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總共轄10個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分別是向陽區、前進區、東風區、郊區、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以下小編整理了關于佳木斯的相關介紹,以供參考。
共轄10個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分別是向陽區、前進區、東風區、郊區、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佳木斯市人民政府駐郊區長安西路816號。
市轄區
1.前進區
前進區,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佳木斯市中心區,總面積13.72方公里。
2.向陽區
向陽區,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全區總面積38方公里,位于佳木斯市中心地帶。建有杏林湖公園、水源山公園等旅游景點。
3.東風區
東風區,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處佳木斯市西南部,東風區總面積190.8方公里。境內著名景點有千里生態園、勝利公園。
4.郊區
郊區,原名永紅區,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是佳木斯市的政治、文化中心。
縣級市
5.撫遠市
撫遠市,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是中國陸地最東端的縣級行政區,總面積6262.48方千米。
撫遠是最早將太陽迎進祖國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之美譽。撫遠是黑龍江五大對俄口岸之一,處于東北亞地區中、日、俄、韓經濟核心地帶。
6.富錦市
富錦市,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是三江原腹地的中心城市,全境總面積8227方千米。
富錦是鐵路、公路、水路三路相通的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城市,黑龍江省重點產糧和甜菜基地,糧食總產達到30.7億斤,是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之一,享有“北國糧都”之美譽。
7.同江市
同江市,隸屬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總面積6300方公里。同江市是中國“六小”民族之一赫哲族主要聚居地,是貫穿中國南北公路大動脈“同三”公路的北端起點。
縣
8.樺南縣
樺南縣,位于黑龍江省東部,面積為4415.6方公里。樺南縣始建于1946年6月,因位于樺川縣之南得名。境內著名景點有向陽湖、孟家崗森林公園。
9.樺川縣
樺川縣,是佳木斯市的3個縣之一,政府駐地悅來鎮,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面積為2228方公里。樺川縣始建于清末宣統元年(1909年),縣名源于“樺皮川”。
10.湯原縣
湯原縣,是佳木斯市的3個縣之一,駐地湯原鎮,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湯原縣面積3420方公里。境內著名景點有大亮子河國家森林公園,渠首風景區,抗聯遺址,愿海寺,飲馬湖等。
佳木斯,黑龍江省轄地級市,坐落在世界三大黑土原之一松花江、黑龍江、烏蘇里江匯流的三江原腹地,位于祖國的最東端,成為祖國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素有“華夏東極”之稱,是黑龍江省東部區域中心城市。全市總面積3.246萬方千米,共轄10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向陽區、前進區、東風區、郊區)、3個縣級市(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3個縣(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和建三江農科區,96個鄉鎮(街道),962個行政村,279個社區,總人口225.6萬。佳木斯市是中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赫哲族最主要的聚居地,赫哲文化蜚聲全國、源遠流長。
佳木斯市位于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地帶,北隔黑龍江、東隔烏蘇里江分別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和比羅比詹市相望,對俄邊境線長382公里,擁有7個國家一類口岸和一個臨時開放口岸,是我國對俄開放的重要前沿城市和對俄開放口岸最多的地區。同江中俄黑龍江鐵路大橋、一島兩國的黑瞎子島,構筑起我國向北開放發展的新高地。
