷灶的時候,卻首先想到的是無飯可吃。沮喪之余,面露慍色,甚至開口責備,完全忽略了她累了病了,撐不住了,連燒開水的力氣也沒有了。而我們的爸爸偶爾下一次廚房,煮一碗面,卻能讓一家人感到萬分知足。慣性,使我們的尺子變得富有彈性,卻無法丈量出愛的深遠。
大家還記得北方小城那位舍粥的大嫂嗎?
每到冬天她就半夜起來,熬上滿滿的三鍋熱粥,免費送給寒風中瑟縮的清潔工、窮苦人和乞丐,數年如一日,不曾間斷。而當有一天,一位老漢從中吃出了一粒沙子,頓時將一碗熱粥潑在大嫂的身上,而領粥的人,也瞬間劃分為兩大陣營:有人說老漢不該撒野,也有人指責大嫂不該摻沙子。誤解,讓我們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
開縣一輛滿載了19名乘客的中巴,突遇險情,一頭栽進深達五米的水塘。當地村民金有樹跳進冰冷刺骨的水中,砸開車窗將19名乘客全部救出。金有樹患有肺病,舉債治療,最后病逝。有媒體報道說,19名幸存者無一人去為他送行。遺憾,讓我們的尺子訇然寸斷,留下無盡的感慨。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我們用它來衡量別人,更要時常度量自己。這個世界,應當有這樣一把尺子,于情充滿溫暖,于理凸顯公,于法彰顯正義,時時刻刻閃耀著人性的光輝。只要堅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嚴于律己,寬厚待人,人間終會灑滿陽光,灑滿愛。
《雅俗皆樂,幸福中國》
唱念做打,生旦凈末,“咿咿呀呀”中粉墨登場,她是中國的國粹??京劇。韻律十足,動感四射,她是大媽們的最愛??廣場舞。
一個陽春白雪,一個下里巴人,看似天差地別,但她們站在一起,笑得燦爛:“不,我們都是中國!”
歷經歲月洗禮,炮火紛飛,京劇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從唱詞到唱腔,從服飾到妝容,她就像一個文化符號,使人說起中國,便有個黑臉的包公開始“哇呀呀呀”。而作為舞壇新秀,廣場舞的興起只在幾年,但鮮明的節奏、簡單的動作使她迅速在大媽中流行,掀起了一股廣場舞熱。但無論是高雅的京劇抑或是通俗的廣場舞,不可否認的是,她們都給人以精神的愉悅享受。那么對高雅還是通俗的糾結就可放到一邊了。
偌大的廣場,有空地,有戲臺,臺上是水袖青衣,臺下是“動次達次”;臺上人沉浸在戲中,或喜或嗔,或哀或憤,臺下人陶醉在曲中,或進或退,或旋或蹲;有人品一杯香茗,跟著臺上人搖頭晃腦、念念有詞,有人放下手中物什,跟著臺下人旋轉跳躍,舞步翩躚。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每個人臉上都呈現笑意時,又有什么高下之分呢?
如今的中國,有沉迷京劇的票友,也有喜愛跳舞的大媽,他們的審美情趣截然不同,但沒必要爭吵、沒必要糾結,各人有各人的路。地廣物博的中國不敢故作清高,也不撒潑打滾,他推出京劇、廣場舞兩個姑娘,“誰喜歡跟誰玩兒就跟誰玩兒吧!”于是,他笑了,她笑了,大家都笑了。
當今世界發展迅速,多元的文化也呈現新的面貌,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之一的中國,其文化更是紛雜。古老的文化藝術與新興的娛樂活動仿佛勢不兩立,但中國以其融會貫通的包容心將兩者有機的統一了起來。無論陽春白雪還是下里巴人,只是中國這個泱泱大國不同的面貌罷了。
當京劇遇上廣場舞,大雅遇上大俗,沒有爭論嘲笑,只有理解友好,雅俗共賞,雅俗皆樂,所以每個人都可以快樂,進而整個中國都幸福。
水袖舞青衣,鼓點動腰肢。雅俗共歡樂,幸福滿中國。
《人生的站口》
人生是一段長長的路程,總是從一個站口進去,過一段人生,再從另一個站口出來,再過一段新的人生。
在我看來:高考就是人生路上的一個站口。
高考是人生的站口,你得經過檢閱,才能通過。
從表面上看,主要是文化知識的比拼,實際上還有身體、心理、等綜合實力的比拼。要通過,就得準備,就得全面調控。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要珍視高考,積極應對高考,而不能隨意放棄高考。
高考檢閱通過,你不能太得意,千成不要以為你贏得了高考,就贏得了一生,哪怕你考上清華、北大?你還要學習,還要深造,還要通過社會的檢驗。千成不要成為高分低能兒,千萬不要成為偏才、庸才,高考僅是對我們學習能力的一次并不太全面的考查,我們要成為真正的身心和諧的全面發展的人,就不能滿足于高考成功,就不能陶醉于高考成功。你只能慶幸自己,總算可以步入另一學府,去探尋更多的未知世界!
高考檢閱暫時沒通過,也不要自暴自棄。一方面可以重振旗鼓,卷土重來。要學馬云、俞敏洪,屢敗屢戰,奮戰三次,最終成功;另一方面可以靜下心來,發現自己的潛力與優長,尋找新的人生站口。
擠不上獨木橋,就走更寬廣的“陽關道”。要知道,沒有經過高等教育的人,還是有不少成功的實例。我們來看這樣兩組數據:一組是對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各行各業涌現出來的有突出貢獻的人才所進行的調查。統計結果表明:4000名調查者中,有54%的人只讀過小學或中學,他們的成就主要是后來靠自學取得的。另一組是國外的材料,調查顯示了20世紀以來在政治、軍事、科技和文化各個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人物,例如政治家邱丘爾、科學家愛因斯坦、畫家凡高、文學家高爾基等。發現400位這類人物中,有60%的人在小學和中學階段的學習成績或比較差,甚至有一兩門功課不及格,有的還被學校開除過。看來,高考不是成才的途徑。
這里舉一下查爾斯•舒爾茨。大家知道他就是歡迎的卡通形象史努比的創作者。小時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認為他是一個智力低下的學生,即使到了中學八年級,他的各門主課仍然沒有起色:代數、英文全不及格,物理竟然考了零分!他只有一樣聊以*的東西,這便是繪畫,是的,他酷愛繪畫。盡管在中學期間,他提供給年鑒的漫畫全被拒用了,但他依然堅信自己的藝術天賦。等他告別學校,便大膽來到迪斯尼工作室,向他們遞交了自己的繪畫作品。迪斯尼工作室有關人員非常欣賞他的作品,當場就決定聘用他。但后來,他再次遭到了殘酷的拒絕。歷經一次次挫敗,他并沒有放棄,決定用卡通的方式來記述自己的遭遇。后來他畫的史努比風行世界,從而成為史努比永遠的父親。查爾斯•舒爾茨的故事告訴我們,高考之外,你一樣可以成功,就看你是否發現自己的天賦或潛力,你是否能像查爾斯•舒爾茨那樣用50年的時間堅守了自己的那份天賦,那一份夢想。
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司法警務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少分
時間:2025-05-22 09:51:03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怎么樣?錄取分..
時間:2025-05-22 09:47:02河北高考525至530分左右物理可以上什么大學
時間:2025-05-22 09:44:13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