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市總共包含有3個區,13個縣以及2個縣級市,其中3個區13個縣,分別是贛縣區、章貢區、南康區、信豐縣、大余縣、上猶縣、崇義縣、安遠縣、龍南縣、定南縣、全南縣、寧都縣、于都縣、會昌縣、尋烏縣和興國縣等16個區縣,都隸屬贛州市管轄。,以下小編整理了關于贛州的相關介紹,以供參考。
2020年年末,贛州市轄贛縣區、章貢區、南康區3個市轄區,以及大余、上猶、崇義、信豐、定南、全南、安遠、寧都、于都、興國、會昌、石城、尋烏13個縣,代管瑞金、龍南2 個縣級市,共18個縣級政區。全市有9個街道辦事處、144 個鎮、140 個鄉(含民族鄉 1 個),496 個居民委員會、3461 個村民委員會。
2020年贛州市行政區劃一覽表
縣(市、區) | 鄉(鎮、街辦) | 居委會 | 村委會 |
章貢區 (8個鎮 7個街辦) | 沙石鎮、水東鎮、沙河鎮、水西鎮、蟠龍鎮、湖邊鎮、潭東鎮、潭口鎮、解放街道辦事處、贛江街道辦事處、南外街道辦事處、東外街道辦事處、黃金嶺街道辦事處、水南街道辦事處、章江街道辦事處 | 101 | 112 |
南康區 (6個鎮12個鄉 2個街辦) | 唐江鎮、鳳崗鎮、橫市鎮、龍嶺鎮、龍回鎮、鏡壩鎮、浮石鄉、橫寨鄉、朱坊鄉、太窩鄉、三江鄉、龍華鄉、十八塘鄉、麻雙鄉、大坪鄉、坪市鄉、隆木鄉、赤土畬族鄉、蓉江街道辦事處、東山街道辦事處 | 50 | 278 |
贛縣區 (12個鎮7個鄉) | 梅林鎮、王母渡鎮、沙地鎮、江口鎮、田村鎮、南塘鎮、茅店鎮、吉埠鎮、五云鎮、湖江鎮、儲潭鎮、韓坊鎮、陽埠鄉、大埠鄉、長洛鄉、大田鄉、石芫鄉、三溪鄉、白鷺鄉 | 24 | 276 |
瑞金市 (7個鎮10個鄉) | 象湖鎮、壬田鎮、謝坊鎮、沙洲壩鎮、瑞林鎮、九堡鎮、武陽鎮、葉坪鄉、日東鄉、黃柏鄉、大柏地鄉、丁陂鄉、岡面鄉、萬田鄉、云石山鄉、澤覃鄉、拔英鄉 | 20 | 221 |
龍南市 (9個鎮5個鄉) | 龍南鎮、武當鎮、楊村鎮、汶龍鎮、程龍鎮、關西鎮、里仁鎮、渡江鎮、九連山鎮、桃江鄉、東江鄉、臨塘鄉、南亨鄉、夾湖鄉 | 16 | 91 |
信豐縣 (13個鎮3個鄉) | 嘉定鎮、大塘埠鎮、古陂鎮、大橋鎮、新田鎮、安西鎮、小江鎮、鐵石口鎮、大阿鎮、油山鎮、小河鎮、西牛鎮、正鎮、虎山鄉、崇仙鄉、萬隆鄉 | 47 | 263 |
大余縣 (8個鎮3個鄉) | 南安鎮、新城鎮、池江鎮、青龍鎮、樟斗鎮、黃龍鎮、吉村鎮、左拔鎮、浮江鄉、內良鄉、河洞鄉 | 14 | 105 |
上猶縣 (6個鎮8個鄉) | 東山鎮、陡水鎮、社溪鎮、營前鎮、黃埠鎮、寺下鎮、梅水鄉、油石鄉、安和鄉、雙溪鄉、水巖鄉、富鄉、五指峰鄉、紫陽鄉 | 16 | 131 |
崇義縣 (6個鎮10個鄉) | 橫水鎮、揚眉鎮、過埠鎮、鉛廠鎮、長龍鎮、關田鎮、龍勾鄉、杰壩鄉、金坑鄉、思順鄉、麟潭鄉、上堡鄉、聶都鄉、文英鄉、樂洞鄉、豐洲鄉 | 10 | 124 |
安遠縣 (8個鎮 10 個鄉) | 欣山鎮、孔田鎮、版石鎮、天心鎮、龍布鎮、鶴子鎮、三百山鎮、車頭鎮、鎮崗鄉、鳳山鄉、新龍鄉、蔡坊鄉、重石鄉、長沙鄉、浮槎鄉、雙芫鄉、塘村鄉、高云山鄉 | 16 | 151 |
定南縣 (7個鎮) | 歷市鎮、巋美山鎮、老城鎮、天九鎮、龍塘鎮、嶺北鎮、鵝公鎮 | 16 | 120 |