佳木斯市地處世界僅存的三大黑土原之一的三江原腹地,地勢坦,沃野千里,黑壤有機質含量高于全國均值5-6倍。行政區耕地面積超3264萬畝,糧食綜合產能達到260億斤,商品率高達90%以上,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2022年全市糧食實現“十九連豐” ,總產達到226.4億斤,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更加鞏固。
佳木斯市歷史文化厚重,“抗聯精神”“北大荒精神”在這里形成與賡續,解放戰爭時期,合江省省會設在佳木斯。這里是一座充滿北國風光的生態文明之城,更是一座開放包容的活力之城、潛力無限的創業之城。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46年,將市郊純農村部分村屯劃歸樺川縣管轄。
1952年1月,將樺川縣的耿家、模范、雙合、四豐、中興5個村劃歸佳木斯市管轄。同年全市分設4個區。
1956年3月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將原屬樺川縣的長發區的太山、三家子村,黑通區的新華村和建國區的蒙古力、新民等5個村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56年夏,撤銷市轄區,分設街道辦事處。
1957年11月,將樺川縣的黑通、西格木、永安、大來崗、裕太、興華6個鄉和四合山鄉花園屯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58年1月15日,經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準,設立佳木斯市長安區、三合區、和區、郊區。
1959年3月,將樺川縣的悅來、新城、星火3個公社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61年1月6日,經黑龍江省人民委員會批準,設立佳木斯市佳東區,以和區的部分地區為其行政區域。
1961年3月8日,經佳木斯市人民委員會批準,撤銷佳木斯市郊區。
1964年6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將佳木斯市所屬的建國、星火、拉拉街、蘇家店、悅來、中伏、梨樹、新城、西格木、永安、大賚崗11個公社(包括萬寶農場)劃歸樺川縣。
1968年,佳木斯市長安區、三合區、和區、佳東區更名為向陽區、永紅區、前進區、東風區。將大來、永安、西格木3個公社移交樺川縣管轄。
1972年,經佳木斯市革命委員會批準,設立佳木斯市郊區。
1978年12月,將樺川縣大來、永安、西格木3個公社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82年8月23日,經國務院(國函字184號)批準,將樺川縣長發公社順山堡生產大隊,五七公社群林、群山、向陽生產大隊,樺南縣金沙公社斗溝子生產大隊,依蘭縣愚公公社高峰生產大隊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84年12月15日,經國務院((84)國函字178號)批準,撤銷合江地區。將樺南、集賢、寶清、富錦、依蘭、湯原、樺川、蘿北、綏濱、饒河、同江、撫遠、友誼共十三縣劃歸佳木斯市管轄。
1987年2月24日,經國務院(國函〔1987〕39號)批準,撤銷同江縣,設立同江市(縣級),以原同江縣的行政區域為同江市的行政區域。11月6日,經國務院(國函〔1987〕177號)批準,將佳木斯市的集賢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將佳木斯市的蘿北、綏濱兩縣劃歸鶴崗市管轄。
1988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民〔1988〕行批19號)批復同意撤銷富錦縣,設立富錦市(縣級),以原富錦縣的行政區域為富錦市的行政區域。
1991年2月2日,經國務院(國函〔1991〕4號)批準,將佳木斯市的依蘭縣劃歸哈爾濱市領導。將佳木斯市的寶清縣、友誼縣劃歸雙鴨山市領導。
1993年7月5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民行批〔1993〕137號)批復同意將佳木斯市的饒河縣劃歸雙鴨山市管轄。
2006年7月27日,經國務院(國函〔2006〕63號)批準,撤銷佳木斯市永紅區,將其所轄行政區域劃歸佳木斯市郊區和向陽區管轄。
2011年,經省委、省政府批準,撫遠縣由黑龍江省直接管理。
2016年1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民函〔2016〕14號)批復同意撤銷撫遠縣,設立縣級撫遠市,以原撫遠縣的行政區域為撫遠市的行政區域。
2017年11月26日,撫遠市不再由黑龍江省直接管理。
2017年12月28日,富錦市撤城關街道辦事處設富錦鎮,郊區西格木撤鄉建鎮。
2018年5月10日,樺南縣設立柳毛河鎮,五道崗鄉。
2018年7月2日,撫遠市設立黑瞎子島鎮。
2019年5月10日,郊區沿江鄉撤鄉設鎮。
2019年12月31日,佳木斯市城區設立17個街道。
2020年12月31日,郊區四豐鄉撤鄉設鎮。
2020年12月31日,同江市設繁榮和興華街道。
2021年7月7日,撫遠市通江鄉、海清鄉撤鄉設鎮。
區劃詳情
