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高考知識網(wǎng) > 動態(tài)新聞 > 正文
青海省簡稱“青”,城市有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青海省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共有7個市轄區(qū)、5個縣級市、25個縣、7個自治縣、1個縣級行委。
省會城市
西寧市是青海省的省會,也是全省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它位于青海省東部河湟谷地,是青海省乃至青藏高原上最大的一座城市,雖然目前也僅僅是四線城市,但是它的人口有230多萬,設施完善,交通發(fā)達,集中了全省的教育、醫(yī)療、文化等優(yōu)勢資源。
西寧市的海拔為2200米左右,在地級以上的城市中,是青海省氣候第二好的城市,僅次于海東。下轄城西區(qū)、城東區(qū)、城中區(qū)、城北區(qū)、湟中區(qū)、大通縣和湟源縣。
西寧市比較有名的景點有塔爾寺(5A)、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中國藏醫(yī)院文化博物館、青海省博物館、大通老爺山等。
地級城市
除去省會城市西寧,青海還有7個地市級別的行政區(qū),分別是海東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這里面除了海東市,剩下的都是自治州。
海東市的前身是海東地委,撤地建市的時間并不長,目前海東市的市政府所在地是樂都區(qū),距離西寧60多公里,氣候比西寧要好,海東市的人口大概在148萬左右。下轄樂都區(qū)、安區(qū)、互助縣、化隆縣、民和縣、循化縣。
海東市比較知名的景點有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互助土族故土園(5A),瞿曇寺、孟達天池等。
縣級城市
縣級市在青海省有一定數(shù)量,以前青海省除了西寧市,就僅有海西的格爾木市和德令哈市,如今卻早已經(jīng)不是這幾個了,一一說一下。
海西州格爾木市
這是海西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也是青海省建市非常早的一個,格爾木市取自蒙古語,意思是“河流聚集的地方”,格爾木人口大約在24萬左右,是青藏鐵路、青藏公路上非常重要的一站。這座城市可以說是當年慕生忠將軍在荒灘上建立起來的,非常不容易。知名的景點有察爾汗鹽湖、將軍樓等。
海西州德令哈市
海西州的州府所在地就是德令哈,這是一座極具魅力的高原小城,目前人口僅有10多,但是它的名氣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因為詩人海子和歌手刀郎都曾為它寫過詩歌,尤其的海子的一首《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讓這座小城名聲大噪。這里比較有名的景點有可魯克湖、外星人遺址、柏樹山等。
海西州茫崖市
這是青海最年輕的一座市,位于海西西部,距離省會西寧有1100多公里之遠,而且這座城市周圍幾百里都沒有城市,被很多人稱為是“最孤獨的城市”。這座城市是由以前的茫崖行委和冷湖行委合并而成的,人口大概6萬多,知名景點有翡翠湖、艾肯泉、千佛崖、尕斯湖、丹霞地貌等。
玉樹州玉樹市
玉樹市的前身是玉樹縣,這里是玉樹藏族自治州的州府所在地,很多人知道玉樹市是從十一年前那場大地震開始的,如今的玉樹市真的是鳳凰涅槃,修建的非常漂亮。玉樹市除了做生意的,剩下的幾乎全是藏族,人口大概有10萬左右。
黃南州同仁市
同仁市的前身是同仁縣,是黃南州的州府所在地,同仁市歷史文化深厚,是熱貢文化藝術的發(fā)源地,青海省唯一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國家級4A景區(qū),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同仁市的人口大概也在10萬左右,主要景區(qū)有隆務寺、隆務古城、吾屯寺、吾屯下寺、年都乎寺、曲庫乎溫泉、扎毛麻什當蝴蝶灘、麥秀森林公園等。這里文化氛圍很濃,熱貢藝術、藏鄉(xiāng)六月會、土族於菟舞、熱貢藏都是進入國家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這里還有一項最出名的文化藝術品唐卡。
結束語
以上就是整個青海省所有的市了,因為是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所以這里的行政區(qū)域還是以州和縣為主,“市”'和 “區(qū)”在青海來說,還是比較少的,但是從青海省目前的發(fā)展來看,地級市以后出現(xiàn)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縣級市還是會持續(xù)增加,比較縣改市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大勢所趨。
青海省,簡稱青,省會西寧,位于我國的西北地區(qū),北邊和東邊是甘肅省,西北邊是新疆,南邊和西南邊是西藏,東南邊是四川省。
青海省總面積72.23萬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面積排在新疆、西藏、內(nèi)蒙古之后,位列全國第四位。截至2019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607.82萬人。
青海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fā)源地,故被稱為江河源頭,因境內(nèi)有國內(nèi)最大的內(nèi)陸咸水湖,青海湖而得名,簡稱青。
唐、宋屬吐蕃;元朝其土地屬宣政院管轄;明朝屬朵甘都司等;清朝初為衛(wèi)藏地,后分設西寧辦事大臣,又稱青海辦事大臣,為青海得名之始。
《禹貢》九州中,青海為雍州之地。
商周時代形成了羌部落,史稱西羌,武丁出兵征伐西羌,青海東部大片地區(qū)納入商朝版圖。
秦漢時期,羌人部落有150多個,每一部落有首長,互不統(tǒng)屬。
西漢時期,霍去病出兵擊敗河西匈奴,設令居塞,并在河西設4郡,后來漢軍征討河湟羌人,在湟中設護羌校尉,開始經(jīng)略湟中,漢朝開始了對青海東部的控制。
趙充國奉命先零羌楊玉得勝后,罷兵田于河湟,設金城屬國,青海東部地區(qū)正式納入中原封建王朝郡縣體系。
三國時期,曹魏在西寧設西郡,轄臨羌、西都、破羌、安夷4縣。西郡筑南、北、西城,從此成為西北邊陲重鎮(zhèn)。
魏晉南北朝時,遼東鮮卑族吐谷向青海境內(nèi)發(fā)展,并建立了吐谷渾國。鮮卑族禿發(fā)氏曾一度在今西寧、樂都建立南涼國,設西、樂都、湟河等郡。
公元439年,北魏拓跋氏勢力進入青海,改西郡為鄯州。
東晉十六國時,前涼、前秦、后涼、南涼、西秦、西夏、北涼相繼統(tǒng)治過青海河湟地區(qū)。
公元7世紀,松贊干布統(tǒng)一西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先后兼并了羊同、蘇毗、白蘭、黨項諸羌,安史之亂后,吐蕃進一步東進,控制了青海全境,統(tǒng)治200年。