全南縣 (6個鎮3個鄉) | 城廂鎮、大吉山鎮、陂頭鎮、金龍鎮、南逕鎮、龍源壩鎮、中寨鄉、社逕鄉、龍下鄉 | 10 | 86 |
寧都縣 (12個鎮 12 個鄉) | 梅江鎮、青塘鎮、長勝鎮、黃陂鎮、賴村鎮、固村鎮、石上鎮、東山壩鎮、洛口鎮、小布鎮、黃石鎮、田頭鎮、竹笮鄉、對坊鄉、固厚鄉、田埠鄉、會同鄉、湛田鄉、安福鄉、東韶鄉、蔡江鄉、大沽鄉、肖田鄉、釣峰鄉 | 35 | 299 |
于都縣 (9個鎮14個鄉) | 貢江鎮、鐵山垅鎮、盤古山鎮、祁祿山鎮、銀坑鎮、羅坳鎮、禾豐鎮、嶺背鎮、梓山鎮、羅江鄉、小溪鄉、利村鄉、新陂鄉、靖石鄉、黃麟鄉、沙心鄉、寬田鄉、葛坳鄉、橋頭鄉、馬安鄉、仙下鄉、車溪鄉、段屋鄉 | 35 | 353 |
興國縣 (8個鎮17個鄉) | 瀲江鎮、江背鎮、古龍崗鎮、梅窯鎮、高興鎮、良村鎮、龍口鎮、城崗鎮、興江鄉、樟木鄉、東村鄉、興蓮鄉、杰村鄉、社富鄉、埠頭鄉、永豐鄉、隆坪鄉、均村鄉、茶園鄉、崇賢鄉、楓邊鄉、南坑鄉、方太鄉、鼎龍鄉、長岡鄉 | 19 | 303 |
會昌縣 (6個鎮13個鄉) | 文武壩鎮、筠門嶺鎮、西江鎮、周田鎮、麻州鎮、莊口鎮、清溪鄉、右水鄉、高排鄉、曉龍鄉、珠蘭鄉、洞頭鄉、中村鄉、站塘鄉、永隆鄉、富城鄉、小密鄉、莊埠鄉、白鵝鄉 | 30 | 244 |
尋烏縣 (7個鎮8個鄉) | 長寧鎮、晨光鎮、留車鎮、南橋鎮、吉潭鎮、澄江鎮、桂竹帽鎮、文峰鄉、三標鄉、菖蒲鄉、龍廷鄉、丹溪鄉、項山鄉、水源鄉、羅珊鄉 | 13 | 173 |
石城縣 (6個鎮5個鄉) | 琴江鎮、小松鎮、屏山鎮、橫江鎮、高田鎮、贛江源鎮、木蘭鄉、豐山鄉、大由鄉、龍崗鄉、珠坑鄉 | 24 | 131 |
贛南,被譽為客家人的家園故土。
厚重如磐的是峰巒連綿的大山雄峰,千年飄逸的是郁郁蔥蔥的森林竹海,逶迤奔放的是清波蕩漾的河流大川。3.94萬方公里的土地上,縱橫交錯的大小河川,形成蜿蜒萬里的天然河道,柔柔地流淌在贛南重重疊疊的山巒密林間。這塊土地四季分明,土地豐饒,雨量充沛,河泊終年不竭,樹木千年不朽,野草春發夏榮。
群山環繞,斷陷盆地貫穿其間,以山地、丘陵為主的贛南宛若一個聚寶盆。東北橫臥著的武夷山脈,南方盤亙著的南嶺山脈、大庾嶺、九連山,西北盤踞著羅霄山脈的諸廣山,三條長長的山脈的余脈都在贛南聚首。天工造化,天然屏蔽,一座巨大的綠色盆地得以詩意般地形成。偉大的客家民系就在這曼妙的詩意環境中形成、生長。
行走在氣勢磅礴的贛江源頭,令人無法不對這片土地產生深深的敬畏。它承接千百年的歲月風流,天然具備了一種頑強的破土而出的品格。凝視南方,透過歷史的天空,我們依稀可以聽見贛巨人的腳步轟鳴聲和木客劃破原始森林的山歌聲。贛巨人,抑或木客,以及生于此的百越人,攪動著這片熱土,吸引著無數的中原人前來,開始它艱難而璀璨的文明歷程。
西晉末年,五胡亂華,永嘉之亂,中原烽火連天,數以萬計的漢先民攜家帶口,舉族南遷。漢先民們,淚別故鄉,淚別中原,身負祖牌,舉族入贛。或溯贛江散羅霄山麓,或再向前行勇闖十八灘進入虔州城;或溯鷺溪河,走官村、白鷺、田村進贛縣;或越撫地,抵寧都、瑞金、會昌、石城,打通閩粵通衢……仿如生命的火種,這些尋求生存與希望的中原漢先民,在贛南客居了下來。客地為家,逢山有客,這就是客家。贛南成了客家搖籃。