佳木斯市共轄10個縣級行政區,包括4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3個縣,分別是向陽區、前進區、東風區、郊區、富錦市、同江市、撫遠市、樺南縣、樺川縣、湯原縣。佳木斯市人民政府駐郊區長安西路816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佳木斯市位于黑龍江省東北部,南起北緯45°56′至48°28′,西起東經129°29′至135°5′。佳木斯市國境線總長382公里,北隔黑龍江、東隔烏蘇里江分別與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市和猶太自治州相望。佳木斯市東鄰雙鴨山市,西依哈爾濱、伊春市,南接牡丹江、七臺河、雞西市,北鄰鶴崗市。佳木斯是我國最東端的城市,是祖國大陸最早迎接太陽升起的地方,被譽為中國“東極之城”,全市總面積3.246萬方千米。
【地形地貌】佳木斯地勢自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分為南部低山丘陵和北部沿江原兩個部分。南部低山丘陵分布較廣,屬于完達山山脈和張廣才嶺向北延伸的部分,一般海拔在250 ~350 米之間,個別山峰海拔在400 米以上。北部沿江原屬于三江原的一部分,海拔一般為80 米左右,起伏很小,沼澤廣布;由于地勢坦,土質較好,該區域種植業發展較快,大部分已墾為農田,是黑龍江省內主要的種植業基地之一。
【氣候條件】佳木斯市屬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冬季受極地冷氣團的影響,冬季漫長,氣候寒冷;夏季溫熱多雨;春季風大,降水少;秋季氣候涼爽。半個世紀,氣溫稍升高,降水稍減少。年均氣溫3℃。冬長夏短,無霜期14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530毫米左右,日照時數2525小時,有效積溫2866.6℃。進入秋冬,熱帶氣團減弱南移,極地大陸氣團侵入,市區氣壓隨之升高。到了春夏,極地大陸氣團減退,熱帶氣團北移,市區氣壓相應減低。氣壓場的變化,導致氣團和風向的季節變化。
自然資源
佳木斯市資源富集、土地廣袤,位于世界上三大黑土原之一三江原腹地。在這塊黑土地上,黑土層厚度達到30cm,黑土質地粘重,存在季節性凍層,在土壤形成的最活躍時期,降水集中,土壤水分豐富,與全國其他類型土壤比較,黑土的水穩性團粒量較高,是結構性最好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大約是黃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適宜農耕的土地,素有“谷物倉庫”之稱。
佳木斯域內耕地面積3264萬畝,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林地總面積90.31萬公頃,森林蓄積664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15.67%。森林資源主要分布在湯原縣、樺南縣境內,天然林主要分布在撫遠市、同江市、湯原縣境內,人工林主要分在郊區、樺南縣、樺川縣、富錦市境內。天然林主要樹種有柞樹、白樺、山楊、椴樹、紅松等。人工林主要樹種有落葉松、樟子松、楊樹等。林下主要植被有蕨菜、黃花菜、五味子、刺五加、山葡萄等野菜和中草藥等。堅果果實主要有野生榛子、山核桃、紅松籽等。
佳木斯市地處三江原,地勢比較坦。草原資源較為豐富,主要分布在撫遠市、同江市、富錦市等原一帶。全市現有草原面積8.38萬公頃。土壤自然條件較好,草原類型多為低地草甸類。
佳木斯還是中國風能資源的富集區,風力發電潛力巨大。共設有14個風力發電場,年生產總值約25億千瓦時。
水資源
佳木斯市境內擁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大水系,共有江河湖庫315條(座、個)。省級河流6條,分別為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湯旺河、倭肯河和撓力河。佳木斯境內主要河流境內河道總長度2070km,其中松花江305km,黑龍江240km,烏蘇里江148.4km。佳木斯市多年均地表水資源量為31.56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36.1億m3,全市多年均水資源總量為53.14億m3。
植物資源
佳木斯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林區內現有野生植物900多種,其中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紅松、水曲柳、黃檗、紫椴4種。
動物資源
全市有野生動物33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2種:東北虎、紫貂、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丹頂鶴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5種,黑熊、棕熊、黃喉貂、水獺、猞猁,及市區內常見的:鸮形目(貓頭鷹)、燕隼、紅隼等。 有冷水魚類9目16科72種,盛產鮭魚、鱘魚、鰉魚等名貴魚種。
礦產資源
佳木斯市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38余種,已開發利用16種,其中黃金、煤炭、天然氣、礦泉水、水泥用大理巖、鐵、鈷等礦種是優勢礦種,水泥用大理巖的探明儲量億噸,居全省前列,佳木斯市石墨、地熱、白云巖、瓷石、石英砂、飾面石材是潛在的優勢礦種。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