北宋時期,唃廝啰政權建立,定都青唐城,后來角廝羅政權勢力日衰,宋軍遂進占河湟地區(qū)。改青唐城為鄯州,改邈川為湟州,后又改鄯州為西寧州,北宋滅亡后,金和西夏占有河湟地區(qū)約一個世紀。
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進軍洮、河、西寧州,青海東部地區(qū)納入蒙古汗國版圖。
元朝時期,設甘肅行中書省,轄西寧諸州。
明朝時期,改西寧州為西寧衛(wèi),在今柴達木和海北等地增設安定、阿端、曲先、罕東4衛(wèi),均受西寧衛(wèi)節(jié)制,東南部積石、貴德兩州歸河州衛(wèi)統(tǒng)轄。
清朝時期,在青海設置青海辦事大臣,青海東北部西寧衛(wèi)改為西寧府,仍沿襲明朝的土司制度,屬甘肅省管轄。
1912年,北洋軍閥政府任命馬麒為西寧總兵,馬家軍閥統(tǒng)治青海40年,1929年,青海正式建省,1949年9月5日,西寧解放。
截至2019年末,青海省轄2個地級市、6個自治州,分別是西寧市、海東市、海北藏族自治州、黃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地理環(huán)境
青海省位于中國西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jīng)89°35′—103°04′,北緯31°9′-39°19′之間,全省東西長1200多公里,南北寬800多公里,總面積72.23萬方公里,占全國總面積的十三分之一,面積排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西藏自治區(qū)、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之后,列全國各省、市、自治區(qū)的第四位。青海省四周相鄰的省、區(qū),北部和東部同甘肅省相接,西北部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相鄰,南部和西南部與西藏自治區(qū)毗連,東南部與四川省接壤。
青海的氣候地理
青海全省地勢總體呈西高東低,南北高中部低的態(tài)勢,西部海拔高峻,向東傾斜,呈梯型下降,東部地區(qū)為青藏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地帶,地形復雜,地貌多樣。各大山脈構成全省地貌的基本骨架。全省均海拔3000米以上,省內(nèi)海拔高度3000米以下地區(qū)面積為11.1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15.9%;海拔高度3000到5000米地區(qū)面積為53.2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76.3%;海拔高度5000米以上地區(qū)面積為5.4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7.8%。青南高原均海拔超過4000米,面積占全省總面積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較低,多在2000米左右。最高點位于昆侖山的布喀達坂峰為海拔6851米,最低點位于海東市民和縣馬場垣鄉(xiāng)境內(nèi)(青海省最東端)與甘肅省交界處,海拔1644米。青海省地貌相接的四周,東北和東部與黃土高原、秦嶺山地相過渡,北部與甘肅省河西走廊相望,西北部通過阿爾金山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塔里木盆地相隔,南與藏北高原相接,東南部通過山地和高原盆地與四川盆地相連。省內(nèi)原面積為19.7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28.3%;山地面積為34.1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48.9%;丘陵面積為10.2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14.6%;臺地面積為5.7萬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8.2%。
青海省氣候
青海省深居內(nèi)陸,遠離海洋,地處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大陸性氣候。其氣候特征是:日照時間長、輻射強;冬季漫長、夏季涼爽;氣溫日較差大,年較差。唤邓可,地域差異大,東部雨水較多,西部干燥多風,缺氧、寒冷。年均氣溫受地形的影響,其總的分布形式是北高南低。青海省境內(nèi)各地區(qū)年均氣溫在-5.1~9.0℃之間,1月(最冷月)均氣溫-17.4~-4.7℃,其中祁連托勒為最冷的地區(qū);7月(最熱月)均氣溫在5.8~20.2℃之間,民和為最熱的地區(qū)。年均氣溫在0℃以下的祁連山區(qū)、青南高原面積占全省面積的2/3以上,較暖的東部湟水谷地、黃河谷地、年均年氣溫在6~9℃左右。全省年降水量總的分布趨勢是由東南向西北逐漸減少,境內(nèi)絕大部分地區(qū)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祁連山區(qū)在410~520毫米之間,東南部的久治、班瑪一帶超過600毫米,其中久治為降水量最大的地區(qū),年均降水量達到745毫米;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在17~182毫米之間,盆地西北部少于50毫米,其中冷湖為降水最少的地區(qū)。無霜期東部農(nóng)業(yè)區(qū)為3~5個月,其他地區(qū)僅1~2個月,三江源部分地區(qū)無絕對無霜期。全省年太陽輻射總量僅次于西藏高原,均年輻射總量可達5860~7400兆焦耳/方米,日照時數(shù)在2336~3341小時之間,太陽能資源豐富。 [9]
云南能源職業(yè)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yè)怎么樣?錄取分數(shù)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shù)和專業(yè)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nóng)墾職業(yè)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shù)和專業(yè)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yè)大學多少分 分數(shù)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yè)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yè)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shù)..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