兩晉之后,客家人又歷經唐宋明清數次遷徙。飽嘗顛沛流離之苦的中原漢先民,攜著中原文化的火種,背井離鄉,再度南遷。其中,大部分客家人流連贛南山水,眷戀這塊土地,在“秦木客”的故鄉安家立業,在贛巨人的傳說中開始創造新的故事。這些一直聚居在贛南一域,未曾挪動過的客家人被喚作“老客”;而溯章江貢水,或走閩粵通衢,或過筠門嶺隘,或越大庾梅關,或跨武夷山脈,繼續輾轉漂泊,往閩地去或往粵境去,聚居數代、十數代、數十代后,又重返贛南的這部分返歸的客家人喚作“新客”。
贛縣區
贛縣區是典型的贛南地區縣城,以“汀洲夜市”著名,是聞名它方的旅游勝地。位于江西省南部,贛州市中部,轄下12個鎮、7個鄉,另設一個開發區。境內風景秀美,景色宜人,以白鷺官村商周遺址、漢朝契真寺、唐朝寶華寺、晉朝儲君廟、文昌閣、客家文化城、白鷺古村等景點為代表。特產以沙地板鴨、陽埠腐竹、贛南蜜餞、南塘臍橙等代表。
章貢區
章貢區是贛州市的中心城區,也是贛州市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贛州市人口最多、地區最大的行政區。轄7個街道、8個鎮,因“南撫百越、北望中州”,成為古時候嶺北軍事重鎮,是客家先民南遷中轉站、發祥地,是北宋時期36個大城市之一,有“銅韶關、鐵贛州”之稱。有全國保存最完整的宋代古城墻、江南第一石窯——通天巖、江西四大名窯——七里古窯址、八百多年歷史的古浮橋以及宋代地下排水系統——福壽溝,因此,這里被譽為“宋城博物館”,是我國十佳宜居城市之一。
南康區
南康區位于贛州市南部,是贛州市發展較快的新興城市,也是贛州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古稱“南野”,轄下2個街道,6個鎮,12個鄉。境內的贛州港為我國內陸港,是我國省級文明城市和省級園林城市,也是中國甜柚之鄉、中國實木家具之都。
信豐縣
信豐縣是江西省“生態之縣”,縣名取“人信物豐、因信而豐”之意。轄16個鄉鎮、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309個村(居)委會。景點以仙濟巖、虎山玉帶橋、金盆山國家森林公園、龍井湖、安西溫泉為代表,都值得一游。
大余縣
大余縣古稱南安,地處贛、粵、湘三省交匯處,也是江西的“南大門”,下轄8個鎮、3個鄉。以梅關古驛道、丫山靈巖寺、嘉佑寺塔等名勝古跡為代表景點深受人們喜愛,也是“中國古柏之鄉”。
上猶縣
上猶縣是聞名全國的“巴山蝴蝶谷”旅游勝地,位于江西省西南部,下轄6鎮8鄉、131個行政村和16個社區,擁有五指峰、陽明湖兩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一個國家AAAA景區——陽明湖景區。
崇義縣
崇義縣是王陽明以“崇尚禮義”之意取其名。位于江西省西南邊緣,下轄6個鎮10個鄉,是我國魅力名縣和全國休息農業重點縣。轄區內的陽嶺森林公園、上堡梯田、聶都大理石溶洞群等景點是附人們喜歡打卡留念的地方。
安遠縣
安遠縣地處長江水系贛江上游,轄區內有有漢、畬、回、滿、壯、高山6個民族,下轄8個鎮、10個鄉、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也是全國唯一的“中國客家小吃之鄉”。著名景點有三百山、東生圍、永清巖、蓮花巖、無為塔、龍泉湖、永鎮橋、燕子巖等,為附居民休閑游覽的好去處。
定南縣
定南縣地處江西省南部邊陲,自古以來是贛粵兩省的咽喉要地,商賈要道,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素有“江西南大門”的說法,享有“漁鄉之美、瓷都之盛”的美譽。轄區內有7個鎮,景點以蓮塘古城、仙嶺佛背、瑤逕道觀為代表,值得推薦游覽。
石城縣
石城縣地處江西省東南部,因境內山多石,聳峙如城而得名——石城,下轄6個鎮、5個鄉。是江西進入閩西、粵東的必經之地,素有“閩粵通衢”的說法。是中華客家文化發祥地、中國燈彩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客家搖籃”的說法。
全南縣
全南縣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下轄9個鄉和1個城市社區管委會。景點以瑤族山寨、龍潭瀑布、龍興水庫、仙師宮為代表。全南縣是“皖南小江南”的體現。
寧都縣
寧都縣位于贛州市北部,下轄12個鎮、12個鄉,是中原先民南遷的早期居住地和集散中心,是贛閩粵客家民系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客家祖地”。
于都縣
于都縣位于贛州市東部,下轄9個鎮、14個鄉,有“六縣之母”之稱。這里不僅歷史悠久,還誕生了16位共和國將軍,是中央紅軍長征集結出發地、中央蘇區最后一塊根據地、長征精神的發源地。
會昌縣
會昌縣位于江西省東南部,為贛粵閔的“三省通衢”,下轄19個鄉(鎮)、269個村(居)委會。境內的漢仙巖摩崖石刻、羊角古城堡、會昌山森林公園以及中共粵贛省委舊址,都值得推薦游覽。
尋烏縣
尋烏縣,萬歷四年建縣,取名長寧縣,后改為尋烏縣,地處贛、閩、粵三省的交界處,下轄15個鄉(鎮),景點以青龍巖、椏髻缽山、項山甑、云蓋崠等為代表。
興國縣
興國縣位于贛州市北部,下轄25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03個行政村、20個城市社區。建縣開始于三國時期,宋朝時期,以年號“太興國”為縣名,延續至今。
總的來說,贛州市下轄區縣數量眾多,包含了以章貢區為中心的城市區、以南康區、瑞金市為代表的新興城市、以及分布在各個山水之間的各縣,這些區縣既各具,互有聯系,又有著彼此獨立的文化底蘊和自然景觀,是贛州文化多元、旅游資源豐富的代表。
云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市場營銷專業怎么樣?錄取分數線多..
時間:2025-05-22 09:41:01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
時間:2025-05-22 09:37:39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在四川高考招生計劃人數和專業代碼(..
時間:2025-05-22 09:35:14哈爾濱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對比常州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時間:2025-05-22 09:32:23海南上長春工業大學多少分 分數線及排名
時間:2025-05-22 09:28:45科爾沁藝術職業學院對比山東水利職業學院哪個好 附分數..
時間:2025-05-22 09:25:00